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學習方法>備考資料>

    八年級上冊地理復習提綱

    時間: 自暢0 分享

    地理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只要掌握了正確的復習方法,地理的學習起來會輕松很多。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八年級上冊地理復習提綱,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閱讀!

    八年級上冊地理復習提綱

    第一章 從世界看中國(“金磚四國”之一)

    一、遼闊的疆域

    1、位置優越

    ⑴半球位置:東半球,北半球。⑵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⑶緯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南部少數地區位于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沒有寒帶。

    ⑷位置優點

    發展農業生產 我國地域廣大,南北、東西氣候差異大,為發展多種農業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

    對外交往與合作 東瀕太平洋,多優良港灣,海上交通便利,有利于同海外各國友好往來;西部深入亞歐大陸內部,與多國接壤,使我國陸上交通能與中亞、西亞、歐洲直接往來。

    發展海洋事業 東臨太平洋,沿海多優良港灣,便于開發各種海洋資源。

    其它 造就了我國豐富的旅游資源,如北國冰雪、南國熱帶風光。

    2、國土遼闊

    ⑴陸地面積:約960萬Km2,差不多與整個歐洲的面積相等,僅次于俄羅斯、加拿大,在世界各國中居第3位,是世界上面積較大的國家。

    ⑵領土四至:東西相距約5000千米,南北相距約5500千米。

    最東: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E);最西:x疆的帕米爾高原(73°E);

    最南:南海的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4°N);最北:黑龍江省漠河以北主航道的中心在線(53°N)。

    ⑶陸上疆界:2萬多千米;海岸線:1、8萬多千米。

    ⑷陸上鄰國:陸上鄰國(14個):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老撾、越南。

    ⑸隔海相望的國家(6個):日本、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印度尼西亞。

    ⑹ 我國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國,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管轄的海域面積約300萬平方千米。渤海、瓊州海峽是我國的內海。渤海有我國的鹽場——長蘆鹽場,東海有我國的漁場——舟山漁場。

    ⑺半島、島嶼:主要半島—遼東半島、山東半島、雷州半島。主要島嶼—臺灣島(我國第一大島)、海南島。

    3、34個省級行政(P7中的圖1、7)

    ⑴行政區劃:我國現行的行政區劃基本上劃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縣(自治縣、縣級市)、鎮(鄉)三級。

    ⑵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香港、澳門2個特別行政區。

    ⑶我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簡稱、行政中心。新課 標第 一網

    ⑷特殊的省級行政區。 ①跨緯度最廣的是海南省。跨經度最廣的是內蒙古自治區。緯度的是黑龍江省。緯度最低的是海南省。

    ②人口最多的是廣東省。人口最少的是澳門特別行政區。少數民族數目最多的是云南省。

    ③面積的是x疆維吾爾自治區。面積最小的是澳門特別行政區。大陸海岸線最長的是廣東省。沿海島嶼最多的是浙江省。全部處于熱帶的是海南省。同時瀕臨黃、渤海的是遼寧省、山東省。

    ④鄰國最多的是x疆維吾爾自治區。鄰省最多的是內蒙古自治區、陜西省。

    ⑤北回歸線自西向東穿過的省是云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東省、臺灣省。

    二、 眾多的人口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⑴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國總人口12.95億,占世界人口總數的1/5以上。2005年1月6日,為中國13億人口日。⑵人口的突出特點: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⑶人口政策:實行計劃生育是我國一項基本國策。

    2、人口東多西少

    ⑴人口密度:我國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34人,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

    ⑵人口分布特點:以黑河(黑龍江省)——騰沖(云南省)為界,東多西少。

    ⑶34個省級行政區中,人口密度的是澳門特別行政區,人口密度最小的是x藏自治區。23個省中,人口密度的是江蘇省。

    三、多民族的大家庭

    1、56個民族

    ⑴人口數最多的是漢族,占全國人口總數的92%。

    ⑵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壯族,最少是珞巴族,人口在400萬以上的少數民族有壯族、滿族、回族、苗族、維吾爾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

    ⑶各民族有獨特的風俗習慣、文化藝術和傳統的體育活動,如漢族的端午節、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維吾爾族的開齋節、彝族的火把節、朝鮮族的長鼓舞等。

