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高中學習方法 > 高一學習方法 > 高一語文 > 高一語文必修一第一課《沁園春·長沙》課文全解

    高一語文必修一第一課《沁園春·長沙》課文全解

    時間: 文娟843 分享

    高一語文必修一第一課《沁園春·長沙》課文全解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習語文需要講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學會對知識點進行歸納整理。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必修一《沁園春•長沙》課文解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必修一 第一課《沁園春•長沙》

      【基礎知識】

      重要字音:

      沁(qǐn)園春 百舸(gě) 崢(zhēng)嶸

      寥廓(kuò)揮斥方遒(qíu) 漫(màn)江 攜(xié)來 浪遏(è)飛舟

      多音字:

      汗水 可汗 數字 數典忘祖 數見不鮮

      重要字形:

      沁香 分泌 謾罵 漫江 惆悵 為虎作倀 蒼茫 滄桑 阻遏 碣石

      重要詞義:

      崢嶸:本義形容山勢高峻突出,引申為不平常。

      揮斥方遒:熱情奔放,勁頭十足。遒,強勁有力。

      激揚:激濁揚清,批評壞的,褒揚好的。

      近義詞辨析:

      寥廓:(天空)高原空曠。

      遼闊:(土地海洋等)遼遠廣闊。

      意氣:意志和氣概,志趣和性格。也指因主觀偏激而產生的情緒,如意氣用事。

      義氣:由于私人關系而甘于承擔風險或犧牲自己利益的氣概。如講義氣。

      遏制:制止,控制(一般只能是一定程度上的效果)。

      遏止:用力阻止住。如滾滾洪流,不可遏止。

      文學常識:

      詩歌:古代文學體裁之一,起源于古代勞動。《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開創了我國詩歌現實主義的源頭。戰國時期在南方出現的楚辭體代表作《離騷》開創了我國詩歌浪漫主義的先河。以“五四”新文化運動為界,詩歌分為新體詩和舊體詩。“五四”以前的詩歌統稱為舊體詩,其中舊體詩又以唐代為界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唐代以前的詩歌統稱為古體詩,近體詩從唐代才開始興起。古體詩和近體詩的主要區別在格律方面――即能否押韻、講究平仄、對仗。近體詩又分為律詩、絕句和排律。律詩都是八句的,有七言律詩和五言律詩;絕句都是四句的,有七言絕句和五言絕句。五四以后興起的新體詩也有格律詩和自由詩之分,其中用舊格律填寫新內容的稱為格律詩,像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其它的稱為自由詩,像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戴望舒的《雨巷》和艾青的《大堰荷――我的保姆》等。

      詞:是詩歌的一種。詞的全名為曲子詞,是與曲調相諧和的唱詞。詞起源于隋唐之際,隋代已有聲腔,曲調,但不見曲子詞。到了唐五代開始出現發間曲子,也就是有了樂譜后而按譜寫詞,名為曲子詞,后簡稱為詞。現存最早的民間曲子詞是在敦煌莫高窟藏經室中發現的敦煌曲子詞。現存最早的文人詞是李白的《憶秦娥》和《菩薩蠻》。因而李白被尊為“百代詞曲之祖”。詞發展于五代,到了宋代發展到頂峰。根據風格特點,詞有婉約和豪放之分;按照字數,詞有小令、中調和長調之分。

