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隨筆:記脫貧攻堅的第一次入戶
上世紀,黨中央毛主席號召知識青年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本世紀,黨中央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全國脫貧攻堅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進入小康社會。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習近平
根據中省市的要求,臨渭區脫貧攻堅戰己經打響。一時間,各街鎮、各部門領導干部全面進入戰斗之中,“上山下河”之勢己蔓延臨渭大地。
哪里有貧困戶哪里就有黨組織和黨員干部。
臨渭大地正在演義著新世紀的“知識青年下鄉”。
我是其中一員,也跟隨著單位前往貧困村幫扶,我沒有包聯的貪困戶,但我深知貧困戶家庭生活不易,我是農民的孩子,小時侯家里也不富裕,但也勉強過得去,吃過黑饃,穿過補丁衣服,記憶中穿過堂姐的花衣服,尤其是一件黃軍裝色的上衣穿過好幾年,聽母親講,她還穿過,這是她讀書時代最好的衣服。說著說著,跟隨同事來到了他包聯的貧困戶家,剛要進門,一個40多歲,說話一高一低,前言不搭后語的婦女進入了我的視線,我上前一句:“你好”。她嘿嘿一笑。我和同事說:“走,到你屋看一下”。她推開門,領著我們進去了。
一進門,哎呀!腳無處放,屁股無處坐,包無處放,再一看:昨天的兩個大洋瓷飯碗還沒洗,滿地瓜子皮、臭襪子、鞋、床上被子卷成一疙瘩。那個亂,可想而知。但她很熱情,讓座,讓喝,我們用手拍了一下沙發,便坐了下來,和她談家中收入,可她因智力有些問題,根本回答不了,只是說:“我男人知道”。
我提示她,做為妻子,要打掃好屋子,打掃好灶火,打掃好鍋碗瓢盆,別一天老在村里閑轉悠,這樣衛生、干凈,可以減少得病。我說:“下次來,你若把屋子拾掇干凈,就給你帶好吃的”。她說:“知道啦”。同事又詢問了她家中的其它情況,并做好了民情日記。我們和她告別后,又走向另外一家。在回來路過她家門口時,我看她己開始打掃門口垃圾,心里特高興,同事說:“下次來,給捎一袋米”。
看來獎勵和鼓勵還是有效果。走在村道,我心想:“對這類脫貧,應該從‘掃一室’開始,環境改變人,人改變生活。”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又想起5.12大地震時國家領導人說的一句話:“任何困難,也壓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
臨渭前進,脫貧攻堅的勝利紅旗一定會飄揚在三賢大地上空。
本文作者: 申毅(微信公眾號:三賢文苑)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