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知識大全 > 方法百科 > 方法大全 > 寫作方法:小說創作中的敘述與描寫有何不同?

    寫作方法:小說創作中的敘述與描寫有何不同?

    時間: 玉欣1229 分享

    寫作方法:小說創作中的敘述與描寫有何不同?

      小說中,敘述與描寫有何不同?我們該如何更好地運用二者?其在不同的篇章和文段中起著怎樣的作用?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寫作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敘述與描寫

      敘述的作用大致分為兩點:

      1.交代背景

      例如:

      東土大陸的東方,有個叫西寧的小鎮,小鎮外有條小溪,溪畔有座山,山里有座廟,廟里卻沒有僧人,只有一名中年道人帶著個兩個徒兒在此修行悟道。

      山是無名青山,廟是廢棄佛廟,兩名徒兒大的道號余人,小的叫陳長生。

      西寧鎮在周國境內。大周王朝自八百年前起立道教為國教,直至如今正統年間,國教一統天下,更是尊崇,按道理來說,師徒三人應該過著錦衣玉食的日子,無奈西寧鎮太過偏遠,那座破廟更加偏遠,平日里人煙罕見,所以只能過著粗茶淡飯的生活。

      ——《擇天記》

      這里的敘述,主要是交代了故事發生的社會環境背景。此外,敘述還可以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有哪些人物,事件的起因結果等等。(記敘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我們在寫大綱時,一般可直接采用敘述來敘寫整個故事情節,到了真正寫正文的時候才會用到描寫。

      2.快速推動情節

      母親告訴霍雨浩,想要出人頭地,唯一的可能就是成為一名魂師。哪怕只是一名最普通的魂師,在大陸上,也有著比普通人高得多的地位。

      就在昨天,霍雨浩通過五年的刻苦努力,硬是在天賦極差的情況下,將魂力修煉到了十級。而這也是他給自己制定的離開公爵府的日子。——《斗羅大陸II絕世唐門》

      敘述還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可快速推動情節,比如這里的主角霍雨浩五年刻苦努力修煉到十級,要是用描寫得花大量篇幅來說明,敘述則一句話便可帶過,快速推動情節發展。

      記敘的順序:順敘、倒敘、插敘、補敘

      而順敘和插敘在小說里是最常用的。

      順敘就是按照事件發生、發展的時間先后順序來進行敘述的方法。大部分小說都是順敘,這里就不多說了。

      插敘是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為了幫助開展情節或刻畫人物,暫時中斷敘述的線索,插入一段與主要情節相關的回憶或故事的敘述方法。

      插敘通常起到對主要情節起補充襯托、解釋說明的作用。

      例如:

      默笙看著他走過去,周教授看到他,一副很高興的樣子,說了幾句話,贊許地拍拍他的肩膀。

      這個老教授的頭發是越來越少啦!

      說起來,她會認識這個法學院的名教授,完全是因為以琛的關系。

      那時候以琛忙于學業家教系務,她這個女朋友也不太能找到他,為了有多點時間和他在一起,她沒課的時候就跑去他系里上課,這個周教授的刑法學她從頭到尾整整聽了一個學期。不過到現在她還是連刑法學上最基本的“無罪推定”都弄不清楚。不像以琛,被她硬拉去聽了幾節高等數學,期末的時候居然能幫她復習抓題。

      不知道以琛說了什么,周教授居然向她這邊看過來,笑瞇瞇地朝她點了點頭,才走開。

      ——《何以笙簫默》節選

      這里下劃線的部分就是很典型的插敘,插敘在小說中很常見,在描繪一個情節時,有時候就需要對某個情節點做一些解釋說明或者補充,這便是插敘的好處了,插敘完畢可以接著繼續原來的情節繼續敘寫,使得整個情節完整又緊湊。

