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學習方法>初中學習方法>初一學習方法>七年級地理>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

    時間: 錦祥0 分享

    復習是指再一次學習,把以前遺忘的知識記起來,重復學習學過的東西,使對其印象更加深刻,在腦海中存留的時間更長一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

    【第一章地球和地圖】

    1.地球是一個球體。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船隊首次實現了人類環繞地球一周的航行。

    2.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周長4萬千米,平均半徑6371千米。

    3.地球儀上與南、北極距離相等的大圓圈叫赤道,赤道是的緯線圈,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4.赤道緯度為0°,是緯度起始線。赤道以北叫北緯,用“N”表示;以南叫南緯,用“S”表示。

    5.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并垂直緯線的線叫經線,也叫子午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

    6.本初子午線經度為0°,是經度起始線。向東和向西各分180°,稱為東經(E)和西經(W)。

    7.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東、西半球分界線是20°W、160°E組成的經線圈。

    8.地球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一周為24小時,也就是一天,自轉產生了晝夜交替。

    9.地球公轉方向是自西向東,公轉一周是一年。地球在公轉軌道不同位置上產生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季節變化,南、北半球季節相反。

    10.根據各地獲得太陽光熱多少,把地球表面分為熱帶、南、北溫帶和南、北寒帶共五個溫度帶。

    11.比例尺、方向和圖例是地圖的語言,閱讀地圖要學會測量距離,辨認方向、識別圖例。

    12.辨認方向,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的地圖上,要按照指向標判讀方向。

    13.地圖種類很多,根據不同目的,正確選擇地圖。公園游玩要用導游圖,外出旅行參考交通圖。

    14.地面某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叫海拔,把地圖上海拔相同的各點連成線,就是等高線。

    15.在等高線地形圖上正確判讀不同的山體部位:山峰、山脊、山谷、陡崖。山脊等高線彎曲部分向低處凸出,山谷等高線彎曲部分向高處凸出

    16.分層設色地形圖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態和海底的起伏狀態;陸地表面的地形類型有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五種。地形剖面圖可以更直觀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勢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緩。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

    【第二章陸地和海洋】

    1.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陸地,海洋彼此相連,陸地被海洋分割。陸地主要集中北半球,但北極周圍是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南半球,但南極周圍是大陸。

    2.全球陸地分為七大洲,按面積排列是: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北美洲的格陵蘭島是的島嶼。亞、歐、非和大洋洲主要在東半球,北、南美主要在西半球,合稱美洲。

    3.亞洲大陸和歐洲大陸是一個整體,合稱亞歐大陸,蘇伊士運河是亞洲、非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線,南極洲絕大部分在南極圈內,四周被大洋環繞。

    4.地球上的海洋彼此相連,四大洋按面積排列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5.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人類活動也會引起海陸的變化。

    6.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說,在大陸漂移說基礎上,科學家提出了板塊構造學說。

    7.全球大致分六大板塊,板塊在不斷運動中;板塊內部地殼穩定,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活躍。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帶集中分布在板塊交界的地帶,如環太平洋地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地帶。

    8.世界上高大的山脈主要在板塊碰撞擠壓地帶,如: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

    1、地圖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

    2、在地圖上確定方向: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沒有指向標的地圖,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確定方向。

    3、比例尺就是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之比,一般來說,所畫范圍大,內容簡單,選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畫范圍小,內容詳細,選用比例尺大。比例尺是個分數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4、地球是一個兩極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0°緯線又叫赤道,赤道就是0°緯線,赤道周長約為4萬千米,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緯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別用N和S表示。0°經線又叫本初子午線,向東向西各有180°,分別用E和W表示。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

    5、以赤道為界把地球分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為界把地球分為東、西半球。

    6、緯度范圍:0°30°NS為低緯度;30°60°NS為中緯度;60°90°NS為高緯度。

    7、比較經線和緯線的特點:

    名稱形狀長度指示方向

    經線半圓(弧形)相等南北方向

    緯線都是圓(極點除外)有長有短東西方向

    8、地球表面,陸地面積占29%,海洋面積占71%,所以有形象地稱地球為“三分的陸地,七分的海洋”。

    9、七大洲的名稱按面積依次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注意看P23圖2-19和圖2-20)

