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通用學習方法 > 學習經驗 >

    歷史必修一重要知識點

    時間: 維維20 分享

    知識有兩種,其一是我們自己精通的問題;其二是我們知道在哪里找到關于某問題的知識。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歷史必修一重要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歷史必修一重要知識點

    歷史必修一重要知識1

    第1課 夏商制度與西周封建

    一、夏商政治制度

    1、夏朝(前2070—前1600):中國第一個國家政權,出現凌駕于全社會之上的公共權力,出現了王位繼承的傳子制度。

    2、商朝(前1600—前1046):成湯滅夏。(1)內服外服:內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統

    治地區。外服是附屬國管轄地區,商王控制著支配內外服的實際權力。但控制力非常有限。

    (2)神權色彩:壟斷神權,強化王權。

    二、西周政治制度(前1046—前771):封邦建國。

    1、分封制

    (1)概念:保證王室強大的條件下,將親族和功臣分派各地,建諸侯國。

    (2)方法:A、周王:最高統治,王都鎬京,都城王畿,直接駐地B、同姓親族:分封主體,富庶之處,戰略要地,土地人口 C、異姓諸候:(姻親、功臣、先代貴族)待遇不同

    (3)影響:周王通過授土授民,勢力范圍不斷擴大;確立天下共主地位,鞏固了統治。但是后來逐漸導致諸侯割據稱雄和國家分裂局面。

    2、宗法制

    (1)目的:鞏固分封制形成的統治秩序,解決權力、財產和土地的繼承矛盾

    (2)特點:血緣紐帶和政治關系結合起來

    (3)核心:嫡長子繼承制

    (4)體系:大宗、小宗;大宗和小宗的關系是相對的。

    (5)影響:既是家庭等級關系,也是政治隸屬關系;有利于凝聚宗族力量,強化王權,保證“世卿世祿”。

    3、禮樂制:成為政治生活準則,維護宗法分封的工具。

    三、中國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帶有濃厚的血緣色彩和上古部落聯盟體制的遺存。

    歷史必修一重要知識2

    第2課 大一統和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一、秦朝的統一

    1、背景: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進步,分封宗法制逐漸崩潰;商鞅變法,秦國逐漸強大

    2、統一:前221

    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確立

    1、特征:權力的高度集中;表現在皇權至上、“家天下”的皇位繼承制

    2、中央集權制度的基本內容(措施):①皇帝制度。

    ②三公九卿制度(中央政府)。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為百官之首;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圖籍,監察百官;太尉管理軍務。中央官員互相配合,互相牽制,大權操縱于皇帝手中。

    ③地方:實行郡縣制

    ④制定官吏選拔和考核制度

    ⑤制定嚴密而嚴苛的法律,成為中央集權工具

    三、影響:

    徹底打破傳統的貴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國大一統王朝制度的基礎,對2000多年的中國政治與社會產生重要影響。

    歷史必修一重要知識3

    第3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一、中樞權力機構(中央行政體制)的變化——削弱相權,加強皇權

    1、秦朝:三公九卿制度。丞相位高權重。

    1

    2、漢武帝:中朝制度,與“三公”相制衡。東漢時期的尚書臺取代了三公的權力。

    3、隋唐時期:三省六部制確立。

    A、即中書省(起草)、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行),三省長官皆宰相。尚書省下設六部(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處理日常政務。

    B、影響:三省之間相互牽制,互為補充,分工明確,提高效率,分割相權,加強皇權;標志著中國古代政治體制發生深刻變化,對后世的國家體制產生深遠影響。

    4、宋朝:二府三司制。三省長官不參與政事,另設“中書門下”,作為辦公機構,只保留行政權。軍政歸樞密院,財政歸三司(度支、鹽鐵、戶部)

    5、元朝:廢除三省,只設中書省。宰相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六部也歸中書省。地方實行行省制。

    6、明朝(1)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丞相,權分六部,皇帝親掌六部。(解決了皇權和相權的矛盾),設殿閣大學士,品秩較低,僅備顧問,協理奏章,不參與決策。