      【文本釋要】

      這首詞作于1925年。當時革命運動正蓬勃發展。五卅運動和省港大罷工相繼爆發,毛澤東直接領導了湖南的農民運動。同時,國共兩黨的統一戰線已經確立,國民革命政府已在廣州正式成立。這年深秋,毛澤東去廣州主持農民運動講習所,在長沙停留期間,重游橘子洲,寫下了這首詞。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點明了時間、地點和特定環境。抒情主人公在深秋時節,獨自一人佇立在橘子洲頭,望著湘江水向北奔流不息。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一個“看”字,總領七句。遠望群山,重重疊疊的樹木遍染紅色。近看湘江,滿江秋水碧綠澄澈,船只爭相行駛。仰望天空,雄鷹有力地翱翔。俯視水中,魚兒歡快地暢游。宇宙萬物都在這秋天里生氣勃勃地自由舒展。這幾句,詩人描繪了在橘子洲頭所見到的一幅色彩絢麗的秋景圖,遠近相間、動靜結合、對照鮮明,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氣氛。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面對這一派生機勃勃的大千世界,詩人思緒萬千,不禁發問:廣闊無垠的大地呀,誰才是主宰你消長興衰命運的真正主人呢?這一問道出了詩人的雄心壯志,表現了他的博大胸懷。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橘子洲曾是詩人與眾多革命同志聚會的地方,它見證了許多不平凡的歲月。舊地重游,自然引起詩人對往昔生活的回憶。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一個“恰”字,總領七句。正值青春年少的同學們,意氣風發,才華橫溢,激情奔放,敢說敢做,革命斗志十分旺盛。面對祖國大好河山,指點評論,經常在一起討論國家大事,寫出激濁揚清的文章,把主宰一方的軍閥統治者看得如糞土一般。這幾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發的戰斗風貌和豪邁氣概。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還記得嗎?當年我們一同到江心游泳,盡管風高浪急,連船只行進也很困難,但我們這些人卻以同洶涌的急流拼搏為樂。這里以設問結尾,實際上是對“誰主沉浮”的巧妙回答。

      這首詞上片描繪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機勃勃的湘江寒秋圖,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問題。下片回憶了往昔的崢嶸歲月,表現了詩人和戰友們為了改造舊中國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和壯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給出了“誰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國家命運的,是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治者、敢于改造舊世界的青年革命

      【疑難點撥】

      1.這首詞既寫景又抒情,說說作者通過寫景抒發了什么樣的情感。

      答: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是寫景抒情詩文中常見的表現手法,即在景物描寫中自然而然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詞中分別寫了山、林、江、舸、鷹、魚;又分別描繪了它們的特征,如紅、染、碧、流、擊、翔;再突出它的數量、程度、范圍,如萬、層、漫、百、長、淺;再展示它們的空間位置,如空中、水底、遠、近、高、低等。最后由點到面,“萬類霜天競自由”,用一個“競”字寫出了生命的力量。在青年革命者毛澤東眼中的秋,呈現出了一種色彩斑斕、生機勃發的美,一種催人奮進、給人力量的美。面對這樣的大好河山,青年毛澤東抒發了改天換地的壯志豪情,發出了“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浩嘆。

      2.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這句詩與前面的秋景有什么關系?由贊美秋景到提出問題,其中內在的聯系是什么?

      答:在前面描寫秋景的基礎上,詩人甩開了“景“,一下子提出”誰是大地的主宰“這樣一個問題,由自然景物過渡到對社會的思考,這兩者之間的相通之點就是以奮斗求生存。自然界中的“萬類”尚且不畏寒冷而“競自由”,顯示自己生命的力量,何況我們有思想有壯志的青年?這一問,顯示了青年毛澤東以天下為已任的宏大胸襟。

      【課外鏈接】

      《沁園春長沙》賞析(向明)

      1.萬山紅遍,一派壯麗秋景

      從美學上講,崇高美表現于外在方面,體現為高大、遼闊、巍峨、宏偉等壯麗景象。德國哲學家康德把崇高分為兩類:數學的崇高,如高山的體積;力學的崇高,如暴風雨的氣勢。俄國文藝批評家車爾尼雪夫斯基也說:“一件事物較之與它相比的一切事物要巨大得多,那便是崇高。”孔子也把“大”與崇高聯系起來,贊嘆:“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這種巍峨、博大、壯闊的崇高美,在毛澤東詩詞中,以對山川景物的描繪體現得最為鮮明。《沁園春長沙》就是其中最優秀的篇什之一。

