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七年級地理知識點總結
具有豐富知識和經驗的人,比只有一種知識和經驗的人更容易產生新的聯想和獨到的見解。下面給大家帶來一些七年級地理知識點,歡迎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地理知識點總結
澳大利亞
1.位置、范圍、面積:
⑴地理位置:西北與亞洲相鄰,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南與南極洲相望,是獨自占有一個大陸的國家。
⑵南回歸線橫穿澳大利亞的中部,位于五帶中的熱帶和南溫帶。
⑶領土組成: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島等。面積居世界第六位。
2.世界活化石的博物館:
為什么只有在澳大利亞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呢?澳大利亞大陸早在6500萬年前與其他大陸分離,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上,生物進化緩慢,又缺少天敵,保存了很多古老的物種。如跳遠名將-袋鼠;澳洲懶漢-考拉(樹袋熊);長跑運動員-鴯鹋;卵生哺乳動物-鴨嘴獸。
3.騎在羊背上的國
⑴地形:地勢低平。地形自西向東明顯地分三部分: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東部是山地。
澳大利亞農牧業分布于地形的關系:澳大利亞粗放牧羊帶和牧牛帶分布在西部、中部、北部地區,而東南部和西南部沿海是混合農業帶,東南部、西南部沿海地區平原既適合牧羊又適合發展耕作業,而且在時間上不會發生沖突。
⑵氣候:南回歸線橫穿澳大利亞的中部,位于五帶中的熱帶和南溫帶,因此氣候以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為主。
澳大利亞農牧業分布與氣候的關系:澳大利亞中部、西部和北部地區為廣大的熱帶沙漠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區,較為干燥,適宜牲畜過冬和繁殖,東南部溫帶海洋性氣候、西南部的地中海式氣候也同樣適宜耕作業。
⑶“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澳大利亞70﹪以上的羊只,集中在東南部和西南部的混合經驗地帶,其他廣大地區放養的羊只相對較少,原因是澳大利亞西部高原廣闊的地區分布了大面積的沙漠,沒有辦法發展農牧業,形成了一個大面積的農業空白區域;而東南部和西南部地區,地勢低平,氣候濕潤,雨熱條件好,既有利于小麥的種植,又有利于養羊業的發展,形成了綿羊和小麥的混合經營帶。
⑷澳大利亞出口的主要農牧產品:羊毛、牛肉、小麥。
⑸澳大利亞養羊業的發展條件:a草原肥美,分布廣;b地下水豐富;c氣候干燥,適于綿羊繁殖;d羊群無天敵
4.“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⑴礦產資源豐富:鐵、煤等,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⑵澳大利亞的鐵礦,煤礦,鋁土礦分別分布在哪里?
鐵礦——西部、煤礦——東部沿海;鋁土礦——東北部
5.目前,服務業已經大大超過農牧業和工礦業,成為主導產業。
6.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
⑴悉尼——最大城市、海港; ⑵堪培拉——首都。⑶墨爾本――第二大城市
⑷為什么澳大利亞的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
氣候條件-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候影響,溫暖濕潤。交通條件-東南沿海多良港,對外交通便利。
歷史和經濟-英國移民首先到達地,開發時間早。
七年級地理知識點梳理
美 國
1、位置與領土:
⑴ 海陸位置: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南臨墨西哥灣。
緯度位置――主體位于北溫帶。夏威夷位于熱帶,阿拉斯加大部分位于寒帶和亞寒帶
⑵領土由本土和阿拉斯加,夏威夷(海外州)三部分組成。
⑶、陸上鄰國:南臨墨西哥,北臨加拿大。
2.移民國家
⑴、居民主要是歐洲白人移民的后裔,有色人種主要是黑人,是非洲人的后裔。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里。美國境內的華人、華僑主要分布在洛杉機和舊金山。印第安人是美國的土著居民。
各國移民移入美國后,經過長時間的融合,在語言、文化和生話方式等方面漸趨一致,形成統一的美利堅民族。
⑵城市:①首都-華盛頓;②最大城市(聯合國總部)----紐約;
③太平洋沿岸最大的城市、美國第二大城市---洛杉機(好萊塢和迪斯尼樂園);
④有“硅谷”分布的城市 ----舊金山; ⑤芝加哥--交通中心、美國第三大城市。
⑥底特律--汽車城;⑦休斯敦――航空城;⑧西雅圖――波音城⑨匹茲堡--鋼鐵工業中心。
3.農業地區專業化
⑴世界農業大國:是世界出口糧食最多的國家。
⑵農業生產實現了機械化和生產專門化(農業生產特點)如五大湖附近的乳畜帶等,
⑶地形分布特點:南北縱列分布,有三大地形區:西部高山,中部平原,東部是低緩的山地。
注意: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大的山系。.
