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工業大學是211大學嗎
廣東工業大學是211大學嗎
廣東工業大學是211大學嗎?廣東工業大學不是211學校,是國家“111計劃”、省屬重點大學、廣東省“211工程”、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廣東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是211大學嗎
廣東工業大學不是211大學。目前,211所大學不再入選,已規劃為雙一流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簡稱“廣工”,位于廣州,是一所以工科為主,工科、理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藝術學為一體的多學科省級重點大學,是廣東省“211工程”之一,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廣東省高水平理工大學,廣東省“一流”大學。入選高校學科創新與人才引進計劃、優秀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新型工程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大學、,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聯盟、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大學、金磚國家智庫合作中國理事會副主席單位、粵港澳大學聯盟、粵港澳院士專家創新創業聯盟、,大學通識教育聯盟、國際設計藝術大學聯盟等。
廣東工業大學介紹
廣東工業大學(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簡稱"廣工",位于廣東省廣州市,是廣東省重點建設的省屬重點大學、廣東省“211工程”、首批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廣東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國家"111計劃"、"2011計劃";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知識產權示范高校、教育部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粵港澳高校聯盟、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聯盟、金磚國家智庫合作中方理事會、國際設計藝術院校聯盟、國家集成電路產教融合發展聯盟、大學通識教育聯盟主要單位。
廣東工業大學最早可追溯到1942年的廣州高等工業學校。其前身主體的廣東工學院,是1958年以廣州高等工業學校為基礎創立的廣州工學院,學校首任黨委書記兼院長為曾志;1962年學校發展為廣東工學院,麥蘊瑜任首任院長;1970年學校遷往韶關曲江南華寺辦學,改稱廣東礦冶學院,部分院系專業劃入華南工學院;1982年學校遷回廣州并復名廣東工學院;1995年廣東工學院與廣東機械學院、華南建設學院東院組建為廣東工業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在哪
廣東工業大學,創建于1958年,坐落于廣東省廣州市,是廣東省人民政府重點建設的省屬重點大學、廣東省“211工程”、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廣東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學。
學校有大學城、東風路、龍洞、番禺、揭陽等多個校區,校園總面積4200余畝,共設有21個學院,84個本科專業,招生專業(類)46個。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7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3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13個。
廣東工業大學辦學特色
1、學校堅持人才強校戰略,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
現有專任教師2300多人,其中正高級職稱400多人、副高級職稱約700人。擁有各類高層次人才近800人,省部級“創新團隊”14個。擁有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8人、國家級省級教學團隊26個、省教學名師16人。
2、學校堅持頂天立地科研工作,開展高水平科研創新。
擁有省部共建精密電子制造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發改委現代服務業產業集聚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1個、教育部協同創新中心1個、粵港澳聯合實驗室2個,廣東省重點實驗室等省級科研平臺70余個。到校科研經費連續三年突破10億元。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立項182項,位居全國前45;牽頭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3項。高水平大學建設以來,學校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3項、省部級科技獎一等獎18項;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2項、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4項。獲中國專利優秀獎6項,2020年學校發明專利授權數位列全國高校第35位。
3、學校堅持與產業深度融合,高質量服務經濟建設主戰場。
目前與地方政府和工業界聯合建立了“廣州國家現代服務業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佛山廣工大數控裝備協同創新研究院”“東莞華南設計創新院”“河源廣工大協同創新研究院”“惠州廣工大物聯網協同創新研究院”“汕頭廣工大協同創新研究院”等11個重大協同創新平臺,擁有國家級科技孵化器4家、國家級眾創空間5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7家、省國際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在高端裝備、智能制造、IC設計、工業設計、先進材料、環境生態、生物制藥、軟物質等多個領域促進產學研合作和協同創新,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牽頭推動廣東國防科技工業技術成果產業化應用推廣中心落地建設。
4、學校堅持全球視野,拓展深化對外合作交流。
先后與國(境)外150多所知名大學和機構建立合作關系,為學校人才培養國際化、師資隊伍國際化和科研工作國際化創造條件、提供平臺。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推進中巴人工智能卓越中心。現有國家外專局和教育部“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111計劃”)1個,開辦有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動畫專業1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土木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工商管理專業本科國際班5個。
廣東工業大學院系專業
機電工程學院: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業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機械電子工程、包裝工程
自動化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物聯網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機器人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輕工化工學院:應用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食品科學與工程、能源化學工程
信息工程學院:通信工程、信息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測繪工程、交通運輸、工程管理、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管理學院: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土地資源管理、電子商務、房地產開發與管理、大數據管理與應用、財務管理、管理科學、旅游管理、物流管理
計算機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絡工程、信息安全、人工智能
材料與能源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屬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工程、環境科學、安全工程、環境生態工程
外國語學院:英語、日語、商務英語、翻譯
應用數學學院:信息與計算科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應用統計學
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
藝術與設計學院:數字媒體技術、工業設計、美術學、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數字媒體藝術、表演、服裝設計與工程
政法學院:法學、社會工作、公共事業管理
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建筑學、城鄉規劃、風景園林
經濟與貿易學院:經濟學、數字經濟、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工程、會展經濟與管理、投資學
生物醫藥學院:生物工程、制藥工程、生物醫學工程
國際教育學院:動畫(中外合作辦學)
先進制造學院:智能感知工程
體育部: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