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初一上冊知識點總結最新
當前中學歷史教學倡導學生主動學習,但現實中以學生為主體的歷史課堂表面熱鬧非凡,實質上是 一無所獲 ,基于此,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歷史初一上冊知識點總結最新,希望大家喜歡!
歷史初一上冊知識點總結最新
第一課我們的遠古祖先
1)地球上出現人類大約在300萬年以前。
2)科學家提出人類是由一種古猿進化來的。
3)在從猿到人的演變過程中,勞動起了決定作用。
4)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是云南的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
5)北京人距今70-20萬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他們能直立行走,上肢和現代人基本相似,但頭部保留了猿類的一些特征。為了生存和發展,北京人往往幾十個人聚合在一起,用石器和木棒獵取動物,采集植物,作為食物共同分享。會制作工具,使用打制石器。北京人已經會使用天然火,還有簡單的語言。
6)距今約18000年的山頂洞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頂部的洞穴內,模樣與現代人差不多,他們仍使用打制石器,會人工取火,但已開始掌握磨制和鉆孔技術。
7)遠古人類使用火有什么意義?
答:他們用火來抵御寒冷,嚇跑野獸。吃上熟食,使人類擴大了食物種類,易于消化和吸收營養,有利于人類體質尤其是腦髓的發展。
第二課原始的農耕生活
1、河姆渡人居住著干欄式房屋,這種房屋具有通風防潮的性能,適應當地潮濕悶熱的氣候。
2、半坡人居住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房屋,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適應了北方干燥寒冷的氣候特點。
3、半坡人飼養的家畜主要是豬和狗,也有少量的牛、馬、羊、雞。他們能紡織麻布,縫制衣服。
4、房屋樣式不同的原因:所處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的不同。
5、半坡人的生活中,已經有了繪畫、雕塑、刻畫符號(文字萌芽)和裝飾等內容。
6、什么是氏族?氏族有什么特點?
答:在原始社會,按血緣關系組成的比較固定的生產生活集體叫氏族;氏族的特點有:土地、房屋等都歸氏族公有,人們共同勞動,共同消費,沒有貧富差別。
第三課神奇的遠古傳說
1、炎帝即神農氏,姓姜,是中華原始農業和醫藥學的創始人。
2、黃帝即軒轅氏,姓姬,被奉為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
3、蚩尤是傳說中東方九黎族的首領。
4、炎黃子孫:黃帝和炎帝結成聯盟,九黎族的一部分也加入進來,他們成為中原地區的主體居民。經過長期發展,形成了日后的華夏族。華夏族也就是漢族的前身,中華民族的主干部分。所以后人尊奉炎帝、黃帝為華夏族的祖先。
5、后人尊奉炎帝、黃帝為華夏族的祖先,認為黃帝是中華文明的,稱他是“人文初祖”。
6、涿鹿之戰:交戰雙方為黃帝、炎帝部落同蚩尤部落。地點在涿鹿,爭戰的過程:黃帝部落聯合炎帝部落打敗蚩尤部落。結果:黃帝部落聯合炎帝部落打敗蚩尤部落。
7、什么是禪讓制?
答:傳說堯年老時,召開部落聯盟會議,推薦繼承人,大家推薦舜。舜年老時,以同樣的方法把首領位置傳給了治水有功的禹。公共推舉首領讓賢的辦法,歷稱為“禪讓”。
8、禪讓首領的品質:品德高尚,才干出眾,勤勞儉樸,愛護百姓
歷史初一上冊相關的知識點梳理
一、左宗棠收復新疆
1、1865年在英、俄支持下,阿古柏入侵新疆。
2、1871年,沙俄出兵侵占伊犁。
3、左宗棠收復新疆,粉碎了英、俄分 裂中國西北的陰謀。
4、稱贊左宗棠詩: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古有抬棺出陣的.壯舉,今有留書攻城的豪情:左宗棠
5、經過曾紀澤的外交談判及清政府的軍事斗爭,1881年,中俄簽訂《伊犁條約》,中國收回伊犁。
二、甲午中日戰爭
1、日本發動甲午中日戰爭的根本原因:明治維新后,日本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積極對外侵略擴張。
2、時間:1894年7月——1895年4月
3、主要戰役:黃海戰役,鄧世昌(致遠艦)壯烈犧牲;威海衛戰役,北洋海軍全軍覆沒。
4、結果:中國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
5、中國失敗的根本原因:封建制度的落后
三、中日《馬關條約》
1、1895年,中日簽訂《馬關條約》。
2、中日《馬關條約》內容:(1)割遼東半島、臺灣(1945年,抗日戰爭日本戰敗,臺灣回歸)和澎湖列島給日本;(2)賠款;(3)增開重慶、沙市、蘇州和杭州為通商口岸(外國侵略勢力深入長江最遠);(4)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最有利于列強對華輸出資本,跟以往條約不同之處)。
3、《馬關條約》的簽訂,大大加速了中國半殖民地化進程,加深了民族危機。
歷史初一上冊會考的知識點復習
第1課中國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
一、元謀人
1、發現地點:云南省元謀縣;
2、生活年代:距今約170萬年;
3、生活情況: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4、發現意義:元謀人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
二、北京人
1、發現地點: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上;
2、生活年代:距今約70萬—20萬年;
3、體貌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4、生產生活狀況:
打制石器(舊石器時代)、木棒;
(生產工具)采集、狩獵;
會使用天然火,會保存火種;
5、社會組織:群居生活,原始社會。
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類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內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直立人遺址。
三、山頂洞人
1、遺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龍骨山頂部,距今約三萬年;
2、體貌特征:已經具有現代人類的特征;
3、生產工具:磨已掌握鉆孔光技術和磨制技術(骨針);
4、觀念:已經有了審美的觀念。
第2課原始的農耕生活我國古代關于農耕的傳說
(1)伏羲氏:結網捕魚,創立八卦;
(2)神農氏:教民播種,嘗遍百草。
原始農業的發展:
1、興起時間:約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2、興起地區:黃河、長江、淮河等流域;
3、標志:農作物種植、家畜飼養的出現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發展;
4、意義: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
第3課遠古的傳說
一、炎黃聯盟
1、阪泉之戰:黃帝打敗炎帝,炎黃聯盟形成。
2、涿鹿之戰:炎黃部落打敗蚩尤部落。
3、影響:華夏族逐漸形成,炎帝、黃帝被尊崇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傳說中炎帝和黃帝的發明——反映了我國原始社會晚期的社會發展水平。
1、炎帝的貢獻:
(1)教民開墾耕種,制作生產工具,種植五谷和蔬菜;
(2)制作陶器,發明紡織,會煮鹽,教人們通商交換。
(3)制作樂器琴瑟等。
2、黃帝的貢獻:建造宮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教人煉銅,發明了弓箭和指南車。
三、堯、舜、禹的禪讓
1、禪讓制的含義:將部落首領位子傳給賢德之人。
2、推舉人才的標準———賢德之人(德才兼備,以身作則);
3、禪讓制的實質:民主推舉部落聯盟首領的制度(民主推選、首領沒有特權)
4、繼黃帝之后,用“禪讓制”推舉出的首領有堯、舜、禹。
堯:生活儉樸,克己愛民。
舜:寬厚待人,以身作則。
5、大禹治水:與群眾同甘共苦,三過家門而不入,治水有功。體現了刻苦耐勞,堅持不懈,大公無私的精神。
歷史初一上冊知識點總結最新相關文章:
歷史初一上冊知識點總結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