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心得體會_四川森林消防員先進事跡學習心得5篇
看了《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后,我幾乎可以淚流滿面了,一個個感動人物,一件件感動的事都涌現在我的腦海中。以下是小編整理了關于2020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心得體會_四川森林消防員先進事跡學習心得5篇,希望你喜歡。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心得體會篇一
3月30日下午5點,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雅礱江鎮立爾村發生森林火災。3月31日下午,四川森林消防總隊涼山州支隊指戰員和地方撲火隊員共689人在原始森林展開撲救。撲火行動中,受風力風向突變影響,突發林火爆燃,瞬間形成巨大火球,在現場的撲火人員緊急避險,但27名森林消防指戰員和3名地方撲火人員失聯。
經全力搜救,昨天晚上6點半,這30名失聯撲火人員已全部找到,27名森林消防隊員和3名地方干部群眾犧牲。
其中,24個90后,2個00后,1個80后,3個70后。
4月2日上午,十一屆涼山州政府第31次常務會議在西昌召開,專題研究木 里“3.30”森林火災中犧牲人員申報評定為烈士的相關事宜。在此次森林火災撲救中犧牲的另外27名涼山森林消防支隊官兵,已經通過相關渠道上報評定烈士。楊達瓦、鄒平、捌斤三位同志符合評定烈士的相關條件及要求,決定以州政府名義報省政府審批。
看到這里,老編想到某個電視劇的一個場景,主人公的父親也是一位烈士,因為如此她在讀書期間得到很多人的關懷,老師和學生眼中的”榜樣“。她背負著英雄的女兒的稱號,可是她卻一點也不開心。她說她討厭這個稱號,因為這個稱號一次又一次的提醒自己,父親已經離開人世的事實。她寧愿自己的父親是位普通的老百姓,而不是英雄.......
在這30名救火英雄中
有一名叫張浩的勇士
在他的朋友圈現顯示
他剛剛結婚不久
最近每一個動態卻都是在任務途中
張浩離開了,剛剛與他結婚的妻子該是多么痛徹心扉
在這30名救火英雄中
有一名叫蔣飛飛的勇士
最后的朋友圈同樣是
奔赴火場的畫面。
何為“逆行者”,這大概是最動人的詮釋。
在這30名救火英雄中
有一名叫汪耀峰的勇士,今年26歲
初識汪耀峰的人常說,他言語不多;熟悉汪耀峰的人說,他總是默默付出,把豪言壯語埋在心間。
瀏覽汪耀峰的QQ空間發現,他在火場中的壯舉,只是他日常生活的一個縮影,樸實的言語,道盡英雄初心:
在這30名救火英雄中
有一名叫陳益波的勇士,他剛滿20歲
家人說,他兩年多沒回家,本想等今年9月休假
就在事發前兩天,他還在電話中說,打算給小侄子買新衣服。
陳父說,小兒子從小就懂事,一放學就回家幫忙干活,“背著裝滿豬草的背簍小步跑”,然后還會做飯給家人吃。職中畢業后,家里不放心他出去打工,便合計去部隊鍛煉一下。孩子倒也爭氣,通過了新兵訓練,成為涼山州一名森林消防員,2年后,他跟家里商量,決定再干3年。
在這期間,陳益波一直都沒有回家,父母想去看望,他也不讓來,“他跟我說他這邊很忙,來了不能帶我們出去轉轉,我們在外面他也不放心。”
“他爸爸經常喊腿腳疼,他就讓人幫忙買藥回來,上次帶回來的藥還沒用完。”陳母提起自己的這個小兒子來,滿眼驕傲,說他是個乖孩子,沒怎么讓家里人操心。執行任務時,父母問起,也都是“沒事,不要擔心,不危險。”
陳益華說,自從弟弟離家,兄弟倆見面的機會變得極少。3月28日晚上,弟弟給母親打來視頻通話,只看他身后全黑,不像在屋里,他回復道,“剛打火回來,還在山上”。母親抱著哥哥家的孩子打招呼,他在電話那頭笑著說,“乖乖,等小爸(叔)回來給你買新衣服。”
“不要買新衣服啦,就盼著你趕緊回來。”陳母回憶,那天晚上,山上信號不好,畫面斷斷續續,沒聊幾句就掛斷了。本想著,今年9月小兒子當消防員就滿3年了,屆時就會有探親假,家里人還都盼著等著他回家。
陳益華記得,弟弟跟他提起復員后就回家開個餐館,自己還開玩笑說他手藝一般。“我們是親兄弟,感情不用說,我肯定會支持他。”
此次森林火災中,27名森林消防隊員和3名地方干部群眾犧牲,部分遺體已于4月2日運回西昌殯儀館,進行家屬認領。即使是深夜凌晨,人們也都在路口迎接著他們回家,他們走了,卻給人們留下了無止盡的遺憾。
昨日,森林消防西昌大隊犧牲的27名消防員的姓名與照片相繼公布,也讓全中國的人們認識了他們,他們雖然已經離開,但是這30張可愛的面孔永遠的留在了我們的心中,愿我們的救火英雄一路走好,也愿天堂沒有山火!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心得體會篇二