    ⑷民族政策:各民族不論大小,一律平等。

    2、民族的分布

    ⑴民族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⑵漢族:遍及全國,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⑶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部地區。

    第二章 中國的自然環境

    一、地勢和地形

    1、地勢呈階梯狀分布

    ⑴地勢特點: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西部多為山地、高原和盆地,東部則以平原和丘陵為主。

    ⑵三級階梯概況

    階梯名稱 海拔高度 主要地形類型 主要地形區

    第一級階梯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

    界線: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脈東緣

    第二級階梯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 內蒙古高原、云貴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

    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級階梯 500米以下 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相間分布 東南丘陵、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⑶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對我國氣候、河流、交通產生的影響:①對氣候的影響: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有利于海上的濕潤氣流向我國內陸推進,為我國廣大地區帶來了豐沛的降水。②對河流的影響:西高東低的地勢,造成我國的大江大河自西向東奔入海洋;河流從高一級階梯向低一級階梯流動時,落差大,產生巨大的水能。③對交通的影響:向東流淌的大河溝通了我國東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聯系,但階梯交界處的高大山脈成為我國東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礙。

    2、地形復雜多樣(P24中的圖2.4)

    ⑴四大高原的特點: 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冰川廣布、雪山連綿。

    黃土高原:世界上面積最廣的黃土分布區,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云貴高原:喀斯特地貌廣布,地表崎嶇不平。

    內蒙古高原:我國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蕩、一望無垠。

    ⑵三大平原特點:

    東北平原:我國面積的平原,地勢坦蕩,黑土廣布。

    華北平原:我國最完整的平原,又稱“黃淮海平原”。

    長江中下游平原:我國最低平的平原,河湖密布,的“魚米之鄉”。

    ⑶四大盆地特點:

    塔里木盆地:我國面積盆地,有我國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和我國內流河——塔里木河。 準噶爾盆地:我國面積第二大盆地,相對濕潤。

    柴達木盆地:我國地勢的盆地,有“聚寶盆”之稱。

    四川盆地:也稱“紫色盆地”,西部有面積較大的成都平原,農業發達,物產豐富,有“天府之國”的美譽。

    ⑷主要山脈(P26中的圖2.6)

    ①東西走向的三列:北列:天山——陰山;中列:昆侖山——秦嶺;南列:南嶺。

    ②東北——西南走向的三列:西列: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長白山——武夷山;東列:臺灣山脈。

    ③西北——東南走向的三列:北列:阿爾泰山;中列:祁連山;南列:巴顏喀拉山。

    ④南北走向的三列:北列:賀蘭山;中列:六盤山;南列:橫斷山區。

    ⑤弧形走向:喜馬拉雅山脈,其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第一高峰,位于中國和尼泊爾邊境。

    ⑥中國五岳:東岳泰山(山東),西岳華山(陜西),南岳衡山(湖南),北岳恒山(河北),中岳嵩山(河南)。

    ⑸主要丘陵:自北向南依次是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

    3、山區面積廣大

    ⑴山區:包括山地、崎嶇的高原和丘陵,約占全國陸地面積的2/3。

    ⑵山區的開發利用:

    有利條件:山區在發展旅游、采礦和農業多種經營等方面優勢較大,森林、礦產、生物資源、山區水能豐富。

    不利條件:地形崎嶇,交通不便,易發生自然災害:崩塌、滑坡、泥石流。開發利用山區時要特別注意生態環境建設,預防和避免山地災害的發生。

    二、氣候多樣、季風顯著

    1、南北氣溫的差異

    ⑴冬季氣溫分布特點:冬季南北氣溫差異大,北寒南暖,而越往北氣溫就越低。原因:主要受緯度影響,北方比南方獲得的太陽熱量少,氣溫低;冬季風加劇了我國北方的嚴寒,而南方由于山嶺的阻擋,受到的影響較小。

    一月0℃等溫線: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分布。

    ⑵夏季氣溫分布特點:在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區外,全國普遍高溫,大多數地方南北相差不大。原因:主要受緯度影響,南北獲得的太陽熱量差不多。

    ⑶我國冬季最冷的地方:黑龍江的漠河鎮;夏季最熱的地方:x疆的吐魯番。

    ⑷我國溫度帶的劃分:①依據:A、農業生產的實際;B、將≥10℃持續期內的日平均氣溫累加起來,得到的氣溫總和,稱為活動積溫,它是劃分溫度帶的主要指針。②五個溫度帶和一個高原氣候區。(P33中的圖2.15)

