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原創作品專欄>美文欣賞>

    2019建國70周年征文五篇精選_我和祖國共成長作文大全

    時間: 騰宇1218 分享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確立70周年。這壯麗的70年,我們走進了新時代。撫今追昔,感慨萬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建國70周年征文,希望能幫到大家!

      建國70周年征文【篇一】

      穿越樊籬,踏平荊棘,70年,如夢一般,恍若隔世,您在風雨中砥礪前行,不斷創造奇跡,在轉瞬即逝的70年里,我們看到的是您的日益強大。70年前,您還是貧弱之國,受盡欺辱,70年后,華麗蛻變,站在世界的舞臺上,向這世界詮釋何為厚積薄發,何為大國風采。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這些年您不斷突破跨越,歷經翻天覆地的大變化,如今您的繁榮昌盛是幾代人無私奉獻,勇于創新,用青春書寫出來的。

      作為一名在基層努力工作的社區工作人員,我愿意在未來不畏艱難、遵循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將夢想與中國夢緊緊相連,用青春奮斗為您慶祝生日。

      伴隨著鏗鏘步伐,社區也不斷刷新和開啟令人欣喜的新篇章,許多年前,在社區居委里,幫忙調解鄰里糾紛、處理居務瑣事的都是所在社區里的大爺大媽,幾乎見不到年輕人的身影;而現在的社居委,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社區治理的隊伍,社區事務也不再拘泥于張家長李家短的家庭瑣事,而是“黨領導一切”的全新治理方式。如今的新社區緊跟時代步伐,網絡信息技術賦予了社區更精準、更細致的服務能力,賦予了社區居民自主自愿參與社區事務的討論與治理,使得社區與居民間的連接度也因網絡而變得更加牢固。“信息化、智能化、扁平化、精細化”社區網格化管理模式將城市社區進一步劃分為一個個小的網格,“一格五員、一員多能”的社區管理創新治理新模式,提高了社區服務的效率,提升了社區服務的水平,讓社區管理更加系統化、穩定化。通過網絡技術的支撐,讓不同部門、領域的服務資源協同聯動起來,讓社會服務的可獲得性大大提高。

      網絡將“社區治理靠大家”變成現實,讓所有社區居民有一個對身邊事自由表達意見、協商對話的公共空間。社區通過建立線上QQ群、微信群、微信朋友圈,線下的社區“長桌會議”、社區網格長會議、支部書記會議,為居民表達意見提供了線下的公共場所和線上的虛擬對話區域,讓社區居民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決策,可以調動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自主自發自愿為社區建設出一份力,成為社區建設的主力軍。

      親歷、見證幾十年來梁溪巨變的社區老人最有發言權,社會的不斷創新和變化讓老人喜上眉梢。家住梁溪的王師傅說,四十年前,他們夫婦和兩個孩子擠在不足40平米的單間里,與鄰居共用衛生間、廚房,而改革開放后的現如今,老兩口住著寬敞明亮著兩室一廳。四十年前,買什么都要憑票,糧票、飯票、肉票、布票&hellip;&hellip;種類和數量都很難滿足生活需要,假如到外地出差,就得揣上全國糧票,否則,身處異地可謂是“寸步難行”,要餓肚子。現如今,商品種類繁多,可選擇面很廣,且不限制數量。即使想買的商品遠在重洋,網購、代購讓老人足不出戶就能買到東西,例如外賣不僅能買到超市蔬果,還能在短時間內吃上可口的飯菜。如今微信、支付寶盛行,孩子教會了王師傅使用二維碼掃一掃付款,出門也不用像以前一樣擔心忘記帶錢而白跑一趟。四十年前,出行都是騎自行車,四十年后的孩子們都開上了汽車,老年人出門坐公交、地鐵不要錢,手機在手,共享單車任意騎。四十年前黑白電視都要蹭的年代怎么也不會想到四十年后的今天,家家戶戶彩電冰箱,還有中央空調和地暖。王師傅回憶說,從前的醫療水平還非常落后,條件也很簡陋,生了病得不到很好的治療,而今通過一次次改革,一次次創新,醫療水平和服務大幅提升,看病有醫保,社區還給退休老人安排免費體檢。另外退休工資每年也漲,他和老伴的退休金可以過的很舒適,每個月還能存一部分。這樣有保障的生活讓他覺得老有所依,很安心。

