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 中學傳統節日主題班會教案精選

    中學傳統節日主題班會教案精選

    時間: 夢熒0 分享

    中學傳統節日主題班會教案(精選9篇)

    作為一名為學生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中學傳統節日主題班會教案,歡迎閱讀參考。

    中學傳統節日主題班會教案精選

    中學傳統節日主題班會教案精選(精選篇1)

    一、選題背景

    群龍飛渡,百舸爭流,萬粽飄香……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再次向我們走來,然而通過調查發現,學生對端午并不是非常了解,對端午習俗中的文化現象更是知之甚少,想要了解的問題提了一大堆,多數學生提到端午節立刻想起了那美味的粽子,所以適時組織這次“粽情飄香話端午”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設計思路

    以端午節的文化內涵為核心,以小課題研究為基本形式,從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入手,自主制定研究方案,通過合作調查、采訪、參與實踐、信息搜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展示與評價等探索活動,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增強學生對祖國、對家鄉、對人民的熱愛之情。

    三、活動安排

    整個活動從20__年4月開始到5月結束,歷時6周。活動共分為四個階段:

    1、宣傳發動階段(一周)

    2、活動實施階段(兩周)

    3、活動階段小結(兩周)

    4、成果展示階段(一周)

    四、活動目標

    (一)活動總目標:

    端午節快要到了,開展關于“端午”的活動,可以讓學生了解有關端午的各種小知識,可以拓展知識面。同時在活動中提高學生自己搜集資料,處理資料的能力。在端午的歡樂氣氛中,亦能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使孩子們形成樂觀合群的心理并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二)活動具體目標:

    1、認知目標:

    (1)通過活動對端午節的由來、美食、習俗、慶?;顒印⒁约岸宋绻澋脑娫~、歌謠等有更全面的了解。

    (2)通過活動,對研究性學習的方法、步驟有進一步的了解。

    2、能力目標:

    (1)通過小課題研究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尋求各種途徑處理解決問題,以促進學生實踐活動能力的提高。

    (2)通過小組合作調查、采訪、匯報交流促進學生的協作探究精神、學習交流能力、相互欣賞的意識的生成以及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自我評價能力等的提高。

    3、情感目標:

    (1)以小課題研究的形式,通過合作小組的集體研究,對自己的成果有喜悅感、成就感,感受與他人協作交流的樂趣。

    (2)通過課題研究,增強學生對家鄉、對人民以及淵源歷史的端午文化的熱愛之情,增進學生對文化傳統知識的探究心理,鼓勵學生不斷學習,不斷創新。

    五、活動實施的具體過程

    第一階段 活動準備階段(1周)

    (一)活動目標:

    選定主題,生成子課題,設計并完善方案,為實施研究作好設想。

    (二)活動過程

    1、產生主題,展開討論

    聽聽端午歌謠、欣賞端午漫畫視頻、說說過端午的情景,引起了學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鳴,大家紛紛講述以往過端午的情景,生成本次實踐活動的主題——“粽情飄香話端午”。

    學生展開激烈地討論,提出了一大堆問題,如:端午節具體指哪一天?有多長的歷史了?它是怎么來的?為什么要過端午節?有沒有端午的傳說故事?人們過端午有哪些風俗習慣等。

    2、歸納指導,將相關或相近的問題歸在一起,生成子課題

    ① 端午節具體指哪一天?它是怎么來的?有多長的歷史了?為什么要過端午節?有沒有相關的傳說故事……

    ② 端午節食品的種類、所食東西與端午節的關系、端午節食品的制作材料、端午節食品的制作過程、端午節的食品是否受人歡迎……

    ③ 自己親身體驗一下,學習包粽子和制作香囊。

    ④ 古時候人們過端午節有哪些習俗?現在過端午又有哪些習俗?保留了哪些,為什么會這樣?……端午節的習俗引申出:掛菖蒲艾草、掛鐘馗像、吃粽子、端午避“五毒”、劃龍舟等。

    ⑤ 歷朝歷代有哪些跟端午節有關的詩詞、歌謠;誰寫的?內容是什么?表達了什么意思?

