《國家監察》專題片觀后感怎么寫,《國家監察》專題片觀后感范文大全
電視紀實專題片《國家監察》作為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時段的“新年大片”,一經播出就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小編整理了《國家監察》專題片觀后感怎么寫,《國家監察》專題片觀后感范文大全,歡迎參考。

《國家監察》專題片觀后感一
權威的視角、生動的細節、精良的制作,電視紀實專題片《國家監察》作為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時段的“新年大片”,一經播出就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
全景回顧國家監察體制改革,通過一個個深刻、生動的事例,既震撼心靈、發人深省,也生動展現了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取得的豐碩成果,反映出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形成的制度優勢不斷轉化為治理效能,推動標本兼治取得顯著成效。通過《國家監察》,觀眾窺見到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前后的明顯變化,感受到了反腐敗更強勁的“動力”。
一路走來,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從全面從嚴治黨、強化自我監督出發,走深化改革、創新體制的路子,將改革成果載入憲法和監察法,納入法治化軌道,實現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有機統一和協調推進。黨對反腐敗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從組織形式、職能定位、決策程序上進一步豐富完善,對權力運行的全覆蓋、全方位、全過程監督進一步強化,充分體現新時代反腐敗工作特征、契“鞭長莫及”,改革后,很快就被“打撈上岸”,就是最好的例證。
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是深化監察體制改革的根本原則,也是根本目的。改革后,黨對反腐敗領導更加堅強有力,由原來側重“結果性領導”真正轉變為“全過程領導”,確保黨牢牢把握反腐敗工作的領導權、指揮權是尷尬了,因為“九龍治水”,就是拿他沒辦法,“有后臺”“平安著陸”等小道消息開始流傳。改革后,省紀委監委迅速對郭海采取了留置措施,這只靴子,終于落地了!
紀法貫通無障礙、法法銜接無縫隙,推動制度優勢進一步轉化為治理效能。改革后,監委被賦予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案件調查權,并與紀委合署辦公,執紀審查和依法調查可以同時啟動、同步進行,監察機關依法收集的證據材料,可以在刑事訴訟中作為證據使用,紀法銜接更順暢更有效。不僅消除了“黨員帶著黨籍蹲監獄”等問題,還對輕微違紀違法、尚未構成犯罪的行為進行監督檢查和監察調查。
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既是實踐創新,也是理論創新,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監察道路,為深化標本兼治,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三不”機制,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和鞏固反腐敗壓倒性勝利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由此開創“中國之治”新境界。
《國家監察》專題片觀后感二
心態決定狀態,心態影響能力,心態更決定命運。廉潔從政,必須從“心”開始。
一要正確對待權力。 作為國稅部門領導干部,手中有一定的權力。要解決為誰用權的問題,看到權力來自于人民。人民把職務給了你,你只能兢兢業業為人民工作,把黨和人民賦予自己的工具用好,決不能把權力當作為個人謀私的工具。要“為人民說話、對人民負責”,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始終把維護基層干部群眾利益、維護納稅人權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解決如何用權的問題,看到權力是把雙刃劍。權力越大,責任越大。領導干部只能說明比一般群眾負有特殊的歷史使命,而并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權力不是組織對個人的補償,更不是享樂的資本,如果一個領導干部只想著權力帶來的地位、待遇和享受,那么就是不稱職、不合格的。在用權的問題上,凡是權力成為負擔的時候,就是最安全的時候,凡是用權成為享受的時候,就離危險不遠了。
二要正確對待金錢。 市場經濟條件下,共產黨人也需要錢,但我們需要什么錢?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哪些錢該得,哪些錢不該得,要有分辨能力。從政與發財,是兩股道上的車,無法并行,無法兼得。索賄形同偷盜,受賄形同小偷,要做到在干事中干凈,在干凈中干事,不義之財不要,不法之物不拿,不白之宴不赴,不凈之地不到。
三要正確對待生活。 一個人的生活態度最能體現一個人的品行。作為領導干部,生活情趣不高,生活作風不嚴謹,就等于有了犯錯誤的通行證。當前正處于社會矛盾凸顯期,作為國稅部門的領導干部,手中握有一定的權力,由于自己的一點過失,就可能成為網絡炒作的對象。情趣廣泛無可厚非,但一定不要讓情趣與工作撞車,不要與法紀撞車,更不要被別有用心的人所利用。
四要正確對待工作。 人的一生掐頭去尾,工作時間只有三十年,怎么樣工作,是對自己生命負責的問題。不要因一時的挫折而消極沉淪,也不要因一時的成績而得意忘形,要堅持三個用:一是用情。只有對生活充滿了熱愛,才能始終保持昂揚上的精神狀態,無需揚鞭自奮蹄。只有對工作充滿激情,才能自我加壓,拉高標尺,做到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一個優秀的領導干部干事,往往是越干越會干,越干越想干,越干越有激情,越干越有成就。二是用心。不精雕細刻,永遠創不出自己工作的特色,黨員領導干部應該經常捫心自問,我們的工作結果是什么?是扎扎實實的讓組織滿意、群眾滿意的實績,而不是流于形式、經不起實踐檢驗的花架子。三是用法。要堅持依法開展工作,堅持工作原則,確保權力始終在國家規定的范圍內運行。
