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炎的早期癥狀及表現 膽囊炎的癥狀及治療 治療膽囊炎偏方
膽囊炎是生活中常見的疾病,尤其發生在女性身上,為什么膽囊炎那么容易發生,都有哪些原因引起的,膽囊炎的早期癥狀是什么?膽囊炎的癥狀如何對應治療呢?下面一起來看下。
膽囊炎的早期癥狀及表現
慢性膽囊炎:慢性膽囊炎癥狀、體征不典型。多數表現為膽源性消化不良,厭油膩食品、上腹部悶脹、噯氣、胃部灼熱等,與潰瘍病或慢性闌尾炎近似;有時因結石阻塞膽囊管,可呈急性發作,但當結石移動、阻塞解除,即迅速好轉。體查,膽囊區可有輕度壓痛或叩擊痛;若膽囊積水,常能捫及圓形、光滑的囊性腫塊。
膽囊炎的早期癥狀表現,急性膽囊炎:不少急性膽囊炎患者在進油膩晚餐后半夜發病,因高脂飲食能使膽囊加強收縮,而平臥又易于小膽石滑進并嵌頓膽囊管。主要表現為右上腹持續性疼痛、陣發性加劇,可向右肩背放射;常伴發熱、惡心嘔吐,但冷戰少見,黃疸輕。腹部檢查發現右上腹飽滿,膽囊區腹肌緊張、明顯壓痛、反跳痛。
中醫膽囊炎的癥狀及治療方法
慢性膽囊炎癥狀、體征不典型,多數表現為厭油膩食物、上腹部悶脹、噯氣、胃部灼熱等,常常會被誤認為是胃病。膽囊炎輕者影響消化吸收,嚴重的并發癥有膽囊穿孔、急性胰腺炎和癌變等。空腹做腹部B超和抽血化驗肝功能及血細胞分析多可確診。
根據不同的臨床表現,慢性膽囊炎常見的有膽氣不舒型、膽腑郁熱型、瘀阻膽絡型,可以根據具體類型不同選擇不同的食物來減輕膽囊炎的癥狀。
1、膽氣不舒型
此型臨床最為常見,好發于氣郁體質的人。常表現為每因情緒不暢或勞累而使脅痛加重或復發,脅肋脹痛,走竄不定,疼痛常因情志變化而增減,納食減少,噯氣頻作,大便時干時稀,或頭痛目眩。
飲食調理可選擇陳皮、佛手、蘿卜、西蘭花、黃豆、黑豆、山藥。粳米等。
佛手雞內金粥
佛手15克,雞內金15克,山藥50克,粳米150克。將佛手、雞內金加水500毫升,先煎20分鐘,去渣取汁,再加入梗米、山藥共煮成粥,粥成調味即可食用。
2、膽腑郁熱型
好發于濕熱體質的人。常表現脅肋疼痛、胃脘脹滿灼痛,煩躁易怒、泛酸嘈雜、口干口苦。
飲食調理可選擇茵陳蒿、番茄、絲瓜秧尖、青筍、綠豆、玉米、豆腐等。
絲瓜苗素湯面
掛面80克,絲瓜苗、豆腐各適量。掛面煮熟后放入絲瓜苗和豆腐,不放油、鹽,可用作主食。
3、瘀阻膽絡型
好發于氣虛體質、血瘀體質的人。常見于慢性膽囊炎反復發作,脅肋疼痛、痛有定處而拒按、入夜尤甚,惡心,厭油,納少,胃脘脹滿隱痛,大便時干時稀。多是由于疾病經久不愈而致瘀血內阻,脾氣虛弱,運化失司。
飲食調理可選擇山楂、黑木耳、洋蔥、墨魚、金槍魚、帶魚、蘿卜等。
山楂三七粥
山楂10克,三七5克,大米80克,蜂蜜適量。將三七研為細末,先取山楂、大米煮粥,待沸時調入三七、蜂蜜,煮至粥熟服食,每日1劑,早餐服食。
現在人們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飲食不規律,很多年輕人不吃早餐,或者晚餐吃得很多,這樣易于導致膽氣不舒,膽汁排泄失常而患膽囊結石、膽囊炎平時切忌暴飲暴食,飲食規律,宜定時定量,少吃多餐,不宜過飽。宜多食用高碳水化合物、低脂、多維生素的易消化食物。應控制多油食物的攝入,少吃油炸食品,戒煙限酒,不吃生冷不潔食物。此外,保持情志舒暢,避免精神刺激,規律進行體力勞動與體育鍛煉也對防治膽囊炎有益。
治療膽囊炎小偏方
膽豆丸
藥物:豬膽(連同膽汁)10個,綠豆250克,甘草50克
用法:將綠豆裝入豬膽中用線扎緊,洗凈豬肚外污物防鍋內煮2小時,取出搗爛,再用甘草煎汁混合為丸烤干,每天早中晚各服10克,10天為1療程。
膽囊炎相關文章:
膽囊炎的早期癥狀及表現 膽囊炎的癥狀及治療 治療膽囊炎偏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