⑷降水量分布特征:降水由東部向西部遞減。
⑸河流:密西西比河是美國第一大河,也是世界第四長河。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其中蘇比利爾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河流和湖泊為農業提供了灌溉水源。
⑹美國農業帶的分布是受到氣候(氣溫和降水)、地形、土壤、人口(市場及勞動力)等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
4.世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⑴工業分布地區:①東北部地區(發展最早)——鋼鐵、機械、汽車、化工等工業。
②南部地區(新興工業區)——石油、飛機、宇航、電子工業等。
③西部地區(硅谷分布地區)——宇航、電子、信息技術等工業。
⑵工業特點: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在創造產值、提供就業機會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5.能源消耗大國-→環境污染大國
美國是世界第一經濟強國,它發達的工業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全球資源和破壞地球環境的基礎上的,因而美國也是世界最大的資源消耗國和廢物排放國,所以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應該在在保護世界資源和環境中應擔負主要的責任和義務。
七年級地理知識點大全
巴 西
1.巴西概況:⑴巴西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國家。國土面積居世界第四位。
⑵位置:海陸位置――瀕臨大西洋,是一個臨海國。
緯度位置――巴西絕大部分國土位于南回歸線和赤道之間,地處熱帶,是一個熱帶國家。
2.巴西地形特點:主要是平原和高原
巴西氣候特點:以熱帶氣候為主,主要的氣候類型有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
植被特點:熱帶雨林和熱帶草原分布廣泛。
⑴亞馬孫平原:世界面積最大的平原,該地區是常年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被稱為地球之肺),有世界動植物王國之稱。
⑵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該地區是熱帶草原氣候。
⑶亞馬孫河:由西向東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第二長河,也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
3.發展中的工農業大國:
⑴是南美洲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
⑵巴西主要工業部門和分布:巴西有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工業發展水平較高,鋼鐵、機械、食品工業較發達。
工業分布:巴西的重工業多分布在東南部鄰近鐵礦和海上交通便利的圣保羅,里約熱內盧地區,工業分布不平衡。農業區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
分布在東南沿海的原因:氣候溫和濕潤、交通便利,人口集中,有充足的勞動力,開發較早。
⑶農業機械化程度較高: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蔗糖、香蕉、劍麻的產量居世界首位,牛肉大量出口。
⑷豐富的資源:鐵礦豐富;水能資源豐富(世界最大水電站---尹泰普水電站)。
4.熱帶雨林的危機:
⑴亞馬孫熱帶雨林的作用:
A、調節全球氣候;B、為全球提供新鮮的空氣;C、涵養水源,保護淡水資源;D、保護土壤,防止水土流失;E、提供良好生境,維護生物多樣性;F、提供木材。
———被稱為“地球之肺”、“空氣凈化機”
⑵.亞馬孫熱帶雨林遭受破壞的原因及產生的后果:
破壞的原因:A、為了興建亞馬遜橫斷公路等數條干線公路,許多受雇于外國公司的伐木者,把公路沿線的優良木材席卷而去。B、為了發展采礦業,開辟大型農牧場,人們不惜把大片的森林化為烏有;C、本國墾荒的貧苦農民,采用原始的刀耕火種的方法,在公路兩旁肆意砍倒數木,開墾種地。
產生的后果:森林遭受破壞,水土嚴重流失,珍貴的野生動物遭劫,全球生態環境受到嚴重威脅。
5.人口和城市:⑴巴西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分布不均勻,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帶。北部、西部、中部人口稀少。
分布不均原因:人口分布受到自然條件和經濟發展的制約,巴西東南部自然條件優越,工商業發達,是人口最稠密的地區。
⑵居民主要是白種人和混血人種,通行葡萄牙語。居民多信奉天主教。
⑶城市分布特點: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而且大城市十分集中。
⑷巴西城市人口比重大,城市化水平高。
⑸城市化的影響及帶來的問題:城市化可以給人們帶來財富和繁榮,但是人口高度集中,又會帶來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如資源緊缺、交通擁擠、住房困難、就業緊張、污染嚴重、犯罪增多等。
最大的城市——圣保羅;最大港口和第二大城市——里約熱內盧;首都——巴西利亞。
2022七年級地理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2022七年級地理知識點總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