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必修2第四單元知識點,高二語文輕松學
高二的語文學習應以夯實基礎為主,將課本知識歸納總結,并進行簡單的拓展訓練,了解自身的劣勢,設計明確的復習計劃,為高三的專題復習奠定基礎。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高二語文學習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語文必修2第四單元知識點
《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
一、作家作品
1、蔡元培,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學家。字鶴卿,號孑民。1868年1月11日出生于浙江紹興府山陰縣。蔡元培是20世紀初中國資本主義教育制度的創建者。他明確提出廢止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實的封建教育宗旨。毛澤東尊稱他為“學界泰斗,人世楷?!薄?/p>
2、本文是一篇用淺易的文言文寫成的演講辭,是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學校長時的演講辭,蔡元培在演講中提出了“抱定宗旨”“砥礪德行”“敬愛師友”三項要求,并開宗明義指出:“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大學生當以研究學術為天職,不當以大學為升官發財之階梯。
二、識記字音字形字義
1、解釋下列詞語。
[刮目相見]比喻另眼看待。 [時閱數載]時間經過幾年。閱,經過。
[長足]形容進展迅速。 [長(zhǎng)斯校]當此校校長。
[提攜(xié)]比喻在事業上扶植后輩。 [姑不具論]暫且不作論述。具,陳述。
[宗旨既乖]宗旨既然錯誤。乖,錯誤。 [敷衍]這兒指學習不認真。
[砥礪(lì)]磨練。 [營營]形容辛苦勞累。
[切磋(cuō)]比喻共同學習,互相研究討論。 [店肆(sì)]店鋪。
[視事]到職開始工作。 [潛修]深入鉆研。
[裨(bì)]有益。 [商榷(què)]商討。
2辨析系列形似字
(1)①肄(yì):學習,如“肄業”。 ②肆(sì):不顧一切,如“放肆”。
(2)①砥(dǐ):細的磨刀石,如“砥石”。 ②抵(dǐ):抵消,如“相抵”。
?、鄣?dī):從下向上距離小;離地面近。如“低空”。④柢(dǐ):樹根,如“根深柢固”。
(3)①裨(bì):益處,如“裨益”。 ②俾(bǐ):使,如“俾眾周知”。
③婢(bì):婢女,如“奴婢”。 ④髀(bì):大腿,如“撫髀長嘆”。
三、近義詞辨析
(1)①造詣:學問、藝術等所達到的程度。如造詣很高。
?、谒剑篈.、跟水面平行的,如水平方向。B、在生產、生活、政治、思想、文化、藝術、技術、業務等方面所達到的高度。如提高思想水平和業務水平。
?、鬯疁剩篈、地球各部分的水平面。B、水平。
三者都可以用來形容人在文化方面達到的程度?!霸煸劇?,專指某門學科或某門藝術方面所達到的程度,可以用“深”、“高”等詞語搭配?!八健?,詞義范圍較大,使用頻率較高,一般不與“深”搭配?!八疁省迸c“水平”有時可以通用,但使用頻率較低,尤其在口語運用中。
(2)①商榷:商討。如,這個問題尚待商榷。
?、谏塘浚航粨Q意見。如,遇事要多和群眾商量。
③商討:為了解決較大的較復雜的問題而交換意見;商量討論。如,會議商討了兩國經濟合作問題。
三者都有交換意見的意思?!吧倘丁保徒鉀Q較大的、較復雜的問題而言,使用頻率較低,一般不帶賓語。如,一般不說“共同商榷國家大事”?!吧塘俊保褂妙l率較高,可以帶賓語?!吧逃憽笔褂妙l率次于“商量”,可以帶賓語。
(3)①會晤:會面;會見。如,兩國領導人會晤。
?、跁姡焊鷦e人相見。如,會見親友。
?、蹠妫阂娒妫舜藢γ嫦嘁?。如,跟這個老同學多年沒會面了。
三者都有見面的意思?!皶睢保~義范圍較小,就較莊重的場合,具有較高地位和一定身份的人而言。“會見”,詞義范圍大,既適合一般場合,也適合莊重場合?!皶妗保话悴粠зe語
《我有一個夢想》
一、作家作品