3月30日,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雅礱江鎮立爾村,一場大火打破了這里原本寧靜的夜晚。
這場森林火災經過一天一夜的撲救也沒有停息。在3月31日下午,當撲火人員還在轉場途中時,山間的風力突變瞬間反生了改變,致使山火突發爆燃,包括楊達瓦、鄒平、捌斤在內的30名撲火英雄犧牲。
據統計,四川涼山火災中,僅森林消防支隊就有27人犧牲,其中還包括24名90后和2名00后。
森林防火,不如主動放火
在美國黃石公園,因為公園管理局對森林火災采取“零容忍”政策,所以導致樹木數量的增長速度加快。
結果就是森林老化的速度也加快了,死掉的樹木導致森林里到處是灌木、樹枝和落葉。而因為這些易燃物質,也使得黃石公園的森林處于一種極其不穩定的狀態:一旦爆發火災,很快就會蔓延到整個區域,無法有效控制。
如今,公園的防火政策是禁止一切人為因素造成的火災,但如果是自然發生的火災,只要火勢沒有失控,沒有威脅到人類和建筑,他們就會聽任這些火苗自生自滅。甚至,公園的工作人員會故意把一部分存在火災隱患的死亡樹木燒掉,人為地燒出來一些隔離帶。
因此,防范森林火災最好的辦法,就是主動地先放一把火。
加班 VS 死亡,你會如何選擇?
正常的職場工作中,你或許有加班、有應酬、有爭吵、有哭泣……可是應該沒有直面生死的危險,而那些奮斗在一線的消防員卻有。
生活中很多人都在抱怨加班的痛苦,可是卻沒想過這些犧牲的消防戰士死亡前的笑容。
面對無法選擇的死亡,你尚且如此。那么,人為的加班也就不足影響到很大的范圍了。
這時,回想現實的工作,你們是多么的幸福。至少有親人的陪伴,多了一些呼吸時的凝想,少了許多未完成的遺憾。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心得體會篇三
為英雄獻上一朵潔白無瑕的花
說起英雄,人們一定會想起楊靖宇、董存瑞、黃繼光、邱少云、劉胡蘭,正是這些英雄和無數的革命先行者拋頭顱、灑熱血,才有了現在的幸福生活。
可現在是和平年代,我們有英雄嗎?還需要英雄嗎?當然有!當然要!
不管你是什么職業,什么崗位都能成為英雄。在人民危難之時,在祖國需要之時,能夠挺身而出,伸出正義之手,都能成為英雄。
近日四川涼山發生森林火災造成27名消防員和3名當地干部犧牲,三十條生命的離去,也讓三十個家庭承受著失去家人的悲痛。這些英勇遇難人員,可能是父親,可能是兒子,是家庭的頂梁柱,是家人的希望。他們的離去給家庭帶來的傷痛不言而喻。愿逝者安息,生者奮發。致敬最美的消防戰士,當火魔肆虐,洪水橫流,地震來臨,他們是人群中的“逆行者”。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他們矯健的身影,他們用生命守衛著我們的安全,請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感恩他們,做好本職工作,在清明來臨之際,為英雄獻上一朵潔白無瑕的花。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心得體會篇四
3月30日17時,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境內發生森林火災。3月31日下午,四川森林消防總隊涼山州支隊指戰員和地方撲火隊員共689人在海拔4000余米的原始森林展開撲救。撲火行動中,受風力風向突變影響,突發林火爆燃,瞬間形成巨大火球,在現場的撲火人員緊急避險,但27名森林消防支隊的戰士(其中,80后1名,90后24名,00后2名,而年齡最小的僅18歲)和3名地方撲火人員不幸殉職。30條鮮活的生命永遠定格在2019年3月31日下午,在最美好的年華就把年輕的生命獻給了最無私的事業,卻留下了30個悲痛欲絕的家庭。向英雄們致敬,你們是親人的驕傲,可是這份榮譽卻是那么的沉重,30位英雄理所當然的全部追認為烈士稱號,希望國家能照顧好英雄的家人,為英雄年邁的父母養老送終,將英雄未成年的子女撫養成人,供其讀書并安排工作,讓他們了無牽掛的走,這是英雄家人應得的待遇,英雄流血,家人不能流淚啊!在火災面前,消防員的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樹燒死了可以再種,人死了就永遠沒了。他們大都是90后獨生子啊!建議國家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來,消防員還是要職業化,最大限度的保障消防員的安全。遇到火情,我們還能怎樣做?
