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高中學習方法 > 高一學習方法 > 高一歷史 >

    高一歷史期末試卷試題答案

    時間: 維維20 分享

    在高中的學習過程中,遇到了難題請不要害怕,因為請相信:任何一次苦難的經歷,只要不是毀滅,就是財富!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高一歷史期末試卷試題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Ⅰ部分基礎知識部分

    (本部分全部為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50分)

    1.《禮記》中記載了這樣一段文字:“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世襲)以為禮。”這段文字中的“大道”是指①禪讓制②世襲制③公有制④私有制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中國的漢字姓氏中,有許多起源于祖先的封地、封國,與這種現象直接相關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縣制D.三公九卿制

    3.西周實行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

    A.廣建諸侯藩國B.區分血緣親疏

    C.保證法律執行D.鞏固分封秩序

    4.下列對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統一是建立的前提B.奉行皇權至上原則

    C.地方上實行郡縣制D.延續了貴族分封制

    5.“夏、商、周、漢封建(封建在這里的含義是‘封邦建國’)而延(長久),秦(朝)郡邑而促(短促)”的說法之所以是錯誤的,原因

    A.沒有看到秦統一的歷史貢獻B.認為秦不是封建社會

    C.把秦亡原因歸于郡縣制D.沒有指出秦的-

    6.“秦始皇設職授官,從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開始,從另一面看卻是政治權力等級世襲的中止。”中止了“政治權力等級世襲”的是

    A.分封制B.皇帝制

    C.察舉制D.郡縣制

    7.公元前112年,漢武帝為祭宗廟,要封國的列侯獻酎金助祭,以所獻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為借口,廢列侯106人。這段材料說明了

    A.漢武帝貪財暴虐B.列侯獻酎金的金子有問題

    C.漢武帝加強對地方的控制D.漢武帝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

    8.唐太宗時期,假設國家要在關中一帶修建一項大型水利工程,這項工程的實施涉及到眾多機構,按制度規定其運作程序是

    A.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工部B.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工部

    C.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戶部D.尚書省→門下省→中書省→工部

    9.有學者認為:“科舉考試的終結并不意味著其中合理因素與之俱亡。它所體現的許多有價值的觀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為人類共同的基本理念。”科舉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A.公平競爭B.以文治國C.分科考試D.學而優則仕

    10.明初在加強君主-中央集權的措施中,直接導致六部在中央機構中的權力地位提高的因素是

    A.丞相的廢除B.皇權的加強

    C.廠衛特務機構的設置D.內閣的廢除

    11.內閣制度的創立反映的本質問題是

    A.地方職能的健全B.思想控制的加強

    C.中國社會的進步D.君主-的強化

    12.我國封建-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基本特征是①建立皇權絕對-②皇權控制中央機構③削弱地方權力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②③

    13.美國歷史學家費正清在《偉大的中國革命》一書中表達了這樣的觀點:“鴉片戰爭的發生意味著中國拒絕在外交平等和對等貿易的基礎上參加國際大家庭,結果導致英國使用武力。”費正清的上述觀點

    A.揭示了鴉片戰爭的根源B.抹殺了鴉片戰爭的實質

    C.肯定了中國抗擊英國侵略的正義性D.從全球化的角度正確分析了鴉片戰爭的原因

    14.《南京條約》簽訂后,歐洲資產階級未能實現其向中國傾銷工業品的愿望,主要原因是

    A.中國閉關鎖國的大門尚未打開B.中國人民抵制洋貨

    C.列強爭奪中國市場的矛盾尖銳D.封建自然經濟對外國的商品入侵起一定的抵制作用

    15.早在1951年,周恩來總理曾指示“圓明園遺址要保留,地不要撥用了。”保留圓明園遺址,是因為它①是近代資本主義列強侵略中國的歷史見證②是愛國主義的教育基地③具有熱愛世界和平的教育功能④標志著封建-堡壘的土崩瓦解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6.馬克思指出:“推動了大爆發(太平天國運動)的毫無疑問是英國的大炮”。這說明

    A.英軍入侵直接導致太平天國運動爆發B.英-隊協助清軍剿殺太平天國運動

    C.太平天國運動受西方革命影響而爆發D.鴉片戰爭激化了近代中國的社會矛盾

    17.時代賦予太平天國運動以新的內容和意義,其中最能體現世界歷史發展潮流的是

    A.擔負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雙重革命任務B.它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戰爭的峰

    C.提出了第一個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D.它是亞洲革命風暴的重要組成部分

    18.李大釗說:“太平天國禁了鴉片,卻采用了宗教;不建設民國,而建設天國,這是他們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這段話主要是指太平天國

