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復試學習方法指導
考研復試學習方法指導(2023)
考研復試的國家線同一專業A區線通常比B區線總分高5-10分,也算是對B區省份的照顧。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考研復試學習方法指導(2023),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考研復試學習方法指導
作為一個過來人,我認為研究生復試有三點非常需要注意:第一呢,就是不能放松自己的學習,尤其是對專業課的選擇,要不斷的鞏固重點,補充和完善一些自己之前不擅長的領域。因為復試是一次更深層次的考核。復試考試的專業考試會更精準,更能體現一個人真實的專業水平。所以專業課的學習不能放松。
第二就是,擺正心態,因為復試需要面試,線上的話,可能就是視頻面試。一定要用最好的狀態來迎接。要重視,但也不能太過于緊張,因為緊張的話會限制你的發揮。你需要調節好自己的心態,盡量的.放松,把自己最好的展現出來。而且在面試的時候,不要太過于獨立特行,你有自己的特點有自己的個性,完全可以,但不要為了吸引老師的注意力而去做一些不合時宜的舉動,說一些讓人不能接受的話,更不要在面試環節頂撞老師,這不會給你加分。也不要因為是視頻面試就不重視,要端正姿態注意自己的穿著,保持干凈整潔得體,適合自己就好,不要太過于夸張,也不要太過于隨意。
第三呢,就是要對自己即將參加復試的學校,做好了解,不要什么都不知道就直接去復試了。這是一個起碼的尊重和應有的態度。你了解這個學校,說明你是真心想要來這里讀書。不然萬一面試考官問你為什么想考這所學校,你對這所學校有什么認識,你一問三不知,那考官就會對你的態度和選擇產生懷疑,你什么都不知道,也不愿意了解這個學校,那么你為什么來呢?只是隨便想混個文憑嗎?給考官留下這種印象是非常不好。總之,研究生線上復試是一個相對而言比較復雜的過程,但在復試過程當中,只有做好相應的準備,才能順利的通過復試考試。
考研復試導師選擇
導師們應該做到幫助學生在學術方面盡快成長,而不是整天監督學生每天做了什么事情,這樣無益于學生的發展,也無助于學生做出高水平的創新性成果。所以導師要把學生當學生,不能視學生為勞動力、下屬。在學術上應該和學生互相探討,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導師進行指導也應該是以激勵為主,督促為輔。在導師和一群學生所形成的團隊中,需要有和諧的學術生態,讓大家都能自主表達自己的想法。
導師應該鼓勵學生自主創新,不能要求學生過于循規蹈矩。完全循規蹈矩的學生可能成就也不高,而且要求學生完全循規蹈矩,可能會引起學生反感,引發師生關系緊張。
導師對學生漠不關心是一種極端情況,但是這種情況目前有發展。現在全國高校每個導師平均指導在讀研究生8人左右,這個數量在全世界是相當高的。美國是2-3人,歐洲更少,臺灣地區、韓國和我們的情況差不多。
中國民間有句老話“師傅領進門,修行看個人”,這在一個導師指導學生數量不多的情況下或許可行,但人數多了以后就有一個規模化培養的問題。導師人均指導研究生的數量增加,容易導致精力分散,導師對每個研究生不可能都關注到。對學生關心不夠很容易產生負效應,即個別學生或一批學生表現不是很好,影響到導師、學科甚至整個學校的品牌,這就是個人發展與集體品牌的關系。所以應該給學生足夠的關心。導師對學生的關注往往影響到學生很長一段時間的發展。
再談一下結構梯隊化的喜與憂。目前存在一種比較普遍的情況,就是導師下面有老師團隊、博士后幫助帶學生,博士后下面又有博士,博士帶碩士,形成了一個梯隊結構。這種結構有好處,就是可以帶很多學生,梯隊的成果看起來很大。但是這種情況也有負面效果,就是導師跟學生的指導過程已經關系不密切了,極端例子也有,答辯時導師竟然不認識自己的學生。部分學生因沒有得到導師及時的教導,尚未養成遵守學術規范的習慣,為了達到畢業要求,可能出現論文抄襲等問題,到這時候學生和導師就要遺憾終身了。
每個導師在整個學術生涯中可能培養很多名學生,每個學生對你來說是諸多學生之一,但是對每個學生而言,他的幾年研究生生涯是他的一段重要人生經歷,而導師就是這段人生經歷中最重要的人,是領路者。
在這里我還要強調一下分類型關注與全過程關注的問題。導師要區分不同的學生,有的學生自主性很強,只要給予一些指導和指點就可以融會貫通;有的學生自主能力沒有完全培養好,這就需要全過程關注。導師要體會每個學生不同的特點,針對不同的特點進行關注。
考研復試怎么準備
復試時間不一樣
通過橫縱兩個方向來說明什么叫復試時間不一樣,首先橫向的對比:每個學校考研復試時間不一樣,一般來說,985,211院校尤其是985當中的34所院校考研復試時間比較靠前,早復試早結束。以北京師范大學為例,大學開學之后就會公布自己的復試分數線,公布了分數線同學們就知道自己能不能進復試。如果知道自己可以進復試之后,一般情況下兩個星期。但是普通院校會相較于名校會稍后一點,但不是絕對的,也有很少一部分普通院校復試比較早
縱向來看。比如說某所院校去年是3月16號進行復試的,那今年復試的時間是不確定的。
復試內容不一樣
每個學校復試的內容都不同。有些學校復試的時候考筆試,有些院校還考英語聽力,所以每個學校復試的內容是不一樣的。單看一所學校,今年的考得內容側重不見得和去年一樣,一年一變。3錄取比例不一樣考研復試進行差額復試,什么叫差額復試?就是來參加復試的人,學校只錄取其中的一部分,剩下一部分不予錄取。這就產生一個錄取比例。大部分學校錄取比例是1:1.2。但是對于好學校,名專業。比如像34所自劃線院校,或者專業實力名次靠前,一般復試錄取比例1:1.5。當然還有名校中名專業,有可能復試錄取比例達到1:2。甚至極端情況下,還出現過1:2點多的學校,比如說像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系。4錄取標準不一樣
學校之間的錄取標準不一樣
同一所院校不同年份的錄取標準也會稍有不同。有的學校更注重學術能力,有些學校更注重三觀,有的學校更注重本科出身等等。
所以綜上,考研復試不確定性非常大。但是不能因為不確定性大就不準備復試了。雖然有四個不一樣,但是,但是有兩個是一樣的,學術能力與綜合素質。為什么?因為研究生階段主要從事的是科學研究,所以學術能力很重要。綜合素質包含的方面就比較多了,比如說你是不是自信,邏輯思維能力強不強,臨場應變能力好不好,態度是不是端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