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語文文學類文本閱讀答題攻略
2017年高考語文文學類文本閱讀答題攻略
高考語文文學作品閱讀考查版塊是高考語文考查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版塊之一,掌握答題技巧,規范答題至關重要。下面學習啦小編給大家帶來高考語文文學類文本閱讀答題攻略,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考語文文學類文本閱讀答題攻略
①整體把握:人物、事件、景物、情感,明確作品主題;
②認準答題方向:詞句理解、作用、分析問題、歸納主旨等;
③答題要注重和文章主旨結合起來考慮。
④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分析、概括、分條陳述等,做到表述嚴密,條理清晰,邏輯合理,語言通暢。
【友情提醒】
一、解題時要經過五個步驟:
通讀,了解內容;看題,明確所問;找點,圈定答題區域;過濾,綜合判斷;權衡,規范作答。
二、閱讀備考中的突出問題(“五缺”)
缺乏整體感知和整體把握意識;
缺乏結構意識,不善于借助層次分析把握內容要點;
缺乏文本意識,作答過于主觀隨意或盲目;
缺乏提煉整合手段,有效分析往往不足;
缺乏作答規范意識,錯字語病頻頻出現。
三、解答一般方法
1、原則:主題在心中,答案在文中,方法在胸中
2、觀念:整體的觀念、聯系的觀念
3、步驟:
第一步——速讀原文
第二步——審讀試題
第三步——重點回讀
第四步——緊扣原文、靈活作答
規律點睛:
1、整體閱讀 把握主旨
2、認真審題 文題對應
3、瞻前顧后 考慮全面
4、對照要求 規范答題
掌握語言組織方法:
(1) 摘句法: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點),進行壓縮;
(2) 合并法:在各層意思不可缺時,可將各層內容合并起來;
(3) 提煉法:對于沒有中心句的段落,要概括各段大意,分析語句間的關系,把握其內容的重點,選擇主要內容。
答案要點:
要①根據分數提示 ②按照一定角度 ③用數字號 ④歸并整合 ⑤相關要點。
陳述句式,正面作答,力求簡潔
①作答表述是否與題干自然銜接
②要點是否明確,是否可以分點(層)表述
③字數是否合乎既定要求,是否寫有錯別字,是否出現了語病
【規律總結】
★現代文閱讀“作用題”
作用題是高考現代文閱讀的一大亮點, “作用題”的命制常從以下幾個方面切入。
一、開頭作用
文章開頭講求開頭精美,即常說的“鳳頭”。因此考查開頭語段的作用是現代文閱讀的重頭戲。
⑴設疑法(懸念法)
好處(思維方向):①引起讀者的思考,吸引讀者。②引出下文的情節。③突出人物形象。④揭示小說的主題。
⑵寫景法
好處(思維方向):①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②暗示社會環境,揭示社會本質特征。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現人物性格。④渲染氣氛。⑤推動情節的發展,為刻畫人物作鋪墊,打基礎。
(3)其它還有:開篇點題,統領全文;引出下文,或為下文作鋪墊;渲染氣氛,奠定基調。這些僅是術語,答題時需根據文章內容、結構、效果等方面作答。
二、結尾作用
結尾語段的作用通常是:總結全文,歸結主旨;呼應開頭,首尾圓潤,使文章渾然一體;卒章顯志,點明題旨;強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華主旨;言有盡而意無窮,引發讀者思考;等等。
1.出人意料的結局
(1)從結構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節陡然生出波瀾,如石破天驚,猛烈撞擊讀者的心靈,產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2)從表現手法上看,與前文的伏筆相照應,使人覺得又在情理之中。
2.令人傷感的悲劇結局
(1)從主題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題。
(2)從表現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3)這種結局令人感動,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3.令人喜悅的大團圓結局
(1)從表達效果上看,小說喜劇結局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耐人尋味。
(2)從閱讀者的情感體驗看,喜劇性的結尾與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構成和諧的一體,給人以欣慰、愉悅之感。
(3)從主題上看,這樣的結局凸顯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戰爭,反映出人類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4.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結局,留下了 “空白”給讀者想象,讓讀者進行藝術再創造,更好地深化主題。
三、環境描寫的作用
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描寫和社會環境描寫
1.自然環境(景物描寫)描寫
(1)渲染氣氛。
(2)烘托人物形象。
(3)推動情節發展。
(4)暗示社會環境。
(5)揭示或深化作品主題。
2.社會環境
(1)交代故事的時代背景
(2)渲染故事的環境氣氛增強故事的真實性
(3)烘托人物的突出特點社會環境描寫,能表現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
(4)暗示人物的前途命運 對比、烘托
(5)推動情節的發展變化
(6)深化小說的主題思想
四、小說標題的作用
1、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務。
2、概括小說主要事件。
3、貫穿全文,起線索作用。
4、具有象征意義,一語雙關,揭示小說主題,畫龍點睛。
5、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環境。
6、設置懸念,吸引讀者的興趣,引發閱讀的沖動的作用。
7、推動情節發展或推動了故事情節的轉折。
五、表現手法的作用
1、各種描寫手法的作用
(1)肖像、神態、動作描寫:更好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2)語言描寫:①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動,促進故事情節的發展;②描摹人物的語態,使形象刻畫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3)心理描寫:直接表現人物思想和內在情感,表現人物思想品質,刻畫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
