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高中學習方法 > 高一學習方法 > 高一地理 >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識點

    時間: 淑娟20 分享

    學好地理最主要的就是要熟悉課本,地理當中有很多的知識都是和書本有關的,有很多的同學在學習地理的時候,不太注重地理課本,指向去做題,這樣是解決不了什么問題,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識點,接下來隨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識點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一)

    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

    1.大氣的受熱過程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識點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識點

    (1)兩個來源

    ①地球大氣受熱能量的根本來源:A太陽輻射。

    ②近地面大氣主要、直接的熱源:B地面輻射。

    (2)兩大過程

    ①地面增溫:大部分太陽輻射能夠透過大氣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溫。

    ②大氣增溫:地面被加熱,并以長波輻射的形式向大氣傳遞熱量。

    (3)兩大作用

    ①削弱作用:大氣層中的水汽、云層、塵埃等對太陽輻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②保溫作用:C大氣逆輻射對近地面大氣熱量的補償作用。

    提示:任何物體溫度最高時,其輻射最強。就某一地區而言,地方時12點時,太陽輻射最強;地方時13點時,地面溫度最高,地面輻射最強;地方時14點時,大氣溫度最高,大氣輻射(包括大氣逆輻射)最強。

    答題套路:

    影響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少的因素分析

    (1)緯度因素:緯度低,正午太陽高度大,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緯度高,正午太陽高度小,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少。

    (2)日照時數(白晝長短):一般地,白晝越長,日照時數越長,地面獲得的太陽輻射越多;反之,地面獲得的太陽輻射越少。

    (3)海拔高低:一般地,海拔越高,空氣越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越弱,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越多;反之,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越少。

    (4)天氣狀況:陰天時(或有霧霾時),云層較厚,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強,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少;晴天時,云層較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

    思考:為什么“高處不勝寒”?

    提示:近地面大氣主要、直接的熱源為地面輻射,海拔越低,距離地面越近,獲得的地面輻射越多,氣溫越高;海拔越高,距離地面越遠,獲得的地面輻射越少,氣溫越低。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二)

    氣壓帶和風帶

    一、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分布與移動規律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識點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識點

    (3)季節移動規律

    隨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而移動。就北半球而言,與二分日相比,氣壓帶和風帶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考點:氣壓帶和風帶的判讀

    1.讀緯線,辨氣壓帶和風帶

    (1)0°緯線附近為赤道低氣壓帶。

    (2)30°緯線附近為副熱帶高氣壓帶。

    (3)60°緯線附近為副極地低氣壓帶。

    (4)90°緯線附近為極地高氣壓帶。

    (5)0°~30°緯線之間的風帶為信風帶。

    (6)30°~60°緯線之間的風帶為西風帶。

    (7)60°~90°緯線之間的風帶為極地東風帶。

    2.讀風向,辨南北半球

    (1)風向右偏為北半球,如甲、丙兩圖。

    (2)風向左偏為南半球,如乙、丁兩圖。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識點

    3.讀氣壓帶位置,辨節氣

    (1)若各氣壓帶分別被0°、30°、60°緯線平分,則為春、秋分。

    (2)若各氣壓帶位置偏北(赤道低氣壓帶全部位于赤道以北,副熱帶高氣壓帶全部位于30°緯線以北,副極地低氣壓帶全部位于60°緯線以北),則為北半球夏至。

    (3)若各氣壓帶位置偏南(赤道低氣壓帶全部位于赤道以南,副熱帶高氣壓帶全部位于30°緯線以南,副極地低氣壓帶全部位于60°緯線以南),則為北半球冬至。

    4.讀風向,辨氣壓帶高低和名稱

    (1)風由中間向兩側吹的為高氣壓帶。如上圖中甲為北半球副熱帶高氣壓帶,乙為南半球副熱帶高氣壓帶。

    (2)風由兩側向中間吹的為低氣壓帶。如上圖中丙為北半球副極地低氣壓帶,丁為南半球副極地低氣壓帶。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識點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三)

    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

    1.單一氣壓帶、風帶控制對氣候的影響

    在單一氣壓帶、風帶控制下形成的氣候類型,其終年氣溫和降水較穩定,季節變化小,分析如下: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識點

    2.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對氣候的影響

    受氣壓帶和風帶季節移動的影響,降水往往具有明顯的季節變化特征,具體分析如下: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識點

    考點一: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識點

    考點二:降水的分布規律及其影響因素

    1.全球降水的空間分布規律

    赤道地區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中緯度地區沿海降水多,內陸降水少;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東岸降水多,西岸和內陸降水少。

    2.影響降水的因素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四)

    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和季風環流

    1.1月份氣壓中心分布與冬季風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識點

    氣壓中心M是蒙古—西伯利亞(亞洲)高壓,其切斷了副極地低氣壓帶。

    2.7月份氣壓中心分布與夏季風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識點

    氣壓中心N是印度(亞洲)低壓,其切斷了副熱帶高氣壓帶。

    3.季風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識點

    考點:季風環流的形成與應用

    1.1月份部分地區季風環流簡圖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識點

    2.7月份部分地區季風環流簡圖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識點

    提醒:在赤道南北兩側的地區都會有氣壓帶和風帶季節移動形成的季風現象。如非洲索馬里半島、幾內亞灣沿岸等。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五)

    常見的天氣系統

    思維導圖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識點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識點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識點

    二、考點詳談

    (一)鋒面與天氣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識點

    1、冷氣團一般密度較大,在鋒面以下;暖氣團密度較小,在鋒面以上。

    2、冷氣團和暖氣團都是一個相對概念,是和該氣團到達地區的溫度相比而言的,不要認為冷氣團溫度一定低而暖氣團溫度一定高。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識點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識點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識點