    溫度帶 寒溫帶 中溫帶 暖溫帶 亞熱帶 熱帶 高原氣候區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兩年三熟到一年兩熟 一年兩熟到三熟 一年三熟 一個一熟

    2、東西干濕的差異

    ⑴年降水量分布的總趨勢: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⑵我國降水最多地方是臺灣省的火燒寮;最少地方是x疆吐魯番盆地中的托克遜。

    ⑶根據降水量與蒸發量的對比關系,可劃分為四類干濕地區類型。(P36中的圖2、17)

    地 區 濕潤地區 半濕潤地區 半干旱地區 干旱地區

    干濕狀況 降水量>蒸發量 降水量>蒸發量 降水量<蒸發量 降水量<蒸發量

    植被 森林 森林、草原 草原 多荒漠

    3、我國氣候特點

    ⑴季風氣候顯著:①季風:季風是指隨季節變化而變更風向的風。②季風的成因:海陸熱力差異是形成我國季風的主要原因。③季風氣候的特征:冬季吹偏北風,寒冷干燥;夏季吹偏南風,溫暖濕潤。④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受夏季風影響明顯的地區稱為季風區;受夏季風影響不明顯的地區稱為非季風區。其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P39中的圖2.21)⑤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區別:季風區降水豐富,主要集中于夏季;非季風區夏季風難以到達,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較干旱。⑥我國東部地區主要的降水形式:鋒面雨。

    ⑵氣候復雜多樣:(P42中的圖2.26)①東部: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②西北部:溫帶大陸性氣候。③西南部(青藏高原地區):高原山地氣候。

    4、我國氣候的影響 ⑴氣候復雜多樣,有利于發展多種農業經濟,使我國的農作物和各種動植資源極其豐富。 ⑵季風區最突出的氣候特征是雨熱同期,降水量最多的時候,也是氣溫的時候,這時也正是農作物生長時期,雨熱搭配為農作物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

    ⑶容易帶來各種災害性天氣。冬季風活動強烈,會爆發寒潮;夏季風活動不穩定,也會導致水旱災害的發生。

    主要災害性天氣:主要有寒潮、臺風、旱災、洪澇等。其中水旱災害是對我國農業生產影響、最常見且分布范圍最廣的一種氣候災害。

    三、河流和湖泊 1、眾多的河湖

    ⑴外流河、外流區:最后流入海洋的河流為外流河,所在的區域為外流區。

    ⑵內流河、內流區:最終沒有流入海洋的河流為內流河,所在的區域為內流區。

    ⑶我國外流區和內流區的比較:

    流域名稱 占全國總面積 主要大河

    外流區域 2/3 流入太平洋:長江、黃河、珠江、瀾滄江(境外稱湄公河)。

    流入印度洋:雅魯藏布江(境外稱布拉馬普特拉河)、怒江(境外稱薩爾溫江)。

    流入北冰洋:額爾齊斯河。(我國流入北冰洋的河流)

    分界線 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內流區域 1/3 流入沙漠深處:塔里木河

    ⑷外流河與內流河水文特征的比較: ①外流河大多分布在東南部外流區內,受季風氣候影響,河流水量大,河水主要來源于大氣降水,河流汛期自南向北越來越短,秦嶺——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結冰現象。 ②內流河分布在西北內陸,水量較小,季節變化大,河水主要來源于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我國的內流河是塔里木河。

    2、京杭運河

    京杭運河是世界最長、開鑿最早的人工河。全長達1800千米,自北向南經過京、津2市和冀、魯、蘇、浙4省,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

    3、長江與黃河(P48中的圖2.32、P53中的圖2.36)

    長 江 黃 河

    長度 6300千米 5500千米

    發源地 唐古拉山 巴顏喀拉山

    特點 呈“V+W”字形,是我國第一長河,世界第三長河。 呈“幾”字形,是我國第二長河,是世界含沙量的河流。

    注入海洋 東海 渤海

    上、中、下游的分界點 宜昌、湖口 河口、孟津

    流經省區 青、藏、川、云、渝、鄂、湘、贛、皖、蘇、滬(11個) 青、川、甘、寧、內蒙古、陜、晉、豫、魯(9個)

