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節氣的小學生作文:冬至節
時間:
張洪1135由 分享
編者按:冬至是我們的傳統節氣,這一天我們要吃餃子,不吃的話耳朵可是會很冷的哦!下面我們來看看這篇《冬至節》。
冬至是漢族傳統節日之一,源于漢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冬至俗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古人認為自冬至起,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天地陽氣開始變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
今天放學回家,一進門我就看見媽媽在調肉餡,爸爸在和面,我連忙問:“今天是啥節日呀,怎么包餃子吃呢?”媽媽笑著說:“今天是冬至節,我們吃餃子是為了不忘'醫圣’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每年農歷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哦!”我聽了這句話,趕緊洗了手幫忙包餃子。我學著爸爸媽媽的樣子,笨手笨腳地包了五個餃子,那模樣,倒像小包子。包得差不多的時候,媽媽就開始燒水,準備煮了。水燒開了,一個個餃子就像趕集似的一骨碌全滾進了鍋里。煮熟的餃子一個個圓滾滾、胖嘟嘟的,可愛極了!我迫不及待地先吃了一個,太美味啦!
冬至節包餃子吃真有趣,尤其是吃著自己包的餃子,我感受到了勞動的快樂。
作者:謝雨菲(小)
公眾號:明日之星網絡文學社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