    (2)明成祖時設立內閣:。大學士開始參與軍國大事,內閣地位逐漸上升,有了專門

    衙署屬官,閣臣權力越來越大。起草對大臣奏章的批復意見,稱“票擬”,皇帝朱筆裁定,稱“批紅”。

    7、清朝:設軍機處

    (1)、背景:清朝建立,承襲明制,設立內閣,處理日常事務。軍國大事,由滿洲貴族組成的議政王大臣會議來處理。

    (2)、設立:雍正年間為處理西北軍務而設。軍機大臣參與處理內政外交,制定軍政大計,審理重大案件。但本身品級不高,不得私自交往,日夜輪渡值班,完全聽命于皇帝,只能跪奏筆錄。

    (3)、影響:提高行政效率;標志著專制皇權發展到頂峰。

    二、選官制度的變化

    1、秦朝:軍功爵制度

    2、漢武帝:察舉制和征辟制

    察舉制:地方向中央推薦人才。 征辟制:中央和地方政府向社會征聘人才。

    3、隋唐時期:科舉制度。

    影響:(1)積極:為打破了身份的限制,體現了公平和擇優錄取的原則,對后世影響深遠;擴大了統治的社會基礎,為官僚隊伍提供了高素質人才;促進了官僚體制的成熟;保證了中華帝國的長期繁榮。

    (2)局限:到了明清時期,科舉制的八股取士方式束縛了人們的思想。

    三、監察制度和諫議制度

    1、監察制度

    (1)秦朝:御史大夫 。(2)漢代專設御史府,漢武帝在地方設刺史。 (3)隋唐:門下省。 (4)明清時期:中央設都察院(監察御史)、六科給事中,合稱“科道”;地方設按察使司。

    2、諫議制度:隋唐時期的門下省、北宋的諫院

    3、評價:積極:作為一種常設的政治制度,有利于整頓吏治,打擊地方割據勢力,維護中央集權,諫正皇帝過失,防止決策失誤。

    局限:不能從根本上約束皇帝的無上權力,也不能杜絕官僚隊伍中的腐敗和低效。

    四、地方政治制度的演變

    (1)秦朝:郡縣制 (2)漢初:郡國并行制。東漢到魏晉實行州郡縣三級制 (3)元朝:創立行省制,實行省路府(州)縣制。

    五、(1)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的體現:以三省六部制為代表的中央行政體制、以科舉制為代表的選官用人制度、維護官僚隊伍廉潔高效的監察制度。

    (2)漢唐以來政治制度的特點:為了維護中央集權的需要不斷加強對官吏和地方的控制;同時隨著社會結構的變化,不斷吸納新生力量,保持統治基礎的穩固。

    歷史必修一重要知識4

    第4課 專制集權的不斷加強

    一、西漢時期:

    1、漢朝初年,劉邦推行郡國并行制,以鞏固皇權,穩定天下。但結果是地方諸侯國權力膨脹,在公元前154年,發生“七國之亂”(實質:中央與地方矛盾激化)

    2、漢武帝劉徹:實行推恩令解決王國問題;設刺史加強監督;強干弱枝。

    二、唐末五代:節度使權力膨脹,造成藩鎮割據(實質:中央與地方矛盾),國家分裂。

    三、北宋時期:中央集權強化

    1、背景: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陳橋兵變,袍加身,建立宋朝,為宋太祖。

    2、措施:宋太祖采納宰相趙普的建議,從權、錢、兵著手,加強中央集權。

    (1)收精兵:

    A、中央:將實力最強的禁軍劃歸互不統屬的三衙——殿前司、侍衛馬軍司、侍衛步軍司統領(統兵權),發兵權歸樞密院。使統兵權與調兵權分離,利于皇帝控制軍隊。

    B、地方:強干弱枝、守內虛外

    (2)削實權:

    A、中央:削奪宰相和武將的權力,實行二府三司制度。

    B、地方:削奪節度使權力,所有州郡直屬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長官,州郡長官之下設通判監督,有權向朝廷直接奏報,。

    (3)制錢谷:州郡財賦,除自留小部分,其余運往京師或指定地點,由中央掌握,消除地方割據的物質基礎。

    3、影響:

