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學習方法>高中學習方法>高一學習方法>高一歷史>

    高一歷史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專題知識點

    時間: 維維0 分享

    我們學習知識的目的是為了使用,不是知識沒有用, 而是你沒有使用,說明你沒用。那么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高一歷史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專題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近代以來,人們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影響其變化的因素有哪些方面?

    1.近代:1840年至1949年

    變化表現:

    (1)衣著:長袍馬褂(傳統)、西裝(外來)、中山裝、旗袍(中西合璧)

    (2)飲食:西餐傳入并逐漸流行(19世紀40年代起);

    一些西餐中常用的原料開始大量進入百姓飯桌,一批專門生產西式食品的食品廠開始出現,西菜西點逐漸成為國人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

    (3)居住:四合院(傳統),

    外人來華后,西式洋房開始大量出現,中西合璧成為典型特征;

    20世紀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開始出現富貴人家所修建的完全歐化的新式住宅,其命名也開始改用“新村”、“花園”、“別墅”、“公寓”等。

    (4)風俗:

    ① 主張“ 斷發易服 ”、“廢止纏足”、改變傳統婚姻制度,倡導婚姻自由

    ② 社交禮儀:跪拜禮→握手、鞠躬 ;

    稱 呼:“老爺”“大人”→“先生”“同志”;

    婚喪儀式:鋪張繁瑣愚昧→簡潔文明。

    ③ 辛亥革命后,“用陽歷”,增添了國慶、元旦等新節日。

    ④ 讀報刊、看電影成為民眾生活一部分

    局限:由于農村落后、封閉,農村社會生活變化微弱,只有少量的洋貨進入中等生活水平的農民家庭,傳統的風俗習慣 ,堅如磐石。

    變化原因: (1)西方的生產、生活方式和生活習俗的影響;

    (2)仁人志士的推動;

    (3)民主思潮的促進;

    ( 4)近代工商業的發展。

    2、現代:1949至今

    變化表現:建國后,人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但改革開放前,溫飽問題長期未能解決。改革開放后人們的衣食住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吃:(1).到1987年,基本解決溫飽問題。(2).政府發動的“ 菜籃子工程 ”,使豐富的蔬菜、肉蛋、海鮮擺上百姓的餐桌。(3).餐飲業發展,快餐盛行。

    2)穿:從灰藍單調走向五彩繽紛,從單一的款式走向多樣化,年輕人的服飾,逐步融入國際潮流 。

    3)住:1995年,國家在城鎮啟動“安居工程”,讓中低收入職工買到合適的住房

    4)風俗習慣:

    (1). 1950年政府制定《婚姻法》,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新的婚姻制度。這是解放婦女、移風易俗的一項重大舉措,導致幾千年來中國社會家庭生活的重大變革。

    (2). 黨和政府提倡勤儉節約、熱愛勞動、無私奉獻、樂于助人,使社會風氣發生了根本轉變。

    (3). 改革開放以后,實行了雙休日,休閑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變化原因: (1). 新中國成立后,人民當家作主,生活逐步得到改善。

    (2). 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導致城鎮人口劇增,商品糧購銷矛盾突出,為此國家實行統購統銷。這就穩定了物價,保障了城鎮人民基本物質生活的需要。

    (3).改革開放后,黨和政府把實現小康作為經濟建設的奮斗目標。人們的衣食住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二、近代以來中國的交通、通訊工具發生了哪些變化?對人們的社會生活產生了什么影響?