    根據學生的討論內容,引導學生將提出的問題進行歸納分類,生成子課題,并引導學生根據研究的內容分別取出好聽的名稱:

    子課題一:端午由來大探秘

    子課題二:端午美食大薈萃

    子課題三:端午才藝大比拼

    子課題四:端午活動大搜索

    子課題五:端午詩詞大傳唱

    3、建立課題小組,設計小課題研究方案。

    ① 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等,89人自由組合成研究小組,兼顧同組異質。

    ② 以小組為單位,初步討論、設計子課題的活動方案。(教師隨即以指導者、參與者、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各小組的活動,重點指導選題要近而小,既貼近生活,切入口小,易于實踐。)

    4、交流課題方案,指導完善。

    a、各小組組長介紹自己的課題研究方案

    b、其他小組成員評價并提建議

    c、教師指導評價

    d、小組修改、完善,確定課題研究方案

    5、教師強調實踐活動要注意的問題及事項。

    ① 要注意實踐活動的安全;

    ② 準備好一些必要的設備;

    ③ 調查、采訪或拍攝時要注意提前預約時間,使用文明禮貌語言,同時需提前設計好采訪提綱;

    ④ 各小組需依據制定的計劃,團結合作,共創佳果。

    附1:小課題研究方案兼結題報告,方案設計只填寫前半部分

    第二階段 活動實施階段

    一、活動時間:課外2周

    二、活動方法:以小組為單位邀請指導老師或家長一起收集有關資料、參與相關

    的實踐活動、采訪調查有關人員、或親身體驗實踐。

    三、活動過程:

    1、實踐過程的指導

    上網查找資料、去圖書館翻閱圖書以及問卷調查的方法學生基本掌握,教師只需提出一些活動要求。本次實踐活動的指導重點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采訪實踐活動。

    要求學生明確采訪的目的,按照預定的方案采訪有關人員,做好事前的準備工作:a確定采訪內容,設計好采訪問題;

    b確定采訪記錄形式;

    c提前與被采訪的人預約時間;

    d小組內分工合作,有需要地邀請指導老師或家長一起參加。

    2、學生實踐活動具體情況:

    ⑴ 5月6日 學生到辦公室采訪學校三年級的語文老師卞老師:

    采訪的主要提綱:(端午節由來大探秘組)

    ① 端午節的由來是什么,聽說端午節是紀念詩人屈原的節日,怎么和屈原有關系呢?除了屈原說之外還有其他的傳說嗎?

    ② 端午節有重五節,端陽節之稱,還有其他的別稱嗎?

    ⑵5月6日 學生到辦公室上網搜查關于端午節的`傳說、相關視頻及端午節的別稱 (陳宇交其他學生怎樣上網查找資料)

    ⑶ 5月7日 一組學生以問卷調查的方式調查學校部分學生關于端午節的知識,然后去學校圖書館翻閱圖書,查找關于端午節的美食,了解粽子的品種、形狀等。

    ⑷ 5月10日 在學生家采訪學生戴超群的奶奶

    采訪的主要提綱:(端午節活動大搜索組)

    ① 奶奶,您知道端午節的習俗嗎?您小時候是怎樣過端午節的啊?

    ② 奶奶,您說的這些習俗,現在怎么不見呢?大家也只是在端午節的時候

    會吃粽子而已 ,以前的習俗難道人們忘記了不成?

    ⑸ 5月11日 一組學生來到學生的鄰居家,學習包粽子,認識葦葉,了解包粽子的方法與步驟,親手學包粽子。

    ⑹5月13日 一組學生先去圖書館查找端午節的詩詞童謠,后回到教室內舉行童謠賽,并制作端午節的手抄報。

    ⑺ 5月14日 學生邀請美術老師在教師內指導學做香囊,了解香囊的制作過程和制作材料,親手制作并在小組內展覽。

    第三階段 階段小結

    一、活動時間:2周

    二、活動目標:整理并完善資料,做好成果展示前的準備工作。

    三、活動過程:

