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有哪些
在高考的復習過程中,你知道哪些知識點必須背誦的嗎?下面給大家分享關于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匯總_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有哪些.歡迎閱讀!
2018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地圖專題
1.經度的遞變:向東度數增大為東經度,向西度數增大為西經度。
2.緯度的遞變:向北度數增大為北緯度,向南度數增大為南緯度。
3.緯線的形狀和長度:互相平行的圓,赤道是最長的緯線圈,由此往兩極逐漸縮短。
4.經線的形狀和長度:所有經線都是交於南北極點的半圓,長度都相等。
5.東西經的判斷:沿著自轉方向增大的是東經,減小的是西經。
6.南北緯的判斷:度數向北增大為北緯,向南增大為南緯。
7.東西半球的劃分:20°W往東至160°E為東半球,20°W往西至160°E為西半球。
8.東西方向的判斷:劣弧定律(例如東經80°在東經1°的東面,在西經20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與圖示范圍:相同圖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圍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圍愈大。
10.地圖上方向的確定:一般情況,“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的箭頭指向北方;經緯網地圖,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11.等值線的疏密:同一幅圖中等高線越密,坡度越陡;等壓線越密,風力越大;等溫線越密,溫差越大
12.等高線的凸向與地形: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谷,向低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脊。
13.等高線的凸向與河流:等高線凸出方向與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溫線的凸向與洋流:等溫線凸出方向與洋流流向相同。
2018年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生態問題
(1)水土流失問題(2)荒漠化問題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
(1)自然原因:
①地勢起伏大,坡度陡。
②土質疏松,垂直節理發育(黃土高原)。
③降水量大并集中夏季,多暴雨。
④植被覆蓋率低。
(2)人為原因:破壞了植被。
①過度墾殖、過度放牧、過度樵采。
②開礦。
③土地利用不合理。
水土流失的后果(危害):
①使土地貧瘠,農作物減產。
②下游河床抬高,降低泄洪能力。
③湖泊淤積,庫容減少,降低蓄洪標準。
(3)干旱缺水問題
①我國典型地區:華北春旱、西北十年九旱、長江中下游地區伏旱、南方地區冬旱
②華北地區春旱
產生原因:
自然原因:a:春季雨帶未到達,降水稀少;b:春季氣溫回升快,蒸發旺盛
人為原因:小麥返青,需水量大。
2018年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能源問題
中哈輸油管道的建設是兩國雙贏的結果原因:
對哈:
①哈薩克斯坦可以將石油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②擴大石油出口渠道
③促進哈薩克斯坦沿線的基礎設施的建設;
④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
對中:
①利于緩解石油緊張局面,中國將獲得一個長期穩定的陸路石油來源;
②中國可以減少中國對中東石油的依賴,實現石油進口渠道的多元化。
③管道處于亞洲內陸,輸油線路安全性好;
④就近可以節省運輸費用。
⑤改善了能源消費結構。
2018年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人口問題
試比較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兩國在人口分布、城市分布方面的特征及其成因
澳大利亞:集中分布于東南沿海地區,中西部人口、城市均少
澳大利亞:集中分布于東南沿海地區,中西部人口、城市均少
自然:東南部氣候溫暖濕潤;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社會經濟:農牧、工礦業發達;
開發歷史較早;
多優良港灣,交通便利。
中西部氣候干旱、多沙漠、草原
加拿大:集中分布在南部走廊一帶,北部人口、城市稀少
南部氣候夏季溫暖;工農業發達;交通便利。北部寒冷,經濟落后。
1、對流層的特點:①隨高度增加氣溫降低;②大氣對流運動(12km)顯著;③天氣復雜多變。
2、平流層的特點:①隨高度增加溫度升高;②大氣平穩,以水準運動為主,有利於高空飛行。
3、大氣的熱力過程:太陽輻射--地面增溫--地面輻射--大氣增溫--大氣(逆)輻射--大氣保溫