《我有一個夢想》選自《世界演講名篇鑒賞辭典》。馬丁·路德·金是美國黑人 民權 運動的領袖,畢生投入反對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的斗爭。1964年獲諾貝爾和平獎,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諾貝獎獲得者?!段矣幸粋€夢想》是1963年8月28日在華盛頓___林肯___紀念館前的講演。
二、字音字義
1、根據拼音寫出漢字
pán石(磐) nì跡(匿) shú罪(贖) liào望(瞭) liào銬(鐐) hài人聽聞(駭)
義憤填yīng (膺) dì造(締) 心急如fén(焚) 束fù(縛) 無jì于事(濟) tuì變(蛻)
2、解釋下列詞語
駭人聽聞:使人聽了感到十分震驚。 義憤填膺:形容心中充滿了憤怒。
安之若素:安定鎮靜,跟平常一樣。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火燒一樣。形容十分焦急。
息息相關:呼吸相關聯,比喻關系密切。無濟于事:對于事情沒有什么幫助。
搖搖欲墜:搖搖晃晃,就要落下來。比喻地位或基礎極不穩固,馬上就要垮臺的樣子。
3、辨析下列形似字
(1)①贖(shú):立功贖罪 ②櫝(dú):買櫝還珠 ③牘(dú):連篇累牘
?、軤?dú):舐犢情深 ⑤黷(dú):窮兵黷武 ⑥瀆(dú):褻瀆
(2)①瞭(liào):瞭望 ②繚(liáo):繚亂 ③撩(liáo): 撩撥
?、芰?liáo):燎原 ⑤嘹(liáo):嘹亮 ⑥鐐(liào):鐐銬
?、吡?liáo):潦草
(3)①誕(dàn):誕生 ②蜒(yán):蜿蜒 ③涎(xián):垂涎
(4)①鷹(yīng):鷹犬 ②膺(yīng):榮膺 ③贗(yàn):贗品
(5)①締(dì):締造 ②諦(dì):真諦 ③蒂(dì):煙蒂
三、近義詞辨析
(1)獨立:①指單獨站立。如:青松獨立于山巔。②不依靠他人。如:獨立思考。③、政權自主
獨力:指只依靠自己的力量做。如:獨力經營。
(2)莊嚴;側重于威嚴不可侵犯。既可用于人的態度、表情、動作,也可用于環境、氣氛等。
莊重:側重于端莊持重。只能用于人。
(3)束縛:側重使受到嚴重的不應有的限制?!笆`”成都比“約束”重,是貶義詞。反義詞是“解放”
約束:側重使受到應有的或不應有的限制。也可用于貶義,如約束太多。反義詞是“放任”。
(4)駭人聽聞:指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多指社會上發生的壞事。
聳人聽聞:指故意說夸大或驚奇的話,使人震驚。
(5)休戚相關:休,歡樂。戚,憂愁。指彼此間禍福關聯,多指人或階層、團體之間。
息息相關:指呼吸相關聯,比喻關系密切??芍甘挛锱c事物之間。
四、重點語句的修辭及作用
1、100年前,一位偉大的美國人簽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們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會。這一莊嚴宣言猶如燈塔的光芒,給千百萬在那摧殘生命的不義之火中受煎熬黑奴帶來了希望。說說劃橫線的語句所用的修辭手法及其表達效果。
“這一莊嚴宣言猶如燈塔的光芒”運用恰切的比喻,形象說明了《解放黑奴宣言》給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的廣大黑奴所帶來的希望和鼓舞。
2、“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的秋天如不到來,黑人義憤填膺的酷暑就不會過去”中“爽朗的秋天”和“酷暑”所運用的修辭手法及其表達作用。
這里運用了比喻的手法,把“自由和平等”的生活氛圍比喻為“爽朗的秋天”;把“黑人義憤填膺”的反抗情緒比喻為“酷暑”。 或:“爽朗的秋天” 比喻黑人獲得平等、自由和民主的時代, “酷暑”比喻美國黑人爭取平等、自由和民主的的斗爭精神和義憤填膺的反抗情緒。
3、“美國沒有履行這種神圣的義務,只是給人開了一張支票上蓋著‘資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來,但是我們不相信正義的銀行已經破產。”這里的“空頭支票”指什么?這樣表達有什么效果?
