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數學學習技巧
小學四年級數學學習技巧大全
小學四年級是數學學習的關鍵時期,這時候喜歡孩子掌握相應的學習方法和解題技巧。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些小學四年級數學學習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四年級數學學習技巧
一、課內重視聽講,課后及時復習。
新知識的接受,數學能力的培養主要在課堂上進行,所以要特點重視課內的學習效率,尋求正確的學習方法。上課時要緊跟老師的思路,積極展開思維預測下面的步驟,比較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教師所講有哪些不同。特別要抓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課后要及時復習不留疑點。
首先要在做各種習題之前將老師所講的知識點回憶一遍,正確掌握各類公式的推理過程,盡量回憶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書之舉。認真獨立完成作業,勤于思考,對于有些題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時難以解出,應讓自己冷靜下來認真分析題目,盡量自己解決。
在每個階段的學習中要進行整理和歸納總結,把知識的點、線、面結合起來交織成知識網絡,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
二、適當多做題,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要想學好數學,多做題目是必須的,熟悉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剛開始要從基礎題入手,以課本上的習題為準,反復練習打好基礎,再找一些課外的習題,以幫助開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決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題規律。
對于一些易錯題,可備有錯題集,寫出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正確的解題過程兩者一起比較找出自己的錯誤所在,以便及時更正。在平時要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讓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腦興奮,思維敏捷,能夠進入最佳狀態,在考試中能運用自如。
實踐證明:越到關鍵時候,你所表現的解題習慣與平時練習無異。如果平時解題時隨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時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三、調整心態,正確對待考試。
首先,應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這三個方面上,因為每次考試占絕大部分的也是基礎性的題目,而對于那些難題及綜合性較強的題目作為調劑,認真思考,盡量讓自己理出頭緒,做完題后要總結歸納。
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使自己在任何時候鎮靜,思路有條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緒。特別是對自己要有信心,永遠鼓勵自己,除了自己,誰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誰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試前要做好準備,練練常規題,把自己的思路展開,在保證正確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題速度。對于一些容易的基礎題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對于一些難題,也要盡量拿分,考試中要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發揮。
小學四年級數學計算法則
筆算兩位數加法,要記三條
1、相同數位對齊;
2、從個位加起;
3、個位滿10向十位進1。
筆算兩位數減法,要記三條
1、相同數位對齊;
2、從個位減起;
3、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在個位加10再減。
混合運算計算法則
1、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運算;
2、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減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減;
3、算式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四位數的讀法
1、從高位起按順序讀,千位上是幾讀幾千,百位上是幾讀幾百,依次類推;
2、中間有一個0或兩個0只讀一個“零”;
3、末位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
四位數寫法
1、從高位起,按照順序寫;
2、幾千就在千位上寫幾,幾百就在百位上寫幾,依次類推,中間或末尾哪一位上一個也沒有,就在哪一位上寫“0”。
四位數減法也要注意3條
1、相同數位對齊;
2、從個位減起;
3、哪一位數不夠減,從前位退1,在本位加10再減。
一位數乘多位數乘法法則
1、從個位起,用一位數依次乘多位數中的每一位數;
2、哪一位上乘得的積滿幾十就向前進幾。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
1、從被除數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數先試除被除數的前一位數,如果它比除數小再試除前兩位數;
2、除數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寫在那一位上面;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數必須比除數小。
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法則
1、先用兩位數個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得數的末位和兩位數個位對齊;
2、再用兩位數的十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得數的末位和兩位數十位對齊;
3、然后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法則
1、從被除數高位起,先用除數試除被除數前兩位,如果它比除數小,
2、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寫商;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數必須比除數小。
萬級數的讀法法則
1、先讀萬級,再讀個級;
2、萬級的數要按個級的讀法來讀,再在后面加上一個“萬”字;
3、每級末位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其它數位有一個0或連續幾個零都只讀一個“零”。
多位數的讀法法則
1、從高位起,一級一級往下讀;
2、讀億級或萬級時,要按照個級數的讀法來讀,再往后面加上“億”或“萬”字;
3、每級末尾的0都不讀,其它數位有一個0或連續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小數大小的比較
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先看它們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那個數就大,整數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十分位數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依次類推。
小數加減法計算法則
計算小數加減法,先把小數點對齊(也就是把相同的數位上的數對齊),再按照整數加減法則進行計算,最后在得數里對齊橫線上的小數點位置,點上小數點。
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
計算小數乘法,先按照乘法的法則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除數是整數除法的法則