    流經地形區 青藏高原、橫斷山脈、四川盆地、巫山、長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

    主要支流 嘉陵江、漢江、湘江、贛江 湟水、汾河、渭河

    開發 ①“水能寶庫”,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水電站:三峽、葛洲壩。②“黃金水道”,干流橫貫東西,終年不凍,宜賓以下四季通航。 ①中上游利用水能發電。水電站:龍羊峽、三門峽、小浪底。

    ②引黃灌溉:塞外江南——寧夏平原、河套平原;華北平原重要的引用水源。

    憂患 ①長江上中游湖泊面積縮小,森林和草地植被遭到破壞,自然生態環境日益惡化。

    ②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陽湖兩大水系,北岸的漢江,是中下游平原地區洪水的三個主要來源。

    ③川江灘多流急,荊江河段河道彎曲,水流緩慢,泥沙淤積。 ①上游:氣候趨于干旱,草地退化、荒漠化嚴重。寧夏、內蒙古境內初春時節易形成凌汛。

    ②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成為世界含沙量的河流。

    ③下游:河道變寬,水流緩慢,泥沙大量沉積,使河床抬高,成為“地上河”,洪水威脅嚴重,水污染加重。山東境內初春時節易形成凌汛。

    治理措施 ①興建長江中上游防護林,保持水土;興建分洪、蓄洪工程。(蓄)

    ②整治河道,退耕還林。(導)

    ③加固江防大堤。(防)

    ①上游:合理放牧,恢復林草植被,改善生態環境。修建水庫、水電站。

    ②中游:開展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植樹種草,退耕還林還草,打壩淤地,保持水土。

    ③下游:加固加高黃河大堤,疏浚河道,治理水污染。

    4、主要的湖泊

    我國的湖泊:青海湖(青海),是咸水湖。

    我國五大淡水湖:鄱陽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蘇)、洪澤湖(江蘇)、巢湖(安徽)。

    第三章 中國的自然資源

    一、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

    1、自然資源:在自然界中,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土地、陽光、礦產、森林、水和水能等。

    2、分類:

    可再生資源——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更新、再生,或能夠循環使用,如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非可再生資源——用一些就少一些,如礦產資源。

    3、特點: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不足,相對短缺。

    二、土地資源(6月25日 世界土地日)

    1、利用類型:耕地、林地、草地為農業用地,建設用地為非農業用地。

    2、各類土地構成比例不合理:耕地、林地少,難以利用的土地多,后備土地資源不足。

    3、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

    ⑴優勢:總量豐富、類型齊全,為我國因地制宜全面發展農林牧副漁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

    ⑵劣勢:人均占有量少、比例結構不合理、分布不均、各種土地資源破壞嚴重。

    4、分布地區

    ⑴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氣候濕潤的東部季風區。這里土地利用程度高,其中耕地主要分布在東部平原和低緩的丘陵地區;林地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南、東南的山地。

    ⑵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內陸地區。這里難利用土地多,土地資源的利用程度低,牧業在該地區的農業生產中占主要地位。

    ⑶北方旱地與南方水田的差異:北方地多水少,以旱地為主;南方水多地少,以水田為主。

    5、存在的問題: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亂占耕地等。

    6、基本國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三、水資源(3月22日 世界水日;3月22-28日 中國水周)

    1、水是寶貴的資源

    ⑴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淡水資源絕大部分為兩極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是深層地下水。目前,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僅占全球淡水資源的0.3﹪。

    ⑵水危機的原因:用水量增加、水污染、水浪費。

    2、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

    ⑴時間分配不均:夏秋季多、冬春季少且年際變化大。合理利用每一滴水:由于我國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平均,為了合理利用水資源,有必要興建水庫、跨流域調水等工程(如:引黃濟青、南水北調)。

    ⑵空間分布不均:南多北少,東多西少。特別是華北和西北地區缺水最為嚴重,我國水、土資源的配合不合理,進一步加劇了北方的缺水狀況。

    ⑶措施:①解決季節分配不均——興修水庫。②解決空間分布不均——跨流域調水。如引灤入津、引黃濟青、南水北調等。③節約用水,防治水污染。

    ⑷南水北調工程的三條計劃線路:①東線方案:在江蘇揚州市把長江水抽進京杭運河,用閘控制,逐級提升,過黃河后,自北自流,沿途供水,直達天津市。②中線方案:首先從丹江口水庫引水到華北平原,第二步在三峽巨型水庫建成后,利用高峽出平湖,筑渠輸水自流進漢江。③西線方案:計劃提高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的水位,再開鑿一些巨大的隧洞,把長江水引入黃河上游,補充西北的水源。

