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的記憶法
進入高一,化學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也是高考的必考的科目,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掌握知識點的同時,也要掌握一些學習的捷徑與方法,那么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高中化學的記憶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化學的記憶法
一、理解記憶 對所學知識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總結,找出內在聯系及規律,然后記憶這些帶有規律性的知識。如:在記憶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化學平衡、電離平衡等概念,必須在理解的意義前提下去記憶。特別是有關化學原理,化學計算,化學方程式的記憶,如果沒有理解記憶是很難掌握的。
二、口訣記憶 由于知識點多,記憶量大,在化學學習中往往會出現一些很容易記住的口訣,老師要求我們去記憶它。首先,要告訴自己這是一種學習的捷徑,然后在深刻的理解它的內涵,最后記住了,就會成為你學習化學的利器。如:升失氧,降得還、見量化摩,求啥先求摩、有弱才水解,都強不水解。誰弱誰水解,誰強顯誰性。越熱越水解,越弱越水解。
三、趣味記憶 為了分散難點,提高興趣,要采用趣味記憶方法來記憶有關的化學知識。比如,可以把生邊的實際生活甚至自己的經歷和觀雪有關知識聯系起來,讓化學知識富有趣味。特別是一些物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反應的現象。
四、重復記憶 要利用必要的重復來加深記憶事物的印象也是跟遺忘作斗爭的有效方法,所以在記住某些知識時常常用默默重復、敘述再現方法來加深印象。這種方法往往被我們忽視了,很多同學學的快忘得快也就是這個原因。短時記憶對于我們的學習遠遠不夠,只有通過不斷反復記憶,才能夠把短時記憶轉化為長時記憶,為我們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歸類記憶 對所學知識進行系統分類,抓住特征,在以此類推。如:電解質判斷的時候,把所學的化合物歸類,再把強電解質弱、電解質的包含的類別記住,對于我們掌握本質就很有幫助;再如:在掌握了各個主族、周期的相似性和遞變性規律后,對于具體的元素單質、化合物的性質就容易多了。
六、對比記憶 對新舊知識中具有相似性和對立性的有關知識進行比較,找出異同點。比如:中學化學中常見的黃色粉末并不多見,主要就是硫磺和過氧化鈉,但是它們的性質卻很不相同。再如:我們在學習硫酸和硝酸的時候,他們作為氧化性酸的酸性和強氧化性的方面的相似性。
七、聯想記憶 把性質相同、相近、相反的事物特征進行比較,記住他們之間的區別聯系,再回憶時,只要想到一個,便可聯想到其他。如:記酸、堿、鹽的溶解性規律,孤立地記憶很難,如果擴大聯想,對比類推,效果可能要好得多。
八、關鍵字詞記憶 這是記憶概念有效方法之一,在理解基礎上找出概念中幾個關鍵字或詞來記憶整個概念,如:化學平衡的特征逆、等、定、動、變。
九、知識網絡記憶 用表格或圖示進行歸納、整理,使看似零散的知識結成網絡。如以一主族代表元素的單質、氧化物、氧化物的水化物、鹽為線索的學習思路,以及以結構、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用途、制備、保存之間相互關聯的元素化合物類知識,在有機中還要特別注意官能團的性質。
主動預習
在瀏覽教材的總體內容后再細讀,充分發揮自己的自學能力,理清哪些內容已經了解,哪些內容有疑問或是看不明白(即找重點、難點)分別標出并記下來。這樣既提高了自學能力,又為聽課“鋪”平了道路,形成期待老師解析的心理定勢;這種需求心理定勢必將調動起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正確聽課