    1、各小組組員對本組資料進行匯總、整理、分析、研究、刪選,形成結論。

    2、學生對實踐活動過程進行反思,做好查漏補缺的工作。

    3、進一步完善好子課題研究的活動方案。

    4、各小組討論匯報展示的內容和形式。

    5、做好展示匯報時的人員分工,并認真做好匯報展示的準備工作。

    第四階段 成果匯報階段

    一、活動具體目標:

    1、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與協調精神,以及學生的組織、表達能力等。

    2、培養學生勇于質疑、深入探究問題的能力。

    二、活動時間:

    一課時

    三、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明確標準

    同學們,在過去的一個月中,我們共同進行了《粽情飄香話端午》的研究性學習,今天是我們展示匯報的日子了。

    下面我宣布:《粽情飄香話端午》實踐活動展示會現在開始!有請主持人!

    (二)小組匯報 展示成果

    各組選出一名組長,組織匯報

    第一小組:端午由來大探秘

    1、學生在組長的組織下匯報:端午節的別稱

    端午節的傳說

    走近屈原

    2、學生評價

    第二小組:端午美食大薈萃

    1、學生匯報:說明調查結果 了解五黃餐

    了解粽子的發展變化及其形態、品種、營養

    粽子贊

    2、學生評價

    第三小組:端午才藝大比拼

    1、學生匯報:認識葦葉 打葦葉

    包粽子 品粽子

    交流活動日記

    送祝福

    2、學生評價

    第四小組:端午詩詞大傳唱

    1、學生匯報:詩詞朗誦

    童謠傳唱

    手抄報欣賞

    2、學生評價

    第五小組:端午活動大搜索

    1、學生匯報:采訪了解端午習俗

    認識艾葉和菖蒲

    賽龍舟

    2、學生評價

    (三)收獲感言 點評小結

    1、同學們在今天的展示匯報課接近尾聲的時候,你能用一兩句話說說自己的收獲嗎?

    2、師總結談話:

    同學們,看到你們出色的表現,老師真為你們而感到自豪!因為我們參與了,體驗了,從而提高了,成長了。在我們的綜合實踐活動中,過程永遠比結果更重要!所以,這節課不是結束,而是開始。端午文化已經帶領我們邁入了中國節日文化的大門,里面還有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我們繼續去探究,讓我們在今后的實踐活動中表現得更為出色吧!

    (四)作業設置 課外延伸

    繼續進行其他傳統節日的研究。

    (五)板書設計

    粽情飄香話端午

    四 活動評價

    1、綜合評議活動的實施情況,評選各類先進個人。反思活動的得與失,提出改進意見。

    2、評價的主體:學生、教師、家長

    完成評價表

    中學傳統節日主題班會教案精選(精選篇2)

    教學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節日。

    2、初步了解一些有關端午節的來歷、故事及相關活動,初步感受民風民俗和民族傳統文化,激發愛國情感。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1)提前了解學生對端午節的來歷、故事及相關活動認知狀況。

    (2)收集有關端午節的來歷、故事、活動等相關資料和情境圖片。

    (3)認真閱讀、了解有關屈原的故事,思考和研究如何幫助學生理解屈原的故事,敬佩屈原的愛國精神。

    2、學生準備

    (1)把自己了解到的有關端午節的來歷或特色活動的情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來。

    (2)有條件的話,可以參加一項端午節的特色活動或者品嘗一下粽子。

    (3)準備制作工藝小粽子的原材料和簡單工具。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初步了解民族文化,感受民俗民風,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與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端午節的故事

    1、夏天天氣炎熱,但植物茂盛、瓜果飄香、蛙唱蟬鳴。在這美麗的季節里,還有一個傳統節日呢。你知道是什么節日嗎?(農歷的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亦稱端五,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岸恕钡囊馑己汀俺酢毕嗤Q“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