      這首詞上半片著重寫景。“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一開始,作者便把自己置于秋水長天的廣闊背景之中。同時也把讀者帶進了一個高遠的深秋境界里。遠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作者不僅看到了眼前岳麓山的楓林,也可能聯想到了北京香山的黃櫨,和祖國無數山岳中由綠變紅的烏柏、水杉、槭樹、槲樹、黃連木……那一重重山,一層層樹,讓自然之神彩筆一抹,暈染得一片嫣紅,比二月笑放的春花還要艷麗,比六月飄舞的彩霞更加瑰奇。近觀:“漫江碧透,百舸爭流。”秋水澄澈,秋江碧波,腳下的湘江,在秋天更加清澈晶瑩,如碧綠的翡翠,如透明的水晶。江面上,千帆競發,百舸爭渡,靜中有動,生氣勃勃。仰視,“鷹擊長空”,萬里無云的秋空,雄鷹奮振健羽,自由飛翔。俯瞰,“魚翔淺底”,因透明而清淺見底的江里,魚群擺動鰭尾,任意遨游。作者以短短四句詩,描繪出一幅立體的寥廓萬里、絢麗多彩的江南秋景,宛如當代嶺南畫派大家關山月濃墨重彩的彩墨山水圖。不愧為“驅山走海置眼前”(李白《當涂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咫尺應須論萬里”(杜甫《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的大手筆。它與作者的另一首詞《沁園春雪》所描繪的“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北國風光,均是雄奇偉麗的全景式風景畫。

      2.風華正茂,一段崢嶸歲月

      崇高美表現于內在方面,則為偉大高尚心靈的反映。古羅馬的朗吉弩斯在《論崇高》一文中,就提出崇高是“偉大心靈的回聲”。這首詞的下半片著重抒情,正是這種偉大心靈回聲的抒發。這種抒發,首先是通過回憶引出的。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作者想起當年曾和同學、朋友,在橘子洲一帶散步、游泳,暢論天下大事的情景,回憶起那一段難忘的崢嶸歲月。

      這首詞寫于1925年深秋。大約是在毛澤東同志離開湖南前往當時革命活動的中心廣州時所寫的。毛澤東同志從1911至1925年,曾數度在長沙學習、工作和從事革命活動。這期間,國內外發生了許多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俄國十月革命、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等,都是影響世界形勢的巨大變革。這樣的歲月,如歷史群山中聳峙的一座又一座崢嶸的高峰。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在這崢嶸歲月里,作者和他的同學如蔡和森、何叔衡、張昆弟等立志救國的知識青年,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飛揚,才華橫溢,意氣風發,熱情奔放。詩人巧妙地化用了《莊子•田子方》中“夫至人者,上窺青天,下潛黃泉,揮斥八極,神氣不變”的意境,來形容新時代的青年從舊思想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自由奔放的胸襟。(揮斥,自由奔放的意思。方遒,正當旺盛有力的意思。過去有人解釋“揮斥”為批判駁斥,“方遒”為專家權威,是不準確的。)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這是對“崢嶸歲月”“揮斥方遒”的進一步具體化。面對“萬山紅遍”的美景,他們既贊嘆錦繡河山的壯美,又悲憤大好河山的沉淪。于是,發表激濁揚清的文章,抨擊黑暗,宣揚真理,鄙視當時的“萬戶侯”──軍閥如糞土。在這一時期,毛澤東同志在長沙組織了湖南學生聯合會、新民學會,開辦了平民夜校、文化書社和湖南自修大學,參加了反對袁世凱稱帝、領導了驅逐張敬堯等軍閥的活動。特別是創辦《湘江評論》,成立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為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在湖南地區做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準備。這些既是“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的具體內容,又是寫作這首詞的時代背景。了解這個背景,有助于我們進一步體會詞中閃耀著的革命者崇高心靈的美的光芒。

      3.中流擊水,一腔拿云心事

      “少年心事當拿云。”(李賀《致酒行》)詩人和同伴們的拿云心事,從“攜來百侶曾游

      ”到“糞土當年萬戶侯”,可說是直抒胸臆,盡情傾吐,如長江大河,滔滔而下,氣勢磅礴,痛快淋漓。在結尾時“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則是采取象征手法,形象地表達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壯志。