    亞洲和歐洲連成一塊合稱亞歐大陸,中國位于亞洲上。

    南極洲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洲;亞洲是面積的大洲。

    10、四大洋分別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積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洋。

    11、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和土耳其海峽(溝通黑海和地中海)。

    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2、地表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總稱為地形。通常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

    13、地形圖上用海拔來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綠色表示平原、藍色表示海洋、黃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14、五種基本地形的特點:

    平原:海拔較低,地面平坦;

    高原:海拔較高,地面坦蕩,邊緣陡峻;

    山地:海拔較高,峰巒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緩;

    盆地:周圍高,中間低。

    15、地球表面形態處于永不停息的運動與變化之中。地球表面千姿百態的地形是地球內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

    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巖石圈由六大板塊組成即亞歐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

    16、一般來說,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處有張裂拉伸、有碰撞擠壓、地殼比較活躍,最容易發生火山和地震。

    17、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上。

    18、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總數已超過60億。人口的自然增長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19、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慢;經濟發展水平低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快。

    20、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區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原因是這些地區處在中低緯度地區、氣候溫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臨海地帶。

    21、人口增長過快、過慢都會帶來嚴重的問題:

    人口增長過快帶來了就業、居住、教育、醫療等難以解決等問題;

    人口增長過慢造成了勞動力短缺、人口老齡化等問題。

    22、人口的增長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

    23、城市問題主要表現在:交通擁擠、住房緊張、工業污染、噪聲干擾、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24、世界三大人種分別是: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

    黃色人種分布在:亞洲東部、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也屬黃色人種。

    白色人種分布在:歐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亞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種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三大人種的具體分布到P46圖3-8識記)

    25、目前被聯合國確定為工作語言的是: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其中使用范圍最廣的是英語;使用人數最多的是漢語。

    26、世界的三大宗教:

    :產生于公元1世紀,經典為《圣經》,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傳最廣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歐洲、美洲和大洋洲。

    伊斯蘭教:產生于公元7世紀,經典為《》,主要分布在亞洲西部和東南部、非洲北部。

    佛教:產生于公元前6世紀,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

    27、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鄉村。

    28、天氣和氣候概念和區別:

    概念特點

    天氣某個地方短時間內發生的陰、晴、冷熱等變化多變、不穩定

    氣候某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相對穩定

    29、氣候的兩個要素:氣溫和降水。

    30、在北半球,最熱月出現在7月,最冷月出現在1月。

    一天當中氣溫出現在午后2點(14時),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后。

    31、世界氣溫分布的規律:由低緯度(赤道)地區向高緯度(兩極)地區逐漸降低。

    32、降水形成的條件:空氣中含有足夠的水汽;空氣溫度下降到能夠凝結出來的程度。

    降水的主要類型有: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

    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

    33、世界降水的分布規律:

    赤道附近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

    中緯度地區大陸的西岸降水多于東岸和內陸地區;

    南北回歸線穿過的大陸西部或內陸地區降水少。

    34、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狀、地球的運動、海陸分布、地形地勢、人類活動、緯度位置、洋流因素。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相關文章

    初一地理上冊知識點匯總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知識點歸納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總結人教版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匯總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總結

    七年級地理上冊的知識點總結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整理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總結人教版2020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歸納總結人教版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大全

    107446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最近中文字幕国语免费高清6 | 色综合久久天天综线观看| 久久桃花综合桃花七七网|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广告| 日本视频一区在线观看免费| 视频在线观看国产| www.日本高清| 亚洲人成无码www久久久| 九九视频精品在线|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人和黑人牲交网站上线 | 最好看的免费观看视频 | 男人插女人网站| 日本猛妇色xxxxx在线| 中文天堂最新版www官网在线| 人体大胆做受大胆视频一|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网站 | 国产内射爽爽大片视频社区在线|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图片| 欧洲vat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1国内揄拍·国内精品对白| 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最新在线视频| 啦啦啦www播放日本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少妇愉情理伦片高潮日本| 最好看的中文字幕视频2018| 看视频免费网站| 要灬要灬再深点受不了好舒服| 91精品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中文乱码字字幕在线第5页|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乱码| 人妻影音先锋啪啪av资源| 国产免费变态视频网址网站| 国产精品视频李雅|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一区 |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好紧好爽好深再快点av在线| 日本红怡院亚洲红怡院最新|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