      “社區如今的活動比以前豐富多了,幫我們申請了健身場所,還提供跳舞排練的地方。晚上吃完飯也能跳跳舞聊聊天,鍛煉一下,放松身心。社區在小廣場不定期舉辦各種文藝匯演啊,公益電影啊,平時早上還會有公益量血壓測血糖的活動。改革開放前啊我們還得愁溫飽,現在啊社區居委都很關心我們的,平時會上門走訪看看我們,有要幫忙的都會第一時間解決&hellip;&hellip;”

      社區的變化不光老年人有深切的體會,中青年的一代感同身受。“以前寒暑假都只有丟沙包、跳橡皮筋之類的游戲,現在的孩子們能聽愛國公益講座,能參加親子互動游戲,社區在假期會組織各種知識和游戲并存的講座,提供科普、編程等公益活動,讓孩子們接觸并學習高科技,學習新智能,在玩中學,學中玩&hellip;&hellip;”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提到的“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社區也將活動貼合實際,不斷創新,與時俱進,培養鍛煉青少年的科學探索精神。

      拿著郵票寄信的年代不敢想幾十年后電子信息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微信、QQ就能與千萬里之外的親友肆意暢聊;騎著單車出門的年代不敢想幾十年后交通便利的今天,足不出戶就能買到想要的東西&hellip;&hellip;定格時光的老物件、老照片,見證了這70年來祖國的成長足跡,讓群眾感受到不斷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的滄桑巨變。

      這世間繁華,是給你最好的生日禮物。“少年進步則國進步”,歷經改革開放后的今天是前輩們不斷探索、進步的成果,未來更需要我們用新思維,跑好新征程,為建設和諧平安的社區而努力奮斗。

      建國70周年征文【篇二】

      我生于1947年。中華民族的振興和祖國的繁榮富強一直是我們這代人從小至今為之奮斗的方向和前進的動力!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確立70周年。這壯麗的70年,我們走進了新時代。撫今追昔,感慨萬千!

      1965年,我高中畢業即響應黨的號召,支邊赴農十二師西山農牧場工作,17年中干了8年農活,多次評為“學大寨先進個人”;后來又當了9年農場子校教師,曾被評為烏魯木齊市優秀教師。1982年回無錫一直在中學工作,曾被評為無錫市優秀教育工作者。

      2005年以來,我隨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教育講師團赴黔、川、陜、桂、鄂、魯、豫、皖等十多個省的老少邊窮地區培訓鄉村教師,以推動當地的教育改革,同時年年捐助貴州貧困山區,并帶動了許多人。被《無錫日報》、無錫電視臺等媒體稱為“我們身邊的雷鋒”,被無錫市精神文明辦稱為“把愛播撒到老少邊窮地區的無錫愛心使者”。

      2005年,在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時,我結識了一位黎平四小的侗族青年教師王翠。她時年28歲,是她們寨子里第一個女大專生,父母皆務農。當地農民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在有關領導的撮合下,我倆結為了對子。我給她和她六歲的兒子買了衣物玩具等,還給她娘家買了一頭小牛(她家老牛干不動快死了),在當地一時傳為佳話。此后,我每年都寄一些錢物給她并鼓勵她自尊自強,不斷進取。后來她多次評為縣、州的先進教師,不僅完成了專升本,還入了黨。我寄去的許多衣物等大多由她轉送給貧困學生或寨子里貧困鄉親們。后來,她調到縣教育科技局工作,并負責外地的捐贈事宜,我們的交往就更多了。因工作出色,2019年王翠被評為黔東南州勞模,獲五一勞動獎章,喜訊傳來,我非常高興!

      新時代輝煌的成就自不待言,還涌現了許多愛心人士。媒體報道了我的事情后,一些素不相識的愛心人士通過各種渠道聯系我,希望幫他們獻愛心。市教育局退離休支部馮毅潔等老領導多次慷慨捐款,托我幫山區修橋、鋪路,給山區學校添置了電腦等教學器材、建立圖書室、科技活動室等。曹張新村80多歲的居委老書記徐曼華奶奶親手編織了200多件“愛心毛衣”及絨線帽等,托我寄給貴州的山里娃,如今還帶動了幾位老太太一起打毛衣,成為迎龍橋街道的一張名片。

      2011年,無錫廣播電視臺特邀我作為“傳遞愛&mdash;&mdash;為貴州貧困山區孩子捐贈&lsquo;愛心字典&rsquo;”活動的發起人,在社會上各行各業的愛心人士共募集了800本新華字典,其中竟然還有一位盲人!十四年來,我們共為貴州貧困山區援建了二幢新校舍,捐贈了6000多件衣服、3000多本字(詞)典、及大批學習生活用品。