      “中流擊水,浪遏飛舟。”一種解釋認為“擊水”為游泳,在激流中奮臂劃水,掀起的浪花甚至阻擋了飛速前進的船舶。我總感覺這一意境與作者贊揚“百舸爭流”的精神不太符合。我傾向于“中流擊水”即“中流擊楫”的轉化。《晉書•祖逖傳》:祖逖“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后來“中流擊楫”就成了立誓復興祖國的代詞。在這里正表示詩人要在新時代的大潮里,乘風破浪,鼓槳前進,立誓振興中華的壯志豪情。使人讀后仿佛聽到了一顆愛國愛民的赤心,在怦怦躍動,從而感受到一種偉大胸懷所反映出的崇高美。

      我國古典詩詞的藝術表現手法,很講究情與景的交融。劉勰說:“繁采寡情,味之必淡。”(《文心雕龍》)謝榛說:“景乃詩之媒,情乃詩之胚;合而為詩,以數言而統萬形,元氣渾成,其浩無涯矣。”(《四溟詩話》)這首詞較好地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前半片雖著重寫景,卻處處景中寓情。“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既是四周楓林如火的寫照,又寄寓著詩人火熱的革命情懷。紅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萬山紅遍”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現,是對革命與祖國前途的樂觀主義的憧憬。“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則是作者對自由解放的向往與追求。“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感嘆,則由寫景直接轉入抒懷,自然帶出下半片的抒情樂章。

      下半片雖著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處。“憶往昔崢嶸歲月稠”,以崢嶸形容歲月,新穎、形象,將無形的不平凡的歲月,化為一座座有形的崢嶸的山峰,給人以巍峨奇麗的崇高美。“中流擊水,浪遏飛舟”,也是一幅奮勇進擊、劈波斬浪的宏偉畫面。可以說,《沁園春長沙》的崇高美,是以情為經線,景為緯線,交織而成的。它不僅使我們得到欣賞壯麗秋景的藝術享受,也使我們從詩人昂揚熾烈的革命情懷中,汲取奮發前進的信心和力量。(選自《毛澤東詩詞鑒賞》,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有刪節)

      【教材練習】

      一、反復朗讀并背誦這首詞,注意把握情感和節奏。

      答:朗讀前可先劃分節奏,標出停頓、重音和韻腳,再盡可能把自己想像成站在橘子洲頭的青年詩人,面對大好秋色,然后吟誦這首詞。這就可能更深入地把握這首詞的感情基調,理解詩人的情懷,從而更準確地讀出這首詞的意蘊。

      二、用自己的話描述這首詞所描寫的湘江秋景,看看詩人主要通過哪些意象來表現自己的情感和思緒;詞的下片轉到“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圍繞“同學少年”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懷?

      答:上片通過寒江、霜天(氣候),萬山(層林盡染),湘江(碧透、百舸爭流),飛鷹、游魚(萬類霜天競自由)等意象,形象地表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社會的樂觀態度和壯志豪情。下片寫了意氣風發、揮斥方遒、激揚文字、指點江山、擊水中流、浪遏飛舟的同學少年,表現了“同學少年”以天下為己任、改造舊世界、創造新天地的戰斗精神。

      三、毛澤東既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又是一位有著鮮明個性和獨特風格的詩人、書法家。課外欣賞毛澤東的詩詞和書法作品,并與同學交流心得。

      答:毛澤東創作的詩詞,大多有他自己的書法手跡留世,這就便于把他的詩詞和書法結合在一起來欣賞。欣賞時,要使學生感受到毛澤東詩人的豪情、書法家的狂放和政治家的浪漫是如何高度統一的。當前許多學校都開通了校園網,可以組織班上同學在網上發起專題討論,讓更多的同學了解毛澤東的詩詞藝術和書法藝術。同時,不妨動員學校語文老師參與其中的討論,并以此為契機,讓校園網進一步成為學生語文學習和交流的園地。

