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實用技巧匯總
演講就是講話,講話就是演講,所以演講要使講話“藝術化”起來,從而產生一種特殊的藝術魅力,讓臺下的聽眾覺得這是一場可聽的演講,那么你知道演講有那些技巧嗎?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演講實用技巧匯總,一起來看看吧!
演講實用技巧匯總
一、注意自己的演講形象
演講者的形象是演講者的思想、道德、情操、學識及個性在外表的體現,是演講者的儀表、舉止、禮貌、表情、、談吐的綜合反映。演講者一經上場,就會把自己的形象訴諸聽眾的視覺,直接影響聽眾的評價和審美。
演講者的儀表美主要體現在身材容貌美和服裝美兩個方面。
1、身材容貌美這是人的自然美。容貌的端莊秀麗,及由這些所表現出來的精神狀態,都是演講者固有的生理條件所決定的,一般難以改變。但是,是不是身材、容貌欠佳,甚至有生理缺欠的人就不適合演講呢?決不是。因為,身材、容貌僅是演講活動的諸多要素之一,決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只要在其他條件如思想、修養、知識、氣質、語言等方面有超人之處,仍然可成為成功的演講者。
2、服裝美亦即裝飾美。這是增加身材、容貌美的一個必要條件。總的要求是:整潔大方、莊重樸素、輕便協調、色彩和諧。具體地說,首先是服裝顏色要與演講者的思想感情和演講內容的特點協調一致。如果演講內容是嚴肅、莊重、憤怒、哀痛的,穿黑色衣服或深色衣服就比較合適;如果演講內容是歡快喜悅的,穿淺色衣服會好些。
其次是服裝要和體型、膚色相適應。體型肥胖的人,穿深色服裝會顯得勻稱些;體型瘦型的,穿淺色服裝會顯得豐滿些等等。而最關鍵的問題要注意把握尺度,既不要過于華艷,叉不要過于隨便。
演講者的舉止和禮儀是演講者整體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聰明的演講者從上臺到下臺,應該特別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給人以完美的印象。下面循序介紹一下:
1、走進會場在一般的演講場合,走進會場時要面帶微笑,不論聽眾是否在注意你;如果是重要的演講者或被邀請的,往往由大會主持者陪同,則更要雍容大度,謙和誠摯,用眼神和微笑與聽眾交流,步履穩健地向安排的座位走去。
2、坐下前后你和大會主席或陪同人員一起走到座位前,演講者應先以尊敬的態度主動請對方人坐,對方也會禮貌地懇請演講者坐,這時方可坐下。坐下后不要前探后望,也不要和臺上臺下的熟人打招呼。
3、介紹之后主席介紹之后,演講者應自然起立,并向立席點頭致意,并要由衷地從面部、眼神表示出“不敢當”之意和感激之情。
4、登上講臺向主席點頭致謝后,穩健地走到臺前,自然地面對聽眾站好。此時應端莊大方,舉止從容,精神飽滿,也可面露微笑,尤其是女性演講者。
5、演講開始站好之后,先以友好、誠懇、恭敬的態度向聽眾敬個禮,以表示對聽眾的致意。然后不要急于開口,暫停幾秒鐘,以親切、尊敬的眼光遍視一下聽眾,表示光顧和招呼的意思,能起到組織聽眾,安定聽眾情緒的作用。同時深吸一口氣,平靜一下自己的心情,以免心率過速。
6、站姿演講者一般以站在前臺中間為合適,這可以統觀全場,最大限度地注意到周圍聽眾的情緒,使處在不同的位置的聽眾都能從各自的角度看到演講者的表演。另外,站位也要考慮光線,要讓光線照在臉上,使聽眾看到演講者的真實表情,但必須合適,不能刺激演講者,使他看不到聽眾。
至于站法,沒有固定模式,只要保證演講者的表演。較好的有兩種:
一是前進式站法。即一腳在前,一腳在后,兩足成450角,身軀微向前傾,給人一種振奮、向上的感覺。
