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整理
學習的成功與失敗原因是多方面的,要首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能受到鼓舞,找出努力的方向。每一門科目都有自己的學習方法,但其實都是萬變不離其中的,數學其實和語文英語一樣,也是要記、要背、要練的。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一些四年級數學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蘇教版小學四年級數學三角形知識點
1、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叫做三角形。
2、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它的對邊做一條垂線,頂點到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這條邊叫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只有3條高。
3、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4、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5、蘇教版小學四年級數學三角形知識點: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叫做銳角三角形。
6、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7、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做鈍角三角形。
8、每個三角形都至少有兩個銳角;每個三角形都至多有1個直角;每個三角形都至多有1個鈍角。
9、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10、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邊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11、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12、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13、四邊形的內角和是360°
14、用2個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15、用2個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一個長方形、一個大三角形。
16、用2個相同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一個正方形。一個大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
四年級上冊數學《數一數》知識點歸納
【知識點】:
億以內數的讀數方法。
含有個級、萬級和億級的數,必須先讀億級,再讀萬級,最后讀個級。(即從高位讀起)億級或萬級的數都按個級讀數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億或萬。在級末尾的零不讀,在級中間的零必須讀。中間不管有幾個零,只讀一個零。
億以內數的寫數方法。
從高位寫起,按照數位的順序寫,中間或末尾哪一位上一個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0。
比較數大小的方法。
多位數比較大小,如果位數不同,那么位數多的這個數就大,位數少的這個數就小。如果位數相同,從左起第一位開始比起,哪個數字大,哪個數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數相同,就開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為止。
國土面積(多位數的改寫)
【知識點】:
改寫以“萬”或“億”為單位的數的方法。
以“萬”為單位,就要把末尾的四個0去掉,再添上萬字;以“億”為單位,就要把末尾八個0去掉,再添上億字。
改寫的意義。
為了讀數、寫數方便。
森林面積(求近似數)
【知識點】:
精確數與近似數的特點。
精確數一般都以“一”為單位,近似數都是省略尾數,以“萬”或“億”為單位。
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數的方法。
根據題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數的下一位,如果這一位滿5,則向前一位進一;如果不夠5則舍去。而不管尾數的后幾位是多少。如精確到萬位,只看千位,精確到億位,只看到千萬位。最后一定要寫出單位名稱。
四年級上冊數學單元基本知識點
1、在三位數乘兩位數中,先用兩位數的個位上的數去乘這個三位數,然后用兩位數的十位上的數去乘這個三位數。最后將它們的積加起來。
2、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寫豎式時把0前面的數對齊,只乘0前面的數;兩個因數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3、積的變化規律:
①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或縮小)若干倍,積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
例如1: 已知: A×B=215,則A×B×2=( )。
這是把B擴大了2倍,而積也應擴大2倍。即215×2=430,所以A×B×2=(430)。
例如2: 已知:2×A×B=200,則A×B=( )。
這是把A縮小了2倍,而積也應縮小2倍。即200÷2=100,所以A×B=(100 )。
②一個因數擴大或縮小若干倍,另一個因數縮小或擴大相同的倍數,積不變。
例如: 已知:A×B=510,如果A擴大了5倍,B縮小5倍,則積是( 510 )。
③一個因數擴大m倍,另一個因數擴大n倍, 則積就擴大m×n倍。
④一個因數縮小m倍,另一個因數縮小n倍, 則積就縮小m×n倍。
④一個因數擴大m倍,另一個因數縮小n倍, 如果m>n則積擴大(m÷n)倍。如果m
6、 速度×時間=路程 路程÷時間=速度 路程÷速度=時間
單價×數量=總價 總價÷數量=單價 總價÷單價=數量
四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整理相關文章:
四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