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事業單位改革方案最新消息
2020年底事業單位改革已經接近尾聲,2021年事業單位工資改革調整方案是什么,最新的消息內容又有哪些?而具體的調整方案又有哪些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們整理的關于2021事業單位改革方案最新消息的相關內容,希望你們會喜歡!
2021事業單位改革方案最新消息
1、轉為參公單位
事業單位性質改革是很多人都關心的事情,有的單位接到通知改為企業,一輩子的編制就這樣沒了。但是有的單位卻是好消息,改為參公事業編,編制人員的待遇,按照公務員待遇走,那是最好不過的了,對于現在還沒有通知改革的單位,最期待的莫過于轉為參公單位。
2、漲工資
事業單位人員的平均工資基本在3000-4000左右,今年是事業單位薪資兩年一漲的時候,今年將會有很多人進行調整薪資,每個人都期待自己是漲薪的那一個,也期待自己將會漲薪多少。
3、落實車補+提前退休
從幾年前開始,公務員的補貼上都會有車補這一項,而事業單位一直都沒有。這個收入差距一下就體現出來了。如果按照500元一個月來算的話,那一年也會差出6000元。
同樣是體制內,為什么事業編制人員就要比公務員收入少呢?
還有提前退休的政策,已經在公務員內實行了,很多事業編制的老員工也同樣期待著能實行提前退休的政策改革。
雖然現在在社會上延遲退休也是一種趨勢,但是誰不希望提早退休享福呢,所以事業單位的編制人員還是比較希望像公務員一樣,工齡滿30年就可以申請提前退休吧
4、職級并行
這一點也是在公務員隊列中實行的,主要是針對雖然有些人在職務上不能晉升,那也可以晉升職級,同樣也會有工資、待遇的提高,讓人更有盼頭,更有希望。
但是到目前為止,事業單位還沒有消息要實行這項政策,對于事業單位人員來說,也是非常羨慕公務員的了。
所以他們也很希望實行職級并行,讓自己更有希望的工作。
2021年事業單位人員會發放車補嗎?哪些群體會有較大可能性?
2020年底事業單位改革已經結束,從改革的方方面面來說,很多人都比較關心事業單位車補話題。就先拿公務員來說,公務員車補是從2014年開始進行改革,主要是通過每月發放一定額度的車補,代替原來的公車出行。車補根據職務職級劃分領取,比如一般科員每月能領到500元車補,副科的話能領到600元車補,正科的話每月能領到650元車補等等。
拋開公務員車補再來看,事業單位改革好多年了,車補問題卻一直沒有得到有效解決。而且事業編車補發放標準也不統一。我們從中分析,主要原因應該是:事業單位的種類比較復雜,除去參公人員按照公務員標準發放車補以外,還有事業編管理崗位、工勤崗、事業編專業技術崗,涉及到具體單位類型,還包括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和自收自支事業單位,還有一些單位還面臨著改革的現狀,還有中小學教師這一特殊的事業編群體。所以目前并沒有統一的事業單位車補標準。
2021年已經到來,那么事業單位人員會發放車補嗎?會發放的話,哪些群體會有較大的發放可能性?以下內容僅供大家參考:
鄉鎮事業編
之前山東、甘肅等有些地方已經啟動了,鄉鎮事業單位的車補發放工作,政策也相對比較寬松。基本上在鄉鎮工作、編制在鄉鎮的人員都可以領到車補。補貼標準參照公務員車補的標準,科員每月同樣能領到500元。所以不難發現,其它地區很有可能會按照這幾個地市,后面陸續實行鄉鎮事業單位人員車補發放。
黨委政府直屬的事業單位
大家可能對這些單位屬性不是特別清楚,給大家簡單列舉幾個。比如接待辦、黨校、大數據中心、公積金管理中心等,直屬黨委和政府。這一類事業單位在各地是車補政策中都是單獨列出來的,對其中的管理崗位工作人員都是可以發放車補的。
我們應該正確看待車補。車補的形式其實是多樣化的,除了每月發放補貼金額以外,還有實報實銷、社會化交通保障等方式。其實對于沒有發放車補的事業編人員,無論你是哪種形式如果有公務出行,按照當前的規定,理論上都是可以去報銷的。
那么以上這幾類群體都有車補,中小學老師能否也能享受到呢?因為中小學教師也屬于事業單位范疇,但是從目前的政策趨勢看到,教師領車補的可能性不大。其實車補的出現根本目的是為了降低公務用車出行成本,以前的公務用車數量多,司機費用、加油費用、保養費用等開支很多。
中小學教師由于職業屬性基本在學校活動,基本不需要公務用車出行,老師們就不可能配備公務專車。試想一下,既然老師們以前就沒有這方面的開銷成本,國家又怎么可能額外去發放車補增加政府開支呢?
雖然不能領取到車補,國家對于中小學教師還是挺關心的。比如從2020年開始,教育部就一而再的強調,教師的工資收入水平不得低于當地公務員收入的平均水平,有的地區已經得到相關部門的有效監督和落實,有大部分地區還在監督開展之中,所以教師漲工資遲早是大勢所趨。不能和公務員去比,因為工資結構框架都不同,大家認為呢?
事業單位工資調整改革標準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的構成
一、基本工資:
1、崗位工資:體現工作人員所聘崗位的職責和要求。分為:專業技術崗位(設13個等級)、管理崗位(設10個等級)和工勤技能崗位(設5個等級),每個崗位等級對應一個工資標準。
2、薪級工資:主要體現工作人員的工作表現和資歷。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設置65個薪級,工人設置40個薪級,每個薪級對應一個工資標準。
二、績效工資:
主要體現工作人員的實績和貢獻。國家對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分配進行總量調控和政策指導。事業單位在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內按照規范的程序和要求,自主分配。
三、津貼補貼:
1、艱苦邊遠地區津貼:
主要根據自然地理環境、社會發展等方面的差異,對在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生活的工作人員給予適當的補助。對艱苦邊遠地區根據發展變化情況,每5年評估調整一次。
2、特殊崗位津貼補貼:
對在苦、臟、累、險及其它特殊崗位工作的人員實行特殊崗位津貼補貼,國家統一制訂特殊崗位津貼的項目、標準和實施范圍。
四 其它工資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基本工資標準表 單位:元/月
2016事業單位工資標準表一覽:
附表一: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基本工資標準表
單位:元/月
說明:各專業技術崗位的起點薪級分別為:一級崗位39級,二至四級崗位25級,五至七級崗位16級,八至十級崗位9級,十一至十二級崗位5級,十三級崗位1級。
2021事業單位改革方案最新消息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