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肺炎癥狀有什么
新生兒肺炎這種疾病是特別熟知的,當新生兒的肺部出現了新生兒肺炎癥狀的時候,就會出現咳嗽的癥狀,那么小兒肺炎的癥狀有什么?接下來跟著學習啦小編一起來了解小兒肺炎的癥狀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兒肺炎的癥狀
新生兒肺炎與大孩子肺炎在表現上不完全一樣,多不典型,少數有咳嗽,體溫可不升高。主要癥狀是口周發紫、口吐泡沫、呼吸困難、精神萎靡、少哭、不哭、拒乳。有時就是“感冒”癥狀,如鼻塞、嗆奶。
產前感染的肺炎發病多在出生后3~7天內。癥狀常不典型,胎齡愈小癥狀愈不典型,體溫正常者約占一半以上,其余則體溫不穩,嚴重的病兒或早產兒體溫常不升。癥狀多為非特征性表現如拒食、嗜睡或激惹,面色差、體重不增,多無咳嗽,不久漸出現氣促、鼻翼動、呻吟、吸氣時軟組織凹陷,心率增快。早產兒易發生呼吸暫停,肺部體征有呼吸音增強或減低,伴干性或濕性音,但也可能完全陰性。
出生后發生的各種肺炎起病較晚,癥狀比較典型,有鼻塞、咳嗽、氣促、足月兒常發熱,但也可體溫正常,早產兒可能體溫不升。肺部可聽到粗細不等的濕音。并發膿胸或膿氣胸時呼吸音減低,叩診呈濁音或回想增強,各種不同病原引起的肺炎各有一些特點。
新生兒肺炎原則上都應住院治療,病情穩定的輕癥肺炎也可不住院,但必須經過醫生診斷,在醫生的指導下治療。同時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一旦病情加重應立即到醫院就診。除給氧、保持呼吸道通暢和抗病原體等治療措施外,定期翻身拍背也很重要,可預防肺內分泌物堆積和改善受壓部位肺擴張。拍擊背部應由下而上,由外周向肺門拍擊,使小氣道分泌物松動易于進入較大氣道,有利于吸痰和促進肺循環。新生兒肺炎療程一般l~2周,待肺炎癥狀消失,吃奶正常,胸片及其他化驗檢查恢復正常就可出院。
小兒肺炎的類型
1、細菌性肺炎:發病之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起病急驟,通常有高熱,體溫在數小時內可上升至39℃-40℃。胸部刺痛,隨呼吸和咳嗽加劇。咳嗽,咳鐵銹色或少量膿痰。常伴有惡心、嘔吐,周身不適和肌肉酸痛。其肺炎的癥狀和體征可因感染病菌的不同而有所差別。
細菌性肺炎體檢病人呈急性病容,呼吸淺速,部分有鼻翼動。常有不同程度的紫紺和心動過速。少數可出現休克(在24小時內血壓驟降至10.6/6.7kPa以下甚至測不出,伴煩躁、面色蒼白、四肢厥冷、少尿、心動過速和心音減弱等),多見于老年。
2、病毒性肺炎:起病緩慢,頭痛、乏力、肌肉酸痛、發熱、咳嗽、干咳或少量黏痰,流感病毒肺炎開始為典型的流感肺炎的癥狀,1236小時內,呼吸增快,進行性呼吸困難、紫紺,可發生呼吸衰竭及休克,兩肺可聞及濕羅音或哮鳴音。
大多數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特異診斷,須要從咽喉沖洗物或組織內找到病毒。在細胞病理學或活檢標本中檢出典型包涵體或采取血清學方法亦可作出診斷。大多數醫院化驗室無力作病毒培養。
3、支原體肺炎:最初癥狀類似于流感,有周身不適,咽喉疼痛和干咳,隨著疾病進展,癥狀加重,可出現陣發性氣促等癥狀。急性支原體肺炎的癥狀一般持續1~2周,隨即逐漸恢復,但許多病人可有持續數周的乏力和全身不適癥狀。支原體肺炎的癥狀一般較輕且通常可自愈,但少數病人有嚴重肺炎,有時引起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肺外并發癥常見,包括溶血性貧血,血栓栓塞性并發癥,多發性關節炎或神經系統綜合征,如腦膜炎,橫貫性脊髓炎,周圍神經病或小腦共濟失調等。這些都是常見的支原體肺炎的癥狀。
4、吸人性肺炎:為液體、顆粒性物質或分泌物進入下氣道引起。多見于久病臥床的病人。如吸入量大,可引起急性肺損傷或阻塞遠端的反復感染。出現急性呼吸困難,呼吸急促及心動過速或發熱、咳嗽、咳痰等類似細菌性肺炎的癥狀。
小兒肺炎的危害
心臟損害。常見有中毒性心肌炎及心力衰竭。嬰幼兒心力衰竭癥狀不如成人典型,而且肺炎本身缺氧可使心率呼吸加快,容易誤診,心衰極容易造成嬰幼兒死亡。
因此,若病兒表現呼吸困難突然加重,煩躁不安,面色蒼白或紫紺嚴重,小兒心跳在160-180次/分以上,而不能以體溫增高和呼吸困難來解釋時,應考慮到是否有心衰的可能。大腦損害。患兒輕度缺氧時表現為煩躁不安或嗜睡,嚴重的缺氧可導致腦水腫及中毒性腦病。表現為兩眼凝視或上翻,神志不清,甚至抽風、昏迷,呼吸節律不齊等,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胃腸損害。輕癥患兒可引起食欲減退,嘔吐、腹瀉,重癥小兒可能出現嘔吐咖啡樣物、甚至血便(胃腸粘膜出血所致),發生中毒麻痹時表現為腹脹明顯,后者使膈肌上升壓迫肺部,發生呼吸困難,使缺氧更加嚴重,造成惡性循環。
看過“小兒肺炎的癥狀有什么”的人還看了:
小兒肺炎癥狀有什么





上一篇:支原體肺炎怎么治療
下一篇:肺炎支原體感染的癥狀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