    1. 交通工具的變化及影響

    (1)變化

    ① 輪船:a. 鴉片戰爭后輪船開始進入中國。

    b. 19世紀70年代,洋務派創辦的“輪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首次打破列強壟斷中國江河運輸業的局面。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后,將其改為官辦,成為官僚資本的企業。

    c. 新中國成立后輪船運輸業由國家統一管理。20世紀90年代后,呈現萎縮的狀態。

    ② 鐵路:a. 19世紀70年代,外國商人擅自修筑吳淞口到上海的淞滬 鐵路b. 19世紀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從唐山到胥各莊的鐵路,標志著中國鐵路的誕生。c. 辛亥革命前夕,已陸續修建多條鐵路,奠定了中國近代鐵路網的基本格局。d. 民國建立后,鐵路事業發展總體緩慢。e. 新中國成立后,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修建了寶成 、蘭新等鐵路,“九五”期間,修建了北京直通香港九龍的京九鐵路,到“九五”期末,中國的鐵路總里程已經躍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③ 汽車:a. 20 世紀初,汽車開始出現在上海。b. 清末民初,近代的公路修筑技術傳入中國。c. 新中國成立后,建立和發展了汽車工業和石油工業,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比較密集的公路網。

    ④ 飛機:1909年,馮如制成了中國第一架飛機,標志著中國航空事業的開始。1920年,中國首條航空線“北京——天津”航線開通。現在,中國已成為世界民航大國。

    (2)影響:交通工具的變化和交通事業的發展,不僅推動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和發展,而且也促進信息的傳播 ,開闊人們的視野,加快生活的節奏,對人們的社會生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2. 通訊工具的變化及影響

    (1)變化

    ①電報:a. 19世紀70年代,福建巡撫在臺灣主持架設中國第一條有線電報線。b. 20世紀,上海崇明還裝置無線電臺,并設無線電報局 。這一時期,有線電報主要用于軍事目的,無線電報則供官商通報,民間使用的很少。

    ②電話:a. 19世紀80年代,外國開始在上海設立電話公司。b. 清政府至20世紀初在南京開辦第一個電話局,開通第一部市內電話。c. 新中國成立后,逐漸形成以北京為中心,溝通各個省市的全國通訊網絡。d. 到2000年末,我國固定電話和移動電話數量均躍居世界第二位。

    ③互聯網:近年來,人們還通過互聯網,發送電子郵件。

    (2)影響:通訊工具的變遷和電訊事業的發展,使信息的傳遞變得快捷和簡便,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影響著人們的社會生活。

    三、概述我國近現代報刊、影視和互聯網逐漸普及的史實。

    1、報刊:①.19 世紀中前期,外國人開始在華辦報。②.《昭文新報》一般認為是國人最早在中國境內創辦的報紙。③.戊戌變法時的《時務報》、辛亥革命時的《民報》、五四運動時的《新青年》等,發揮著制造輿論、喚醒民眾方面有著重大啟蒙作用。④.新民主義革命時期,中共創辦了《紅色中華》報、《新華日報》、《解放日報》等政論性報刊,為奪取革命的勝利發揮了重要的作用。⑤.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日報》等黨報黨刊成為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主要輿論工具,與之并存的《光明日報》等其它類型的報刊,內容豐富。⑥.改革開放后,我國報刊業恢復了生機。

    2、電影:① 19 世紀末,電影誕生不久就傳入中國。②. 1905年,由中國人自己攝制的電影《定軍山》首映成功,標志著中國電影事業的起步。③. 1931年,有聲電影《 歌女紅牡丹》拍攝成功,結束了中國電影無聲的歷史。

    ④. 20世紀三、四十年代,以左翼電影為主流的中國電影事業相當發達,由蔡楚生導演、王人美主演的《漁光曲》,在1935年的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上獲獎。電影《風云兒女》的插曲,即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 》,唱遍大江南北,后來成為我國的國歌。⑤. 新中國成立后,出現一些新特點,反映工農生活和革命戰爭的題材紛紛搬上銀幕。⑥. 改革開放后,中國電影走向輝煌。

    3、電視:1958年,北京電視臺(即中央電視臺前身)開始試驗播出,標志著中國電視事業的誕生。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電視技術(如衛星傳送)的進步,電視逐漸普及。電視節目越來越豐富多彩。

    4、互聯網:①.報紙、廣播、電視被稱為三大媒介。 “網絡媒介”同樣具有傳播信息的功能,所以被稱為“第四媒介”。②.互聯網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末, 90年代以后隨著個人電腦的普及而風靡全球。③ 1994年中國正式接入互聯網。