一是自然式站法。即兩足平行,相距與肩等寬,給人一種注意集中、精神抖擻的印象。
7、走下講臺講完之后,應說句“謝謝大家,再見”,接著向聽眾敬禮致意,向大會主席致意,然后走回原座。坐下后,如大會主席和聽眾以掌聲向演講者表示感謝時應立即起立,面向聽眾致禮,以表示回謝。
8、走出會場大會主席陪同演講者往外走的時候,聽眾常常出于禮節鼓掌歡送。這時演講者更應謙虛,用鼓掌或招手表示答謝,直到走出會場為止。
二、演講前如何分析觀眾
一般來講,不管你所面對的觀眾是誰,在你開口之前,他們都會對你作出及時的評判。他們會觀看、傾聽,然后作出分析。
他們看到你的過程中,前十五秒鐘是相當重要的。因此,任何一種公共演說,應該像演員對待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一樣。它是一種公共表演行為,具有一種內在表演因素。不管你是在作一次短時間的講話,還是在宴后的一種重要演說,事實的確如此。當你演說的時候,你置身于一種被人評判的角度,你受到的贊許和批評與你所演說的內容一樣多。因此,當你在場外的時候,應該作好充分的.準備。你需要確切地了解你所面對的觀眾。他們是高度的同一,還是由形形色色的人員所組成?他們是否對你態度不一,精神不一,期望不一?他們是否對你有所了解?他們期望什么?
他們為什么坐著聽你講話?一個令你最高興的好消息是絕大多數聽眾是寬厚仁慈的。
大多數聽眾至少在演講開始時表現得友好而仁慈。在如果你表現不當,甚至對他們缺乏尊重,他們可不會輕易對你表現得那么客氣。下面五點是你面對觀眾的基本規則:
1、如果你無法應付,不要試圖嘗試;2、沉著冷靜,決不能大發脾氣;3、盡力使大多數聽眾站在你的一邊;4、不要讓演講變成一種罵人的比賽;5、過后主動與詰難者交談。
當你分清了自己所要面對的觀眾時,下一步就是要熟悉自己所表演的角色。由于一些實際的原因,你可能不會時時做到這一點,在演講之前,你對自己將要面臨的環境和條件越熟悉越好。
你可以試試音響設備、麥克風,以保證講話中不會出現某些音響方面的故障,影響你的整個講話效果。你的聲音也應該與所配備的音響協調一致。即使是最有經驗的演講者也要進行這種檢查。
還有一些演講者由于事先缺乏準備而外表不當,這種情況如果面對的是一般同事,問題還不大,但當你處在一個生疏的環境,面對一些不大愿意忍受的聽眾時,這就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了。
下面是你開口演說之前應當考慮的一些事情:
1、演講所處的空間有多大?這一點與你和觀眾的親密關系,你傳遞信息的速度、容量等有關。空間越大,你說話的速度就越慢。
2、聽眾離你多遠?前排是否空著,還是有人緊坐在你的眼下?
3、講話的麥克風怎么樣?是否需要調試?是否會在你講話時嗡嗡作響?
4、是否要有一個講臺?講臺的高度如何?你是否會躲在講臺之后?
5、是否有人倒水?如果沒有,自己可以準備一點,即使是最有經驗的演說者也會感到中途口渴。
6、聽眾的情況如何?他們是否生動活潑,還是正經嚴肅?
7、他們是否會獲取你的信息?是否會被你說服?是否會被你逗樂?
8、他們的年齡和性別如何?
9、如果是在晚上,燈光條件如何?你是否需要看書面講稿?
10、如果你在演講中必須使用顯示屏、幻燈等工具,應該事先試一下其使用情況。
11、另外的演說者是誰?他是否會與所講的相互沖突?
12、你期望最后獲得怎樣的最佳效果?如果你毫不清楚,那你最好不要走上講臺。
三、演講中如何應變與控場
演講者要想取得良好的演說效果,還應善于在臨場上察顏觀色,以便把握住聽眾的心理變化、興趣要求,及時修正補充自己的演說內容。實際上,這就是應變與控場能力。
一個成功的演講者需要哪些應變與控場能力呢?