      敘述是對人物經歷和事物發展變化說作的交代、陳述,它是很籠統地在陳述一個事實,給人一種平淡如水的感覺。(較高的要求是運用各種敘述技巧,比如倒敘、插敘、補敘等,打破平鋪直敘,造成行文的起伏與波瀾。)

      描寫則是用形象的語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狀態具體地描繪出來,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形象感強。

      舉個栗子

      敘述:1945年冬天,他在重慶街頭死去。

      描寫:1945年冬天,一具冰冷的尸體躺在重慶的街頭,只見他雙目睜著,渾身是傷,身上只穿著單薄的衣服,路上的行人匆匆走過,未曾多看他一眼。

      兩句的表述對比一下,相信大家都可以看出這兩種表達方式的區別了。

      相對于敘述,描寫更加細分,要想在一篇文章里面面俱到是十分困難的。我們可以先從大方向上了解下描寫。

      從角度上可分正面描寫、側面描寫,從內容上又可分為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人物描寫又分為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外貌描寫,環境描寫則分為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描寫。

      ▼

      接下來我們以夢入神機《龍蛇演義》中一段打斗描寫來具體講應該怎么把描寫更好地應用在小說寫作上。

      王超先是血涌到了臉上,隨后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心中暗暗地盤算起來。

      “有仇不報非君子,老子今天要報仇,順便撈一把。”王超心中快速地想,“這么多人,打起來要怎么搞?老子先怎么樣要撂倒幾個再說。抓一把錢就走?還是怎么搞?”

      點評:打斗前的鋪墊,用了神態描寫和心理描寫。

      神態描寫就是人在特定情境下五官的一系列運動變化,實際上就是動態的肖像描寫。

      用神態描寫描寫人物,一能表現人物內心世界,二可以刻畫人物性格。

      在這一段里,神態描寫不多,我們能看到的就是一句“血涌到臉上”,來表現主角的憤怒,其實如果要加更多神態描寫的話,也可以再描寫下眼睛,怒目而視的那種感覺。

      在使用神態描寫的時候,要注意的是,一定得結合人物所處情境,不能離開刻畫人物、表現主題的需要,為寫神態而寫神態。

      心理描寫,就是以語言文字對人物的內心世界進行描摹剖析,揭示人物內心,刻畫人物性格。

      這里描寫了主角從想報仇到對對方人多勢眾的擔憂,這一系列復雜地心理變化過程,很好的體現出主角膽大心細的性格特征。

      進行心理描寫應注意掌握以下三個原則:

      1.寫人物的心理活動,應寫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環境中必然產生的心理活動,而不能為心理描而進行心理描寫。

      2.寫心理活動,要防止左一個心理活動,右一個心理活動。

      只有在關鍵的情節、動作、表情出現時,才伴之以心理描寫。

      3.寫心理活動,要努力寫人物細微的感情波瀾和復雜的心理變化過程。

      這三點,對照著上面的例子,主角的心理活動是在他準備打斗之前的(在特定情境、關鍵情節中),主角從想報仇到擔憂這個心理變化過程很好的寫出來了。

      ▼

      王超心里把變化都盤算清楚了,深呼吸一口,快步走了上去。

      一群人的心思都在牌上,百元大鈔遞來遞去,絲毫沒有察覺到王超。

      “光哥,該你悶了,我悶五十!”另外一個紅頭發的小混混對那個光哥敲了敲桌子。

      這個光哥,正是以前打了王超的那個混混。

      “喊毛啊。媽媽的B。”光哥好像是輸了錢,心里很不痛快,用手把桌子狠狠的一拍。

      “小光,輸了錢不要急,等會贏了的去請K歌,幫你找個正點的妞玩玩!”