      2012年,我得了冠心病,裝了三枚支架,但沒停止扶貧的腳步。我為貴州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紅絲小學捐贈了圖書和善款。為黎平縣口團村小學援建了水泥路,還為高場村小學修建了水泥運動場和乒乓球臺。

      2013年9月,我到苗嶺深山尋訪“最美鄉村教師”,顛了150公里的山路,終于到了半山腰的井郎口小學教學點。當時老師不在,學生自己在念書。于是我就給山里娃上了一課&mdash;&mdash;《太陽公公笑了》。不久石老師氣喘吁吁的趕到了。他拉住我的手,激動地說“謝謝你千里迢迢來看我,還給我們這么多東西!這里已多年沒外人來了&hellip;&hellip;”之前,我已通過王翠給石老師捐贈了電冰箱、消毒柜、字典、快餐盤、數碼擴音機等。石老師說,他只有初中畢業,一個人在這里教了29年書,教一二年級共18個學生,還得給他們做一頓飯。他希望他教的孩子今后都能上高中上大學&hellip;&hellip;

      2014年7月,南長區教育局團委請我作為“微力量圓貴州娃讀書夢”公益活動的發起人,全區數千師生踴躍響應,捐書近萬本,退休教師人人捐款,幫黎平四小建成了圖書館。9月我五進貴州,為黃平縣一小和三小捐贈了實物投影機、書包、文具及2萬元的圖書款。2015年7月,我又帶領6位老師六進黔東南,給黎平四小捐贈了100雙球鞋、50只書包和1萬元的圖書款。12月應無錫團市委之邀,王翠作為黎平教育局領隊,率14名侗族小姑娘和三位老師來無錫參加慈善拍賣活動,為無錫人民獻上了神奇的侗族大歌。這些從未走出大山的孩子第一次乘上了飛機、火車和地鐵,坐船游覽了美麗的太湖、參觀了無錫大劇院、市圖書館,興奮不已&hellip;&hellip;

      2016年初,我應邀到市教育系統關工委工作,并擔任了市關工委關愛工作團的小組長。其間為五河新村小學作了二次講座。開展了關于家長教育觀念的調研,還捐贈圖書等。我曾四次到江蘇省少管所開展幫教活動。有次,一少年犯請求我幫他,讓他母親來看望他一次(因從未來過),我將此情況向關愛團領導作了匯報。不久,她母親在少管所的開放日去探望了他。他的心結逐漸解開,改造也更努力了。

      2016年8月26日,應生產建設兵團農十二師西山農牧場黨委之邀,我專程赴疆先后為農場全體黨員干部做了題為“民族大團結,共筑中國夢”的報告,受到熱烈歡迎;而農場翻天覆地的變化更令我驚嘆不已!這是19個省市對口支援的成果啊!

      同年9月18日,貴州黔東南黎平縣水口鎮三聯小學的新校舍終于建成了。我應黎平教育局之邀,專程去參加新校舍的落成典禮。這是我第七次赴貴州山區了。雖然出發前我關節炎突發,但忍痛堅持。無錫電視臺兩位記者也隨行采訪。新校舍的建成使全村沸騰了!全村家家都拿出自家釀造的米酒,主動幫忙干活:殺豬、烤魚&hellip;&hellip;擺起了“長桌宴”,舉村慶祝。孩子們的歡笑聲和鞭炮聲響徹山寨上空。見我行走艱難,一位苗族老鄉立馬上山采來了“關節草”,嚼爛后再用米酒浸泡給我涂擦,令我熱淚盈眶!陪同前往的黎平教育局領導則再三感謝無錫人民。

      南京30位大學教師跟我聯系后,跟黎平民族中學高三(18)班結對,寄去了許多文具和勵志信。有的還承諾該班特困生上大學后的所有費用。該班同學大多是全縣各族的貧困生,他們說,我們生在窮山溝,家境貧困,沒想到社會上竟有這么多的人在關心我們,我們一定要發憤圖強、立志成才,將來回報社會!2013年高考,全班60名學生45名圓了大學夢,一時轟動了校內外。班主任更是欣喜萬分,第一時間寄來錄取名單向我報喜。