1、控制感情,掌握分寸
當發現意外情況時,要鎮靜,要有好的心理素質,能控制感情,掌握分寸。不要在講臺上驚慌失措,不要因急躁而沖動行事。赫魯曉夫1959年在聯合國大會上的一次演講中,場內發生喧鬧,赫魯曉夫被激怒了,情不自禁地脫下自己的一只皮鞋,用鞋跟敲打講臺,想以此制止喧鬧。然而,這不但沒收到預想的效果,反而暴露了他缺乏涵養、不能制怒的性格弱點。
2、從容回答問題
演講時,常有聽眾提出較尖銳的問題,欲“將你一軍”,這時候該怎么辦呢?要學會從容地回答聽眾提出的問題,特別是那些乍看起來十分棘手的問題。有的人采取壓制的方法,發火批評,喊“別吵了,安靜下來”,這樣只會使自己陷入窘境。有的人不這樣,而是采用以誠相待、妙語解脫的辦法,變被動為主動。
3、巧妙穿插,活躍氣氛
如果會場沉悶,要有巧妙穿插、活躍氣氛的技巧。演講者使用穿插的方法,除了把事理說得更形象、更深刻外,還可活躍現場氣氛,增加聽眾興趣。比如,講個笑話,講個故事,談點趣聞,唱支歌兒等等。
譬穿插也要注意:穿插進來的內容一定要同話題有關,能夠起說明、交待、補充的作用;穿插的內容務必適度,不可過多過濫,造成喧賓奪主,中心旁移;銜接務必自然順當,切不可讓人覺得勉強或節外生枝。
4、將錯就錯,靈活處理
要想在演講中不說錯一句話是相當困難的。如果說錯了,在這種情況下最忌諱兩點:一是搔頭撓耳,二是冷場過久。有人觀察得出這樣的結論:在演說過程中冷場15秒以上,聽眾席中就會有零星笑聲;冷場30秒以上,就有少數聽眾的笑聲;冷場時間再長一點,聽眾就會普遍不耐煩了。
演說過程中,如果是漏了個別字句的小錯誤,只要無傷大雅,不予更改為好。如果是講了一段之后突然忘了下一段該說什么,那該怎么辦?卡耐基介紹了幾種方法,我們可以借鑒一下:
(1)就地換掉話題,用上段結尾中的句子來發揮。
(2)向聽眾提出問題。
(3)如果實在是大腦一片空白,就應該臨時編一段較完整的結束語,有禮貌地結束。
演講時的技巧
開門見山。要使聽眾通過一兩句話即明白你要講的主要意思.如果你不能清楚地表達你將要說的意思、則無法阻止聽眾走掉。
做好準備。無論你的演講是長是短,須把要點羅列出來,至關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好的結尾,因為聽眾最容易記住你最后講的事情。 演講要短。一幕輕歌舞表演的標準時間是12分鐘。如果說那些激動人心的歌舞都無法使觀眾不疲倦地欣賞下去,你的演講又怎能使聽眾久聽不厭呢?
