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不建議領取失業金
有一種說法是,領取了失業金說明社保已經中斷了,會影響到以后養老保險。下面是由小編收集的一些關于為什么不建議領取失業金,希望對大家有有所幫助。
為什么不建議領取失業金
1、影響找工作:只要一申領了失業金,個人檔案立馬會有申領記錄,如果用戶在找工作的時候,面試官知道了,容易引起誤會;
2、影響社保繳納:如果在申領期間找到了新工作,而新公司是暫時不能給繼續繳社保的,所以短時間能找到工作的就先不要申領。若是實在找不到工作,再拿這些錢用于維持生活的基本開銷;
3、申請比較繁瑣:為了不讓人過于依賴失業金,而不正常工作,所以失業金的申請,通常要經過嚴格的審核。
為什么說失業金領取后果嚴重
首先大家要明白,失業金不是想領取就有的。它要滿足兩個基本條件,第一就是單位已經給參保人繳納了12個月以上的社保;第二就是參保人本人是非意愿中斷就業的。
所以如果參保人是自己主動離職,或者說社保繳納不滿12個月,那么都是不能享受到失業金補貼的。
領取失業金之后,會在檔案上面留有記錄,對以后找工作可能會造成影響。下家公司的人事如果問到你是因為什么原因離職,那就很尷尬了。
領取失業金對以后有什么影響
失業金的領取條件較為苛刻,職工主動辭職是不符合領取條件的,必須是非本人意愿造成的失業,例如單位倒閉、破產,被用人單位辭退等。在領取失業金時,領取人需要辦理失業證,進行失業登記和求職登記,并且失業金領取記錄也會被計入個人檔案中。
當領取人再就業時,領取記錄有可能會被新單位查詢到,并被詢問失業原因,對于職工來說這畢竟是一項負面信息,因此領取失業金對職工再就業可能存在不利影響。當然也有很多單位并不會十分留意這類信息,因此也無需過于擔心。
如果不領取失業金,那么失業人員可以繼續繳納社保。在各項社保費用中,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繳費年限是可以累積的,因此臨時斷繳對繳納年限的影響不大。
不過在社保斷繳期間是無法享受醫療保險待遇的,且對于有生育計劃的女性來說,生育保險斷繳對生育津貼的報銷也是有影響的。因此,如果失業人員有繼續繳納保險的需求,建議不要領取失業金。
不領取失業金有哪些好處
1、不拉低退休工資指數。領取失業金后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退休時的工資指數,也就是說退休的工資要比正常繳納保險但沒有領取失業金的人少。
2、保持檔案干凈。領取失業金后會被認為失業是因為被上一個公司解雇造成的,如果下個公司要追問其原因,很容易造成誤解。不領取則檔案上沒有申領記錄,不會有這樣的煩惱,不影響找下一份工作,可以在尋找下一份公司的履歷上更具主動權。
3、當然。如果真的失業了。需要領取失業金也不用過于擔心,只要足夠優秀是不會有上面的煩惱的,而且失業人員應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和基本醫療保險費會從失業保險基金中支付,個人不需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和基本醫療保險費。
領了失業金有什么影響
1、對退休金的影響。養老金是依據其繳費年限長短、個人賬戶儲存額以及申領養老金手續時上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等數據確定的。唯一的影響為如果領失業金,即是處于失業狀態,養老保險肯定已經中斷了,影響養老金繳費年限長短。
2、對二次領取的影響。職工失業后,按照規定領取失業保險金,在此期間,職工如果重新就業,就停止領取失業保險金,并重新開始繳納失業保險費,重新計算繳費時間。
3、對醫療保險的影響。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可以申領醫療補助金,但不足以保障大病、重病。職工在就業期間,用人單位和本人已經繳納了醫療保險費,因暫時失業就無法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不盡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