4、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陽輻射(光照)與天氣、地勢關系:晴朗的天氣、地勢高空氣稀薄,光照越強;
我國太陽能的分布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氣的保溫效應: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并通過大氣逆輻射把熱量還給地面。
7、氣溫與天氣:白天多云,氣溫不高(云層反射作用強);夜晚多云,氣溫較高(大氣逆輻射強)。
8、氣溫的垂直分布:對流層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遞減
9、氣溫的水準分布:①緯度分布:緯度越高,氣溫越低,我國熱量最豐富的地區:海南島
②海陸分布:夏季陸地>海洋,冬季海洋>陸地;
③氣溫高的地方,等溫線向高緯凸出,反之,氣溫低的地方,等溫線向低緯凸出。
10、氣溫年較差:①影響因素:海陸熱力性質;地表植被水分狀況;云雨多少。
②變化規律:內陸>沿海,大陸性氣候>海洋性氣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陰天。
11、地球自西向東轉,北極上空看是逆時針轉,南極上空看是順時針轉
12、地表自轉線速度自赤道向兩級遞減至零;
13、除南北極點外,地表任一點的自轉角速度都相等,為15°/h;
14、北半球觀察北極星的仰角大小即為當地的緯度大小;南半球看不到北極星;
15、在地球公轉運動中,近日點(1月初)公轉線速度和角速度達值,遠日點(7月初)公轉線速度和角速度達最小值;
16、如果黃赤交角變大,則熱帶范圍變大,寒帶范圍變大,溫帶范圍變小;
17、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冬至日直射南回歸線;春秋分直射赤道;
18、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做回歸運動,約每天移動0.26°,每月移動8°;
19、晨昏線的判讀:
沿地球自轉方向,由夜半球進入晝半球經過的線為晨線,由晝半球進入夜半球經過的線為昏線;
在側視圖中,左夜為晨,右夜為昏;
在晨昏線上的點,如果地方時<12時,則該點所在線為晨線,如果地方時>12時,則該點所在線為昏線;
20、太陽高度判斷:
晝半球中太陽高度>0,
夜半球中太陽高度<0,
晨昏線上太陽高度=0;
21、在光照圖中,晨線與赤道相交的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為6時,昏線與赤道相交的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為18時;
22、在光照圖中,晨昏線上緯度點(即轉折點)所在經線地方時要么為0時或24時,要么為12時;
如果該轉折點所在緯線剛好出現極晝,則過該點所在經線地方時為0時或24時,如果該轉折點所在緯線剛好出現極夜,則過該點所在經線地方時為12時;
⑴南極發現有豐富煤炭(北極地區埋藏豐富石油),說明:
南極(北極)地區曾經位于溫暖濕潤地區,森林茂密,后經大陸漂移至此,這是板塊構造學說的有力佐證.
⑵剛果盆地的形成原因:
剛果盆地原來是內陸湖,后經地殼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瀉而成.
⑶死海(貝加爾湖、坦噶尼喀湖、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內力作用----斷裂陷落
⑷北美五大淡水湖(歐洲峽灣地形、湖泊)成因:外力作用----冰川作用
⑸廬山(華山、泰山)的形成:斷塊山地
⑹七大洲地形特色:
亞洲:①地形復雜多樣,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積廣;
②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
非洲:①地形以高原為主,地面地伏不大;
②東部縱貫著巨大的東非裂谷帶;
③地勢特點:東南高,西北低
歐洲:①歐洲地形以山地、平原為主,平原面積廣大,占總面積2/3;
②地勢低平,為世界地勢最低一洲(300m),地勢南北高,中部低;
③冰川地形廣布
北美洲:①地勢東西高,中部低;
②南北縱列三大地形區,西部是山地,東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
③冰川地形在大陸北半部廣布
南美洲:①西部為南北縱貫的安第斯山脈;
②東部為平原、高原相間排列
大洋洲:①地勢低平。地表起伏和緩;
②地形為南北三個縱列帶,東部為山地,中部為平原,西部為高地
南極洲:①世界上平均海拔一洲(2350m);
②大陸冰川廣布,冰層平均厚度達2000米,冰層以下地形多樣
⑺西南地區地質災害嚴重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①山區面積廣大,巖石破碎,風化嚴重;②干濕季分明、暴雨集中;
關于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有哪些相關文章:
關于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有哪些





上一篇:高考歷史必備知識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