    2、你知道哪些關于端午節的故事嗎?請你和同學們說一說吧。

    3、在教師的引導下,師生共同講故事。

    A出示屈原圖像介紹屈原屈原(約前340~約前278年),戰國時楚國政治家,我國的大詩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出身楚國貴族。初輔佐懷王,做過左徒、三閭大夫。他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著名的文學家,他一生寫下了許多詩,遺留下來的只有二十多篇,其中《離騷》、《天問》、《九章》、《九歌》最為著名……

    B出示有關屈原故事的連環畫。

    C講故事

    公無前229年,秦國攻占了楚國八座城池,接著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國。楚頃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襄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占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尸體,同時拿來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尸體免遭傷害。

    從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劃龍舟,投粽子,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二、端午節的活動

    1你還了解端午節里的特色活動嗎?趕快介紹給大家吧。

    A播放賽龍舟的情景,若有學生了解有關內容可讓學生自己介紹。

    西湖的龍舟分為兩種。其一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有小孩裝扮各種歷史、神仙人物,下層載有鼓吹手,敲鑼打鼓,兩傍坐著劃船的水手,這種龍舟較具表演色彩。競賽用的龍舟則繞著大龍舟周圍打轉,待大龍舟上拋下物件,小龍舟上的水手便下水爭搶。其中以錢、鴨兩物最難搶得,因為錢幣入水即沈,鴨子則會四處游竄躲避。

    B掛蒲草和艾葉。

    民間古來有門前懸艾、菖蒲之俗。艾,即艾蒿,多年生草本植物。菖蒲,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兩者皆可入中藥。艾葉可制灸條,是傳統中醫針灸療法中必不可缺的用品。燃點艾條可灸治多種病癥。艾與菖蒲中都含有芳香油,因而可充作殺蟲防治病蟲害的農藥。端午期間,時近夏至,天氣轉熱,空氣潮濕,蚊蟲滋生,疫病增多。古時,人們缺乏科學觀念,誤以為疾病皆由鬼邪作崇所至,故而節日一早便將艾蒿、菖蒲扎成人形,懸掛在門前,用以祛鬼禳邪、保持健康。其實,真正起到凈化環境、驅蟲祛瘟作用的,還是兩草的香氣。中國江南地區,有的習俗是在端午節飲菖蒲酒,則其藥用效能就更為直接。通常是在節前,便把菖蒲切碎,伴上雄黃,浸入酒中,節日便可飲用。

    C做香包

    D掛彩線

    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里。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蝎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里,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E吃粽子 荊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棕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為恐魚吃掉,故用竹簡盛裝糯米飯擲下,以后漸用棕葉包米代替竹筒。

    F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G寫符念咒

    中國古代將五月視為“惡月”,所以端午驅“鬼”在民間非常盛行。驅“鬼”的方法有許多,常見的一種,是在節前五月初一晚上插桃樹枝。當時,人們認為桃木能辟邪,所以日落之前折些桃樹枝,插在門前、窗上,以達驅邪的作用。另一種重要的方法,是在室內掛避邪驅“鬼”的符咒。

    H掛鐘馗像 在陜西南部與四川交界的一些地方,端午這天,流傳掛鐘馗像的習俗。掛鐘馗像,主要是為了消災避難。

    I迎鬼船 江西南部的部分地方,流傳著迎鬼船的習俗。因為這一帶水淺,不能進行龍舟賽,故在五月初五這天,用紙扎成旱船,帶著去登高、游街,謂之“迎鬼船”。

    J滾雞蛋 在東北,端午節這天清晨,長者要將熟透了的雞蛋,在小孩肚皮上來回不斷滾動,爾后去殼讓小孩吃下,據說這樣可以免肚子痛。冠軍,雅琪隊和沙岡美林隊分別獲得男女標準龍舟賽冠軍。

    2如今社會進步了,我們可以怎樣繼承這些傳統文化呢?

    A還向江河里投食物嗎?為什么?

    B你愿意參加龍舟賽嗎?