    A.沒有現實的革命目標B.對西方列強侵略缺乏警覺

    C.缺乏科學理論指導D.革命精神不徹底

    19.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的背景有①日本制定了以侵略中國為核心的擴張政策②日本爆發經濟危機,社會動蕩③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④清政府進行軍事改革,編練新軍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0.李大釗曾寫道“圓明兩度昆明劫,鶴化千年未忍歸。一曲悲笳吹不盡,殘灰猶共晚煙飛。”“兩度劫”發生在①鴉片戰爭②第二次鴉片戰爭③中日甲午戰爭④八國聯軍侵華

    A.②③B.①③

    C.①④D.②④

    21.《辛丑條約》規定清政府必須拆毀北京到大沽之間的炮臺,外國列強的主要目的在于

    A.削弱中國的軍事力量B.摧毀中國的反帝行動

    C.控制中國的京津地區D.干涉中國的內政外交

    22.中國近代第一個全國性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是

    A.興中會B.同盟會C.光復會D.共進會

    23.1912成立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被稱為“一個美國式的共和國”,其主要原因是

    A.實行三權分立的政體B.完全與美國一樣的政治制度

    C.廢除了封建君主-制度D.確立了國民的權利與自由

    24.《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特別規定實行責任制內閣,這是為了

    A.體現三民主義原則B.確立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

    C.維護共和制度D.建立中華民國

    25.之所以說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義革命的開端,主要是因為

    A.它發生在十月革命后B.它的發生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有關

    C.運動中工人階級登上了政治舞D.它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26.最近,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公布了蔣介石1917年至1931年的日記,吸引了各國學者的關注。蔣介石在日記里可能涉及的事件是

    A.參加北伐戰爭B.拒絕張楊兵諫

    C.組織徐州會戰D.組織對紅軍第五次圍剿

    27.下列關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說法,不符合歷史史實的是:

    A.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勝利

    B.遵義會議確立了-為代表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

    C.抗日戰爭的勝利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D.中共“一大”提出了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奮斗目標

    28.下列屬于八七會議內容的是①清算陳獨秀右傾錯誤②確定開展土地革命方針③確定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方針④決定發動南昌起義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9.“中國的革命,當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國從-的羈軛下解放出來,不是先占城市后取鄉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這條“相反的道路”的實踐始于

    A.第一次工人運動-B.南昌起義

    C.創建井岡山根據地D.八七會議

    30.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

    A.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B.是中共建立人民軍隊的開始

    C.是中共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D.確立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總方針

    31.在抗日戰爭中有兩大戰場,即中國國民黨領導的抗擊日本法西斯的正面戰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擊日本法西斯的敵后戰場。兩大戰場對抗戰的勝利做出了突出貢獻,下列對兩個戰場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A.兩個戰場的作戰方式不同B.敵后戰場在抗戰初期是主戰場

    C.兩個戰場的地位隨著形勢的發展不斷變化D.敵后戰場與正面戰場互為依存

    32.1942年國統區某報紙評論:“平時軍人開小差,一般人夸為精明干練,今日壯丁逃兵役,人人罵為冷血動物。”這主要反映了

    A.民眾普遍的厭戰情緒B.輿論對軍人的評價很低

    C.民眾救亡意識的增強D.輿論對濫抓壯丁的-

    33.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歷最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是近代中國人民反對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下面對其表述正確的是①抗戰的勝利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②全民族抗戰是取得勝利的主要原因③敵后抗日根據地始終是抗戰的主戰場④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4.1945年8月,《大公報》報道-來到重慶的消息時稱:“愛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這是維系中國目前及未來歷史和人民幸福的一個喜訊。”這反映了“愛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A.國共雙方和平協商,創建新中國B.國共雙方消除隔閡,共同抗日

    C.共產黨領導人民-國民黨的統治D.共產黨與民主黨派合作建立新中國

    35.解放戰爭防御階段,蔣介石重點進攻的地區是①陜北解放區②山東解放區③中原解放區④東北解放區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

    36.文獻紀錄片《走近-》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衛員給-梳頭時拔下一根白發,-打趣地說:“打了三個戰役,白了一根頭發,值得!”這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

    A.粉碎了國民黨軍隊對陜北的重點進攻B.實現了挺進中原地區的計劃

    C.取得了戰略性大決戰的勝利D.攻克了中華民國的首都南京

    37.新中國成立時,國家權力機關是

    A.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B.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

    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D.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38.1954年12月,-在一次黨內外人士座談會上指出,政協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們不能把政協搞成國家權力機關。此話的主要背景是:

    A.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頒布B.社會主義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建立D.中共八大召開

    39.下列關于1954年一屆-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結束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