      【高考鏈接】

      閱讀下文,完成第1~4題。(2003年上海高考試題)

      望 海 樓①

      米 芾

      云間鐵甕②近青天,縹緲飛樓白尺連。

      三峽江聲流筆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幾番畫角催紅日,無事滄州③起白煙。

      忽憶賞心何處是?春風秋月兩茫然。

      [注]①望海樓:宋時在鎮江城內。②鐵甕:鎮江古有“鐵甕城”之稱。③滄州:濱水的地方。

      1、本詩所詠的是望海樓,卻先寫鐵甕城聳立云間,鄰近青天,作用是 。

      2、本詩頷聯在兩句之首分別冠以“三峽”“六朝”從

      和

      兩個方面拓展了詩歌的境界,增強了詩歌的氣勢。

      3、對“三峽江聲流筆底,六朝帆影落樽前”的理解不確切的一項是( )

      A、登樓望江,聯想到了三峽的險峻。

      B、片片帆影,倒映在詩人的酒樽里。

      C、征帆流舸,激起詩人飲酒的豪情。

      D、濤聲陣陣,引發詩人作詩的雅興。

      4、這首詩的頸聯多角度寫景,請具體說明其中的兩點。

      附答案:1、烘托望海樓的高峻。(這是襯托手法的運用)2、“三峽”和“六朝”,一個是地理概念,一個是年代概念,是兩個不同的緯度,所以從這個角度出發思考,所填空應該是:空間、時間。3、B

      4、這首詩的頸聯所寫的角度不止兩個,如“紅日”和“白煙”是從色彩角度,“畫角”則是從聲音的角度,而“催”和“起”則是從動態的角度等,但根據題目要求只要回答出兩點就可以了。

      【課內閱讀】

      1.詩詞為了押韻,往往顛倒詞序和句序。“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的正常順序本來是

      A.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B.寒秋獨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C.寒秋獨立,橘子洲頭,湘江北去

      D.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獨立寒秋

      2.《沁園春•長沙》的上闋描繪了一幅秋景圖,能體現這幅畫面特征的一個字是

      A.盡 B.碧 C.爭 D.競

      3.對《沁園春•長沙》的賞析,說法不恰當的一項是

      A.這首詞既描繪了湘江寒秋圖,又抒發了革命者的豪情壯志。

      B.這首詞描繪了深秋的蕭瑟景象,寫出了作者心中的悲涼情緒。

      C.用詞準確精當是這首詞的一大特點,如“萬山紅遍”,一個“萬”字摹出了群山疊嶂之態,“遍”字繪出了紅色的徹底。

      D.從詞中可以看出,詩人和一群同伴在長沙經歷了不平凡的歲月,見證并參與了許多重大歷史事件。

      4.對《沁園春•長沙》這首詞抒情方法的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這首詞借景抒情,借助豐富的想像和雄奇的畫面來表達詩人的豪情。

      B.上闕對寒秋嚴霜下萬物蓬勃活躍、奮發自強的情狀做了描繪,為下文的抒情烘托了背景,渲染了氣氛。

      C.這首詞由眼前事,過渡到對景的描寫,直接抒發了詩人的豪情。

      D.這首詞由眼前所見,通過豐富的聯想和想像,情景交融,抒發了詩人的感情。

      【課外閱讀】

      閱讀下面一首詞,回答問題。

      水調歌頭 游泳

      毛澤東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1、選出對第三個整句(即“不管……寬余”)的分析中不正確的一項( )

      A、詩人既是寫實,又是比喻。

      B、詩人用比較的方法,進一步表現了在風浪中搏擊的豪邁之情。

      C、詩句抒發了詩人勇敢、無畏的革命激情和斗志。

      D、詩人覺得只有與風浪搏斗才能感到舒暢。

      2、對詩人引用的孔子的一句名言所作的分析,哪一項不正確( )