聽老師講課是獲取知識的最佳捷徑。為提高課堂效率,聽課時應保持精力旺盛,頭腦清醒,這是學好知識的前提條件。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十分關鍵,不要思想開小差。在老師講解時,應做到認真觀察、積極思考。有的同學聽課時,往往忽視老師講課的開頭和結尾,這是錯誤的。開頭,往往寥寥數語,但卻是全堂講課的綱。只要抓住這個綱去聽課,下面的內容才會眉目清楚。結尾的話雖也不多,但卻是對一節課精要的提煉和復習提示。同時,聽課中還要注意老師反復強調的部分。聽課時,應做好課堂筆記。俗語說,好記憶不如爛筆頭,為了充分理解和消化,必須記筆記。做筆記時,充分調動耳、眼、手、心等器官協同工作,可幫助學習、記憶。
有效復習
高中復習在于平時,考前的“臨時抱佛腳”是不起作用的。復習可這樣進行:課后回憶,即在聽課基礎上把所學內容回憶一遍;精讀教材,對教材理解得越透,掌握得越牢,學習效率也就自然提高了;整理筆記;看參考書,這是補充課外知識的好方法;補缺補漏,系統掌握知識結構;循環復習,將甲復習完后復習乙,在復習完乙后對甲再進行一次復習,這種循環復習利于記憶。
高中化學學習五步法
第一步是做好課前預習。
在預習過程中,邊看、邊想、邊寫,在書上適當畫線和寫點批注。看完書后,獨立回憶一遍,及時檢查預習的效果。通過預習,可以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內容,找出重點內容和不理解的問題。
第二步是掌握聽課的正確方法。
聽課要做到三個結合:①“看”和“想”結合,“看”主要是指觀察實驗操作和現象,“想”就是指老師進行演示實驗時,同學們不能光看熱鬧,要對觀察到的操作步驟和實驗現象進行思考:為什么要這樣操作?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這個現象能說明什么問題?②“看”和“聽”結合,是指把看到的操作過程和實驗現象與老師的講解結合起來。老師在演示實驗時,常常要引導同學們觀察一些容易忽視的操作方法和實驗現象,提醒同學們思考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并對實驗操作和現象進行解釋。這些問題可能是課本上沒有的,如果不認真聽講,就不能全面深入地認識實驗的本質。③“聽”、“看”、“記”相結合,是指在課堂上聽講、看板書、看課本、看實驗時都要做好筆記。要勤動筆,按照老師的要求做好練習。
第三步是課后復習應及時。
課后要復習教科書,抓住知識的基本內容和要點。嘗試回憶,獨立地把上課的重要內容回想一遍,養成勤思考的好習慣;同時整理筆記,進行知識的加工和補充。
復習是預習和上課的繼續,它將完成預習和上課所沒有完成的任務。通過歸納、整理,使知識系統化、成為自己知識鏈條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在復習過程中,既調動了大腦的活動,又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某種意義上講,知識掌握的如何,由復習效果而定。
第四步是正確對待作業。
對學生來說,書面作業是鞏固知識、訓練技能、培養能力的重要手段;對老師而言,作業可以反映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并據此進行教學補救和實施個別輔導。每一位同學都必須認真對待作業,養成做作業的良好習慣和規范。
①課后不要立即做作業,應先看復習本節內容,然后獨立完成作業。要防止形成邊做作業邊翻書、邊討論邊對答案的壞習慣,那樣容易造成“一點就懂、過目即忘、一考便暈”的不良后果。
②作業務必工整,要清晰、簡潔地表達解題思路和過程。
③重視作業講評。自己做錯了的題,要從老師的講評中找到錯誤的根源和糾正辦法,即使自己沒有做錯,也可以通過老師的講評啟迪思維,同時還要從其他同學的錯誤中吸取教訓。
④凡是自己做錯了的題都要認真訂正或重做。作業要講求落實,不要貪多求快;更不能投機取巧,照抄答案。
第五步是課外訓練要做題后的反思。
做題的目的在于檢查所學的知識是否掌握。如果你掌握得不準或有偏差,那么多做題的結果,反而鞏固了你的理解偏差。因此,在準確地把握住基本知識和方法的基礎上做一定量的練習是必要的。
高中化學的記憶法相關文章:
高中化學的記憶法





上一篇:高中化學的學法指導
下一篇:高中化學學習困難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