      2016年9月,我拖著病腿又趕往黃平縣,參加民盟無錫市委代表團跟黔東南州政協、州智力支邊辦、黃平縣教育局在黃平三小舉行的“愛心鞋”捐贈儀式。之前,民盟無錫市委就發起了“愛在腳下”的公益活動,并請我作了專題報告。全市盟員積極募款,定制了1200雙球鞋捐贈給貴州山區,并派員到三個縣的有關學校舉辦了三場捐贈儀式。每次儀式上我都忍著傷痛作熱情洋溢的發言。2017年8月,我們民盟學陶支部的同志又募集了800套校服寄往貴州黎平縣遭受洪水泥石流災害的九潮中學。2019年7月,我第八次赴黔,到高場村考察了由我們援建的村小圖書室。此行,貴州精準扶貧的措施和實效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十多年來,我作為多個講師團的成員,曾在省內外做了百余場講座,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都是“奉獻大愛心,共筑中國夢”。2010年我代表民盟在中共無錫市委統戰部舉辦的“無錫市統一戰線創新創業大講壇” 講扶貧經歷,得到統戰部長的熱情鼓勵。

      2010年我被評為無錫市關工委和江蘇省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2011年被盟中央評為全國優秀盟員。2016年被評為“無錫好人”,以及“奠基未來,感動無錫2016年無錫教育年度人物”。 頒獎辭為 :“在貧困的山村里培育沃土,在崎嶇的山路上播種希望。從煙雨江南到西南邊陲,他用真情與責任凝聚愛心暖流。千里助學,愛滿天下。”2017年被評為江蘇省“最贊教師”。2019年被江蘇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提名為“江蘇省最美資助人”。

      我親眼目睹了東西部經濟社會發展的差距,感到為老少邊窮地區做點事,是我一個老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擔當。雖然我已年逾古稀,但只要我還做得動,我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盡我微薄之力,在新時代繼續奮進!

      建國70周年征文【篇三】

      風輕云淡,秋高氣爽。隨著時間的推移,秋天的腳步近了。藍天上漂浮著的朵朵白云引起人們無限遐想,一陣微風拂過發梢帶來了青草的香氣和遠方的故事。草浪涌動出漂浮著的五線譜,鳥兒在五線譜中穿梭,海浪般的風兒一蕩一漾,動作輕快優美,情緒熱烈歡快,像極了施特勞斯的華爾茲圓舞曲。

      天公作美,充足的日光和豐厚的雨水給予了農民豐收的希望。春天拉犁播種,夏日汗水婆娑的施肥,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苦終于在這個季節迎來了各類果實的呱呱落地,心里漾出蜜,臉上淌出快樂。誰看到郁郁蔥蔥密密麻麻的果子林不會由衷贊嘆出口呢?松快的舒展著雙肩,雙手插在腰上,忍不住駐足的過客望向這滿載著玉米的田地,誰又會不驚嘆這片片莊稼的齊齊整整呢?農民的力量凝聚在這顆顆圓滾的果實里,它們積蓄著力量靜靜等待著在這個收獲的季節被勤勞的雙手采集。

      天公作美人更美。從小孩子到青年,從中年到老者,都為自身負責為將來做準備。小朋友努力學習,力爭上游;青年兢兢業業,埋頭苦干,力求完美;中年人兼顧家庭和工作,同時照顧年幼的孩子和年邁的老人;老人強身健體,克勤克儉。身邊越來越多的人以很高的道德水準和行事準則要求自己,卻寬以待人。小到三口之家大到國邦建設都欣欣向榮朝氣蓬勃,華夏文明仍在,三千年的歷史積淀以和為貴的民族精神永存。

      在闔家歡樂的節日來臨之際,在果實累累的湛藍天空下,在科技飛速發展未來不可預測的今天,在發展路上磨難不斷但全國人民永遠保持一條心的現在,一陣歌聲從遠方傳來。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祝福我們親愛的祖國永遠繁榮昌盛!

      建國70周年征文【篇四】

      時光荏苒,又值金秋,祖國母親即將迎來70歲華誕。

      70歲,對于一個人來說已是古稀之年。但是對于中國來說正值意氣風發、朝氣蓬勃之年。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飽經滄桑苦難與落后的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沉睡的東方巨龍從此蘇醒,以偉岸的英姿屹立于世界的東方。中華兒女以滿腔的熱情和壯志投身于祖國的建設中。從此百舉百捷,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兩彈”爆破成果,兩次震驚世界的巨響宣告了中國沒有核武器的時代結束了。1970年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發射成功,《東方紅》響起,在浩渺宇宙奏響了新中國的強音。1978年,國門打開,春風送暖,從此中國邁開氣壯山河的新步伐,走上經濟發展的快車道。

