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觀后感5篇_精彩影評800字
《我和我的祖國》是由七位導演分別取材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祖國經歷的無數個歷史性經典瞬間。講述普通人與國家之間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動人故事。聚焦大時代大事件下,小人物和國家之間,看似遙遠實則密切的關聯,喚醒全球華人共同回憶。
《我和我的祖國》觀后感一
看完電影之后內心的第一在《你好北京》和《白晝流星》之間掙扎,沒看到陳凱歌的時候我認為全場最佳當屬寧浩和葛優,完美的詮釋了一個普通人對于奧運的那種感情,而且把汶川地震與北京奧運會完美融合,而且葛優與寧浩的組合是讓你又哭又笑,笑中帶淚,實在太喜歡葛優式的幽默了,必須吹爆久違的葛優大爺!至于《白晝流星》差評實在太多了,感覺大家似乎都覺得陳凱歌沒有把故事講好,然而我覺得這就是一個精神傳承,白晝流星本身就是一種信仰一種精神,所以兄弟倆會在看到白晝流星的那一刻突然間就幡然醒悟,而且李叔沒死啊沒死啊沒死啊,劉昊然演技也很棒,陳飛宇也挺好的啊,陳凱歌明明交了個滿分作文啊。七個故事在我心中的排名,白晝流星>你好北京>回歸>奪冠>前夜>護航>相遇。《回歸》最喜歡的一幕就是煙花盛開的時候任達華面向舉行交接儀式的方向的那個動作,整個章節的點睛之筆;《奪冠》前面整個都很棒,弄堂里面看排球比賽反映了那個時代的故事,小演員的表演實在精彩絕倫,然而最后突然的轉折到了2016年的演播廳個人覺得有一點點突兀,不是很喜歡這里的處理方式所以排在了回歸之后;《前夜》最動容的部分是老百姓聽聞開國大典的籌備差東西,各自拿著自家珍藏已有的東西都來了,都希望能有一份貢獻,這里真的非常動容,黃渤演技的確好,其實這部電影里就沒有演技不好的,特別好的提溜出來說一下;《護航》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在宋佳飾演的角色明明可以從備飛成為正飛的時候,她卻選擇了主動放棄并幫助隊友解決了困難,成為了那個背后默默付出的人,這里很讓人動容,對于人際關系的處理上也很棒;《相遇》兩個演員演技都超級棒,但是故事感覺不夠吸引我,最喜歡的是他們在車上問路上的人發生了什么,然后路人大吼了一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了,當時張譯的那個表演絕了,以及后面好多年后任素汐在電視里面看到張譯的那個畫面特別棒。其實七部單個擰出來都很棒了,硬要排名的話我個人觀感就是這樣啦
《我和我的祖國》觀后感二
《前夜》、《回歸》這2個紀實故事張力略顯不足,氣氛渲染不夠,至少沒有讓我感到振奮、澎湃或感動(感受了一下同場觀眾大家也都表現得挺平淡),總之在激發“某種”情緒上始終差一口氣;
《白晝流星》不可否認陳凱歌作品的畫面場景是美的,但這個故事本身簡直如同小學生作文一般,放在整組電影小品中非常不和諧;
《你好北京》各方面表現較為均衡,相對在幾個故事里表達最飽滿,市井的煙火氣、小人物的苦與樂,骨子里的善意和人情味……總體來說比較喜歡;
最喜歡的一段是《奪冠》,我看著覺得滑稽的場景,爸媽樂不可支的告訴我:太有共鳴了,這不是搞笑,這是真實啊。在那個我父母尚未邂逅的年代,他們在各自的弄堂支著桌椅、搬來黑白電視、擺弄天線,和街坊鄰居幕天席地觀看霍元甲、上海灘、女排比賽……徐崢在向后來出生的我描繪我父母的青年時代。小朋友那段雖然夸張但戲劇性上沒問題,只是結尾成年后的部分實數多余有點減分。雖然我一直吐槽不喜歡徐崢,但我覺得作為導演他很可以。(不過外地觀眾也許會對這個故事水土不服,因為地域性太強有的人會出于本能感到不適……)
《護航》、《相遇》這兩個故事比較寡淡,印象最不深刻(當然故事上比白晝好),不過《相遇》最后銜接《奪冠》樓下舉著女排的場景銜接是做的最好的。
最后,遙記二十年前絕大多數人總是不甘不愿被迫在學校/單位組織下觀摩此類“主旋律”電影;二十年后的今天,絕大多數人自行購票甚至這午夜場都近乎滿座……
我們的生活、人們的行為,比電影更為生動的、真真切切告知著祖國“變化”。
《我和我的祖國》觀后感三
大半夜的有些睡不著,不曾有認真寫過影評,這次為我的祖國認認真真的寫一次。
說來也是蠻搞笑,和好友在半個月前就訂了票,來到這個地方三年了,這次看電影竟然沒有找到影院,導致遲了些許,著實讓人尷尬...