      良哥搓了搓自己的牌,然后悠閑地吐出一口煙圈。

      這個時候,王超已經到了光哥背后,突然出手,猛地抓住光哥的頭發往后一扯!啊!光哥沒有絲毫防備,驟然遭遇到這樣的毒手,發出了驚天動地的一聲嚎叫。

      咔嚓,王超這一猛拉頭發,帶起光哥的身子拖到地面,連椅子都拖斷了。

      注意到我加粗的詞句,這里用了大量的動作描寫。

      動作描寫在人物描寫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它是通過對人物個性化的行動、動作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最常用的描寫方法。

      動作描寫的作用在于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體現人物性格。

      我們來分析這一段主角的前兩個動作,”深呼吸“”走“是兩個動作,而且是兩個連貫的動作,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深呼吸一下,說明這個人對這件事情其實內心還是有點小緊張的。

      ”深呼吸“”走“這兩個動作很好地展示了王超在那個情景下的心情,雖然有點緊張但又毅然決然,可以看出這是一個敢于面對不逃避的人。

      再看他打人的一些動作,”猛地抓住“ ”扯“對方頭發,再到把對方”拖“到地面上,同樣很連貫,從這些動作詞的使用上,我們能充分的感受到王超對光哥的那種極度的恨意,有仇必報的人物性格也躍然紙上。

      那么我們在日常寫作中,應該怎么用好動作描寫呢?

      1.寫出連貫的動作,準確運用動詞。

      2.動作應符合人物身份性格和情境。

      3.應與人物的神態、心理、語言巧妙聯系在一起,人物的動作不事立的,當它與人的情感、態度、姿勢或表情聯系在一起的時候,它們才是有意義的、人格化的動作。

      4.可以適當運用比喻、修辭等手法,既可以使人物更加生動形象,也能增加趣味性。

      這里就不詳說了,對照例子,大家應該都懂的。

      ▼

      上面大致說了幾種人物描寫,下面我們也說說環境描寫。

      直接舉個栗子

      一場悄然而至的秋雨已經整整下了十天,雨勢不大,帶著一絲深秋的寒意,細細密密撲打在一望無垠的原野上。

      一堆堆深灰色的迷云低低壓著大地,已經是深秋了,一片片樹林都已光禿,秋雨將老樹洗凈,但無情地秋天卻剝去了它們美麗的衣裳,使它們陰郁地站著,褐色的苔蘚掩蓋住了它們樹皮上的深深皺紋。

      這場延綿了十天的秋雨也使地面變得格外泥濘,就連官道上也到處是渾濁的水洼和泥漿,使行人寸步難行,只有憑借畜力才能勉強在泥濘的官道上緩緩而行。

      ——《寒門梟士》

      這里是一段很典型的自然環境描寫。自然環境描寫,不外乎從我們的六感出發,不外乎要抓住該環境的主要特點去描寫。

      這里的六感是(以雷雨天為例)

      (眼)窗外,白茫茫一片,大地頃刻間變成了沸騰的汪洋。狂風暴雨肆虐著,園子里的樹木驚得瑟瑟發抖。遠處一道紫色的電光,撕裂了虛空……

      (耳)抽泣的風聲,咆哮的雷鳴聲,嘩啦啦的雨聲交響成一片;

      (鼻)大雨將泥土腥味傳遞了過來;

      (口)寒冷的天氣讓樓心月喝下的茶都有一絲絲苦意;

      (身)他感到一股沉沉的寒意;