“空頭支票”原指因票面金額超過存款金額或透支限額而不能生效的支票,這里比喻美國政府沒有實踐給予黑人的諾言,即給予所有的人以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這里,比喻的運用,形象說明了美國黑人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以及要求兌現“支票”行為的正義性。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
一、給加點的字注音
估量(liáng) 悼念(dào) 膚淺(fū) 繁蕪叢雜(wú) 忌恨(jì) 空白(kòng)
誣蔑(miè) 豁然開朗(huò)領域(yù) 詛咒(zǔ) 誹謗(bàng) 卓有成效(zhuó)
二、給下列多音字注音
量:①估量(liáng) 膽量(liàng) 空:①空白(kòng) 空調(kōng)
三、辨析下列形似字
?、僦?zhōng)心 哀(āi)傷 ②競(jìng)爭 竟(jìng)然 ③詛(zǔ)咒 沮(jǔ)喪
四、解釋下列詞語
不可估量:不能估計。 浮淺:淺薄;膚淺
繁蕪叢雜:本指雜草雜樹生長茂盛,這里指馬克思以前形形色色的唯心主義對人類歷史的解釋。
豁然開朗:指一下子出現了開闊明朗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搞通了思想,領悟了道理,心情十分舒暢。
嫉恨:因嫉妒而憤恨;憎恨。 誣蔑:捏造事實敗壞別人的名譽。
誹謗:無中生有,說人壞話,毀人名譽;誣蔑。 淺嘗輒止:剛入門就不再鉆研。
五、辨析下列近義詞
(1)①領域:指認識的范圍,也用于一般的社會活動適用范圍較大。:如甚至在數學領域都有獨到的發現。
②范疇:哲學術語,只能用在思維邏輯等方面,適用范圍較小。:如本質和現象是唯物主義辨證法的基本范疇。
二者都是名詞,都可以指一定的范圍。
(2)①摸索:指在不明方向、缺少經驗的情況下一點一點的尋找,對象多為方向、門徑、經驗等。有“試探”的意思。:如由于剩余價值的發現,這里就豁然開朗了,而先前無論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或者社會主義批評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谔剿鳎簜戎卦谶M行深入的研究,試圖發現,求得隱藏的事物,對象多為本質、根源、奧秘、規律等。書面語色彩更為濃厚。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使我們對宇宙奧秘的探索工作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境界。
六、按要求完成語法練習。
(1)這個人的逝世,對于歐美戰斗著的無產階級,對于歷史科學,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
?、僦赋鲞@個句子的主語和賓語中心語。
主語:逝世 賓語中心語:損失;
?、凇皻W美”是“戰斗著的”的定語,還是“戰斗著的無產階級”的定語?
“戰斗著的無產階級”的定語
(2)正像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即歷來為紛繁蕪雜的意識形態所掩蓋著的一個簡單事實。
?、僦赋鼍渥拥闹髡Z和狀語。主語:馬克思 狀語:正像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一樣;
?、谥赋觥盀椤钡馁e語。 “為”的賓語:意識形態?;
③指出全句賓語的中心語。 全句賓語:發展規律
七、重點語句理解
1、“一生中能有兩個發現,該是很夠了。即使只能作出一個這樣的發現,也已經是幸福的了。”這兩句話的深層含義是什么
______兩個發現在人類思想史上具有極其偉大的意義,其成就和貢獻是非常巨大的。_
2、“他對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們當作蛛絲一樣輕輕拂去”這句話有什么藝術特點?它有何含義?
這句話運用了比喻修辭,含蓄發人深思。它具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說明敵人對馬克思的攻擊很多,但十分無力;二是說明馬克思對敵人十分蔑視,表現了馬克思崇高的思想境界。
3、怎樣理解“他可能有過許多敵人,但未必有一個私敵?!边@句話?
“私敵”是指以我為中心,以“我”的利害區分敵友,這是剝削階級個人主義的一種表現。馬克思沒有這樣的私敵,說明他不存私念。他是堅定地站在無產階級的立場上,全力以赴地與形形色色的敵對分子作斗爭,因而他有“許多敵人”。這些敵人都是無產階級的敵人。這個評價含蓄深刻,高度贊頌了馬克思光明磊落、大公無私的高尚的革命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