首先說觀影人數吧...作為一位大學生,林林總總看的電影也不在少數,第一次看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座無虛席,毫無夸張的成分。
在這里我要說明一下我并不是什么專業影評人,不會從專業角度去看,我從心出發。
這部電影我不會和其他電影作比較,我想把它放在心尖尖上,整體七個故事,其實并沒有過分冗長,每個故事恰到好處,直戳人心。是很值這張電影票了。
《前夜》
最打動我的地方是當群眾們聚齊起來貢獻出自己的東西,很俗套的劇情,但一點也不意外,它是最令人動容的。群眾們聚集在一起,手里用來照亮的燈籠仿佛不僅僅照亮了腳下的路,更是照亮了人心。
我出生的年代和平安康,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那一天也僅僅是記住了,看完這個短片,我記牢了。
《相遇》
一個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故事,兩個人的愛情令我唏噓,我是一個俗人,我還是喜歡他們兩個會在一起,但一個大團圓的結局遠不及一個悲劇令人難忘。
愛情的犧牲,造就的是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消息,大事小事交叉,因為大事三年未能聯系親人朋友,他們的犧牲令人動容,為那些科研人員致敬。
《奪冠》
最近女排風頭正盛,恭喜女排奪冠!這個短片的主角毋庸置疑就是冬冬,冬冬為了鄰里街坊觀看女排決賽失去與美美道別的機會。而幸運的是他們最后終于相遇了。
這個短片中我看到了街坊之間的關系融洽,短片里面有一段是真實的記錄,看到運動員們眼淚落下,我這個淚點低的人也深受影響,一路走來,我們不易,但我們堅持過來了。
《回歸》
“一秒也不能差”就是這個短片的主題,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雖然香港最近有些動亂,但我相信,香港永遠都是中國的!升旗手,護旗手,談判官,這“一秒不差”來之不易,朱一龍的一句方言逗得整個影廳開懷大笑,很容易就拉近了他們與我們之間的距離。
“表”貫穿整個短片,更加體現了“一秒也不能差”的嚴謹,換警帽和國歌響起的那一瞬間,我真的一點也控制不住我的眼淚了。
《北京你好》
京味兒十足,將08年汶川地震和奧運會聯系在一起,那小孩兒一口流利的四川話一出來我就知道和地震脫不了干系,后來他說他爸爸是建筑鳥巢欄桿的人,我這個俗人又一次落淚,那時候我就在想,葛優所飾演的司機一定把票給他了,為了滿足他的愿望,果不其然。
一個13歲的小孩兒從汶川來到北京,為了摸一摸自己爸爸的欄桿,我知道俗,但我就是不可避免的被感動到了。
《白晝流星》
陳飛宇小哥哥第一次以短發出現的時候,影廳里一片“哇”聲,小哥哥真的很帥,把扶貧和航天聯系在一起也竟沒有絲毫的不適感。他倆看到“白晝流星”的時候一定是感動的吧,兩位小哥哥的口音著實地道,劉昊然小哥哥可是俺河南的,這一點口音也沒有,很nice!
《護航》
“給我升到八!”這句話是我聽到最豪氣的一句話,誰說女子不如男,女子真實比男子厲害多了。還有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我認真的理解了這句話,我從小就羨慕當兵的,學校里參加的社團也是和兵有關的,因為自己的原因并沒有去參軍,也只能看看那些英姿颯爽的軍人過過癮了。
七個故事,個人最喜歡的是《前夜》和《回歸》,整部影片笑點也有,淚點也很多,笑的最多的是《北京你好》,而哭卻分布的很平均。
整體來講,每個演員演技都很不錯,為演員致敬!