    B.共同綱領不再代替憲法

    D.是中國人民政治生活中進一步民主化的標志

    40.導致-的主要根源是

    A.錯誤地批判了吳晗的《海瑞罷官》B.黨內長期以來的“左”傾錯誤指導

    C.“兩個凡是”理論的影響D.--集團的形成

    41.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制建設方針是在

    A.1954年一屆-B.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

    C.1982年中共十二大D.1982年全國-

    42.下列屬于新時期創新性重大舉措的是

    A.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國家領導體制

    B.逐步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C.堅持和加強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

    D.健全與發展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43.在“一國兩制”的構想中,最重要的原則是

    A.堅持社會主義制度B.堅持共產黨領導

    C.堅持一個中國原則D.堅持區別對待的原則

    44.我國之所以能運用“一國兩制”的原則解決港澳問題,根本原因是

    A.英葡國家力量的削弱B.綜合國力的提高

    C.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D.外交政策的成熟

    45.我國徹底結束了外國列強對中國領土占領的標志性事件是

    A.新中國的成立B.x藏和平解放C.澳門回歸祖國D.香港回歸祖國

    46.新中國成立初期開展外交活動的首要目標是

    A.打破帝國主義封鎖B.提高國際地位

    C.同社會主義國家建交D.制定外交原則

    47.被稱為“人類歷有色人種的首屆洲際大會”是

    A.日內瓦會議B.萬隆會議C.第26屆聯合國大會D.上海APEC會議

    48.1971年,喬冠華率中國代表團參知了第26屆聯大,在這次會議上,喬冠華開懷大笑,西方記者把喬冠華的笑描述為“震碎了議會大廈的玻璃”。喬冠華開懷大笑是因為

    A.中國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C.中國提出的“求同存異”方針,促成了會議的成功

    D.中國促成了五大常任理事國首腦的會晤

    49.20世紀70年代,中國外交形勢轉變的關鍵是

    A.中蘇關系走向緩和B.中美關系走向緩和

    C.中日關系走向緩和D.中越關系走向緩和

    50.20世紀80年代,中國調整對外政策的原因有:①中國領導總結了建國以來對外政策方面的經驗與教訓②十一屆三中全會已經將經濟建設作為國家工作的重心③中國領導人認識到和平是發展的必要條件,發展是和平的根本保證④世界形勢的發展

    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④

    第Ⅱ部分能力提升部分

    (本部分12題,其中51-60題共10題為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61-62題為問答題,共30分;本部分總分50分。)

    51.下列各項對王位世襲制取代民主禪讓制的評價,不正確的是

    A.它違背歷史發展規律,是一種歷史倒退B.它順應歷史發展要求,是一種歷史進步

    C.它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D.它與私有制經濟相適應

    52.清朝學者萬斯大說:“古之時,諸侯之嫡長子為世子,嗣為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類繁多,懼其散而無統也,因制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說明了

    A.大、小宗都有血緣關系B.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權力

    C.各級政權被一家一姓所掌握D.宗法關系是維系政權的紐帶

    53.有位學者把17世紀40年代明朝崇禎帝和英國查理一世兩位君主的暴亡,視為兩個民族歷史的一個楔子——世界的天平開始失衡,西方的崛起、東方的沒落明顯加快。該學者觀察問題的依據是

    A.政權發生更替B.社會形態轉變

    C.國力對比變化D.文化途徑迥異

    54.法國歷史學家亨利?高第說:“我并不認為這在當時是個好辦法。我們這樣做了,就使得中國人感覺到,我們才是真正的野蠻人。此外,對同胞無辜的血,我們也不應該向石頭尋仇。法國人與其英國同盟軍的分歧就在這一點上:搶劫,可以;放火,不行!”亨利?高第所評價的歷史事件是

    A.英軍武力強占香港島B.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C.日軍制造旅順-D.德國強租膠州灣地區

    55.參加過辛亥革命的老人吳玉章說:“從前皇帝自稱為天子,如果有人說皇帝是強盜,可以-,大家一定把他看作瘋子。孫中山就曾經是一個被人看作是瘋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擁護別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瘋子。”出現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A.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B.帝國主義扶植袁世凱

    C.民族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D.民主與科學在中國實現

    56.陳獨秀認為,某歷史事件體現出來的特點是“對于社會國家的黑暗,由人民直接行動,加以制裁”,該事件是

    A.洋務運動B.戊戌變法C.五四運動D.新文化運動

    57.南京見證了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滄桑與巨變。下列發生在南京的重大事件,說法正確的是

    A.中英《南京條約》的簽訂,標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B.太平天國定都天京,標志中國幾千處來農民戰爭達到峰

    C.臨時政府成立及《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具有反對封建-制度的進步意義

    D.人民解放軍攻占南京,標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完全勝利

    58.國民革命軍第129師師長劉伯承在戰士不情愿換掉已經穿戴了多年的紅軍裝、五星帽而要換上青天白

    日帽徽時說:“這帽徽是白的,可我們的心永遠是紅的!同志們,為了救中國,暫時與紅軍帽告別吧!”