五要正確對待親友。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但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情義,什么是真正的關心,領導干部決不能放縱自己的親屬子女、決不能交歪門邪道的朋友。許多人犯錯誤,就是在親情友情與法的矛盾上沒有處理好,走上犯罪或者違紀的道路。關鍵要把握一個度,為親人辦事應該辦,但怎么辦要有自己的方法,嚴格管好配偶、子女和親屬,給他們傳好思想、真本事,引導他們自強自立,絕不能用“親情”代替黨性原則,絕不能突破法律與道德的屏障。交朋友很正常,但不是越多越好,更不能濫交朋友,交上一個不好的朋友,就可能毀了自己一生。
每一位黨員領導干部都應當倍加珍惜自己的政治生命,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始終保持良好的心態,以廉潔維護黨的形象,以廉潔來成就黨的事業。
《國家監察》專題片觀后感三
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宣傳部聯合中央電視臺攝制,反映紀檢監察體制改革成效的五集紀實專題片《國家監察》,將于1月12日至16日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CCTV1)晚8點檔播出。
專題片共五集,分別為《擘畫藍圖》《全面監督》《聚焦脫貧》《護航民生》《打造鐵軍》,片中選取20余個近兩年發生的真實事例、案例,通過一個個落馬貪官的現身說法,生動講述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鞏固和發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的故事。
第一集就“猛料”十足。秦光榮北京和老家各有上千平米“大院”、王曉光家里堆滿4000多瓶茅臺酒、艾文禮帶3個箱子交代問題、袁仁國收5公斤黃金“仁國鼎”……片中許多案件的細節都是首次曝光,令人十分觸動。
通過此片,大家越來越清醒的認識到:腐敗就是一把手的腐敗,同級紀委監督不了同級一把手,而上一級紀委又監管不了下一級一把手,一把手廉潔、腐敗,部屬自然效仿。因此,反腐敗的關鍵是如何管理好“一把手”。
作為一名政府工作人員,尤其是黨員干部,我們要從看到的所有案件中吸取教訓,做到舉一反三,警鐘長鳴,牢記黨的宗旨,做好本職工作,恪盡職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真正做到上不負黨,下不負民,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國家監察》專題片觀后感四
反腐倡廉是加強先進性建設的重要方面。通過開展的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反腐倡廉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學習,本人深刻認識到,作為一名中層領導干部,只有認真執行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有關規定,時刻牢筑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線,克己奉公,廉潔自律,才能葆住純潔本色,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清清白白做人,身體力行“三個代表”和“八榮八恥”,才能保證教育事業從勝利不斷走向勝利。
一是加強學習,堅定信念。縱觀任何領導干部的腐敗案件,無不是放松了學習、理想信念動搖,導致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生了扭曲所致。腐敗分子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究其原因,就是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在金錢、名利的誘惑下,放棄了對世界觀、價值觀的改造,放松了對自身的要求,出現了“只講實惠,不講理想;只講索取,不講奉獻;只講錢財,不講原則”的不良信念。因此,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自己堅持經常性的深入學習,大力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理論水平。在學習中,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將反面案例與正面教育相結合,結合分管工作,大力提高自我約束能力和自我警省能力,不斷增強新時期自身拒腐防變的能力。
二是以案為鑒,廉潔自律。在加強自身政治理論學習的同時,本人結合先進性教育活動的開展,觀看了程維高等一些反面案例警示教育片,思想受到極大震撼。我深刻認識到,領導干部一旦貪欲膨脹、利欲熏心,就會喪失理想信念,在金錢面前打敗仗;一旦追逐名利、撈取功名,就會導致急功近利,貽誤事業的發展;一旦恃權輕法、心存僥幸,就會觸犯法律受到制裁,最終變成人民的罪人。這些反面的案例也使自己清醒地認識到,作為一名中層領導干部,應該時刻牢記一個領導干部的標準,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奉獻意識、服務意識,忠實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廉潔自律、潔身自好。
三是多做實事,樂于奉獻。學校的向心力表現在每個教職工的奉獻精神上,每一名教職工也希望學校的發展,自己有不斷的長進,并視之為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因此要激發教職工自覺的工作熱情,讓教職工在自己的崗位上不斷的釋放出自己的創新能力。我們每個人要積極提高自身履行職責的能力,敬業愛崗,勤勤懇懇地做好本職工作。在工作中做到正確的認識自己,真誠的對待他人,認真的對待工作,公平的對待管理。表現出做人的人格魅力,以此來激勵自己,影響他人,共同進取。
做好本職工作依法執教、教好書、育好人,完成教育教學各項工作各項任務是自已實踐“三個代表”的具體表現。認真執行干部廉潔自律的有關規定,克己奉公,廉潔自律,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實踐“三個代表”,為國為民多做事、做好事。
相關文章:
《國家監察》專題片觀后感怎么寫,《國家監察》專題片觀后感范文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