    三、作業回家學包粽子,下節課將自己的作品帶來。

    中學傳統節日主題班會教案精選(精選篇3)

    【教學要求】

    1、讀懂文中所給資料,并能作適當的補充。

    2、初步學會歸納整理所給資料。

    3、學會口頭向別人介紹端午節的由來以及相關風俗。

    4、在練說的基礎上,按一定順序寫下來。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在練說的基礎上,按一定的順序寫下來。

    難點:歸納整理所給資料。

    【課前準備】

    1、讓學生搜集我國傳統節日的相關資料。

    2、準備相關實物資料或圖片資料。

    3、寫有關文中資料的幻燈片。

    4、把相關資料做成小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們,中華民族養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勞善良的人們,同時也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燦爛的華夏文明,其中包括許多很有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它們形式多樣,凝聚著許多動人的故事,有的甚至具有傳奇色彩,寄托了我國勞動人民最樸實的真摯情感。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呀?

    二、說說自己知道的傳統節日

    學生介紹自己知道的節日以及相關內容,能把你所了解的節日以及這個節日的來歷呀,形式呀,有些什么特色呀,說給大家聽聽嗎?

    (師板書:名稱、來歷、內容、特色)

    三、說說端午節

    1、閱讀有關端午節的資料(用投影打出來)。

    小朋友,這里是一個同學找來的關于端午節的資料,請大家自由地讀一讀,了解了解資料上所介紹的內容,把不理解的地方畫出來。

    2、師生共同探討,解答學生提出的疑問。

    3、指名讀自己比較感興趣或有能力補充的資料。

    ①請把你比較感興趣的資料多讀兩遍,想想有沒有補充。

    ②指名讀。

    4、把資料歸類。

    ①下面我們來做一個“磨方”游戲,每個小組里都有八張卡片,請小朋友按照一定的順序,給它們排排隊。(師指板書)可以參照這個板書。

    ②學生匯報排好的資料,指名讀讀。

    5、選擇資料,說說“端午節”。

    ①先說給同桌的小朋友聽聽。

    ②指名說。

    四、練寫——說說端午節

    1、學生寫草稿。

    請小朋友把剛才介紹的話寫下來,留給更多的朋友看,好嗎?

    2、點評。

    ①朗讀給小組里的小朋友聽,互相糾正,互相表揚、肯定。

    ②推薦好習作或自我推薦讀給大家聽。

    ③交流、評議。

    3、學生修改、謄寫。

    中學傳統節日主題班會教案精選(精選篇4)

    活動目的:

    1、讓學生簡單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和各種傳說。

    2、通過活動了解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習慣。

    3、在活動中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的魅力。

    活動準備:

    粽子(學生自備)、橡皮繩

    活動時間:

    20__年__月__日

    活動對象:

    全體學生

    活動過程:

    (一)活動序幕

    女:今天真高興,爸爸媽媽來到學校和我們一起活動。

    男: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爸爸媽媽!(鼓掌)

    女: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男:這可難不倒我!我國的傳統節日有(邊說邊扳手指頭)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立夏節、中秋節、重陽節等。這些傳統節日都有一些習俗,要吃一些特殊的食品,舉行一些特殊的活動。比如中秋節吃月餅賞月,立夏節吃雞蛋,清明節全家踏青掃墓,元宵節鬧花燈……

    女:看來你知道的還不少嘛。

    男:先別夸我。我也來考考你:你知道哪個傳統節日要吃粽子嗎?

    女:這個問題太簡單了,讓小朋友回答你吧!大家說什么節吃粽子?

    (全班同學齊回答:端午節)

    男:那么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在端午節里還有些什么習俗和活動呢?今天就讓我們走近端午節去了解一下吧。

    女、男(齊說):話說“端午”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女: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也叫“端陽”、“龍日”、“夏節”、“五月節”、“詩人節”“女兒節”、“小兒節”等等。

    男: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大多相同的。

    (二)端午故事

    女:端午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下面就請大家聽聽故事大王趙員卉講講端午節的故事。

    1、《屈原與端午節》

    男:謝謝給我們講的精彩故事!(鼓掌)原來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不過我還聽說一個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孝女曹娥舍身救父》,請給大家講講這個故事。大家歡迎!(鼓掌)

    2、《孝女曹娥舍身救父》

    女:講的故事真感人,謝謝!(鼓掌)我也知道一個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就請李宗遠來說一說。

    3、《秋瑾舍身為革命》

    男:看來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還真不少呢!

