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讀后感5篇(2)
《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讀后感3:
稻盛和夫——這四個字,價值千金。身為華能金日科技的一員,從進公司的那一刻起就聽說過這位圣人,他的經營理念更是被很多管理者視為金玉良言。一個成功的經營者,勢必有著他的不同之處。今有幸得到《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這本書,懷著敬畏的心,從頭到尾看了兩遍,生怕漏掉了任何細小微妙之處。
成功方程式:人生•工作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其中“熱情、能力”分別用0~100分表示,而“思維方式”用-100~+100表示。
一、思維方式 看過了太多的成功公式再看這個方程式,初一看難免俗套。可當你仔細分析時,非常震驚,思維方式竟然還有負分值。一旦它是負分值的時候,結果也會跟相同的正分值時有天然之別。
當你想要一個好的結果時,首先必須有正確的想法,方式,然后在這個想法的引領下采取正確的做事方式,如果想法都不正確的時候,又怎么會有好的結果。
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一直秉承這一點去工作?是否有著強烈的愿望一定要達到預定的結果,是否為了這個結果去做過哪些具體的事情,是否有調動供應商的積極性,在溝通過程中是否立場鮮明、態度堅定,是否有求助其他資源協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等等。
如果這些都做到了,結果即便不好,也不會往負的方向發展。養成一種良好的思考方式之后,處理其他事情的時候思維也能夠多看一步,兩步,眼光也會逐步長遠,能夠透過表面現象看到本質,從而達到思維的超越。
二、熱情 或者說努力,這一點不是先天因素,而是自己的意志力決定的。
當你有一個正確的思維方式時,還必須有著強烈的愿望,始終抱著一定要達到目標的意志,勇往直前。為什么沒有達到目標,沒有看到曙光,是否在黎明來臨前的那一刻,你已經松懈了,倒下了,成功只屬于那些堅持到底的人。當困難來臨的時候,是否本著“做為人,何謂正確?”這樣唯一的一個判斷標準處事,而不是因為外界種種因素的影響、自己某些自認為正確的想法干擾,動搖初衷,放棄目標或者妥協,這樣又怎能成功。
一個一個目標放棄,一個一個目標妥協的時候,人生最終也失敗了。
三、能力 主要是指先天的智力或者體力,自己無法決定。
不過人格魅力強大的人,會善于分析自己的優勢,了解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接納自己,從而接納別人的優點和缺點,整合資源,利他利人利己,利用團隊優勢達成目標。
當能力無法改變時,只有堅定自己的意志,不斷突破思維定式,一步一步,最終走向成功。
成功的人生和失敗的人生,兩者的三種因素往往差別不大,但其結果卻是截然不同的,只有在實踐中本著不忘初心,有著強烈的成功愿望,不斷改善思維方式,才能有好的人生結果。
《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讀后感4:
我學習了稻盛先生的著作《成功方程式》,讀完之后,真是受益匪淺。這篇著作區區二百多頁,但卻是博大精深。它是稻盛先生一生經營企業的寫照,也是他集所有著作的思想精華。里面的很多經典語句“想法變,一切都變”、“現金主義原則”“不迷信洋設備”的觀點真是讓我贊嘆不已。
稻盛先生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企業里面有幾萬號員工。所以很多東西沒有立刻理解,又從網上下載了稻盛先生的其它著作《你的夢想一定能實現》和《阿米巴經營》。對于《成功方程式》里面部分不能理解的問題,在這兩本書里面得到了詮釋,所以我準備有時間把稻盛先生其它的著作有時間也閱讀一下。
稻盛先生的特色經營有很多,對很多企業管理和經營有啟發和借鑒作用,這些特色經營,不但是京瓷公司的經營原則,也是各個大企業的共用原則。
一、阿米巴經營