    3.三種典型鋒面的概念:冷氣團占主動為冷鋒,暖氣團占主動為暖鋒,冷暖氣團勢力相當為準靜止鋒。

    4. 鋒面經過時一定會帶來天氣變化,但不一定產生降水。當鋒面上的暖氣團比較干燥時,就不能形成降水。如我國北方冬、春季節的沙塵暴天氣。

    5. 我國受冷鋒的影響和范圍比較大,明顯的暖鋒在我國出現得較少,大多伴隨著氣旋出現。冬、秋季一般出現在江淮流域和東北地區,夏季多出現在黃河流域。

    6. 具體案例:

    (1) 冷鋒: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天氣。

    (2) 暖鋒:一場春雨一場暖,“回南天”。

    (3) 準靜止鋒: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梅雨(5-6月)天氣。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識點

    冷鋒和暖鋒帶來的氣溫、氣壓的變化

    (二)氣旋和反氣旋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識點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識點

    特別注意:在南北半球,氣旋和反氣旋的水平運動方向存在較大的差異。

    (三)鋒面氣旋

    (1) 概念:鋒面與氣旋聯系在一起,形成鋒面氣旋系統。

    (2) 鋒面位置:氣旋在等壓線向外彎曲處形成鋒面,其中甲處形成冷鋒,乙處形成暖鋒。“左冷右暖”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識點

    (3) 天氣:兩個鋒面附近氣流上升強烈,往往產生云、雨、雪,甚至造成雷雨、暴雨、暴雪、大風降溫等天氣。甲鋒面附近的降雨主要在A處,而乙鋒面附近的降水主要在D處。

    (4) 常見地區:中緯度地區。

    三、易錯防范

    1.有鋒面一定有降水?

    不一定。當鋒面上的暖氣團比較干燥時,就不能形成降水。如我國北方冬、春季節的沙塵暴天氣。

    而且如果要降雪,氣溫要下降到0°以下。

    2.臺風眼的特征。

    由于臺風中心空氣發生旋轉,而旋轉時所發生的離心力,與向中心旋轉吹入的風力互相平衡抵消而成,因此形成臺風中心數十公里范圍內的無風現象,而且因為有空氣下沉增溫現象,導致云消雨散而成為臺風眼。

    1) 臺風眼區基本上是晴空少云區,只在低層有少量層積云。

    2)眼區中心的氣壓最低,風速也很小,為微風或靜風。

    3)臺風眼持續時間并不會太長,約一兩個小時,平靜會漸漸被狂暴再次取代。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識點

    四、知識拓展

    我國鋒面雨帶推移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識點

    降水的四種類型為:對流雨、鋒面雨、臺風雨和地形雨。我國降水的主要類型是鋒面雨。

    如上圖:我國東部鋒面雨帶的推移

    (1)鋒面類型

    北進過程主要是暖鋒;南退過程主要是冷鋒

    6月江淮流域主要是準靜止鋒。

    (2)正常年份推移規律

    5月:南部沿海進入雨季。

    6月:長江中下游形成梅雨。

    7~8月:雨帶移至華北、東北。

    9月:雨帶南撤。

    10月:雨季結束。

    (3)夏季風強弱對鋒面進退影響

    夏季風勢力強,鋒面運行快,我國出現北澇南旱。

    夏季風勢力弱,鋒面運行慢,我國出現北旱南澇。

    龍卷風走廊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識點

    1、概念:“龍卷風走廊”(Tornado Alley):指位于北美大平原位于美國得克薩斯州西部和明尼蘇達州之間的一條狹長地帶,以龍卷風多發由此得名。

    2、時間:每年的3月到7月是美國龍卷風的高發季。

    3、原因:

    (1)地形:北美地區的地形呈現東中西三大地形南北縱列分布,即東部高原山地區、中部平原區和西部高山區。東西高,中間低的地勢特點,使得貫通南北的中部平原成為冬季極地氣流和夏季墨西哥灣暖濕氣流的走廊。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識點

    (2)海陸位置:美國東臨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南面還有墨西哥灣,大量的水汽從東、西、南面流向美國大陸。水汽多就容易導致雷雨云,當雷雨云積聚到一定強度后,龍卷風就產生了。而美國主要處在中緯度,春夏季常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在副熱帶高壓的控制下,大西洋、太平洋和墨西哥灣的暖濕空氣源源不斷地向美國大陸輸送,雷雨云也就越積越多。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識點相關文章: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高中地理必修一重點知識點總結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大總結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識點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高一地理必修1知識點總結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地域文化

    高一地理必修一氣壓知識點

    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復習提綱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大氣環境

    473279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多网站免费视频| 樱花草在线社区www| 亚洲精品动漫人成3d在线| 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制服|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网站| 美女黄视频免费| 啦啦啦中文中国免费高清| 美女黄频视频大全免费的| 四虎网站1515hh四虎| 老司机福利在线观看| 啊灬啊灬别停啊灬用力啊免费| 耻辱の女潜入搜查官正在播放 | 2020天天干| 国产精品酒店视频| 3d玉蒲团之极乐宝鉴|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久久| 三级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青青操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 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拍| 97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国产色诱视频在线观看| **网站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第一页亚洲| 国产精品婷婷久青青原| 国产国产人成免费视频77777| 野花日本免费观看高清电影8| 国产一级一片免费播放视频| 美女黄频免费网站| 免费日本黄色片| 浮力影院第一页 | 伊人婷婷综合缴情亚洲五月 | 动漫人物将机机桶机机网站 | 娇小xxxxx性开放|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宅噜噜| 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 波多野结衣最新电影| 亚洲国产超清无码专区|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mv视频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