    (三)端午習俗

    1、懸艾葉、菖蒲

    女: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于地廣人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于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同的習俗。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懸掛菖蒲、艾草,佩香囊,

    賽龍舟,比武,擊球,蕩秋千,給小孩涂雄黃,飲用雄黃酒,吃咸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

    男:你剛才說的菖蒲、艾草是什么東西?

    女:別著急,我馬上給你介紹一下這兩樣東西。

    大家歡迎!(鼓掌)

    男:原來菖蒲、艾草還有這樣的功能啊。過端午的時候,我一定要讓媽媽買一些掛在家門口。

    2、端午詩會

    女:端午節還被稱作“詩人節”。幾位同學給我們帶來了端午節的詩篇。

    男:那就請上來念給大家聽一聽(鼓掌)

    (1)節令門端陽(清)李靜山

    (2)競渡歌(唐)張建封

    (3)七律端午老舍

    3、賽龍舟

    女:你知道端午節最熱鬧的習俗是什么嗎?

    男:這還用說,就是賽龍舟嘛。

    女:為什么比賽的船要刻成龍的形狀呢?

    (播放《賽龍奪錦》)

    女:說了半天,我都有些心癢了,真想親身經歷一下。

    男:別急,今天就讓你過把癮。下面我們玩個游戲叫“賽龍舟”。

    (游戲:賽龍舟))

    4、品棕樂

    女:除了賽龍舟,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就是品嘗粽子。

    男: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女: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梢娢覈聂兆幽媳憋L味有別。

    男: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女:說了這么多,我肚子里的饞蟲都快爬出來了。

    男:別急,別急。我就知道你會這么說。所以接下來就請大家一起品嘗美味的粽子吧。

    女:等等,今天我們的爸爸媽媽也來了。讓他們和我們一起分享吧。

    (小朋友和家長一起分享粽子)

    男、女:(齊說)話說“端午”主題班會到此結束,感謝爸爸媽媽參與我們的活動!(鼓掌)恭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中學傳統節日主題班會教案精選(精選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大師作品及古琴樂曲,了解端午節與屈原的關聯,感受屈原的愛國精神與不屈的性格。

    2、讓學生集體合作創作一條大龍船的制作,讓學生感受集體的力量時無窮的。

    教學重難點:

    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讓學生集體合作創作一條大龍船的制作。

    教具準備:

    1、有關屈原的故事或圖片資料。

    2、龍舟的圖片資料。

    3、剪刀、彩色紙等手工工具。

    學具準備:

    剪刀、彩色紙等手工工具。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復備學生活動復備

    1、織紀律,檢查學具。

    2、聽一聽:

    師:講述屈原的故事(配音),使學生了解在戰國時期的楚國有一位偉大的詩人及他感人至深的故事。

    3、讀一讀:

    朗誦屈原的著名詩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加深屈原在孩子們心中的形象,同時也加深對端午節的深刻理解。

    4、提出作業要求:

    讓學生集體合作創作一條大龍船的制作。

    5、老師示范制作一個大龍船的部件折法。

    6、放背景音樂,學生制作大龍船部件,老師巡回指導。

    7、集體完成大龍船拼接。

    8、教師小結:展示學生完成的大龍船作品。

    中學傳統節日主題班會教案精選(精選篇6)

    一、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學生體驗中秋節民風民俗,了解中秋節動人傳說,誦讀、撰寫中秋詩詞美文,了解各地中秋飲食文化,以感受中秋文化的魅力,培養學生感受美、欣賞美的能力。

    2、通過引導學生與家人一起共度中秋、共同制作中秋小報,促進親子和諧關系。

    二、分年級活動形式及內容

    1、找中秋資料:

    (1)中秋節的由來

    (2)中秋節的傳說

    (3)中秋節的習俗(孩子老家所在地)

