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關節炎有哪些并發癥
大家對于類風濕性關節炎并不陌生,這種疾病對我們的生命不會造成威脅,但是疾病發作的時候也讓患者難以忍受,同時這種疾病治療起來比較頑固,本文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類風濕關節炎引起的并發癥,歡迎參閱。
類風濕關節炎引起的并發癥
1·縮短壽命:類風濕病人比正常人的壽命減少10-15年。類風濕的危害極大,死亡率高類。風濕病人合并有很多病,增加了治療難度,精神壓力增大,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方法治療,男性的死亡率比正常人高38%,女性的死亡率比正常人要高55%。
2·多系統傷害:70%左右的類風濕病人因病變侵犯心臟、血管、肺臟、視覺、神經系統等,引發相關嚴重并發癥,讓病人更加痛苦。
3·死亡率高:類風濕給患者帶來了哪些危害呢?類風濕病人合并有很多病,增加了治療難度,精神壓力增大,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方法治療,男性的死亡率比正常人高38%,女性的死亡率比正常人要高55%。
4·引發眼病:類風濕也能累及眼睛,約15%患者可出現干燥綜合征,從而引起角膜和結膜干燥不適,少數患者可并發鞏膜炎、虹膜炎,多發生在角膜邊緣2~3毫米處。
5·引發腎病:類風濕關節炎出現腎功能障礙,多與長期使用抗類風濕藥和非甾體消炎鎮痛藥有關。停止用藥后,即可逐漸改善。長期使用非甾體消炎鎮痛藥,也有可能引起間質性腎炎,雖然進展緩慢,但可導致腎功能衰竭,因此老年人和有腎病患者應慎重使用。
6·合并腫瘤:由于類風濕本身就是因為自身免疫紊亂,如果不及時治療容易引起腫瘤的發生,傳統的藥物治療都含有免疫抑制劑,而這類藥品有一定的致癌性。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怎么引起的
1、細菌因素 實驗研究表明A組鏈球菌及菌壁有肽聚糖(peptidoglycan)可能為RA發病的一個持續的刺激原,A組鏈球菌長期存在于體內成為持續的抗原,刺激機體產生抗體,發生免疫病理損傷而致病。支原體所制造的關節炎動物模型與人的RA相似,但不產生人的RA所特有的類風濕因子(RF)。在RA病人的關節液和滑膜組織中從未發現過細菌或菌體抗原物質,提示細菌可能與RA的起病有關,但缺乏直接證據。
2、病毒因素 RA與病毒,特別是EB病毒的關系是國內外學者注意的問題之一。研究表明,EB病毒感染所致的關節炎與RA不同,RA病人對EB病毒比正常人有強烈的反應性。在RA病人血清和滑膜液中出現持續高度的抗EB病毒—胞膜抗原抗體,但到目前為止在RA病人血清中一直未發現EB病毒核抗原或殼體抗原抗體。
3、遺傳因素 本病在某些家族中發病率較 高,在人群調查中,發現人類白細胞抗原(HLA)-DR4與RF陽性患者有關。HLA研究發現DW4與RA的發病有關,患者中70%HLA-DW4陽性,患者具有該點的易感基因,因此遺傳可能在發病中起重要作用。
4、性激素 研究表明RA發病率男女之比為1∶2~4,妊娠期病情減輕,服避孕藥的女性發病減少。動物模型顯示LEW/n雌鼠對關節炎的敏感性高,雄性發病率低,雄鼠經閹割或用β-雌二醇處理后,其發生關節炎的情況與雌鼠一樣,說明性激素在RA發病中起一定作用。
寒冷、潮濕、疲勞、營養不良、創傷、精神因素等,常為本病的誘發因素,但多數患者前常無明顯誘因可查。
看了類風濕關節炎并發癥的還看了:
1.類風濕形成的原因
5.晨僵是怎么回事
類風濕關節炎有哪些并發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