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24式太極拳時常見的毛病(2)
(10)云手。
①雙手運動互不相關,運動軌跡不成交疊的2個反向運轉的橢圓形。
②運轉過程上臂橫肘,手高于額上,下手伸直,臂向下壓,動作極僵硬。
③收腹撅臀,上體前傾。
④運動過程上體左右斜倚,搖頭晃腦,故弄姿態。
⑤擺胯。將左右擰擺雙胯誤以為腰如車軸。
⑥橫進時步法、步型不對,開立步步型做成了八字腳。開步、并步時不是分腳掌、腳跟先后起落,而是全腳掌離地、踏下,步法重滯。
⑦開步或并步時,特別夸張地將小腿提高然后踩下,如雞走路。或者并步時腳掌簡直不離地面,刮地拖拉。
(12)高探馬。
①虛步步型有誤,定式姿勢臀部向后凸出。
②右手向下推,沒有高探至額的意念。
③陷胸太過,胸廓不寬松。
(13)、(15)左右蹬腳。
①蹬腳的方向不對。右蹬腳多數人過偏右側,超出右前斜方45。角以外。由于轉身扣腳角度不夠而左蹬腳的方向未到規定的方位,左蹬腳與右蹬腳的方向不成1800。
②蹬腳時重心不穩,獨立平衡性差。主要是向后傾側。或雙手伸展不均衡,一高一低,一曲一直。
③與蹬腳同時,雙手的展開不帶弧形,成了徑直向左右平撐,顯得生硬。
④蹬腳時手腳方向不一致,沒有注意外三合。
(14)雙峰貫耳。
①動作方向與右蹬腳方向有差異,多是太偏左側落步,造成弓步步型雙腳落于一直線上或成交叉。這是由于不懂得在蹬腳之后,收腿落步時應同時略微向右旋腰,使上體及弓步的方向與原來右腳蹬出的方向平行。
②右腳落點不好,如上述雙腿交扭,重心不穩。
③雙臂繞環貫拳時嚴重揚肘,雙臂平抬如蟹螯,雙拳相距過寬過高。
④身法僵滯,上體前傾。
(16)、(17)左右下勢獨立。
①左蹬腳后沒將小腿收屈,上體亦沒有略向右轉(同時擺掌),而是使左腳徑直落地成丁步。擺左掌的路線不從上經面前向右肩前擺動,而反過來做成從下經肋向右上提。
②撮勾的手型、手法不對。有些人喜歡用手腕多繞個圈子,打個手花后才作勾手。
③仆步步型不對。 ,
④從下勢向獨立過渡,重心不是由向前移動過渡到向上,而是做完仆步后,立即上提重心,使雙腿如撐開的圓規。
⑤提膝托掌的一側沒有松胯順肩,另一側的手沒有坐腕按掌,而是松萎下垂,形態呆板。
(18)左右穿梭。
①從獨立式開始,左腳向前落地的動作,身體沒有略向左轉,雙腿沒成半坐盤式就立即成左丁步抱球勢,顯得動作馬虎。
②向左右斜角出步太橫,超出規定的300斜角(甚至450)以外,并且在推掌時仰面、挺胸、雙肩一高一低、脊柱歪扭等等。
③上架的掌不是置于額的前上方,而拉在頭的外后方或耳旁,失去上架的防守意識。
④邁步連同重心一并前移,步法重滯。
(19)海底針。
①跟步過程右腳的姿勢不好,在右腳掌尚未落地變實之前,已開襠使右腿內側橫著向前,橫擺著腳掌前跟下落。
②右手下插時,左手沒有相稱的向下摟按動作,也沒有旋腰活動。
③定式時重心落于雙腿間,過分前傾下俯,上體前俯超出150角以外。
(20)閃通臂。
①上步時左腳向身體右前方邁出,弓步錯誤成型,與“單鞭”式犯同樣錯誤。
②左臂前伸又高又直,右手上架拖得太后,甚至聳肩寒背。
③架、推過程沒有旋腰主宰,勁力不整;也沒有松胯塌腰,而是右側撐胯凸臀。
④定式姿勢未能做到立如平準,很多人都會做成上體左側前傾,重心偏沉于左側。
練習24式太極拳時常見的毛病(2)





上一篇:太極拳三調的特點是什么介紹
下一篇:自學太極拳要點及練習前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