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高中學習方法 > 高一學習方法 > 高一歷史 >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整理

    時間: 維維20 分享

    我們尊重知識分子是完全應該的,沒有革命知識分子,革命就不地勝利。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整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1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

    一. < 英國革命 >

    背景:根本原因:斯圖亞特王朝實行專制統治阻礙了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過程:1640年英國爆發革命。期間,處死了國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國。但斯圖亞特王朝復辟。1688年光榮革命,標志英國革命的完成。

    二. < 英國的君主立憲制 >

    特點:

    ①保留國王,實際上 “統而不治”的地位,作為國家的象征而存在。

    ②國家的最高權力在議會,實行代議制。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關,內閣掌握行政權并對議會負責。

    1689年《權利法案》的頒布是正式確立的標志。18世紀責任制內閣逐步形成。

    三. < 美國政府的建立 >

    1776年,英屬北美13個殖民地獨立,美國誕生。獨立之初的美國實際上是13個州的松散聯盟(即邦聯)。1789年聯邦政府成立,華盛頓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19世紀中期,美國形成民主黨、共和黨輪流執政的格局

    四. < 美國1787年憲法 >

    1787年在費城召開制憲會議通過了一部聯邦憲法。

    評價:

    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憲法。

    ②加強了國家權力,實踐了三權分立原則,體現資產階級民主精神。

    局限性:承認黑人奴隸制,印第安人沒有公民權,婦女地位低下。

    五. < 艱難的法蘭西共和之路 >

    1789年法國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國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國的確立。

    六. <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

    1875年初,國民議會通過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意義:從法律上正式確立了共和政體(議會制共和國),標志著法蘭西共和政體的最終確立

    七. < 德意志的統一 >

    俾斯麥領導下,普魯士通過三次王朝戰爭,完成了德國統一。1871年,建立了統一的德意志帝國。

    八. < 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

    特點:皇帝不是虛位,而是握有實權。皇帝和首相掌握國家的大權。議會對政府沒有監督權。

    四、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一. <兩次鴉片戰爭 >

    鴉片走私與虎門銷煙:英國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向中國走私鴉片。林則徐領導禁煙運動,1839年6月,虎門銷煙。

    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英國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要求擴大海外市場和大量掠奪原料。

    兩次鴉片戰爭的起止年代:1840-1842年,1856年—1860年

    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的簽訂時間及其內容:1842年。《南京條約》內容: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協定關稅。

    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和焚毀圓明園1858年《天津條約》規定了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增開十口通商、外國軍艦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1860年《北京條約》規定了增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等沙俄侵占我國北方15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英國侵占我國領土香港地區(條約及地圖)經過: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割占香港島;1860年中英《北京條約》割占九龍司地方一區;1898年強行租借新界。

    二. < 太平天國運動 >

    1851年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權,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天京,正式建立與清廷對峙的政權。通過北伐、西征,1856年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達到全盛時期。1856年發生天京內訌。1864年曾國藩指揮湘軍攻陷天京,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洪仁玕著《資政新篇》:是先進的中國人首次提出了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設想。

    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天朝田畝制度》內容及其評價

    內容:

    ①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根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無處不均勻”的原則,以戶為單位,不論男女,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土地。

    ②關于產品的分配,根據“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的原則,每戶留足口糧,其余歸圣庫。

    目的: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

    評價:

    ①它是太平天國的建國綱領。

    ②反映了農民要求獲得土地的強烈愿望,是幾千年來農民反封建斗爭的思想結晶。

    ③但它體現的絕對平均主義思想,嚴重脫離實際,根本無法實現。

    三. < 甲午中日戰爭 >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主要戰役有平壤戰役、黃海戰役(鄧世昌犧牲)、遼東戰役、威海戰役(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危害:

    ①割遼東半島、臺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

    ②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

    ③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

    ④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產品運銷中國內地免收內地稅。

    在《馬關條約》刺激下,列強爭相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四. < 八國聯軍侵華 >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辛丑條約》1901年簽訂。內容之一是賠款4.5億兩白銀。總之,《辛丑條約》的簽訂,使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的工具,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五. < 辛亥革命 >

    中國國同盟會的成立(時間、地點、性質、綱領):1905年在東京成立。是第一個全國性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其政治綱領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后來孫中山把它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定都南京,孫中山擔任臨時大總統《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頒布時間、性質:1912年春,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憲法。(分析其體現的民主精神:主權在民;確立公民的基本權利;三權分立;建立責任內閣,確立議會共和制政體)1912年2月12日清朝結束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辛亥革命失敗的標志

    辛亥革命的功績:

    ①是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②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③客觀上打擊了帝國主義侵略勢力。

    ④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六. <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 >

    五四運動的爆發時間、口號、中心、主力:1919和5月4日;“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第一階段的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學生,第二階段的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

    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

    ①是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性質)。

    ②青年學生是先鋒;工人階級是主力軍;先進的知識分子開始在工人中宣傳馬克思主義,起了指導作用。

    ③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區別:

    ①領導階級不同:(資產階級 — 無產階級領導)

    ②指導思想不同:(三民主義 — 馬克思列寧主義)

    ③發展前途不同:(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走資本主義道路 — 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后走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歷史條件:

    ①中國工人階級隊伍壯大及其登上政治舞臺—— 階級基礎;

    ②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及同工人運動相結合——思想基礎;

    ③共產國際的幫助——外部條件;

    ④陳獨秀、李大釗開展早期建黨活動——組織基礎。

    標志: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開中共一大。1923年中共三大決定同國民黨合作;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標志著國共合作形成。廣州國民政府北伐的開始時間、主要對象:1926年;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