      (心)他的內心也被雷雨天擾得忐忑不安,他的女人更是猶如受驚的小兔子,倦縮在他的懷里。

      像《寒門梟士》那個例子,描寫秋雨,我們分析下作者用了幾個角度。

      “帶著一絲深秋的寒意,細細密密撲打在一望無垠的原野上。

      ”寒意”是人的感受,即從心的角度描寫;后面一句明顯就是從視覺角度了。

      剩下的語句,也不用多分析了,都是從視覺角度。在多數環境描寫中,幾乎都是從眼和心為主的。

      了解了角度,我們可能還面臨著一個問題,就是描寫的順序問題。同樣分析上面那個例子,我們可以發現,寫景一定是有順序的,眉毛胡子一把抓是不可行的。

      第一句

      一場悄然而至的秋雨已經整整下了十天,雨勢不大,帶著一絲深秋的寒意,細細密密撲打在一望無垠的原野上。

      感受一下,這段的描寫給我們的感覺應該是:這個景很大,而且一定是遠景。

      一堆堆深灰色的迷云低低壓著大地,已經是深秋了,一片片樹林都已光禿,秋雨將老樹洗凈,但無情地秋天卻剝去了它們美麗的衣裳,使它們陰郁地站著,褐色的苔蘚掩蓋住了它們樹皮上的深深皺紋。

      再看這一段,看這里描寫的具體景物,云、樹林、老樹,很明顯可以看出來這里的順序是從大到小,由遠及近。

      這場延綿了十天的秋雨也使地面變得格外泥濘,就連官道上也到處是渾濁的水洼和泥漿,使行人寸步難行,只有憑借畜力才能勉強在泥濘的官道上緩緩而行。

      最后一段,把視角拉到了地面。

      因而大致可以總結出一套寫景的套路:

      角度上,從六感出發;順序上,可遠近結合,大小結合;內容上,抓主要景物。

      【五感描寫】

      “五感描寫”,也就是從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這五大角度入手,這幾乎可以幫助你進行所有的環境描寫和場景描寫了,比如你要寫你小說的某個人物去海邊散心這樣一個場景。

      視覺描寫:藍色的大海一望無際,她只顧著在海邊走著,裝束清涼,只見她那抹了一層厚厚防曬霜的皮膚暴露在陽光下,顯得油光發亮。

      聽覺描寫:呼呼的海風不停吹拂著,不遠處潮起潮落的水花激蕩聲充滿了和諧的韻律,她的心情便隨之輕快了不少。

      嗅覺描寫:她站在海邊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清爽的海風咸味撲鼻而來,還夾雜著些許海腥味。

      味覺和觸覺就不多舉例了,你會發現五感描寫是非常好用的,因為這是從人的角度往外延伸,能讓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

      【人物描寫】

      一、白描

      文字簡練單純,不加渲染烘托。它沒有濃烈色彩的描寫,不借助比喻、比擬等修辭手法,也不用或少用形容詞,依然描寫出事物的形象。如:

      “其時進來的是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魯迅《藤野先生》)

      寥寥數語,就活化出一位生活儉樸、治學嚴謹的學者形象。

      二、漫畫式勾勒

      即以夸張的手法、揶揄的口吻,將人物勾畫成奇形怪狀、荒誕陸離的形象,以表達嘲笑、憎惡、同情等思想感情。如:

      “他倘若低頭看,斷然是看不到自己的腳尖的,中間隆起的那個部位,會把視線擋住。稀稀拉拉的花白頭發,整齊地朝后梳攏著,蘸了水,沒有一根錯亂的。白皙皙的臉上,看不見一條皺紋,像剛出鍋的饅頭。由于胖,鼻子、眼睛就顯得特別小;由于小,就顯得格外精采有神。”(王潤滋《賣蟹》)

      通過描寫,塑造出“過濾嘴”的形象:老而胖,整潔考究,富態優裕,高人一等。在描寫中滲透著作者的嘲笑。

      三、濃墨重彩細描

      即以生動、形象、傳神的語言,多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細致全面地去刻畫人物形象。如:

      “……坐在南首的是一個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國人;穿一件牙黃的長衫,嘴里咬著一支煙嘴,跟著那火光的一亮一亮,騰起一陣一陣煙霧。”

      “他的面孔黃里帶白,瘦得叫人擔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頭發約莫一寸長,顯然好久沒剪了,卻一根一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胡須很打眼,好像濃墨寫的隸體‘一’字。”

      “黃里帶白的臉,瘦得讓人擔心,頭上直豎著寸把長的頭發;牙黃羽紗的長衫;隸體‘一’字似的胡須;左手里捏著的一支黃色煙嘴,安煙的一頭已經熏黑了。”(阿累《一面》)