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按照整數除法的法則去除,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小數點對齊,如果除到被除數的末尾仍有余數,就在余數后面添0再繼續除。
除數是小數的除法運算法則
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先移動除數小數點,使它變成整數;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幾位,被除數小數點也向右移幾位(位數不夠在被除數末尾用0補足)然后按照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進行計算。
解答應用題步驟
1、弄清題意,并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分析題里的數量關系,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2、確定每一步該怎樣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數;
3、進行檢驗,寫出答案。
列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1、弄清題意,找出未知數,并用X表示;
2、找出應用題中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檢驗、寫出答案。
同分母分數加減的法則
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
同分母帶分數加減的法則
帶分數相加減,先把整數部分和分數部分分別相加減,再把所得的數合并起來。
異分母分數加減的法則
異分母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數加減的法則進行計算。
分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法則
分數乘以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分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法則
分數乘以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
一個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法則
一個數除以分數,等于這個數乘以除數的倒數。
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和把百分數化成小數的方法
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只要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同時在后面添上百分號;
把百分數化成小數,把百分號去掉,同時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
把分數化成百分數和把百分數化成分數的方法
把分數化成百分數,通常先把分數化成小數(除不盡通常保留三位小數),再把小數化成百分數;
把百分數化成小數,先把百分數改寫成分母是100的分數,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小學四年級數學解題技巧
1、計算
計算是貫穿整個小學階段的重點,每個年級奧數的學習都以計算為基礎,較好的計算能力是學好其它章節,取得優異成績的保證。每個年級的計算有每個年級的特點,四年級的計算以加入了小數的計算為主,對于奧數基礎扎實的同學并且希望在五年級取得一些成績的同學還應該加入一些分數的計算。四年級計算應該掌握的重點題型有多位數的計算,小數的基本運算,小數的簡便運算等。其中,多位數的計算主要以通過縮放講多位數湊成各位數全是9的多位數,再利用乘法的分配率進行計算。小數的簡便運算主要與等差數列求和、乘法的分配率和結合率、換元法等結合在一起,需要同學們對各種題型熟練的掌握,尤其是多位數的計算。最后,小數計算的重點還是最基礎的小數的加減乘除混合運算,在初學小數時由于小數點的原因計算經常出錯,如果計算不準確,再好的方法和技巧都無從談起。所以,四年級學習計算的重點在于以基礎計算為主,掌握各種簡便運算技巧,提高準確度和速度。
2、平均數問題
在學平均數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先對平均數的概念有很好的理解。我們在授課過程中經常發現絕大多數同學在解平均數問題時經常犯一個錯,尤其是在行程問題中的一道題,錯誤率最高。小明從學校到家速度為12,從家到學校速度為24,問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很多同學答案都是18,誤以為平均數度就是速度的平均,這是不對的。 在學平均數問題的時候還要會利用基準數處理一大串數據的求和問題和求平均數的問題。很多復雜的平均數問題都是可以利用濃度三角的方法來解決的,尤其是思維導引中后面的一些復雜的平均數問題,同學們應該嘗試用濃度三角的方法來解決平均數問題。平均數問題的學習對以后濃度問題的學習很有好處,因為大部分平均問題的題型和濃度問題的題型從本質上來講是相同的。
3、行程問題
四年級行程問題要掌握以下各類的問題:相遇問題、追及問題、火車相遇問題、流水行船問題、多次相遇問題等。首先,我們要對基本的相遇問題和追及問題有非常深刻的了解,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有同學到六年級了對于追及問題中兩個人所走的時間是否相等還經常容易出錯。其次,我們要熟悉并掌握火車相遇問題和流水行船問題這兩個行程問題中最基本的專題,對我們后面復雜行程問題的學習起到非常大的幫助。最后,要掌握行程問題中解決復雜問題常用的技巧,劃線段的習慣,并養成良好、簡潔的解題習慣。畫線段圖的方法是解決很多復雜行程問題常用的方法,很多同學在畫線段圖的時候不夠簡潔,常常畫出的線段圖中多余的線段和條件太多,導致畫出的線段圖比題目本身還復雜,無法分析求解。在平時的學習中應該盡量模仿老師,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4、排列組合
排列組合是對上學期所學的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兩講的一個升華。在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中大家對分步和分類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掌握,排列組合在此基礎上提供了更專業更有效解決計數問題的方法。在排列組合中首先要對排列組合的概念、排列數與組合數的計算、排列與組合的區別等有很好的理解,尤其是排列和組合的區分上,需要對一些經典例題的掌握從而來理解排列和組合的區別。同時,很多問題好需要結合分類分步方法和排列組合的原理來解題,并不是單純的排解組合公式的應用。對于一些基礎不好的同學,一定要在熟練掌握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之后再來學習排列組合的知識。對于一些排列組合常見的題型和常用的方法要做到信手拈來。
5、幾何計數與周期性問題
幾何計數和周期性問題相對于行程和排列組合來說是兩個較小的專題,但是也是各大競賽和入學考試常見題型,尤其是很多綜合題同時包含數論和周期性問題的相關知識點,是競賽和備考的重中之重。幾何級數的掌握要從線段、角、三角形、長方形開始,學會用簡單的方法來解決復雜計數問題的步驟。而周期性問題常和等差數列、數論結合在一起,同學在做題題時經常容易出錯,需要在這方面的加大做題量。
小學四年級數學解題方法
一、作圖輔助,學生通過畫圖,能夠加強對題意的直觀把握。通過化抽象為直觀,學生的錯誤大為減少。因此,對可以用圖形表示的應用題,都要求學生先畫圖再解答。
二、應用題抓數量關系,抓基本規律。應用題是學困生學習的攔路虎。比如分數應用題,根據分率找單位“1”,然后寫出關系式,根據關系式已知量打√,未知量打×,最后找出解量規律,單位“1”已知,用乘法;求單位“1”用除法,或用方程進行解題。但一定強調量率要相對應。學困生掌握了基本方法,還要認真審題,做到三步:一找,找準單位“1”;二看,看清知; 三,列式解答。
三、加強審題訓練和對比訓練。
比如1)一個圓柱型水桶,底面直徑是30厘米,高為60厘米,做一個有蓋的水桶,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鐵皮?2)一個圓柱型水桶,底面直徑是30厘米,高為60厘米,該水桶的容積為多少?這樣的題需要學生認真對比,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然后在思考用什么知識和方法進行解答。要教會學生從意義上去區別,還可以從問題的單位名稱去思考。這樣的訓練,學生比較容易接受。
四、上課多關注,經常把注意力放在學生身上,時刻提醒他們要認真投入課堂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