      第二次綠色革命,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第一代雜交水稻,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為世界農業科技作出了重大貢獻。

      2003年,楊利偉乘坐神州5號載人飛船進入太空,為我國航天史上又添華彩一筆。

      2011年建立首個空間實驗室。2013年“月兔號”順利登月。

      2012年航母遼寧艦正式服役。新一代大型運輸機、殲十、殲二十、東風彈道導彈、北斗、天眼、悟空號、蛟龍號一個又一個新科技成果、國之重器相繼誕生并投入使用,真正實現了科技強國,軍事強國的偉大戰略目標,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實現著強國富民、民族復興的百年夢想。當今之中國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創造力和中華兒女自強不息、發奮圖強的凝聚力。

      97年香港回歸,99年澳門回歸,中國人民在世界人民面前揚眉吐氣,宣誓領土主權神圣不可侵犯。

      面對南方特大洪水、非典疫情、汶川地震中華兒女沒有氣餒。眾志成城、堅強面對,將磨難踩在腳下。

      回首70年,這是風雨無,阻滄桑巨變的70年。

      是中華兒女自強不息、砥礪前行的70年。

      是百折不撓、攻堅克難的70年。

      是燦爛輝煌、碩果累累的70年。

      更是挺直民族脊梁的70年。

      展望未來,祖國母親是充滿無限希望與力量之世界強國,中國巨龍必將以傲然之姿態騰飛于世界上空。

      在祖國母親華誕到來之際,請允許我表達一顆愛國的赤子之心,深情地說一句,“我愛你,中國!”

      建國70周年征文【篇五】

      長輩們都說,我們這一代生在一個好時代,沒受過苦,挨過餓,受過凍。是的,我們生在了一個逐漸強大的中國,張開雙翼,護我們平安長大。

      1997年7月1日0點0分,五星紅旗準時升起在香港,香港主權正式回歸祖國的懷抱。2歲的我還懵懵懂懂,聽著《東方之珠》,在大人的懷抱里咿呀學語。

      2001年7月31日,奧委會主席巴赫在吉隆坡宣布:“北京成為2008年奧運會主辦城市”。6歲的我升入學前班,在小學校園的圍墻上印著: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同時也深深印在了我的腦海中,我們在灑滿陽光的操場上自由的奔跑。

      2008年8月8日8時8分,大腳印一步一步走向鳥巢,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精彩絕倫,展現出祖國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國人的自信。賽中紅色的戰袍和五星紅旗那樣鮮艷奪目,13歲的我在電視機前為勝利的運動健將們吶喊,同時升入初中的我在臺燈下奮筆疾書期待自己在學習成績上有所突破。

      2015年9月3日舉行了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儀式,三軍邁著整齊的步伐和各種現代化武器在天安門前通過,拖著五顏六色的的彩色軌跡的戰斗機劃過藍天,也從我的心里劃下一道絢麗彩虹。20歲的我已經是一名大學生了,我心中的理想更加堅定。

      2019年是祖國成立70周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等等,我們有屬于這個新時代的文明,高鐵,移動支付,電子商務等,祖國更加的繁榮昌盛,24歲的我在崗位上兢兢業業,為祖國的建設出一份心力。

      歌德說:“我們為祖國服務,每個人應該按照資稟,各盡所能”,我們每個人都在通過自己的方式,窮極一生,為祖國做貢獻,為祖國的發展盡一份力量。這就是我的祖國和我,我和我的祖國。

    2019建國70周年征文五篇精選_我和祖國共成長作文大全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確立70周年。這壯麗的70年,我們走進了新時代。撫今追昔,感慨萬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建國70周年征文,希望能幫到大家!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13954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jizzjizz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向日葵app下载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白丝喷水在线观看| 日本一二线不卡在线观看 | 女班长的放荡日记高h| 日韩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理论片2023最新在线观看| 视频一区在线播放| 青青操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国产| 久久精品中文騷妇女内射| 亚洲欧美日韩图片| 你懂的国产视频| 双手扶在浴缸边迎合着h| 国产限制级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中文一区二区免费| 色聚网久久综合| 黄色成年人视频| 欧美亚洲另类视频| 2021精品国产品免费观看| a级毛片免费观看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在线播|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水蜜桃|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综合|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网站| 午夜不卡av免费| 华人生活自拍区杏吧有你|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鬼色| 国产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精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 在人间免费观看未删减| 国产麻豆剧果冻传媒免精品费网站 | 中文天堂网在线最新版|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视频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