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常考復習知識點
許多高三的同學覺得政治這門學科復習的難度比較大,其實到了高三,我需要加強的是基礎知識的復習。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高三政治常考復習知識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高三政治常考復習知識點
1.國家的根本屬性
階級性
2.我國的國家性質
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3.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和特點
(1)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
(2)特點是:在于對占全國人口絕大多數的人民實行民主,對極少數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事業的敵對分子實行專政。
4.我國人民民主的特點
(1)廣泛性。(表現在:民主主體和民主權利的廣泛性。)
(2)真實性。(表現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質的保障;廣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實現。)
5.我國公民的政治權利和義務
(1)公民享有的基本政治權利:
①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②政治自由
③監督權
(2)公民應當履行的政治性義務:
①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②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
③遵守憲法和法律。
④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
6.我國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則
(1)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
(2)堅持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
(3)堅持個人利益、集體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7.選舉方式
直接選舉、間接選舉、等額選舉、差額選舉(要學會區別)
8.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方式及意義
(1)方式有: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專家咨詢制度、社會公示制度、社會聽證制度。
(2)意義有:
有助于決策者民主決策。
有助于決策者科學決策;
有利于促進公民對決策的理解,推動決策的實施;
有利于提高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和信心,增強公民的社會責任感。
9.農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性質
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
10.民主監督的渠道和方式
(1)信訪舉報制度
(2)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
(3)輿論監督制度
(4)民主監督的新形式、新方法:監督聽證會、民主評議會、網上評議政府。
11.民主監督的意義
(1)有利于改進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工作;
(2)有助于激發廣大公民的主人翁精神。
12.公民應怎樣負責地行使監督權利?
(1)公民要敢于同邪惡勢力進行斗爭,勇于使用憲法和法律賦予自己的監督權。
(2)公民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采取合法的方式,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能干擾公務活動。
13.政府的性質和職能
(1)性質是: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國家行政機關。
(2)職能有:
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職能;
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職能;(具體方式是: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
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職能;
提供社會公共服務職能;
14.我國政府的宗旨
為人民服務
15.我國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和具體要求
(1)基本原則是:對人民負責。
(2)具體要求是: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
16.公民求助政府的途徑及意義
(1)途徑有:開設熱線電話;設立信訪部門;推行電子政務;依法建立行政裁決、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制度。
(2)意義有:有助于解決自己的困難,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有助于政府不斷改進工作。
17.政府依法行政的意義
(1)有利于保障人民群眾的權利和自由。
(2)有利于增強政府的威信。
(3)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4)有利于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
18.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的要求
合法行政、程序正當、權責統一。
19.對政府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的途徑及意義
(1)途徑有:
健全制約和監督體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建立全面的行政監督體系(區別外部體系和內部體系各有哪些?)
(2)意義有:
政府只有接受監督,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確的決策;
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
才能防止濫用權力、以權謀私等腐敗行為;
才能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
20.人民代表大會的性質、職權
(1)性質是:我國的國家權力機關。
(2)職權有: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
2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性質、地位、常設機關、職權
(1)性質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也是我國唯一的立法機關。
(2)地位(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是:在我國的國家機構中居最高地位,其它國家機關都由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地方各級國家權力機關)。
(3)其常設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4)職權有:最高立法權、最高決定權、最高任免權、最高監督權。
22.我國的政權組織形式和根本政治制度,其組織活動的原則和基石
(1)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2)組織和活動原則是:民主集中制
(3)基石是:人民代表大會
23.人大代表的產生和職責
(1)人民代表產生方式有兩種:全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實行間接選舉;縣(自治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實行直接選舉。
(2)職責是:
人民代表的權利:審議權、表決權、提案權、質詢權等。
人民代表的義務:協助憲法和法律的實施,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聽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見和要求,努力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
24.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勢
(1)保障了人民當家做主;
(2)動員了全體人民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
(3)保證了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
(4)維護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25.為什么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
(1)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是中國人民作出的歷史性選擇,歸根到底是由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
(2)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始終保持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才能維護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才能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搞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26.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和執政方式
(1)性質是: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2)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3)執政方式是: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是基本方式)。
27.我國的政黨制度和基本內容
(1)我國的政黨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2)基本內容有:
通力合作的友黨關系: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事業的親密友黨。
多黨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
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多黨合作的根本準則:遵守憲法和法律。
多黨合作的重要機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28.人民政協的性質、職能和主題
(1)性質:人民政協是共產黨領導的、具有廣泛代表性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
(2)職能: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職能。
(3)主題:團結和民主
29.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
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
30.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政策和核心內容
(1)基本政策: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2)核心內容是:自治權(包括立法自治權、變通執行權、經濟自治權、文化管理自治權)。
高三政治考試必考知識點
勞動者的擇業、就業和創業
1、勞動者就業的重要性
(1)勞動就業是人們進行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創造的手段和方式,是人民獲得物質成品和精神產品滿足生存和發展需要的途徑。
(2)就業是民生之本。解決就業已成為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重大問題。
(3)勞動者的就業問題是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問題,也是影響人們前途和職業生涯的重要問題。
(4)就業是個人進入社會作為社會成員參與社會生活的新起點,職業選擇是個人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關鍵的環節。正確選擇職業將成為個人一生的順利發展和實現人生價值奠定基礎。
2、就業的含義、方式
(1)含義:是具有勞動能力的公民在法定的勞動年齡之內(男16--60,女16—55)依法從事某種有報酬的社會職業。
(2)方式:固定工、季節工、臨時工、小時工、輪崗工等。
3、勞動者要正確解決擇業問題
(1)既要考慮個人的職業志向,又要考慮社會的需要;
(2)既要考慮經濟待遇,又要有精神追求;
(3)既要了解職業崗位的要求,又要考慮自身的主觀條件。
高三政治重要知識點總結
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的區別
(1)含義不同:
①通貨膨脹是經濟運行中出現的全面、持續的物價上漲現象;
②通貨緊縮是經濟運行中出現的全面、持續的物價下跌的現象。
(2)實質不同:
①通貨膨脹的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大于社會總供給。
②通貨緊縮的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小于社會總供給。
(3)表現不同:
①通貨膨脹通常表現為:紙幣貶值、物價全面持續上漲、經濟過熱。
②通貨緊縮通常表現為:物價持續下跌、市場疲軟、經濟萎縮等現象,通常伴隨經濟衰退出現。
(4)影響不同:
①通貨膨脹會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降低購買力,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經濟混亂。
②通貨緊縮帶來的物價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對人民生活有好處,但物價總水平長時間、大范圍下降,會影響企業生產和投資的積極性,導致經濟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