    1927年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汪精衛在武漢發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

    大革命失敗的原因:

    ①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

    ②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

    ③陳獨秀犯右傾機會主義錯誤。

    七. < 國共的十年對峙 >

    南昌起義

    時間:1927年8月1日;

    領導人:周恩來、賀龍;

    意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始。

    1927年“八七會議”結束陳獨秀右傾錯誤領導

    1927年湘贛邊秋收起義,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紅軍長征的起止時間: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遵義會議:1935年召開,意義:結束了“左”傾錯誤在中央的統治

    八. < 抗日戰爭 >

    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中國東北。1937年盧溝橋事變標志著全國抗日戰爭開始。面對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威脅,國共兩黨停止內戰,組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國民政府在正面戰場組織了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等多次重大戰役。彭德懷指揮的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一次大規模戰役。日寇在南京屠殺中國軍民30多萬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抗戰取得勝利。

    抗戰勝利原因:

    (1)日本發動的是侵略的、非正義的法西斯戰爭;

    (2)國共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中國實行了全民族抗戰(根本原因);

    (3)中共及領導的人民軍隊起了中流砥柱作用;

    (4)國民黨愛國官兵的抗戰;

    (5)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配合支持。

    九. < 解放戰爭 >

    重慶談判:1945年10月10日,國共雙方簽訂《雙十協定》。但人民軍隊、解放區的合法地位未達成協議。1946年全面內戰爆發1947年6月,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揭開了戰略反攻的序幕與國民黨的戰略決戰: 三大戰役: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統治中國22年的國民政府覆滅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2

    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

    一. < 新中國的民主建設 >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隆重舉行。

    ①大會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暫時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能。《共同綱領》具有臨時憲法的性質。

    ②大會選舉產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主席。

    ③大會決定以北京為新中國的首都,五星紅旗為國旗,《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采用公元紀年。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

    1954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不再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但政協作為統一戰線組織繼續存在。

    1956年,中國共產黨提出與民主黨派實行“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發展到一個新階段。

    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我國的社會主義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

    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一根兩基”: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二. < 民主政治建設的曲折發展 >

    1966年,民主法制受到嚴重踐踏。1982年,全國人大通過了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82年,中國共產黨確立了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使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進一步完善。

    三. < 祖國統一大業 >

    1949年,國民黨敗退臺灣,從此臺灣與祖國大陸處于分離隔絕狀態。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一國兩制”:就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港澳、臺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

    1997年7月1日,中國正式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人民解放軍進駐香港,香港回到了偉大祖國的懷抱。1999年12月20日,中國正式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人民解放軍進駐澳門。澳門也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3

    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一. < 新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 >

    1953年中國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國際上產生深遠影響,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準則。1954年,中國以五大國之一地位出席了日內瓦會議。1955年,中國參加了亞非國家萬隆會議。

    二. < 外交新局面 >

    1971年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問中國。雙方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闡述了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個中國的原則。這樣,中美兩國結束了二十多年的對抗,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第八單元 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1947年,美國總統杜魯門在國會發表演說,提出“遏制共產主義”主張,后來被稱為“杜魯門主義”。“冷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采取除武裝進攻之外的一切敵對行動,稱為“冷戰”。“冷戰”的主要表現:(1)“杜魯門主義”——標志美蘇“冷戰”的開始。(2)“馬歇爾計劃”是遏制共產主義,穩定資本主義的重要政策。(3)1949年,美、英、法等國在華盛頓簽訂了《北大西洋公約》,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1955年,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組成華沙條約組織,簡稱“華約”。歐洲出現了北約和華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峙的局面,美蘇兩極格局形成。

    1949年,在美蘇的主宰下,德國被分裂為東德、西德兩個國家。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 1961年,美國發動越南戰爭。1973年美軍從越南撤軍。蘇共黨領袖戈爾巴喬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取代科學社會主義,使蘇聯改革走入了誤區。1989年,東歐國家發生劇變。1991年,蘇聯解體,兩極格局也隨之瓦解。1967年,歐洲共同體成立。1993年,歐洲聯盟正式成立。世界格局呈現出“一超多強”的局面,多極化趨勢進一步發展。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整理相關文章: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整理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整理

    高一歷史必修一重要知識點

    高一歷史必修一重點知識點總結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歸納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歸納

    高一歷史必修一必背知識點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梳理

    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8003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a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成人中文在线网站|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97色 | 亚洲成AV人片在WWW色猫咪| 草莓视频网站入口| 国产老妇一性一交一乱| 中文字幕在线观| 欧美一级专区免费大片| 免费国产高清视频| 野花香社区在线视频观看播放| 在现免费看的www视频的软件|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 欧美在线视频网| 免费国产成人午夜电影| 风韵多水的老熟妇| 国产裸体美女永久免费无遮挡|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少久久|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完整7| 亚洲系列第一页| 羞羞视频免费网站含羞草|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无码| avove尤物| 成人片黄网站A毛片免费| 亚欧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浪荡秘书伺候办公室h| 后入内射欧美99二区视频| 黑人操亚洲美女| 国产精品福利久久| www.亚洲欧美| 手机亚洲第一页|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 欧美污视频网站| 免费h片在线观看网址最新| 老师办公室被吃奶好爽在线观看 | 欧美一区2区三区4区公司贰佰| 伊人久久中文字幕| 老司机在线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亚综合91精品首页| 18禁裸乳无遮挡啪啪无码免费| 天天影视综合网色综合国产| 东北鲜肉痞帅玩x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