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復習方法
地理一般分為三個板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區域地理,且人文地理在高考地里中占的分數比重越來越大,需要引起重視。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人文復習方法,希望能為高考生門提供幫助
人文地理復習方法
1.抓核心,構建知識體系
人文地理知識理解并不難,但內容分散,不容易抓住重點,因此在復習方法與策略上,應抓住核心知識。人文地理是以人口、經濟和社會活動為核心,揭示人類活動的地域空間形態,包括三方面的內容:區位、地域類型及可持續發展,而區位理論是人文地理學的核心,該內容理論聯系實際的特點突出,能夠有效考查獲取信息、分析遷移、解決問題等的能力,所以學會運用區位理論去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是人文地理學習的主要目標。人文地理類在教材上包括高中地理(必修下);高中地理(選修一、選修二),其中,有一條明顯的線索貫穿其中,這就是“區位”。從農業、工業、城市、交通、商業、到旅游景點、地緣政治區位,把人文地理各章節有機地聯系在一起,成為人文地理部分的“靈魂”。從復習設計的角度而言,重在一個理清理清脈絡,構建知識體系,在整理知識的過程中達到知識的優化,能力的升華。
2.掌握人文規律和原理
人文地理規律和原理主要包括農業、工業、城市、交通、商業、旅游點等布局原理;區域合作與競爭關系原理、環境變化與可持續發展原理等,理解、掌握和運用這些規律、原理對人文地理學習來說是極為重要的。
3.時間上合理安排
人文地理復習的時間安排宜放在后階段。一般先復習自然地理、區域地理,然后再復習人文地理,因為對于人文地理問題的分析往往是綜合性的。
4.用發展變化的眼光看問題
人文地理環境及人文地理現象都處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之中,因此,要用發展的、辯證的眼光進行分析。如城市在形成之初的主導區位因素,與城市形成和發展起來后影響其繼續發展的主導因素肯定是不一樣的;又如一個工業區形成之初的主導因素,會隨著工業區的發展壯大而發生相應的變化,以前的區位優勢,可能變成工業區繼續發展的劣勢,而一些新的區位優勢又會不斷顯現出來,“原料對工業區位的影響逐漸減弱,而市場對工業區位的影響逐漸加強”體現了這一方面。
5.剖析典型案例,進行發散性思維,做到舉一反三
許多人文地理試題考查考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所以試題往往不限于書本知識、不限制考生的思維,而是任由考生的思維發展。所以,應結合課本中對某一具體案例的分析,去思考實際問題,并且盡量從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問題,掌握一定的規律,從而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如在學過了阿根廷大牧場放牧業之后,要聯系我國的牧業,阿根廷大牧場放牧業對我國放牧業的發展有哪些借鑒意義。
6.總結試題的解題規律
(1)人文地理試題應重點分析基本思路和方法
如對于工業問題要注意原料產地、工廠、市場三者之間的關系,注意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在分析環境問題時,要注意環境問題主要分為兩大類: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主要思路包括分析其現狀、成因、危害及解決措施等方面。
(2)對所給材料進行歸納、提煉信息
一般而言,高考題中所給的任何一個文字都是有用的,切不可輕易放過,對于總量較多的文字,也應認真閱讀,找出這段信息到底是為了說明什么問題,其中哪些信息是解題必不可少的,甚至于本身就是試題答案;還要注意題中的關鍵字或隱含信息;其次要正確地進行圖文轉換,對于題目所給出的各種圖示信息,要能夠結合圖名、圖例、圖中所標注的文字等獲取有效的信息。
高中地理知識點
1.經度的遞變:向東度數增大為東經度,向西度數增大為西經度。
2.緯度的遞變:向北度數增大為北緯度,向南度數增大為南緯度。
3.緯線的形狀和長度:互相平行的圓,赤道是最長的緯線圈,由此往兩極逐漸縮短。
4.經線的形狀和長度:所有經線都是交於南北極點的半圓,長度都相等。
5.東西經的判斷:沿著自轉方向增大的是東經,減小的是西經。
6.南北緯的判斷:度數向北增大為北緯,向南增大為南緯。
7.東西半球的劃分:20°W往東至160°E為東半球,20°W往西至160°E為西半球。
8.東西方向的判斷:劣弧定律(例如東經80°在東經1°的東面,在西經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與圖示范圍:相同圖幅,比例尺愈大,表示范圍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圍愈大
10.地圖上方向的確定:一般情況,“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的箭頭指向北方;
經緯網地圖,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11.等值線的疏密:同一幅圖中等高線越密,坡度越陡;等壓線越密,風力越大;等溫線越密,溫差越大
12.等高線的凸向與地形: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谷,向低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脊。
13.等高線的凸向與河流:等高線凸出方向與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溫線的凸向與洋流:等溫線凸出方向與洋流流向相同。
人文地理復習方法





上一篇:高三地理二輪復習方法
下一篇:高中人文地理的復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