    他這樣說的主要目的是

    A.倡導國共合作,進行國民大革命B.爭取黨內合作,保障抗戰勝利

    C.促成統一戰線,確保民族團結,共同對外D.開辟正面戰場,徹底消滅日軍

    59.美國學者約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國大趨勢》一書中認為:“中國沒有以民主的名義使自己陷入

    政黨爭斗局面,而是以一黨體制實現現代化,發展出一種獨特的縱向民主,形成穩定的關鍵。”“中國

    沒有陷入……政黨爭斗”的局面的原因是中國實行了

    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B.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D.依法治國方略

    60.2011年2月,在巴西、德國、印度和日本謀求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問題上,各常任理事國態度不一,美國堅決反對德國“入常”但支持日本;而中國則堅決反對日本“入常”。四國“入常”及各常任理事國的不同態度反映了

    ①國家利益決定外交政策②意識形態決定國家關系

    ③經濟地位影響政治地位④聯合國成為謀取利益的工具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61.(14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中華民族各個時期都有著自己的完整的政治體制,體現出了獨特的政治文明。圍繞這一主題,回答一下問題:

    (1)先秦時期有哪幾種有代表性的制度?(4分)

    (2)秦王嬴政在統一六國后建立了一整套從中央到地方的管理制度。它由哪幾部分組成?(3分)

    (3)中國從秦朝開始建立的-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有哪些利弊?(4分)

    (4)新中國成立后,在中共領導下建立起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由那幾個部分構成?(3分)

    62.(16分)鴉片戰爭以來,中華民族正常的發展被外國侵略者打斷,中華兒女為了民族獨立與富強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

    (1)鴉片戰爭是近代中國遭受第一次外來侵略,其中簽署的《南京條約》有哪些內容?(4分)這場戰爭對中國影響如何?(1分)

    (2)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1分)請說明理由(4分)

    (3)解放戰爭以中共領導的中國人民最終取得勝利,也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勝利。其歷史意義有哪些?(6分)

    【答案】

    AADDCDCBAADBBDDDCCDDCBACCADBCABCAABCDCCBBBCBCABBBA

    ADBBACCCBB

    61.

    (1)王位世襲制、分封制、宗法制、禮樂制度(每點1分)

    (2)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縣制(每點1分)

    (3)利:有利于國家的統一、民族團結、社會經濟發展、中華文明傳承等

    (答出1點給1分,滿分2分)

    弊:決策帶有隨意性、官僚機構膨脹、影響行政效率、易滋生-等

    (答出1點給1分,滿分2分)

    (4)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共領導下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每點1分,共3分。)

    62.

    (1)內容: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開放廣州廈門等5個沿海城市、英國進出口貨物的稅額,中國需與英國商定。(4分)

    影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1分)

    (2)成(1分):-清政府、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中華民國、頒布《臨時約法》,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答出2點給4分)

    敗(1分):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中國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革命成果為袁世凱篡奪。(答出2點給4分)

    (3)①結束了中國近百年來屈辱的歷史,迎來了人們期盼的新中國;②具有世界意義,它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③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勝利(每點2分,共6分)


    高一歷史期末試卷試題答案相關文章:

    高一歷史期末試題答案

    高一歷史必修一期末試題答案

    高一歷史必修一期末試卷及參考答案

    高中歷史必修一期末檢測試題

    高一歷史必修一期末試卷

    高一上學期歷史試卷及答案

    高一歷史月考試卷及答案解析

    高一歷史期中試卷及參考答案

    高一上學期歷史月考試卷及答案

    高一政治期末考試試題和答案

    78692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激情小视频| 国自产精品手机在线视频香蕉 | aaa毛片免费观看| 欧美性色欧美a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人成在线视频| xx视频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欧美亚洲第一页| 嘿嘿嘿视频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91网站在线看|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 都市激情亚洲色图| 在线观看国产人视频免费中国|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2020| 男人的天堂av社区在线| 国产女人的高潮国语对白| igao视频网站| 日韩一卡二卡三卡四卡 | 日本亚洲中午字幕乱码| 亚洲黄色激情视频| 金8国欧美系列在线| 国产高清天干天天美女|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 欧美成人免费网站| 冠希与阿娇实干13分钟视频 | 2016天天干| 性按摩xxxx| 久香草视频在线观看| 爱情岛论坛亚洲品质自拍视频 |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 欧美老熟妇乱子伦视频| 国产av永久精品无码| 一级一级女人真片| 小尤奈私拍视频在线观看| 久艹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 |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 阿娇被躁120分钟视频| 国产精品无圣光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