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閱讀訓練題
初中語文閱讀訓練題
閱讀是一種理解,領悟,吸收,鑒賞,評價和探究文章的思維過程。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語文閱讀訓練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
初中語文閱讀訓練題(一)
生活中,你肯定經常為手機電量是否充足、是否要充電等問題而操心勞神。所以,如果給你一塊幾個月都不需要充電的電池,你會不會馬上高興起來?如果給你一塊一輩子都不用充電的電池,你會不會驚訝萬分?如果給你一塊幾百代人都不用充電的電池,你會不會覺得這是神話?告訴你,美國科學家眼下就創造出了這個神話。
那么神話是怎么創造出來的呢?原來,早些時候,科學家就發現,當放射性物質衰變時,就能夠釋放出帶電粒子,如果采取一種特殊的辦法,就能夠把帶電粒子馴服地歸攏起來,形成電流。后來科學家依照這個發現和放電原理,發明了大型的核電池,用于工業和航天業。如在航天領域,可把核電池安裝在太陽能不夠用的探測衛星上,或安裝在發射到太陽系外的無人飛船上。遺憾的是,因為核電池必須裝有一個收集帶電粒子的固體半導體,而由于輻射的作用,固體半導體很快就會受損,為了降低受損程度,核電池就必須做得足夠大。正因為核電池變小很難,所以它就很難在小型或微型電子設備上派上用場,自然也就很難把它做成手機電池了。
直到最近,情況有了轉機,美國科學家想出了為核電池“瘦身”的妙計。他們把核電池內易受損的固體半導體換成了不易受損的液體半導體,這樣不但能完成收集帶電粒子的使命,而且還可以大幅度“瘦身”,真可謂是一舉兩得。按照新思路研發出的圓形核電池直徑有1.95厘米,厚才1.55毫米,僅僅比1美分硬幣大一點點,但其電力卻是普通化學電池的100萬倍。
科學家認為,在遙遠的未來,微型核電池將被廣泛使用到小型和微型電子系統,比如說用于分析血樣的微型電子儀里。因核電池提供電能的時間非常長,到那時,只需要一個硬幣大小的電池,就可以讓我們的手機5000年不用充電。另外,像正在流行的電動車的電池,也有望實現讓人至少一輩子不用充電的夢想。至于核電池是否會出現核污染問題,科學家指出,這個問題早在發明它的時候就同時解決了,人們不必為此擔憂。
(摘自《科學之謎》2010年第3期)
1.用自己的話說說核電池不用充電的原理。(2分)
2.文中劃線句子的說明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分)
3.核電池“瘦身”的方法是什么?(2分)
初中語文閱讀訓練題答案:
1.運用半導體收集核電池釋放的帶電粒子,形成電流,循環使用,使核電池不用充電。
2.列數字和作比較。運用列數字和作比較的說明方法,準確鮮明地說明了核電池體積小、電力足的特點。
3.把核電池內易受損的固體半導體換成了不易受損的液體半導體。
初中語文閱讀訓練題(二)
綠色世界浩瀚深邃,蘊藏其中的數理信息,將幫助人們改造自然,造福全人類。
創立坐標的著名數學家笛卡爾,根據研究花瓣和葉形曲線列出了x3+y3-3axy=0的方程式,這就是現代數學中有名的“笛卡爾葉線”或“葉形線”。
植物的外形輪廓和空間排列是可以用數學公式來描述的。A.例如,向日葵花盤上瘦果的排列、松樹球果上果鱗的布局、菠蘿果實上的分塊,都是按照對數螺旋在空間展開的;云杉、雪松的樹形則為優美的圓錐體狀。植物為什么要按照數學的規律來安排自己的葉片、花和果實呢?這是植物長期適應和進化的結果。例如,向日葵盤上瘦果的對數螺旋線的弧形排列,可使果實排得最緊,數量最多,效率最高。B.車前草的葉片是輪生的,葉片間的夾角是170°30′28″,這是圓的黃金分割的張角。按照這個角度排列的葉片,采光面積最大,提高了植株光合作用的效率。建筑師參照車前草葉片排列的原理,設計出現在螺旋式的高樓,達到較佳的采光效果。C.樹形是圓錐體的云杉和雪松可抵御狂風暴雨的襲擊而不致倒伏。比較一下古代寶塔或現代的電視塔的形態、布局,它們是多么相象。
D.植物的內部結構是力學原理的典范,可說是力學家的“老師”。植物的莖絕大多數為圓柱狀,少數為三角形或四棱形。因為圓柱形表面積最小,受力最均勻;用材最少,容量也最大,更利于莖發揮承受支撐和運輸養料的作用。細看那纖細而中空的小麥莖稈,直徑雖小卻仍然支撐起比它重幾十倍的麥穗及莖上劍一般的葉片而不致折斷。所以建筑上常以圓形的柱子作頂梁柱。另外,按力學原理講,同一材料同樣粗細的中空與實心桿體,它們的支撐能力幾乎是相等的,小麥莖稈結構以最小耗料而獲得最大程度的堅固狀態。
綠色世界給人類的啟迪還有很多很多。從植物的外形、枝葉的排列和花、果的布局中,我們看到了數學的美和仿生學的美。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將會進一步揭示它的規律,讓自然更多地造福人類。
相關鏈接:仿生是高科技的代名詞,它是指運用尖端的科學技術,來模仿生物的各種官能感覺和思維判斷功能,更加有效地為人類服務。而仿生學就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術裝置的科學,它是在上世紀中期才出現的一門新的邊緣科學。仿生學研究生物體的結構、功能和工作原理,并將這些原理移植于工程技術之中,發明性能優越的儀器、裝置和機器,創造新技術。從仿生學的誕生、發展,到現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內,它的研究成果已經非??捎^。仿生學的問世開辟了獨特的技術發展道路,也就是向生物界索取藍圖的道路,它大大開闊了人們的眼界,顯示了極強的生命力。
1.請解釋標題中的“奇觀”一詞。
奇觀:_______
2.文章為說明綠色植物蘊藏著數理信息,從兩個方面加以說明,請簡要概括其內容。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對文中四個句子所使用的主要說明方法判斷及作用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舉例子。通過舉例說明“植物的外形輪廓和空間排列是可以用數學公式來描述的”,使說明更具體。
B.列數字。通過列舉車前草葉片的相關數據,說明車前草按照這個角度排列葉片所蘊含的數理信息,用具體的數據說明,使說明更有說服力。
C.作比較。將云杉、雪松和古代寶塔、電視塔加以比較,突出強調了錐形對狂風暴雨襲擊的抵御能力。
D.打比方。將植物比作力學家的“老師”,形象生動地說明了植物內部結構是力學原理的典范,也說明植物世界包含的數理信息非常多。
4.比較本文和《蘇州園林》的語言風格,結合具體的語句說明本文的語言特點。
5.無論植物還是動物,都給人類很多啟迪。請閱讀“相關鏈接”部分,了解相關知識,舉生活中的實例,談談你對仿生的了解及看法。
初中語文閱讀訓練題答案:
1.奇妙的信息、奇妙的知識(2分)
2.植物的外形輪廓和空間排列是可以用數學公式來描述的。植物的內部結構是力學原理的典范,可說是力學家的“老師”。(3分,各1.5分)
3.B。
4.(3分)《蘇州園林》的語言風格是形象生動,充滿美感(1分);而本文則語言平實,質樸無華(1分),舉出具體的語句分析(1分)。
5.兩個要點。一是以實例談自己對仿生(學)的認識(1分);一是要就仿生(學)談自己的看法。(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