2、小說細節描寫的作用
(1)刻畫人物性格,展示人物內心世界。
(2)深化主題。
(3)推動情節的發展。
(4)渲染時代氣氛、地方特色。
(5)起到暗示、影射的作用。
六、過渡作用
過渡語段的作用主要是承上啟下,做題時要具體回答怎樣承上、如何啟下。
七、線索作用
高考考查的行文線索主要有事物線、情感線、語句線。
回答此類問題,必須明白行文線索的基本作用,即組織材料、貫穿全文,使文章結構嚴謹、渾然一體。需要注意的是,有的行文線索或直接或間接表現文章主旨,答題時應予以考慮。
八、人稱作用
用第一人稱:敘述較為親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達思想情感,給讀者以真實感;
用第二人稱:是呼告修辭,便于直接對話,利于交流思想感情,增強親切感,同時使抒情更加強烈感人;
用第三人稱:能夠比較直接客觀地展現豐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時空限制,具有全知全能的特點,反映現實較為靈活自如。
九、手法作用
表現手法主要指修辭手法和對比、襯托、白描、象征等表達技巧。可參照《詩歌鑒賞之表達技巧》。注意從表現手法的辨認和作用兩方面作答。
需要指出的是,這類試題不一定以“作用”的面目出現,有時設置為表達效果或好處,有時要求對語句進行賞析,但答題時必須考慮表現手法的作用。
十、分析人物形象
1、人物形象分析(入手角度)
特點+身份
①借助情節發展(據情論人)
②借助議論性語句(作者的或者其他人對人物的評價)
③借助人物描寫(外貌、語言、動作、心理)
2、人物形象作用
①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主要分析人物形象的社會意義)
首先結合情節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某一類人的特點),然后結合社會現實分析這一形象折射的社會現象及給人們帶來的某種啟示。
②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A、為主要人物服務,對主要人物起襯托作用
B、揭示或凸顯主旨
C、若是線索人物,自然是貫穿全文的線索。
③物象的作用
如果小說中引入了特別重要的物象,其基本作用不外乎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題等,有時反復出現,串起相關情節,從而成為文章的線索,兼有使結構更加嚴謹的作用。
④小說中“我”的人物分析
A、故事的見證者,以第一人稱視角述說故事增強故事的真實性。
B、是貫穿全文的線索,通過“我”的所見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
C、通過“我”的感觸揭示小說的主題。
D、通過“我”的情感來突出人物形象
高考語文文學常識
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
最早的愛國詩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園詩人是東晉的陶淵明;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邊塞詩人是盛唐的高適和岑參;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詞人是北宋的蘇軾;
古代最杰出的女詞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的愛國詞人是南宋的辛棄疾;
古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是唐代的杜甫;
古代寫詩最多的愛國詩人是南宋的陸游;
古代最著名的長篇神話小說是明代吳承恩的《西游記》;
古代最著名的長篇歷史小說是明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
古代最早寫農民起義的長篇小說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滸傳》;
古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長篇小說是清代曹雪芹的《紅樓夢》;
古代最杰出的長篇諷刺小說是清代吳敬梓的《儒林外史》;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是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
古代最早的語錄體散文是《論語》;
古代最早的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是《左傳》;
古代最早的紀傳體通史是《史記》;
古代最杰出的銘文是唐代劉禹錫的《陋室銘》;
現代最偉大的文學家是魯迅;
現代最杰出的長篇小說是茅盾的《子夜》;
現代最有影響的短篇小說集是魯迅的《吶喊》。
高考語文基礎題答題攻略
1.字音辨析題
答題技巧:常見多音字標\"次讀音\"正確的可能性大,標\"常讀音\"正確的可能性小。形聲字標\"不同聲旁讀音\"的正確可能性大,標\"同聲旁讀音\"的正確可能性小。常見字標音正確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會標錯音。一般考辨析,不考拼寫,不考查漢語拼音方案。
如果題干是全部不相同的,就把有兩項相同的去掉;如果題干是與所給字的讀音全部相同的,則去掉一個不同的一項;如果題干是讀音全都正確,就去掉有一個錯誤的一項;如果題干是讀音有錯誤的一組,就排除肯定無誤的一項。
總之,用排除法是較好的方法。
2.詞語運用題
主要是近義實、虛詞的分辨。通常是用幾組近義詞進行辨別,要做好它,平時就要有語言準備,但是在考場上如果確實拿不準,就要憑語言感覺去選擇自己認為的最佳答案,一般有兩種類型:
實詞辨析題
答題技巧:對詞義的理解,有相同語素又有不相同語素的詞語,重點是分析理解不相同語素,可以通過組詞來理解,也可以找出反義詞來理解,還可以分析形聲字的形旁來理解。語素都不相同的詞語,重點從用法方面考慮。對詞語的運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應的信息,重點是使用場合上的搭配。注意采用排除的方法,將最容易辨析的詞語先排除,逐漸減少選項。
虛詞辨析題
虛詞它在語句中起著調節各種語言關系的作用,在口語尤其在書面語中使用頻繁。在高考中作虛詞題目,主要是憑語感,可以造一些結構相似的句子來分析它的正誤,其次是理性分析。分析應考慮這樣幾點:
一是虛詞詞典含義的分析,先分開解釋,后組合理解;
二是找出配套的關聯詞語,前后聯系來確定虛詞的含義;
三是在單句中的虛詞,要分析前后詞語的聯系和所作的句子成分;
四是在復句中的虛詞,要注意前后虛詞的關聯,如果配套的關聯詞語在句中只出現一個,應該將它補全分析;
五是要將關聯詞語與句子內容結合起來分析,在關系上保持一致。
看了“2017年高考語文文學類文本閱讀答題攻略”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