    四、報刊、影視、互聯網的發展給人們生活方式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1. 報刊:最主要任務是通過新聞事業影響人們政治生活,其次是影響人們經濟生活和文化娛樂生活。

    以報道、記錄、宣傳、批判、形成輿論為內容的新聞事業的功能,是報刊的主要任務。它滿足知識屆“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的欲望,對人們,尤其是知識界的政治生活有重大影響。后來,報刊上開始登載商業廣告、娛樂信息,而且比重日益增大,但新聞活動仍被人們認為是報刊的主要特征。

    2.影視:最主要任務是滿足大眾的文化娛樂生活,其次是影響人們政治生活和經濟生活。

    影視總是帶有政治導向的,影響著人們的政治生活;但其主要任務是滿足大眾的文化娛樂生活,消磨閑暇時光,發散剩余能量,轉換情緒,獲得休養。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影視中夾帶大量商業廣告,甚至出現電視商場的專題節目,引導人們消費,它對人們經濟生活的影響日益增大。

    3. 互聯網:通過全球范圍的最大限度的信息傳遞,全方位的徹底的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

    互聯網的出現將人類推向新的生存空間。通過互聯網,人們可以更主動 、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獲取信息。互聯網正改變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與交往方式,同時也催生著當代中國經濟生活的新觀念和新模式。互聯網徹底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使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提高。

    高一歷史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專題知識點相關文章

    高中歷史知識考點整理

    高中歷史知識點專題必修二

    高一歷史知識點匯總

    高二歷史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高中歷史知識點總結(必修二)

    高一歷史知識點總結

    歷史高一必修二知識點歸納

    高考歷史必修二專題知識點

    高一歷史必修二知識點

    中國近現代史知識點總結

    高一歷史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專題知識點

    我們學習知識的目的是為了使用,不是知識沒有用, 而是你沒有使用,說明你沒用。那么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高一歷史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專題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 近代以來,人們物質生活和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精選文章

    • 高一歷史專題知識點
      高一歷史專題知識點

      靠空講不能實現現代化,必須有知識,有人才。沒有知識,沒有人才,怎么上得去?那么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高一歷史專題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

    • 高一歷史單元知識點總結
      高一歷史單元知識點總結

      知識如果不能改變思想,使之變得完善,那就把它拋棄,擁有知識,卻毫無本事------不知如何使用,還不如什么都沒有學,那么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

    • 高一歷史知識點匯總
      高一歷史知識點匯總

      知識不是智慧,只有學習也不能達到智慧的境界。智慧必須是知識與事實的相輔相成,智慧使你感到學無止境,虛懷若谷。那么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

    • 高一歷史知識點總結
      高一歷史知識點總結

      高尚的生活是受愛激勵并由知識導引的生活……沒有知識的愛與沒有愛的知識,都不可能產生高尚的生活。那么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高一歷史知識點

    82562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3| 色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女人张开腿让男人桶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电影| 野花香高清在线观看视频播放免费| 很污很黄能把下面看湿的文字|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 色哟哟网站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卡1卡2卡区别| 久久国产加勒比精品无码| 特大巨黑人吊性xxx视频| 国产女主播福利在线| Av鲁丝一区鲁丝二区鲁丝三区 | 精品久久欧美熟妇WWW| 国产精品单位女同事在线|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不卡| 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级在线免费观看| 97久人人做人人妻人人玩精品| 日本精品3d动漫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看| 被夫上司强迫的女人在线中文|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臀浪潮| 波多野结衣免费在线| 国产三级在线播放不卡| 538精品在线视频| 成人午夜视频免费| 亚洲av女人18毛片水真多| 看全免费的一级毛片| 国产在线观看精品香蕉v区 | 欧美高清视频www夜色资源网| 国产乱了真实在线观看| 8050电影网午夜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视频免费| 久草资源站在线|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v在线播放| 天天摸日日摸人人看| 大美香蕉伊在看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