      這三處,作者通過全面而細致的描寫,刻畫出處于艱苦條件下的魯迅的精神面貌,一位“越老越頑強”的偉大戰士的形象,即赫然屹立在我們的面前。

      人物描寫的方法是很多的,每種方法各有千秋,同學們可以根據寫作的需要,靈活地加以運用。

      我們寫文章都離不開寫人。寫人又離不開寫出人物的血肉與靈魂,千方百計地讓筆下的人物站立起來,豐滿起來,鮮活起來,可是我們從學生的習作和考場作文卻看到眾多的人物是草紙人、木偶人,我們在描寫人物時要四忌。

      一忌:刻板式的勾畫臉譜。

      例1:我認真地打量著新同學,高高的個子,不胖也不瘦,剪著小平頭;往下看,兩道濃眉下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鼻直口闊,臉色略微有些發黑;上身穿一件白色運動衫,下身一條灰色西褲,腳穿一雙網球鞋;他左手拎著書包,右手拎一網兜,網兜里有一只新足球。仔細閱讀這一片段,我們會發現作者描寫的人物顯得呆板,缺少靈性。

      首先描寫人物時不要像畫臉譜式的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描寫人物的外貌要抓住其最顯著的特征,如魯迅先生在《故鄉》中所刻畫的楊二嫂形象就僅抓住“凸顴骨”“薄嘴唇”“兩手搭在髀間,沒有系裙,張著兩腳,正像一個畫圖儀器里細腳伶仃的圓規”等特征,寥寥幾筆就刻畫出一個尖酸刻薄的生動形象。其次描寫人物不要刻板式的靜態臨摹。例如我們在“兩道濃眉下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的后面加上“眼睛一眨一眨的,眼神中透出聰穎,還帶有些調皮的表情”等描寫句,人物就鮮活多了;如在“網兜里有一只新足球”后增加主觀猜測“一看就知道是個球場虎將”等句,還能表現人物的個性特點;如果想讓人物鮮活些,我們不妨再增加一些動態描述:“他似乎已經感覺到我們在看他,就很不自然地沖著我們笑笑,又低頭看看兜里的足球,右腳輕輕地踢踢足球。”

      二忌:蜻蜓式的輕輕點水

      把心理活動的起因寫清楚,對展示人物形象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在描寫人物心理活動時要走進人物的內心,揣摩人物的最深層的絲絲脈絡。寫清人物在想些什么,又是怎樣想的,千方百計把心里動態活動的過程全面展現出來。否則,人物的形象就會蒼白無力。請看下例:

      例2、我走進了辦公室,迎面正碰上曹老師的目光,里面充滿了責備,我喊了一聲“曹老師”,曹老師點了下頭,只是“嗯”了一聲。

      如何讓上段中的人物“活”起來呢?首先要寫出“我”走進辦公室的心情:“我懷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走進了辦公室”;其次表現出“我”見到曹老師時的具體感受:“老師的目光里完全沒有了往日的慈祥可親,而是充滿了責備,于是一陣恐懼襲上心頭,只覺得手心出汗,似乎連心跳的聲音也能聽到”;再次突出“我”喊曹老師時的聲音與往常有什么變化:“我只好勉強地笑一笑,喊了一聲”曹老師“,連聲音都帶有幾分顫抖”;最后寫出老師應答的表情和態度,可以這樣描述:“曹老師皺了皺眉,鼻孔里嗯了一聲”。如此濃墨重彩地渲染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就更具體、更真實,我們讀了這段文字,眼前仿佛就有一位即將挨批評的十分緊張的中學生形象。

