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必修一英國君主立憲制核心知識點
高一歷史必修一英國君主立憲制核心知識點
《權利法案》以明確的法律條文,限制國王的權力,保證議會的立法權、財政權、司法權和軍權等。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高一歷史學習的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高一歷史必修一英國君主立憲制核心知識點
一、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1.前提: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1)背景:
17世紀初,英國資本主義有了較大的發展
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利用議會與國王斗爭
(2)過程:
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后成立共和國
1660年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1688年“光榮革命
2.確立標志——1689年頒布《權利法案》
(1)內容:它以明確的法律條文,限制國王的權力,保證議會的立法權、財政權、司法權和軍權等。
(2)作用:議會的權力日益超過國王的權力,國王開始處于統而不治的地位,也為君主立憲制的確立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責任內閣制的形成
1.概況
18世紀初,英國責任內閣制確立,行政權由國王轉移到內閣
2.組成:下院議員由普選產生,多數黨為首相
3.職能
控制下院立法程序,通過控制下院本黨議員控制下院,宣布提前大選等
4.特點
內閣成員(各部大臣)集體負責,與首相(內閣首腦)共進退;內閣名義上對國王負責,實際上對議會負責;首相掌握國家大權(行政權立法權);如果議會通過對政府的不信任案,內閣就要垮臺;首相有權解散議會,重新選舉
5.意義:使立法機構得以控制行政權,有效地調節了立法權和行政權之間的關系
三、議會改革
1.概念:使*權利由貴族轉移到工業資產階級
2.原因:工業革命后,工業資產階級要求獲得更多政治權利
3.過程:英國1832年議會進行選舉改革
4.結果:工業資產階級獲得更多的議席,大大加強了在議會中的作用,為工業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保障
四、君主立憲制的意義
1.確立了資產階級代議制,有利于促進資產階級*,避免*統治。
2.資產階級不同集團的權益之爭,在議會中得以和平的方式實現,這有利于避免沖突。
高一歷史學習要學會發現問題
對于歷史課本內容,同學們一般都能看懂。“知”與“不知”的矛盾并不突出,更多的是“知”的多與少、深與淺的差異。學會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做到創造性地學習,提高獲取新知識的能力、選擇信息的能力和質疑問難的能力,這些才是高中歷史學習的難點和重點。要達到這些目標,首先,要把握一個根本點:準確、完整、系統、牢固地掌握和靈活地運用歷史基礎知識。
其次,要學會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科學地認識歷史,包括科學地評述歷史事件、歷史現象,評價歷史人物,總結歷史經驗教訓,認識歷史發展規律等。那什么是歷史唯物主義原理呢?比方說:對于同樣一個歷史事物,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條件下,它的作用和影響可能就有很大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所以,評價歷史事物不能離開它所處的歷史背景,這就叫歷史唯物主義的評價法。什么是辯證唯物主義原理呢?通俗地說,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可能就會得出不同的認識和結論。許多歷史事物往往既具有進步之處,同時又具有不足地方,既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影響。這就要求我們學會全面地、客觀地、一分為二地進行分析評價。
有的同學學歷史時就像學語文和外語一樣,大聲地朗讀,扯著嗓子拼命地吼,其實這完全是一種錯誤的歷史學習方法。歷史學習不需要發出聲音。歷史需要反思,需要冷靜地思考,歷史是無聲的。此時無聲勝有聲。
高一歷史必修一英國君主立憲制核心知識點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