    3、我國水資源的特點:⑴水資源短缺;⑵時空分布不均。

    第四章 中國的經濟發展

    一、逐步完善的交通運輸網——“先行官”

    1、經濟發展的“先行官”

    ⑴交通運輸:指的是利用交通工具把人或物從一個地方運送到另一個地方。

    ⑵運輸工具:火車、汽車、船舶、飛機等。

    ⑶運輸方式:公路、鐵路、航空、水運和管道。

    ⑷現代各種運輸方式的比較:

    運輸方式 優點 缺點

    公路運輸 方便、機動靈活、速度快 運費較貴、運量較小

    鐵路運輸 速度快、運費低、運量大、連續性好 靈活性較差、短途運輸成本高

    航空運輸 速度最快、舒適、安全 運量最小、運費

    水路運輸 運費最低、運量 速度最慢、受天氣影響較大

    管道運輸 方便、速度快運量大、運費低、損耗小、安全可靠、連續性強、管理方便 靈活性差

    ⑸歷的四大米市:無錫、九江、蕪湖、長沙。

    原因:①雨熱同期的氣候使得這里的農作物以稻米為主。②這里位于長江干流和許多支流以及京杭大運河的交匯處,水運條件非常優越。③長江中下游自古就是人口聚集的地區,有很大的市場。

    2、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線

    南北向的鐵路線(自東向西排列) 1、京滬線

    2、京九線

    3、京哈——京廣線

    4、焦柳線

    5、寶成——成昆線

    東西向的鐵路線(自北向南排列) 6、京包——包蘭線

    7、隴海——蘭新線

    8、滬杭線——浙贛線——湘黔線——貴昆線

    ⑴我國交通運輸的分布特點:分布不均,東部密集,西部稀疏,密度相差很大。

    ⑵我國最重要的運輸方式:鐵路運輸。

    ⑶我國主要鐵路線: “三橫五縱” (P91中的圖4.6)

    3、轉換靈活的交通運輸樞紐

    項目 所在省(區) 交匯的鐵路

    北京 北京 京哈、京滬、京九、京廣、京包

    成都 四川 寶成、成昆

    徐州 江蘇 京滬、隴海

    株洲 湖南 京廣、浙贛、湘黔

    蘭州 甘肅 包蘭、蘭新、隴海、蘭青

    杭州 浙江 滬杭、浙贛

    鄭州 河南 隴海、京廣

    ⑴在若干條交通運輸線交叉的地方,形成了重要的交通運輸樞紐,分為單一型和綜合型。

    ⑵重要的鐵路運輸樞紐:

    4、選擇合理的交通運輸方式

    ⑴客運:根據旅客的出行目的和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進行選擇。

    ⑵貨運:①貴重或急需的貨物且數量不大的,多由航空運送;②易死亡變質的活物、鮮貨,短程可由公路運送,遠程而又數量大的可用鐵路上的專用車;③大宗笨重的貨物,遠距離運輸,盡可能利用水運或鐵路運輸。

    二、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基礎產業

    1、農業與我們

    ⑴概念:利用動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長發育規律,通過人工培育來獲得產品的各部門,統稱為農業。

    ⑵地位:農業是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基礎產業。

    ⑶主要部門:依據勞動對象的不同,分為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副業五個部門。

    2、農業的地區分布

    ⑴我國農業的地區分布,主要表現為東西、南北和垂直三個方面的差異。其中,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線為界,把我國分為東部農耕區和西部牧業區。

    ⑵東部地區農業分布:①種植業:東部半濕潤和濕潤的平原地區。②林業:東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區,以及東南部的人工林區。③漁業:東部沿海地區是我國海洋捕撈和海洋養殖的基地;長江中下游地區是我國淡水漁業最發達的地區。

    ⑶西部地區農業分布:①天然草場廣布,以畜牧業為主,種植業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源、河谷和綠洲。②我國四大牧區:內蒙古牧區、x疆牧區、青海牧區、x藏牧區。