      三忌:拉洋片式的機械運動

      動作描寫是刻畫人物的最為重要、也是最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在我們熟知的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中,傳神的動作描寫比比皆是,有葛朗臺死前獨具特色的動作,有范進中舉后出人意料的瘋癲,有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錢的炫耀和“摸“出四文錢的尷尬。作家萊辛說過:“主要的東西是讓人行動起來,通過動作顯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如果機械地臨摹人物的動作,那人就會成為“僵尸”。看下例:

      例3、我不情愿地站起來,拿著數學書走到黑板前做題。我還把粉筆都弄斷了幾次。本來很簡單的數學題,卻用了十分多鐘。

      上段只客觀機械地寫人物“做了些什么”,動作之間缺少連貫性,如同“拉洋片”,又像“連環畫”,如何將每一幅幅畫連綴起來呢?我們可以增加具體的動作描寫,把“怎樣做的”的過程寫清楚,變成精彩的流動的“錄像片”。如既然我是“不情愿地站起來”,就應該是“拿著書慢騰騰地走上講臺,先在粉筆盒里選了一支又一支的粉筆,又寫了擦,擦了又寫,折騰了老半天”。

      四忌:錄音式的單一對話

      描寫人物的語言不是錄音,而應該像魯迅先生指出的那樣:“人物語言的描寫,能使讀者由說話看出人來。”達到這境界就要注意人物語言的描寫必須符合人物的年齡、經歷、身份、文化教養等特點,必須反映人物的特征。

      例4、姐的對象一走,全家人就議論開了。“不行!長得不行!”妹妹說。我問媽媽:“您看呢?”媽媽說:“我沒看清楚。”“我看他是二等殘廢。”小弟說。“胡說!我看了,沒毛病!”媽媽說。妹妹說:“小弟說的二等殘廢就是個子不到一米八!”“對了!在咱們家里沒一米八就是二等殘疾。”小弟說。“老爸就是二等殘疾,只有一米七”我說。

      這段文字僅“錄”下了人物說了些什么話,但沒有寫出說話人的語氣、語調和說話者說話時的神態、表情、動作。如能注意到這些,就能增強現場感和立體感,讀來會身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為了表現妹妹的武斷,可以讓妹妹“毫不猶豫地說”;“我”似乎對妹妹的觀點不贊成,是個穩重謹慎的人,可以增加這樣的插入語“我瞪了她一眼,轉身問媽媽”;為了突出小弟的自傲和狂妄,不妨讓小弟“驕傲地晃動著他一米八的身板”說話。

      人是活生生的,寫在文章中的人物也應該是活生生的,只要我們細致觀察,把生活中的實際情況詳細地表現出來,你筆下的人物就會豐滿和鮮亮。

      【環境描寫】

      環境是人物生活的“土壤”,是人物性格形成和發展的依據。

      一、連串式描寫,展開故事的情節

      在文章中,多次使用景物描寫,不僅可以使情節顯得更加真實、更加引人,還能自然地展開情節。在一篇題以《關心》為題的中考滿分作文中就三次出現了景物描寫。開頭是這樣描寫的:

      “細雨綿綿,如同那扯為斷剪不斷的縷,我的煩惱就像這綿綿的雨絲,沒有盡頭。”

      中間接著說:

      “放眼望去,那一片片的竹林在雨中顯得更加嬌美了,那一簇簇的綠葉,經過雨水的洗刷之后,更加綠了,更加亮了。”

      結尾的時候,作者再次寫到了景物:

      “我呆呆地佇立雨中,望著父女倆消失在茫茫的雨霧中。心中忽然靜靜地淌過一陣熱流。”“雨依然飄灑,不過,雨絲卻成了母親的雙手,在輕撫著奔跑的我。”