    (4)關于中秋節的詩詞

    (5)中秋節的飲食文化(孩子老家所在地)

    2、講中秋傳說:中秋詩詞朗誦比賽和中秋傳說故事比賽(全體)

    3、賞中秋美文:(最有代表性的詩詞及作家)(初三)

    4、觀中秋圓月:觀察中秋前后的月球變化(初二)

    5、寫中秋感言:“我手寫中秋”征文活動(全體)

    6、制中秋小報:家庭親子活動(初一)

    7、我主過中秋:班組交流我的中秋怎么過(全體)

    三、活動時間安排:

    1、9月4日——9日各班收集有關中秋節的材料。

    2、9月10日——16日以班級為單位開展主題活動。形式不限

    (1)問卷調查(我校及偉業學校)

    (2)討論中秋節最有代表性的詩詞及作家

    (3)中秋節美文推薦

    (4)今年如何過“中秋”討論3、9月17日——23日全校性開展“中秋詩詞、中秋傳說”比賽及中秋小報評比

    4、9月25日與父母一起“過中秋節”。

    5、9月25日——30日寫征文“我手寫中秋”。

    四、活動要求:

    1、9月10日前,各班將收集的資料交學校德育處。

    2、9月17日前,將調查問卷、中秋節最具代表的詩詞及作家統計、過中秋的內容交政教處

    3、9月24日前,各班交中秋小報3份,9月21日各班派一代表參加“中秋詩詞朗誦比賽、中秋傳說故事比賽”比賽

    4、9月30日前各班交“我手寫中秋”征文2篇

    中學傳統節日主題班會教案精選(精選篇7)

    一、指導思想

    在中秋佳節即將來臨之際,為了豐富同學們的校園生活,宣傳中華民族悠久的民族歷史和民族文化,增強我校團員青年的團隊凝聚力,努力把我校建設成為學校發展好、學生素質好、校園環境好、學習氛圍好的文明校園、平安校園、和諧校園,政教處、團委會、學生會將聯合舉辦“迎中秋猜謎博餅”活動。

    二、活動主題:

    樂博金秋引領風尚

    三、活動時間:

    20__年9月13日中午12:00-13:30

    四、活動內容:

    1.猜謎活動

    (1)參加對象:全校學生

    (2)猜謎活動場地:教學樓前水泥空地

    兌獎地點:科學樓一樓會議室

    001——075:第一兌獎窗口076——150:第二兌獎窗口

    151——225:第三兌獎窗口226——300:第四兌獎窗口

    (3)猜謎要有秩序,不大聲喧嘩;謎底猜出后,只需把答案和序號記在本子上到相應兌獎點兌獎,謎語不能拿下來,違反者取消猜謎資格;對答案要排隊守秩序。

    2.博餅活動

    (1)參加對象:猜中燈謎的團員,必須持本人團員證。

    (2)地點:科學樓一樓會議室

    中學傳統節日主題班會教案精選(精選篇8)

    活動目的:

    為了進一步貫徹“兩綱”教育,以中秋節為契機,開展節慶文化系列活動,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形成團結友愛、融洽和諧的人際關系,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努力營造家庭幸福、社會和諧的節日氛圍。

    活動主題:

    快樂中秋,你我共享

    活動內容:

    一、主題班會

    要求:9月26日各班召開《快樂中秋你我共享》主題班會,引導學生了解中秋節的由來、中秋節的習俗、有關中秋節的詩詞和中秋月餅的故事等等。完成一份教案。

    二、《我與家人過中秋》

    要求:通過攝影的形式,體驗與家人過中秋的快樂。六年級每班完成4張照片,于9月29日將照片FTP上傳正教處“中秋節”文件夾。

    三、《今年中秋節我們準備怎么過》

    要求:通過活動方案征集,讓學生們體驗與親人歡聚一堂的歡樂和生活快樂的幸福感。七年級每班完成4份活動方案,于9月16日將照片FTP上傳正教處“中秋節”文件夾。

    四、《中秋節知多少》

    要求:以電子文稿圖文并茂為形式,進一步了解中秋的由來、習俗以及有關中秋節的詩詞等方面中秋文化。八年級每班完成2份電子文稿,于9月16日將照片FTP上傳正教處“中秋節”文件夾。