    ⑷南北差異: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

    耕地類型 作物熟制 主要農作物

    北方地區 旱地 東北平原:一年一熟

    華北平原: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 小麥、花生、大豆、甜菜、棉花。

    南方地區 水田 長江中下游平原:一年兩熟

    華南及海南島:一年三熟 水稻、油菜、甘蔗、棉花。

    ⑸我國三大產棉區:x疆南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

    3、發展農業要因地制宜

    ⑴宜林則林: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但是發展林業可以保持水土。

    ⑵宜糧則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豐富,利于耕作的地方,適宜種糧。

    ⑶宜牧則牧:降水較少,但是牧草生長良好,適宜發展畜牧業。

    ⑷宜漁則漁:河湖較多的地方和沿海地區,適宜發展漁業。

    4、我國農業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⑴問題:耕地減少、水土流失、自然災害、環境污染等。

    ⑵對策:①退耕還林還草,植樹造林種草。②科技興農,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優質、高產、高效農業。③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多種經營業。④建立穩定的商品糧基地。

    ⑶九大商品糧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江淮地區、太湖平原、江漢平原、鄱陽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

    ⑷ 我國東部和西部地區農業發展方向的差別及原因。

    ①“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積極發展出口創匯農業”的地理條件:地勢平坦,多平原、丘陵地形;降水豐富,熱量充足,水熱配合較好;交通發達,便于運輸,臨海,進出口方便,適于發展對外農業貿易;技術設備先進,信息來源廣;居民眾多,市場大。

    ②“西部地區之所以要實行退耕還林,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特色農業”主要是因為西部自然條件在發展耕作業方面處于劣勢,不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已導致了生態環境的惡化,形勢嚴峻,所以必須根據西部特點發展生態農業、特色農業。

    三、工業的分布與發展——主導產業

    1、工業與我們

    ⑴概念:從自然界取得物質資源,以及對原材料(礦產品、農產品)進行加工再加工的過程。

    ⑵分類:

    重工業 以生產生產數據為主的工業 采礦、冶金、電力、機械、化學工業、核工業等。

    輕工業 以生產生活數據為主的工業 紡織、食品、皮革、造紙、鐘表、家用電器等。

    2、工業的空間分布(3沿)

    ⑴沿鐵路線:京廣、京滬、哈大等鐵路沿線形成許多工業基地。

    ⑵沿河:黃河流域是能源開發的重要工業帶;長江沿線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漢、重慶等城市為中心的沿江經濟發達地帶。

    ⑶沿海:集中了4個工業基地、5個經濟特區、14個沿海開放城市等工業最發達的經濟核心區。

    ⑷我國的四大工業基地

    工業基地 遼中南地區 京津唐地區 滬寧杭地區 珠江三角洲

    工業中心 大連、沈陽、鞍山 北京、天津、唐山 上海、南京、杭州 廣州、深圳、珠海

    工業特色 我國的重工業基地 我國北方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我國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3、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⑴涵義:以新的科學技術為基礎,電子和信息為龍頭,產品科技含量高的新興產業。

    ⑵特點:科技人員比例大、研究開發費用高、產品更新換代快。

    ⑶布局: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現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點。北京中關村是我國第一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988年)

    ⑷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地區發展方向差導:沿海——科技園區型;沿邊——貿易導向型;內陸——國防軍工型。

    如何學好地理的方法

    1.學習地理,從初一抓起

    初一地理中包含了整個地理學習的最基礎的知識,非常重要。比如經緯網,等高線,地球運動,世界氣候等重要知識。這些知識在地理學科的后期學習也是經常運用到的,所以要打好基礎。

    2.上課要認真聽講

    不要指望著上課睡覺而課下背背課本上的條條框框就想提高地理成績,那是妄想!地理原理是要理解的,你課堂上認真聽課了,真正理解了,課下就不用再費大力氣去自學了。況且很多重要的知識和原理隱含在“活動”中,課本中根本沒有給出直接的答案,你必須認真聽課才能學到有用的知識。充足的睡眠是你提高聽課效果的重要保障。