    A、改變唐末五代藩鎮割據的分裂局面,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統一,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

    B、中央集權日益加強,中央與地方分權的斗爭已處絕對上風。

    C、造成了冗兵、冗官、冗費和積貧積弱的局面,造成了北宋中期的社會危機。

    D、皇權與相權矛盾變得突出起來。

    四、如何看待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1、積極: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社會穩定;有利于抵御外來侵略;有效組織大規模經濟活動,奠定中華文明長期領先世界的基礎;有利于各地區、各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

    2、消極:容易形成暴政,民主政治無從發展,容易出現腐敗的局面;封建社會后期,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思想上的專制嚴重阻礙了近代科學的發展。

    歷史必修一重要知識5

    第12課 鴉片戰爭

    一、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1842)

    1、背景:(1)根本原因:英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完成工業革命),尋找原料產地和商品傾銷市場。(2)重要原因:中國地大物博,閉關自守,政府腐敗。(3)直接原因:禁煙運動(英國為了扭轉貿易逆差,向中國走私鴉片,導致中國白銀大量外流。) (4)導火線:1839年虎門銷煙,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斗志。

    2、結果: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1)、內容 :A、五口通商(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B、割香港島C、協定關稅(最能反映列強發動戰爭的目的)D、列強取得領事裁判權和片面最惠國待遇。

    3、影響:(1)政治:領土完整遭到破壞,獨立發展道路中斷,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2)經濟:被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作為資本主義國家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傾銷市場)

    二、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

    1、原因:列強進一步擴大在華利益。(本質上與第一次鴉片戰爭相同,所以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

    2、過程: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火燒圓明園。

    3

    3、結果:1858簽訂《天津條約》、1860《北京條約》:開放11個通商口岸;賠款;割九龍司;外國商船在長江各口岸往來;允許到內地游歷、通商、傳教。

    4、影響:A、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程度。B、清政府權力結構發生變化。C、地主階級掀起洋務運動——邁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第13課 太平天國運動(1851——1864) 農民階級領導的反封建反侵略的斗爭

    一、背景:A、階級矛盾尖銳:鴉片戰爭后,列強傾銷商品,沖擊傳統經濟結構,手工業者破產;鴉片輸入增加,白銀大量外流;戰費分攤,官吏搜刮,人民困苦。

    B、自然災害嚴重,激化矛盾。

    二、過程:

    1、1856年頒布《天朝田畝制度》

    (1)內容: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建立“四有二無”的理想社會。

    (2)評價:積極——突出反映了農民要求擺脫封建剝削、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將農民運動推向了高峰;局限——這是一種絕對平均主義,超越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只是一個空想,無法實施。

    2、《資政新篇》 洪仁玕

    (1)內容:象西方學習,發展資本主義

    (2)評價:近代中國第一次提出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方案;未能反映農民階級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缺少必要的實施條件,沒有真正實行。

    三、意義:A、動搖清政府統治;B、第一次提出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方案《資政新篇》;

    C、拉開了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


    歷史必修一重要知識點相關文章:

    高一歷史必修一重要知識點

    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匯總

    高考歷史必修一知識點歸納

    歷史必修一知識點整理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整理歸納

    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整理

    高一歷史必修一必背知識點

    高一歷史必修一重點知識點總結

    高中必備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高一歷史必修一每單元知識點總結

    88087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澳门永久8848在线影院|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人人妻人人做人人爽| 精品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超碰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呲| 看AV免费毛片手机播放| 国产无遮挡无码视频免费软件| 一级日本高清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一级视频在线| 午夜国产在线视频| 亚洲日本人成中文字幕| 强波多野结衣痴汉电车|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538一区二区在线| 一级做a爰片性色毛片新版的| 欧美一级在线免费观看| 公和我做好爽添厨房| 国产精品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女神校花乳环调教| 久久无码无码久久综合综合| 片成年免费观看网站黄|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俺去了 |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日本高清黄色电影| 亲密爱人免费完整在线观看| 高清欧美一区二区免费影视| 在线观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 青草影院内射中出高潮|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看|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精品熟女碰碰人人a久久| 国产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h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日本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一页精品发布| 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免费AV片无码永久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