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小兒肺炎
小兒肺炎是嬰幼兒時期的常見病之一,那么該如何預防這種疾病呢?接下來學習啦小編為大家解答吧。
兒童抵抗力偏低,容易感染上呼吸道疾病,從而誘發肺炎;而空氣污染例如PM2.5等更刺激著孩子幼嫩的肺部,加重孩子的病情。專家表示,如果小兒肺炎治療不徹底,容易反復發作、引起多種重癥并發癥,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與生長發育。
【特殊案例】
寶寶咳嗽不發熱
竟是肺炎“作祟”
前幾日,年輕媽媽小趙發現家中8個月大的寶寶有點流鼻涕,偶爾還會咳嗽一陣。“可能是周末帶她出去玩的時候受涼了。”小趙給寶寶采取了保暖措施,心想只是受涼就不用吃藥了。
過了兩三天,小趙發現寶寶不時地發出“嘶嘶”的喘息聲,便給寶寶量了體溫。“體溫很正常,我也就沒往嚴重的方面想。”小趙當時認為,孩子也許過幾天就能好。但是,小趙發現寶寶明顯不如以往那樣活潑好動了,精神狀態也越來越差,還總是哭鬧,于是帶寶寶去了醫院。
醫生經檢查表示:“孩子患了肺炎。” “寶寶不發燒,只是偶爾有點咳嗽,怎么會是肺炎?是不是很嚴重?”小趙聽了很吃驚。
“確切地說,你孩子患的是毛細支氣管炎,又稱為毛細支氣管肺炎,大多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專家還表示,嬰兒患了這種疾病,往往不發熱,以咳嗽、喘息為主,也有少部分患兒伴有發熱癥狀。患病初期多有感冒癥狀,很快就會出現咳嗽、喘息的癥狀,正因為癥狀不明顯,所以很容易被家長們所忽視,導致病情出現延誤。
【總體情況】
10個月以內嬰兒
易患支氣管肺炎
因兒童抵抗力偏低,很容易感染上呼吸道疾病,從而誘發肺炎。
“秋冬季節是小兒肺炎高發期,每天門診都會接到不少小兒肺炎病例。”專家介紹,在冬季,小兒最常見且較嚴重的是毛細支氣管炎,可引起局部流行。
支氣管肺炎又稱小葉肺炎,為小兒最常見肺炎。“而10個月以內長得較胖的嬰兒患毛細支氣管肺炎的比較多。患兒一般都患過濕疹,過敏體質的孩子更易得此病。”
專家分析,“喘息是這種肺炎的主要表現,病程多在一周以上。”由于孩子不發燒,甚至咳嗽也不嚴重劇烈,家長很容易忽視,從而延誤孩子的病情。這種肺炎容易引發心衰,所以,一旦嬰兒出現咳嗽、喘息癥狀,要及時請兒科醫生診治。
另據介紹,此肺炎常見并發癥為腹瀉、嘔吐、腹脹及肺氣腫,較嚴重的并發癥為膿胸、膿氣胸、肺膿腫、心包炎及腦膜炎等。由于這種病很容易反復,所以治療要徹底。
【專家分析】
嬰幼兒為何易發肺炎?
呼吸功能發育不全,細菌和病毒“刺激”
肺炎分為大葉性肺炎、支氣管肺炎、間質性肺炎、毛細支氣管肺炎、吸入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等。
嬰幼兒為何易發肺炎?專家解釋,這與嬰幼兒時期的呼吸系統有密切關系。“嬰幼兒的氣管、支氣管相對狹窄,黏液分泌少,纖毛運動差,不易將微生物或異物清除。肺彈力組織發育差,血管豐富,易于充血,間質發育旺盛而肺泡數少,含氣量少,易為黏液阻塞等。”加上嬰幼兒呼吸肌發育差,呼吸力差,且此年齡段免疫功能也存有不足,防御功能尚未充分發育等。
有研究數據表明,引起小兒肺炎的病原1/3為病毒;1/3為細菌;另1/3為細菌與病毒以外的病原引起,小兒肺炎常常發生在上呼吸道感染如傷風感冒或者咽炎后也加重。
同時,專家提示,在細菌性肺炎中,常見的有肺炎球菌性肺炎,此肺炎發病率在5歲以下兒童中最高,2歲以下的寶寶自身的免疫系統發育還未完善、抗病力弱,更易成為肺炎鏈球菌侵襲的目標。
嬰幼兒如何預防肺炎?
增強體質,避免接觸感冒人群
小兒對疾病的抵抗力低下,對環境適應能力也較差,必須認真做好預防。
“嬰兒要盡量少與外界接觸,避免交叉感染,家人患感冒或其他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要盡量和嬰兒隔離。”專家說,喂奶時要細心,避免嗆奶、溢奶和嘔吐,要防止奶、食物及嘔吐物誤吸入肺。
其次,要根據小兒年齡、身體發育情況,給予必需和足夠營養,及時和合理地添加輔食,如蔬菜、豆制品、肉類、蛋類等。要積極預防和治療佝僂病,因為佝僂病與肺炎的發生和程度以及治療的效果均有較密切的關系。
家長要帶孩子多到戶外活動,鍛煉身體,練習對寒冷氣候的適應能力。多曬陽光,保持室內空氣新鮮,預防感冒及流感發生。要做好各種預防接種,增強呼吸系統對病原的免疫作用。
猜你喜歡:
1.如何預防小兒肺炎
如何預防小兒肺炎





上一篇:四個月寶寶有支氣管炎
下一篇:四個月寶寶支氣管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