阿米巴經營在京瓷運行的非常成功,它是一個讓企業迅速適應變化的管理法則。企業在重視研發的同時,也同樣重視營銷,讓研發和營銷兩條腿走路。營銷決定成本和各項費用,各個部門就是一個“阿米巴蟲”,同時各項費用能迅速反映在報表中,盈虧會立刻顯示出來,可以迅速做出調整。同時稻盛先生提出:阿米巴經營特別適合具有制造能力的企業,是各個企業借鑒的法則。我認識的一位朋友,原來在南京的某外企,當時采用的是類似阿米巴經營的管理方法,不過由于是美國企業,根據美國企業的特點,在稻盛先生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采用的是阿米巴經營和成果主義的獎勵措施。
二、客戶至上的經營
堅持“客戶至上”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原則。因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沒有客戶,就沒有衣食父母,就沒有銷售渠道,就沒有生存依托,就沒有發展和壯大的基礎條件。搞企業,你可以沒有廠房,你可以沒有產品,你甚至可以沒有資金,但唯一不可缺少的就是客戶。因此,一個企業或一個公司能否正常運做、發展壯大,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客戶對本企業的滿意度及美譽度。京瓷公司新產品的研發除了在質量、價格、交貨期等一切方面完全滿足客戶的需求,有時還會超出客戶的期待。任何企業要想做強做大,都必須以客戶至上為原則,因為有了客戶,才會有營銷,才會有利潤,所以我覺得“客戶至上”與“阿米巴”經營中的以營銷來決定成本的方法是一致的,生產和研發都以客戶和營銷為基礎。國內電子廠商“華為”采用的就是這種原則,華為與其它企業不一樣,并沒有去研發特別高科技的技術,而是采用的“能用即可”,去滿足客戶的需求。因為有時處在研發前沿的技術,并不能迅速轉化為商品,產生效益,只有符合客戶需求的技術和商品,才能產生效益。
三、大家族主義的經營
稻盛先生在創辦公司早期的時候,采用了大家族主義的經營。在談論大家族主義經營的同時,他提出了“貫徹執行實力主義”。我對這個“貫徹執行實力主義”比較贊同。稻盛先生認為有時大家族主義經營,大家關系比較好,是兄弟,是父子,個別干部的過失,就沒有計較,這樣的縱容態度,會影響企業的經營效率。我認為如果沒有執行力,公司的很多規定和章程,就會形同虛設。各個管理人員在自己的領域中各自為政,濫用職權,不但在公司內會形成一種不良風氣,而且會導致員工的積極性下降,所以強有力的執行力是保障公司順利運行的政策。美國很多企業的總裁都是西點軍校畢業的,他們所執行的第一條就是“服從”。服從即遵照指示做事,學不會服從即學不會管理。一個優秀的員工在需要發表意見的時候,應該坦而言之,盡其所能;但當上司決定了什么事情之后就要堅決服從,努力執行;對上司不要有任何猜疑。要通過嚴格的訓練使員工將服從養成習慣,同時也留下恰當的空間讓他們發揮創意。“貫徹執行實力主義”與西點軍校的“服從”是一脈相承的。
四、提高人才的效率
筋肉堅實原則就是不良庫存及時處理,原料及時買進等等。只有堅持筋肉堅實原則,才能使原材料、資金、設備處于高效率中,這與家園提高效率的政策是相當吻合的。我認為在提高設備和資金效率的同時,還應該提高人才的效率,打造人才的“零庫存”。人才的“零庫存”就是讓公司的各種人才物盡其用,人盡其能,在崗位上做出自己最大的貢獻。根據不同員工的專業設置和興趣愛好,安排好合適的崗位,讓技術員工和銷售員工做好對應的工作;同工種的員工合理安排好工作量,對于目前閑置和工作量小的員工,可以移為別用,做機動安排;同樣的職位上,安排好相應水平的員工,有余力的員工可以兼職另外部門的工作量,稻盛先生也這樣管理過公司。
五、不迷信洋設備
稻盛先生在創業的時候,比較自制設備和洋設備的效率,通過計算,發現從投資設備的效率看,土設備更合算。我覺得根據稻盛先生的“不迷信洋設備”引申出來就是“不迷信洋技術”。我覺得任何企業在經營的時候,都要權衡利弊。根據投資效率以及成熟的可行性報告,引進“洋設備”和“洋技術”,來為企業增加利潤。因為有時只要在原有設備上進行改造和技術創新,并不比“洋設備”差勁,反而能減少企業的成本,為企業創造性價比最高的利潤。
總之,成功的企業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特點和特色。京瓷公司根據日本的國情、日本的企業文化發展了自己的特色經營,迅速成為世界五百強企業之一。我相信我們家園也會根據中國的國情、文化和公司的特點,吸取經驗,建立自己的經營特色,使各項成績更上一層樓。
《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讀后感5:
