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
數學是考試的重點考察科目,數學知識的積累和解題方法的掌握,需要科學有效的復習方法,同時需要持之以恒的堅持。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一些一年級數學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數學知識點
生活常識題解析
1、媽媽今年30歲,爸爸比媽媽大3歲,想想再過5年后,爸爸比媽媽大幾歲?
專家解析:考察常識。家長要讓孩子知道年齡是同增同長的,不管過了多少年,爸爸依舊比媽媽大3歲。
2、小朋友排隊,從左向右數小紅排第7,從右向左數小紅排第8,這一排隊伍一共多少人?
專家解析:考察想象能力和運算能力。家長可以引導孩子用圓圈代替小朋友,依次畫出來,這樣就可以一目了然了。孩子以后就會明白,兩邊相加就可以知道這排的總人數了。
3、東東和亮亮共有10輛玩具車,如果東東給亮亮2輛,他們就一樣多了。東東原來有多少輛?亮亮原來有多少輛?
專家解析:暗差。原來各有幾個不知道,但是知道的是分后的結果:兩個人一樣多,給出實物,引導孩子擺出結果。“為什么會一樣多”因為東東給了亮亮2個,這個是東東的,那么將這2個還回去。通過動操作幫助孩子理解。
4、有兩杯果汁,寶寶先喝半杯,媽媽又倒滿;寶寶又喝半杯,媽媽又倒滿,最后寶寶都喝完了,請問寶寶共喝了幾杯?
專家解析:考察計算能力。家長可以讓孩子親身體驗這個計數過程,孩子在喝的過程中就能知道以后該怎么計算類似問題了。
5、小雞和小鴨一起在路上走,小鴨掉到坑里了,小雞應該怎么把小鴨救上來?
專家解析:考察常識問題。家長在平時要多給孩子講安全常識問題。小朋友遇到危險,先去找大人尋求幫助,不要自己盲目施救。
6、有一個皮球掉到小河里去了,你能想出辦法把它拿上來嗎?
專家解析:考察思考能力。家長可以輔導孩子自己在遇到棘手問題的時候多想辦法,多開動腦筋。用多種辦法解決遇到的問題。
7、電話鈴響了,爸爸媽媽不在身邊,你會怎么做?
專家解析:考察常識問題。家長可以對孩子多做些安全教育,比如孩子自己在家,有陌生人敲門怎么辦?有人來電話怎么辦?給孩子多些提醒也是對孩子很好的自我保護。
一年級數學《20以內退位減法》知識點
方法一:
“做減想加”或“想加做減”因為8+7=15,所以15-8=7,15-7=8。
“做減想加”或“想加做減”這個計算方法看似簡單,但要求學生思維力,首先要求學生要熟練掌握20以內的加法才能快速的應用“做減想加”或“想加做減”。
方法二:
“破十法”12-5=10-5+2=7
“破十法”這個計算方法如果讓學生自己思考計算方法,它是一個不受歡迎的方法。這方法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學生才能掌握,首先告訴學生3不夠5減時先不減,要找十位借1變成一個10-5得數5再和剩下的2合在一起成了7。
方法三:
“平十法”14-5=14-4-1=9
“平十法”也叫“連續減法”它的特點就在于先把減數拆成補減數的個位和別一個數如:把5拆成4和1,再把14-3=10,最后把10-1=9,這方法的難點在于把減數拆成另外兩個數,一定要拆對。
方法四:
“多減加補”13-9=13-10+1=4
“多減加補”這個方法的特點在于:把減數先湊成10,再用補減數減再加上和9湊成10的那個數1,如:9+1=10,再把13-10+1=4。
方法五:
“將被減數個位上補足成夠減的數”13-5=15-5-2=8
“將被減數個位上補足成夠減的數”這個方法是將被減數的個位補到能被減數減,再接著減去補上的數。如:13-5化成15-5-2=8這樣學生就更容易掌握了。
小學一年級數學應用題解答方法
一、多看即多觀察。
“解答應用題有助于學生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和應用”,“還可以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使學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但教材在編排應用題時不急于求成,而是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最開始出現的是用圖畫表示的應用題。這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應用題(圖畫),運用數數等已有知識直接獲取一些表層信息。如教學時,可向學生提問:圖上畫了什么?蘋果分為幾堆?左邊和右邊各有幾個?此外圖上還畫了什么?數錯,不看問題是一年級學生解應用題中常犯的毛病。如果重視學生的觀察訓練,效果會好得多。這樣可讓學生初步感知應用題由三個部分組成,為后面的學習打下伏筆。
二、多讀
多讀即反復讀題,審題前必先通讀題中文字,理解在圖畫應用題中主要是通過觀察獲得表層信息,而對于圖文表格應用題及文字應用題則看不出所以然,特別是一年級學生識字不多,即使都認識,一年級孩子自制能力較差,注意力極容易無意識地分散,讓學生看獲取信息效果遠不如讀(文字)。對于理解這兩類應用題,多讀既可集中學生注意力,又可加深學生對結構的印象和題意的理解。
三、多說
教師應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激活學生的思維,并且要鼓勵學生多說,即使錯了也不要批評學生。其實,數學就是找規律、找關系、形成表達式,這整個過程充滿著探索與創造,我們應讓學生大膽地去說,去猜測,去嘗試。我們要想方設法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語言去表達、理解同一道題的意思,不要擔心什么無意識的思維浪費時間,往往這種思維能產生“全新”的思想。再教學應用題時,主要是讓學生多說條件和問題,多讓學生創造性的“重復”某一題意,如僅“去掉”的意思,學生可以有“送去”、“拿掉”、“獎給” 、“吃掉” 、“藏起來” 、“遮住” 、“壞了”、“削好”等二十余個表達詞語。此時,你一定會感覺到你的思維太呆板,太受拘束,太不具創造性。“三個臭皮匠”能“抵”幾個“諸葛亮”呀!自己“創造”出來的東西是印象最深刻的,用學生自己的思維去理解題意定會事半功倍。
部編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相關文章:
★ 小學學習方法指導
★ 小學生的學習技巧
部編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





上一篇:新版一年級數學知識點
下一篇:一年級數學上學期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