謝謝觀看,晚安💤 以上全部是個人理解。
開篇說認真寫影評,其實到結尾發現自己講的一塌糊涂……
《我和我的祖國》觀后感四
可能是沒在電影院看的緣故,感覺不出來這個影片視聽效果有多震撼。
從故事、特效、表演三個方面來說,這個片子一般又尷尬。
從故事來說,6個或者7個故事(開國大典升旗,原子彈爆炸,女排洛杉磯奧運會奪冠,香港回歸升旗,神七飛船回收,08年奧運會送票,93閱兵飛行)每個時間大約20-30分鐘,時間短到很難通過一個小的故事來反映的精神和風貌。每個故事的銜接也非常尷尬,每個故事的開頭都有人用書寫的方式以紙的鏡頭告訴這是一件什么事。女排精神和原子彈的銜接是參與原子彈研究的一名研究人員的相好在電視里看到了研究人員犧牲的照片。
葛優去找票的時候,洪盛賓館的人打電話說,奧運期間房子都訂沒了,那這個小男孩是怎么定的房間?如果是攜程,我美團給雙倍。
更令人感到尷尬的是,一個小男孩在沒有教導的情況下竟然選擇了為更多人服務而不是去追求他心中的小美。如果這是一種來自本源的力量,那又是什么讓吳京再見到8級電工的父親的時候選擇了掩蓋?如果你是一個離異家庭的父親執念于恢復這段感情,讓孩子快樂成長,當你得到奧運會開幕式的門票的時候又轉手慨然給了一個在地震中失去父親的孩子。如果你是一名退休的(旗長)縣長,自己的命也不顧去拯救兩頭迷失的羔羊,讓他們經歷白日流星的洗禮,而自己卻吐血躺在了原野上,目送著兩名少年策馬奔騰而去。這是怎樣的精神?這是共產主義的精神。問題在于這樣的故事真的能令人相信嗎?一個不能令人相信的故事能打動人嗎?
特效方面,第一眼看上去感覺有些不對,第二眼就看出來這就是假的,然后你就會不自覺的質疑真實性并大大降低震撼的感覺。比如黃渤作為一名工程師在天安門城樓的穿越讓人感到非常尷尬。核試驗基地的布局讓人想到了尋龍訣里面的地下日軍基地。整部影片的拍照色彩給人感覺就像是一幅油畫,一種很不真實的感覺。49年不像49年,08年不像08年。如果說有震撼的話,震撼就是93閱兵的時候戰士們像大海里的波浪起伏。
表演方面,一部影片有大腕兒參加,有影帝參加,甚至有兩個百億影帝參加不能等價于影片好看或者優秀。王千源和夏東海有一種全知全能的感覺,似乎超越了時代,洞悉了未來,有著超強的政治覺悟,幫助主角撥開戰爭迷霧。葛優這樣的影帝表演再自然也拯救不了故事得尷尬。在8個G(8倍重力)的離心力下,女飛行員以驚人的毅力保持了面部不走形就好像在2個G下一樣。如果007系列太空人中詹姆斯邦德的扮演者看了這部電影,我相信他會被這名女飛行員。
《我和我的祖國》觀后感五
片子看過之后還是很燃的
在此
首先要感謝王菲獻唱的片頭曲
此曲只應天上有
人間哪得幾回聞
這也是我看此電影的最大原因
其次
應當感謝寧浩的編導
以及葛大爺的本色出演
可以說
全片劇情完全是靠寧浩和葛大爺這一段支撐起來的
真誠的感謝他們
對于幾位新導演
還是應當對他們充滿希望的
雖然編劇功底稍顯稚嫩
劇情也有瑕疵
但這終究是中國電影未來的希望
而對陳凱歌來說
已經二十年沒拍過好片了
下一部霸王別姬究竟還需要等多久
難以預料
究竟是曇花一現
還是在厚積薄發
能給我們答案的只有時間
最后
我要感謝祖國
我以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不知是不是真的年紀大了
一聽到國歌就會感情激動
我和我的祖國歌詞寫的好
我和祖國就像浪花與大海
浪是海的赤子
海是浪的寄托
大海永不干涸
有生之年能看到中國屹立在世界之巔
那也就沒什么遺憾了
相關文章:
2.獻禮70華誕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觀后感以及精彩影評800字【精選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