之前對稻盛和夫先生并無了解的我,在林老師的推薦下閱讀了《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一書。說句實話,這種類型的書在書店里并不少見,若是我自己選擇閱讀的話,這一類書一定會被我當成是空談成功大道理或者是企業管理洗腦書而置之不顧。但是讀書會新穎的閱讀共享方式讓我產生了興趣,于是在他人和自己的共讀中,我開始漸漸了解了稻盛和夫先生的故事。
最先讓我感到詫異的是稻盛和夫對于自己平庸資質的坦誠,他說自己從小并不聰明,沒有上到好的大學,也沒有如愿進入優秀的企業,而是進了一家小企業,最糟糕的是那家小企業還一片死氣沉沉。中國有句俗話叫做“不蒸饅頭也要爭口氣”,稻盛先生算是很爭氣的人。他沒有因為自己從小以來一直的不順而哀嘆,也沒有因為工作環境的不如意而抱怨,相反地,他選擇了兢兢業業,踏實肯干,團結同事,終于事業有所起色,從而為他后來自立門戶并且發展壯大創造了條件。勇于面對現實,絕不輕言放棄,是我從稻盛先生身上學到的第一點。
然后讓我覺得有趣的是稻盛先生獨創的成功方程式,在別人的成功方程式中一般都是加式,唯有稻盛先生的方程式是乘式,這樣的夸大雖然這一看有些令人莞爾,但其實很好的強調了能力均衡的重要性,稻盛和夫先生不僅僅是想要借由這個方程來啟迪年輕人,更是想要借此勉勵每一個渴望成功的人,并且告誡大家能力的偏頗非但不是出名的鑰匙,反而會是成功的絆腳石。要讓自己變強,但更要注意讓自己在各個方面都要變強,提升綜合素質才是當今社會成功的王道,這是稻盛先生教會我的第二件事。
老子有言:“民之從事,常與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希望我們也都能和稻盛先生一樣,不懈努力,不斷堅持,專注細節,成就夢想。
稻盛和夫簡介:
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兒島,鹿兒島大學工學部畢業。27歲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現名京瓷Kyocera),52歲創辦第二電電(原名DDI,現名KDDI,目前在日本為僅次于NTT的第二大通訊公司),這兩家公司又都在他的有生之年進入世界500強,兩大事業皆以驚人的力道成長。
《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作者簡介:
曹岫云,高級經濟師。江蘇省日本經營哲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稻盛和夫( 北京)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無錫盛和 企業經營哲學研究會會長,中日合資無錫愛培克羊絨服飾有限公司等五家企業董事長。
1969年畢業于 無錫輕工業學院機械工程系,后在企業和政府機關工作。20世紀80年代中期起,參與一系列促進中日經濟文化交流的活動。1992年開始創辦企業。在中外雜志上發表的論文有:《試談問題》、《擴大對日經濟合作十題》、?經營心得36條》、《百術不如一誠》、《解讀稻盛成功方程式》、《兩只看不見的手》、《關于實事求是》等。
《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內容簡介:
企業家兼 哲學家第一人,40年創建兩家 世界500強企業,4000名經營者追隨的企業 明星——稻盛和夫。稻盛和夫先生 高揚“人格理念決定成敗”的大旗,其理論及實踐足可震撼我們這個浮躁喧囂、急功近利的社會,對每一位人生道路的探求者都有精神引領的作用。
本書全面解讀稻盛和夫的成功哲學,結合實際講解了其開創性的成功方程式、經營十二條、特色經營十項和會計學等充滿哲理的理念,闡釋了稻盛成功方程式包孕的人生哲學,展現了該方程式在經營領域的威力。作者強調:“稻盛先生是通過光明大?到達巨大成功的典范,是純粹的理想主義和徹底的現實主義優美結合的典范。這樣的典范對于 中國的企業家,對于各行各業各級領導,對于渴望成功的有識之士,對于一切有志于追求人生真理的年輕人,都具有莫大的、難以估量的參考價值。把這價值告訴讀者,就是本書的使命。”
稻盛和夫先生高揚“人格理念決定成敗”的大旗,其理論及實踐足可震撼我們這個浮躁喧囂、急功近利的社會,對每一位人生道路的探求者都有精神引領的作用。
“引言”剖示本書寫作的動因與背景,“上篇”闡釋稻盛成功方程式包孕的人生哲學,“下篇”展現?該方程式在經營領域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