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衣原體肺炎分類以及形態
在生活中,提起肺炎衣原體,有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是什么。其實這是一種比較嚴重的傳染性疾病,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小兒衣原體肺炎。
肺炎衣原體根據遺傳性和生物學特性,可分為TWAR、考拉和馬3 個生物變種。人類肺炎衣原體感染呈世界性流行,不分地域、不受種族和年齡限制。
肺炎衣原體常在兒童和成人中產生上呼吸道和呼吸道感染,現僅知人是該衣原體宿主,感染方式可能為人與人之間通過呼吸道分泌物傳播。5歲以下兒童極少受染,8歲以上兒童及青年易被感染,尤其是人群聚集處,如家庭,學校,兵營中易于流行,經血清流行病學調查,證實成人中至少有40%已受到該衣原體感染,大部分為亞臨床型,老年人可再次受到感染。
小兒衣原體肺炎分類
根據遺傳性和生物學特性,肺炎衣原體可分為 TWAR、 考拉和馬 3 個生物變種。代表株為TW-183T( ATCC VR 2282T)。TWAR 是由第一次分離到的2 株TW-183 和 AR-39的名字合并而成。
TWAR生物變種僅是從人分離到,同時也只有1 個血清變種。TWAR 對呼吸系統有致病性,最突出的是引起急性或慢性支氣管炎和肺炎。 此外,還與急性或慢性呼吸道疾病如中耳炎、肺阻塞性疾病以及動脈粥樣硬化、哮喘、結節性紅斑、反應性呼吸道疾病、Reiter 氏綜合征、肉樣瘤病等有關。
小兒衣原體肺炎性狀
小兒衣原體肺炎基本形態
Cpn在Hela229中培養,其外形極像鸚鵡熱衣原體(Cps),但碘染色陰性且不擠壓細胞核。既往認為電鏡觀察Cpn,其明顯特征為其外形為梨形,平均直徑為380nm,其長軸為440nm,短軸為310nm。姬姆薩染色法可著色,革蘭氏染色不著色。
核區和細胞膜之間有較寬的原生質區。而Cps和沙眼衣原體(CT)均為圓形。CP菌株YK-41、10L-207及K6菌株也被證實為圓形。
現認為,Cpn、CT和Cps的包涵體凸面有很多顆粒呈六角形排列,用激光束轉換的方法研究Cpn的原體外形發現,其表面的六角形結構有相似的周期性,在Cpn原體的復制繁殖過程中,普遍存在線粒體與包涵體并不相關現象,具體機制有待闡明。
培養特性和生化特性
肺炎衣原體不能體外培養,只能在細胞內寄生,雞胚對其不敏感,因此一般不用雞胚傳代,而用細胞培養傳代,肺炎衣原體敏感的細胞株為HEP-2或H-292,離心能促進肺炎衣原體對細胞的感染,但在第一代細胞內很少能形成包涵體。
肺炎衣原體包涵體不含糖原,碘染色陰性,在Hela細胞中的形態與鸚鵡熱衣原體十分相似,姬姆薩染色后呈深密度卵圓形,在HEP-2細胞中的包涵體,其密度和形態均多樣化,有致密的、桂花樣散在的、伸出胞外出瘤狀的、圓形、胞內著色較少的包涵體。CPn的抵抗力較弱,對室溫或冰凍敏感。
Cpn無運動力,能獨立進行有限的代謝活動;染色體有DNA和RNA兩種核酸,只能在細胞內復制、繁殖,發育周期分為原體(elementarybody,EB)和始體(initialbody),也稱為網狀體(reticulatebody,RB)兩階段。原體平均直徑為0.38nm,在電鏡下呈梨形,并有清晰的周漿間隙,原體中無質粒DNA。
Giemsa染色呈紫色,Macchiavello染色呈紅色。原體具有高度感染性,在宿主細胞外較為穩定,無繁殖能力。當進入宿主易感細胞后,細胞膜圍于原體外形成空泡。原體在空泡中逐漸發育、增大成為始體。
猜你喜歡:
小兒衣原體肺炎分類以及形態





上一篇:小兒嚴重肺炎的后果
下一篇:小兒衣原體肺炎用藥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