    3.直觀理解

    在整個地理學習過程中,都要對書上出現的各種地圖徹底理解,做到看到圖就知道它在說什么。心里有圖,把地圖和地理知識(地形、氣候、人口分布、經濟發展等等)對照起來,這是學好地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這一點都還沒有做好的,需要理解回到課本,從頭開始梳理一些課本上的各種地圖。

    4.課后鞏固練習

    練習很重要,習題中有很多與教材所舉的例子是同類型的,做習題的同時盡量不要看資料書,憑記性和理解去練習同時結合前面所學的知識點,一環緊構一環,這樣學習能起到事半功倍。

    中考地理復習計劃

    一.進行三輪復習

    第一輪對照課本內容認真復習一遍,對一些概念性的內容,要強調理解記憶,布置到位,目的要明確。然后進行模擬測試,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第二輪精講多練,以練為主,在鞏固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加強運用及識圖能力的練習和提高。并查漏補缺,以及綜合運用練習。通過復習彌補知識的缺漏,強化重點,解決難點,真正提高學生的地理科學素養。

    二.關注生活和熱點

    社會熱點,身邊的生活環境問題往往是地理考試的切入點。老師要指導學生將這些問題回歸課本,從中找出相關的地理素材,用學科知識去分析,闡述和評價重大社會問題及人類生產和生活所面臨的諸多問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三.提高讀圖能力

    地圖是學習地理的拐杖,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是地理知識的重要載體。因此,考生讀圖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地理成績的好壞。在最后的復習時間,學生要將地圖裝在大腦里,培養自己圖文轉換的能力,做到腦中有圖,心中有理。

    四.增強考試技能

    要加強讀題和審題能力的訓練。在平時模擬考試訓練中,要注意經常變換題型,以免出現答題時的定勢現象。其次,要注意語言運用的準確性,答卷中用詞不準確或不完整,也會影響得分。最后,要注意檢查。特別是選擇題,得分容易失分也容易。做完后一定要認真檢查。


    八年級上冊地理復習提綱相關文章

    八年級上冊地理復習提綱(考點匯總)

    八年級上冊地理復習提綱

    八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與復習提綱

    八年級上冊地理復習提綱2020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整理

    2021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復習提綱

    2020地理八年級上冊復習提綱

    八年級上地理復習提綱2020

    2017年八年級上冊地理復習提綱

    八年級地理復習提綱

    八年級上冊地理復習提綱

    地理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只要掌握了正確的復習方法,地理的學習起來會輕松很多。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八年級上冊地理復習提綱,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閱讀!八年級上冊地理復習提綱第一章 從世界看中國(“金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精選文章

    • 魯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知識提綱
      魯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知識提綱

      在初中的學習過程中,初二的你會接觸到一門新學科——物理,認真的你肯定想好好了解這個新朋友,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魯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知識

    • 八年級下冊物理滬粵版提綱
      八年級下冊物理滬粵版提綱

      初中物理對于同學們來說是一個新的開始,而且它作為中考中重要的一門學科,我們很有必要掌握所有的知識,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八年級下冊物理滬

    • 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復習提綱
      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復習提綱

      物理是理科的重點學科,而且學習起來又有一些難度,你是不是需要一份物理復習提綱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復習提綱,希望能

    • 八年級上冊人教版物理復習提綱
      八年級上冊人教版物理復習提綱

      物理是中考的一門重要科目,學好物理很重要,找對方法可以幫我們更好的學習物理。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八年級上冊人教版物理復習提綱,希望能夠

    111358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我把护士日出水了| 日本xxxxx高清视频| 黄色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爆乳一区二区三区无码av| 欧美日韩国产网站| 成人自拍小视频| 国产精品666| 免费国产成人α片| 乌克兰大白屁股| 99精品热女视频专线|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 欧美激情综合亚洲五月蜜桃|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午夜a| 国产精品igao视频|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综合网| 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麻豆发布| 91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 美女色又黄一级毛片|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mv视频在线 | www.精品国产| 男人女人真曰批视频大全免费观看| 日本视频www色| 国产精品夜间视频香蕉| 免费国产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女国产乱让韩| 2020国产在线| 玩物无删减版180分钟| 无遮无挡爽爽免费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丁香花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图片| 黄色a一级视频| 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天堂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四虎影视在线观看2022a| 久久综合九色欧美综合狠狠| 5555在线播放免费播放| 玩肥熟老妇BBW视频| 妖精色av无码国产在线看| 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综合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