感情要真。如果你自己都不覺得所講的東西好笑,就休想讓觀眾發笑。你自己都不被演講的情節打動,則觀眾也一定不會被感動。 把握聽眾。在剛要開始演講的片刻要注意和聽眾建立起感情。介紹人把你介紹給聽眾后,不要立即開始演講,而要等候,直至每個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過來。這時全體出席者會很快地接受你將講給他們聽的意思。在演講開始的沉默時刻,應注意用眼神聯系聽眾。從聽眾中找出二張友善的面孔,左、中、右邊各一個。通過向左邊的一個人,然后右邊—個人,進而向全體出席者示意.并開始你的演講. 請不要背。照講稿念遠不如發自內心的直接講話能為聽眾所接受,盡管后者不如前者那樣流暢。反對照稿念的演講,但提倡使用演講摘要,因為摘要可以提醒你要講什么和講到什么地方了。控制呼吸。每個在公眾面前表演得人都知道控制呼吸的重要性。
不要采用大口、過快地呼吸以免呼吸過速。而應輕松、勻速、有節奏地呼吸.它將幫助你克服緊張心情。
明確主題。演講應有明確的主題,支持什么,反對什么,讓聽眾—聽了然。演講的主題如含糊不清,就不會產生影響聽眾的效果。 旁聽博引。演講應有具體生動的材料,包括事實、故事、名言警句、數字統計等。用材料闡明觀點、沒有生動具體的材料,只靠抽象空洞的說教不能吸引聽眾,說服聽眾接受自己的觀點。
語言生動。演講的語言應生動形象,演講中要善于應用口語,恰當的運用比喻、夸張、排比等修辭手法,這樣演講才能生動、活潑,抓住聽眾。
邏輯嚴密。演講內容分幾個部分,先講什么,后講什么,怎么講,應有恰當的考慮與安排。清晰的思路,嚴密的邏輯,具有強大的說服力。
儀態大方。演講的儀態要大方.恰當運用表情手勢。演講的'聲音要洪亮,發音要清楚準確.語調抑揚頓挫,善于運用不同的語氣、語調表現不同的感情。還要運用恰當的表情手勢來幫助表達思想感情, 表示關心。講述與聽者有關的事情.就會讓聽者有親切感,從而引起興趣。但是,①不要只把某一人或某一事作為講話材料,人多的場合,會使別的人感到元聊。②不要把聽者和話題里的反派角色關連起來;③不要人云亦云。活躍氣氛。①訴之于苦怒哀樂。②利用例子說明問題。③利用笑語和幽默的題材,避免沉悶的氣氛。
制造高-潮。開始的高-潮,讓聽者一開始就被你抓住,可采用身邊的例子,對聽者發問或引用格言、警句、誘語為開場白。結尾的高-潮不要只把話說完了就算,而應使你的話“余音繞梁,三日不絕”,可用重復要點來結束;用祝福與愿望的方式來作結束;用令人感動的話來作結束;令聽者思考提出問題作結束,以發揮辯才的分式作精彩的結論。
提高演講能力的方法
怎么樣才能提高演講能力呢?一個個出色的演講家們在演講的時候語句是順手拈來,出口成章,聽了很是羨慕,但是他們也是通過一步步的積累起來的,所以我們首先要加強我們的知識記憶方面,應該做到下面幾個方面:
1、記住一百句名人名言、哲理格言。
哲理名言大多是一個思想體系,一個整體結構中的精華;它是經過時間和實踐檢驗的被廣大人民群眾認可的,有一定思想性,真理性,指導性的語言;是人類智慧的精煉總結。
詩有詩眼,書有書魂,演講有演講意境。一首詩有一聯名句就是可稱為好詩;一本書有一句名言,就有閱讀的價值;同樣,一篇演講中,如有一句哲理名言,便能使聽眾受益非淺,難以忘懷。因為無論演講者闡述的觀點多么的標新立異或超凡脫俗,其實都是或多或少地被歷史上的名家論述過的。名人名言是永遠閃爍著智慧的光芒的,而名家所具有的影響力也是恒久存在的。因此,演講者應抓住聽眾內心深處的心理,恰當地引用哲理名言或權威人士的論述,讓它們服務于自己的理論觀點的論證,加強演講的說服力量。
2、記住一百首詩詞歌賦。
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詩歌和詞賦分別是文學創作的一種形式。從它們開始出現的那一天起,就具有口口相傳的特點。我國古代把不合樂的稱為詩,合樂的稱為歌,現在一般統稱為“詩歌”。它是由現實生活所激發的沸騰的感情波瀾的產物。在內容方面,它高度集中、全面概括,并具有強烈的感情和豐富的想象。在形式方面,語言必須精煉、準確、富于表現力,同時,要有鮮明、和諧的韻律和節奏,這樣才能便于人們口頭傳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