    中學傳統節日主題班會教案精選(精選篇9)

    一、實施背景:

    讓學生充分了解我國各地各民族在中秋節里各種各樣的風俗習慣,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了解節日的淵源、形成,民間各種不同的慶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載的中國所獨有的文化內涵,以此來體驗中秋節吃月餅慶豐收、慶團圓、送祝福、送親情的意義;體會班級就是一個大家庭,每個人都是班級大家庭的成員,應該相互關心,相互愛護;增強學生愛父母愛家鄉愛祖國的感情,同時通過這次活動,使學生真正了解節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幫助青少年增強科學節日文化理念,弘揚創新節日文化,讓節日真正給我們帶來快樂與幸福。

    二、活動時間:

    中秋節前兩天

    三、活動目的:

    1、初步了解中秋節的名稱、起源及節日風俗習慣。

    2、通過了解家鄉過中秋的風俗習慣,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體會家庭歡樂、生活甜美的幸福。

    3、通過對節日的了解使學生感受中華民族文化的特點。

    4、培養學生搜集,整理,比較,分析和運用資料的能力以及語言概括和表達能力。

    四、活動準備:

    將學生分為六組分課題收集各地中秋節的節日和風俗習慣,以及中秋的相關資料。

    第一階段:

    活動準備

    一、搜集有關中秋節的名稱、由來、中秋燈謎和中秋節的傳說故事等等。

    二、調查訪問身邊的長輩,了解家鄉過中秋節的風俗習慣。

    第二階段:

    以班會形式進入活動

    一、情境導入

    二、進入活動主題,交流感悟

    第一主題:

    話說中秋

    1、中秋節的由來

    2、中秋節的傳說與民間故事

    3、中秋詩詞佳句知多少

    第二主題:

    中秋實踐活動

    1、設計別致、精美的月餅圖案

    2、舉辦月餅宴

    小結

    同學們了解了那么多關于中秋節的知識,又為過今年的中秋節出了那么多好主意,雖然大家采用各種各樣的形式來慶祝這個傳統佳節,但每個人心中有個共同的最美好、最傳統的愿望,那就是:花常開!月常圓!人常在!老師感到好開心!看來,我們班是一個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節的月亮一樣圓圓整整!

    第三階段:拓展,延伸。

    中秋節是歡慶豐收的節日,是團圓的節日。中秋的月餅象征著人們渴望家人團圓、生活甜蜜的美好愿望。通過今天的活動,我們初步了解中秋節的名稱、起源及節日風俗習慣,欣賞吟誦了月亮的詩詞。今后我們還要進一步研究,在以后的研究中,你想研究些什么?

    1、中秋的風俗習慣。

    2、中秋的傳說和故事。

    3、月亮的傳說與故事。

    4、關于月球的小知識。

    5、關于中秋的.詩詞。

    185081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黄色片在线观看| 乱人伦老妇女东北| 色碰人色碰人视频| 日韩国产欧美精品综合二区| 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大陆| 中文字幕人妻三级中文无码视频|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浪潮 | 国产女人aaa级久久久级|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试看| 精品久久人人妻人人做精品| 国模欢欢炮交150视频|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高h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性芭蕾k8经典| 亚洲毛片免费视频| 麻豆AV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性一交一乱一伦一|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久久| 91精品国产人成网站| 性欧美午夜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福利在线观看| 高清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吞精| 恋男乱女颖莉慰问军营是第几章|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喷水女王在线播放| 成av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国产另类视频| 风间由美juy135在线观看| 妖精的尾巴ova| 亚洲人jizz| 综合激情区视频一区视频二区| 在线免费观看国产视频|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播| 精品大臿蕉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自产拍av在线| 久久亚洲成a人片|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尤物丿| 国产成人免费全部网站| www日本xxx| 曰批全过程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 午夜视频在线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