一是公開征集義務伐木工,定期砍伐較密集森林,留出充足的消防通道及阻隔之路,利于后期防火;
二是農林部門與當地氣象局密切聯系,當出現易發火險天氣時提前作好準備,還可以利用資源衛星或無人機實時掃描偵探火點,及時發現初期火點并立即控制住火情;
三是在滅火時,根據衛星掃描情況及無人機探測情況,科學制定救火方案,科學調度指揮救火;
四是發展護林員巡山隊伍,制定巡山制度,結合無人機巡查;
五是對過往容易導致火災的點位進行預警布控,提前布設在線監測站;
六是研發新型滅火設施,利用固定翼無人機進行點對點或者網格化滅火。
孩子,太年輕了。痛!疼!愿英雄們一路走好!愿天堂沒有災難!你們是我們共和國軍人的軍魂,我們共和國的人們永遠不會忘記你們的,向你們致敬!共和國的英雄們永垂不朽!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心得體會篇五
綜合新華社4月1日消息:記者1日從應急管理部獲悉,3月30日18時許,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雅礱江鎮立爾村發生森林火災,當地組織力量進行撲救。3月31日下午,撲火人員在轉場途中,受瞬間風力風向突變影響,突遇山火爆燃,有30名撲火人員失聯。經全力搜救,30名失聯撲火人員已全部找到,27名森林消防隊員和3名地方干部群眾犧牲。
(人民網)4月1日,當我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和大多數網友的感覺是一樣的:希望這只是愚人節的一個玩笑。在沉痛地接受這個事實的同時,我不禁在想,這30個家庭要怎么樣才能接受這個事實?哽咽、心酸、淚水,心中的感想五味雜陳。想起一句話,“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回顧歷史,革命先烈們用他們的身軀和熱血換來了新中國的誕生,換來了我們的新生活。在當今社會,誰又能說敢忘記先烈,誰又不由衷地去崇敬先烈,而誰,又在用實際行動去效仿先烈,用他們的行動來譜寫新時代華麗而又讓人尊敬的篇章。每逢清明,總是會雨水紛紛,這大概是也在緬懷英烈們。我們不能將他們遺忘在歷史的長河里,我們怎么能忘記呢?一個民族不能沒有英雄,而英烈們,更是英雄中的英雄。我們平常生活中,可能很少意識到,當消防員還在午憩的時候,一聲警報就能立馬讓他不穿鞋地往外沖;當人民警察還在陪著家人吃飯的時候,一個電話就能讓他步履匆忙地趕往報警地;當軍人們正在享受假期,一聲號令就能讓他肩負責任沖在第一線……等等。
每一年,我們總是會聽到有英雄離去的消息,又有那個承繼人也跟著他的步伐,為人民服務,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少有人談論英烈,而在朋友圈大抵曬的都是吃喝玩樂,然而,英烈們并沒有被我們忘記。曾經看過一個網友發表的感想:每年都會看到關于一些戰士犧牲而被追授為烈士的消息,我們致敬烈士,但是我希望這樣的烈士越來越少。我想,對英烈最好的紀念,就是捍衛他們用生命所保護的那些東西,愛祖國,愛身邊的人,不當冷漠的看客,不做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用我們自己的行動去捍衛這個社會的英雄基因。“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時節,向英烈致敬!英烈們,一路走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