      同樣寫雨,卻用了三段情感不同的文字,情節自然。用這種方法寫出來的文章,脈絡分明,極富情感。

      二、情景式描寫,揭示人物的情感

      把內心的“情”,自然地滲透到外物之中,這就是“情積于內而發之于景”。在寫作中,真正做到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才會情景合一、水乳交融,所謂“情哀則哀,情樂則景樂”就是這個道理。魯迅小說《故鄉》開頭寫陰晦嚴寒的深冬氣氛、荒涼瀟索,沒有活氣的村景,貼切地襯出了自己的悲涼心情;孫犁《荷花淀》一文,開頭將夜寫得充滿詩情畫意,只是為了揭示水生嫂那恬靜、安樂的心境。由于景物描寫的恰當運用,于是就有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那份高雅志趣,有了“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那分傷感悲涼。一位學生在《茵草坪上的故事》中有這樣一段描寫,作者不直接寫內心滋生的思念之情,只說:

      “一場雨之后那一遍茵草地更綠了,那一株株的綠草一下子似乎長子一大截,讓這片小小的草地變成了一張厚厚的絨毯,我感到,那正在滋生的不是小草,而是自己無法阻止的思念。”

      這樣的句子含蓄有情,與一般的景物描寫就有了不同。

      三,對比式描寫,襯出深刻的主題

      環境描寫,還可以將將人物在不同年代、不同情況下的不同感受,通過景物體現出來。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歷來為人們所傳誦,這就是因為兩者之間形成了強烈而鮮明的對比。在《初三的煩惱》一文中,作者與“楓”初次相識于一個艷陽高照的春日,文中寫道:

      “這是一個太陽特好的春日,柔柔的輕風、暖暖的陽光,枝頭綻放的新綠,無不讓人感到一種勃勃的生機,廣闊的田野里也如一張淺綠的地毯,一望無垠。”

      由于種.種原因,后來,作者又不得不與“楓”相別,在這時,作者又用了一段景物描寫,不過,已不是春日的美好景色,寫出的是秋天的蕭條與孤寂。文章通過春秋景物的不同,鮮明地寫出了人物心境所發生的巨大變化,深刻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題。

      四、夢幻式描寫,反映人物的期待

      在文章中,我們還可以采用“以虛襯實”的寫法,就是用虛幻的景物來襯出現實社會,折射出人物內心的感受或期待。如楊朔的《海市》一文中,先對虛幻的海市蜃樓花了大量的筆墨,極力寫出了它的令人神往。然后寫出尋找時看到的真實的海市——欣欣向榮的長山列島。這時,作者感嘆,“我們看到的長山列島勝過了海市蜃樓的實景。”虛幻的海市蜃樓寫得越美麗神奇,就越能寫出城市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顯示出來的朝氣蓬勃。

      唐代詩人楊萬里寫過這樣的詩句:“春花秋日冬冰雪,不聽陳言只聽天(自然之意)。”確實,環境描寫不能為景而寫景,更不可“情不夠,景來湊”,應該學會讓景物說話,這樣它才能為我們的文章“錦上添花”。

    10653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综合婷婷欧美综合五月|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 久久精品天天中文字幕人妻| ww美色吧com| 精品午夜福利1000在线观看| 果冻传媒mv在线|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网站| 又粗又大又黄又硬又爽毛片|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成人| 一级**毛片毛片毛片毛片在线看| 欧美三级香港三级日本三级| 男人肌肌捅女人肌肌视频| 狂野欧美性猛xxxx乱大交| 日本乱子伦xxxx|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日韩在线观看| 色综合天天综合中文网| 爱情岛论坛网亚洲品质自拍| 无遮挡呻吟娇喘视频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免费精品国产日韩热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18女人腿打开无遮挡软| 男人j桶进女人p无遮挡在线观看| 无套日出白浆在线播放| 天天碰免费上传视频| 国产18禁黄网站免费观看| 国产99在线观看| 中国午夜性春猛交xxxx| 99视频精品国在线视频艾草|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尤物| 好男人视频社区www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 少妇无码太爽了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剧情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三级黄色片| 里番肉本子同人全彩h| 最近中文字幕网2019| 性一交一乱一伦一| 伊人狼人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