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藏族賽馬節
西藏藏族賽馬節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賽馬節,對西藏藏族賽馬節的了解有多少呢?下面就跟學習啦小編一起去深入了解吧。
藏族賽馬節簡介
在所有的民間傳承的藏族節日中,幾乎都少不了賽馬活動,并且此項活動有著悠久的歷史。在藏族的節日民俗中,賽馬常以主題的形式在節日中顯現,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建立在對馬的濃郁感情基礎之上的藏族人民,創造了獨具民族特色的賽馬文化。
藏族的賽馬節有很多,如藏北賽馬節,江孜達瑪節,康定賽馬節,盤坡賽馬節,天祝賽馬節,當雄賽馬節,定日賽馬節。
藏族賽馬文化
藏族的賽馬與藏民族的信仰民俗有著直接的關聯。藏民族的信仰民俗屬于心理民俗,是以信仰為核心,反映在心理上的一種習俗,它與藏民族的宗教意識有著密切的聯系。尤其是以藏傳佛教為載體的文化內容,已成為藏民族主體文化的構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藏傳佛教影響著藏民族的歷史、文化、日常生活。我們經常看到賽馬節期間的宗教儀式,民風民俗,都可看出賽馬文化中的藏傳佛教的影響。當然,這并不是賽馬文化的主要方面。
以江孜達瑪節為例,我們可以看出賽馬文化的另一種文化價值和意義。達瑪節的主要內容是跑馬射箭,這項活動起源于紀念帕巴桑布。據傳帕巴桑布是薩迦王朝的“內務大臣”,勤政為民,多行善事,在當地百姓中頗有聲望。他去世后,江孜人民每年都為他舉行紀念活動,并逐步演變為賽馬節。對勤政為民、多行善事的人物的紀念、尊敬和褒揚,當是賽馬文化的另一方面。
賽馬文化無疑還包含有對英雄的崇拜。在藏族地區,有些地方的賽馬節是沿襲格薩爾每次出征前要舉行跑馬射箭的習俗而形成的。格薩爾誕生在西藏高原,他抵御過外來的入侵,捍衛了本土,并開疆拓土,創建嶺國,戰功卓著,為民族的統一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千百年來,備受世人稱道和頌揚。格薩爾本人也是通過賽馬比賽獲得勝利的方式被群眾擁戴為王的。所以,在藏民族的英雄崇拜信仰中,力量、勇敢、智慧成為向往、崇拜的對象,成為衡量男人價值的標志。長期以來,格薩爾成了藏民族的驕傲和崇拜的對象。久而久之,這種崇拜風俗文化在藏族人民中間根深蒂固,并融于賽馬活動之中,并由此形成了長期在草原上過游牧生活的藏民族的勇敢、慓悍的性格。
從古至今,馬與藏族人民的物質追求和精神渴望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對馬的感情,藏族人民是濃烈的、醇釅的,馬是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最親密的伙伴,馬是牧人心中的生命。藏族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如放牧、 遠行、婚嫁迎娶,都要騎上自己心愛的馬。愛馬是藏族人民的天性,賽馬更是藏族人民娛樂生活的主要內容。所以,在藏族地區,不僅處處有賽馬活動,而且四季之中的很多節日都由賽馬活動唱主角或配角,為節日增色不少。可以說,凡是大型的節日,賽馬是必不可少的,這就是藏民族的一個極具特色的民俗。賽馬已成了古往今來藏民族最持久、最普遍的群眾性活動,并由此創造了藏民族世俗文化最為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賽馬文化。
藏族節日習俗
羌塘恰青,藏北狂歡
人們通過賽馬會娛樂身心,歡慶豐收,顯示年輕人的勇敢與剽悍,同時祭祀大地神和雪山神。其中以當雄和那曲兩地最為熱鬧,歷史也最為悠久。一年一度的那曲羌塘恰青賽馬藝術節,就是這個游牧民族最大型的節日之一了。“羌塘”藏語指北方草原,藏語“恰青”則是例行的意思。
賽馬節也是一個戀愛的季節,委婉的漢族人習慣將之視為“浪漫”。因此,說牧區人看重賽馬節的程度超出過藏歷新年一點也不為過。賽馬節之前,方圓幾百公里各鄉各地的牧民們便帶著帳篷,身著艷麗的民族服裝,佩戴齊各自最值得炫耀的珠寶飾物,于花海似的草原中一路踏歌而來。
一座座帳篷一夜之間便擠滿了那曲賽馬會場四周,直至連成一片蔚為壯觀的“城市”。物資交流,文藝匯演,各種民間體育如拔河、跳遠、抱石頭等以及與宗教有關的活動的舉行令這城市實有其名。
同世界眾多游牧民族一樣,藏族和馬情深意長。傳說中馬是天上的神鳥與地上的猴子(一說為湖中大魚)結合而生。縱馬揚鞭之時,確有御風飛行之妙。藏族大學者薩迦班智達也說:裝扮座騎豈不美于主人。在藏北,牧人們深知擁有一匹好馬的具體意味。和人一樣,馬需要榮耀。所以,賽馬節也可以說成是馬的節日。特別是在牧區漫長一年的日曬風吹之后。當然,賽馬的淵源遠不于此。但那一朝發跡迎得美人歸的格薩爾故事,卻必是這其中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