      A、這句話的原意是以流水的一去不復返,比喻時間的流逝,告誡人們,要努力創造美好的事物。

      B、詩人借用這句話,是激勵自己和人民要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加速建設自己的國家。

      C、這句話在詞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D、孔子的話是一個比喻句。

      3、對下片第三個整句(即“更立……平湖”)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西江”指的是從四川宜賓到湖北宜昌的一段長江。

      B、“石壁”指計劃要建的三峽大壩,“巫山”即巫山山脈,長江橫截穿過巫山,形成著名的長江三峽。

      C、“巫山云雨”這個典故出自《高唐賦》。

      D、“高峽”指巫峽,“平湖”指建造好的水庫。

      4、對整首詞的藝術特點的分析,不當的一項是( )

      A、豐富奇特的想像

      B、巧妙地引用歌謠

      C、借用古語來過渡和抒情

      D、用神話故事來烘托祖國建設的突飛猛進

      5.對下面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紅葉(沙白)

      風,把紅葉/擲到腳跟前/噢,秋天!/綠色的生命也有熱血,經霜后我才發現……

      A.詩中“擲”字,寫出了秋風勁吹,楓葉零落之狀。“腳跟前”暗含了作為抒情的主人公的“我”,自然地引出下面的感受。

      B.“噢”字委婉曲折地引出詩人的一番領悟,這領悟又可分為兩層:第一層是一般人都有的感受,第二層蘊含了詩人獨有的感受。

      C.“綠色的生命也有熱血”,“綠”一般象征和平、蓬勃生長,“紅”一般象征流血、奮斗、犧牲,詩人道出了二者內在聯系的必然。

      D.詩人說是在“經霜”后才發現這一真諦的。“經霜”語涉雙關,即是對楓葉經霜變紅的實寫,又是暗喻在坎坷曲折的人生中所經受的考驗。

      6.對下面一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我遙望(曾卓)

      當我年輕的時候/在生活的海洋中,偶爾抬頭/遙望六十歲,像遙望/一個遠在異國的港口/經歷了狂風暴雨,驚濤駭浪/而今我到達了,有時回頭/遙望我年輕的時候,像遙望/迷失在煙霧中的故鄉

      A.“狂風暴雨、驚濤駭浪”是指政治上的狂風暴雨、驚濤駭浪。

      B.詩的上闋是說:年輕的時候覺得時間過得很慢,遙望六十歲,仿佛非常遙遠。

      C.詩的下闋是說:到了六十歲的港口,回首一望,覺得時間過得很快,青春歲月有如故鄉一樣親切。

      D.這首詩通過時間轉換為空間的巧妙構思,告誡人們華年易逝,喚起人們成就學業,事業的緊迫感。

      附答案:課內閱讀:1.C 2.D 3.B

      4.C課外閱讀:1.D 2.A 3.D 4.A 5.C 6.A
    看過" 高一語文必修一第一課《沁園春•長沙》課文全解 "的還看了:

    1.高一語文必修一必背課文

    2.高一語文必背課本電子版

    3.高一語文必修一第一課知識點

    4.高一語文必修二必背課文

    132262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天堂中文www官网| 99re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首页| 久久99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 久草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给合综合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久久人人爽爽人人爽人人片AV| 久久久久香蕉视频| 中文字幕不卡在线高清| 中文在线观看视频| www.狠狠操| 91中文字幕在线| 婷婷综合激情网| 韩国理论福利片午夜| 蜜桃视频一日韩欧美专区 |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三级韩级2| 西西大胆午夜人体视频| 色综合综合在线|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视频| 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视频37p | 免费中文字幕不卡视频| 亚洲综合色成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ⅴa在线观看| 久久这里有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日韩高清| 99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202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人成精品香港三级古代|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 玩弄丰满少妇视频| 欧美xxxx做受欧美|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夜夜嗨 | 两个人看的视频www在线高清|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蜜桃| 精品1州区2区3区4区产品乱码|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 抽搐一进一出在深一点| 国产高清一级毛片在线人| 国产做a爰片久久毛片|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