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腸炎癥狀出現后又有哪些呢
嬰幼兒時期的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循環系統以及肝、腎功能均未成熟,當有病原菌隨受污染的食物進入體內后,易造成腹瀉等腸炎癥狀。面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帶來關于寶寶腸炎癥狀出現后又有哪些呢的文章,歡迎閱讀,謝謝!
寶寶腸炎癥狀出現后又有哪些呢
腸炎是細菌、 病毒、 真菌和寄生蟲等引起的胃腸炎、 小腸炎和結腸炎。 臨床表現有惡心、 嘔吐、腹痛、腹瀉、稀水便或粘液膿血便。部分病人可有發熱及里急后重感覺,故亦稱感染 性腹瀉。腸炎按病程長短不同,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
以下先來看下關于寶寶腸炎癥狀:
輕度:一日大便次數5~8次,有輕微發熱,無脫水現象。
中等度:一日大便次數超過1O次,大便為水樣、細菌性帶有粘液、泥狀、膿或血液,俗稱“痢疾”。 發高熱,有脫水現象;因細菌有毒素,常導致昏睡、痙攣、休克現象,更嚴重的還有可能死亡。
重度:一日大便在15次以上,水樣大便噴射而出,有重度脫水現象,即眼球凹陷、肌膚干燥、眼圈發黑、小便減少,不安、口渴,另外尚有血酸癥、呼吸不舒服、虛脫、半昏迷等狀態。因為鉀缺乏及水腫的關系,腰部膨脹,有腸麻痹現象。
寶寶腸炎癥狀出現后又有哪些呢:嬰幼兒腸炎的治療
一般結合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治療。輕者可服用媽咪愛、思密達結合抗生素(第一次用的抗生素需做皮試,切記!!),重者應結合輸液治療。
寶寶腸炎癥狀出現后又有哪些呢:引起嬰幼兒腸炎的常見原因
(1)感染性腹瀉
大便每日數十次左右,可伴有低熱,吃奶差,嘔吐,精神稍萎靡,輕度腹脹,不安等,可出現輕度脫水及酸中毒。重型病例的全身癥狀較重,可有明顯發熱或體溫不升,拒食,嘔吐,腹脹,尿少,嗜睡或不安,四肢發涼,皮膚發花等,在短時間內出現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
(2)碳水化合物不耐受
嬰幼兒碳水化合物不耐受癥是由于腸道內乳糖酶分泌少,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所引起的非感染性腹瀉,又稱乳糖酶缺乏癥。在嬰幼兒中常表現為腹瀉(出現奶瓣,泡沫,酸臭味),腹脹,吐奶,喂奶前后哭鬧等。
乳糖不耐受分原發和繼發兩種。原發性由于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或活性不足引起。繼發性乳糖不耐受癥多發生在患腸炎后,腸絨毛頂端在腸炎時受損傷而出現酶的缺乏,而于腸炎后出現乳糖不耐受性腹瀉,需待絨毛下端向上生長至頂端,能分泌足量乳糖酶后腹瀉方止。一般約需0.5—2個月。不少新生兒和早產兒在新生兒起由于腸粘膜發育不夠成熟以及乳糖酶活性暫時低下,對乳糖暫時性不耐受,排大便次數多,待活性正常后次數即減少。建議可以嘗試及時補充乳糖酶滴劑。
(3)牛奶蛋白過敏
這是由于牛奶中的某些蛋白質分子在腸道中未經充分消化裂解,進入腸粘膜組織引起的免疫反應。牛奶蛋白過敏可影響多個器官系統而出現腸道、皮膚或呼吸道的癥狀,如皮疹、瘙癢、嘔吐、腹瀉、喘鳴和噴嚏、濕疹樣皮膚損害或胃腸道癥狀如慢性腹瀉和吸收不良。
(4)抗生素相關性腹瀉
是指由于應用抗生素導致腸道菌群失調,而繼發的腹瀉。近年來其發病率逐年上升,已備受醫學界重視。早產兒、低日齡兒由于本身生理特點,常有開奶延遲、喂養不足、腸道微生態平衡脆弱。加之不斷升級的廣譜抗生素普通應用,常導致新生兒抗生素相關性腹瀉增加。
猜你喜歡:
寶寶腸炎癥狀出現后又有哪些呢





上一篇:小兒肺炎有哪些癥狀表現
下一篇:早期兒童白血病的癥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