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書記“四個全面”專題學習會學習體會
黨的以來,發表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了協調推進“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當前,通遼與全國一樣進入了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各個領域發生著一系列深刻變化。面對新常態,通遼怎么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為我們提供了做好工作的基本遵循。
第一,落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略部署,讓全市各族群眾共同過上好日子。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首先是發展問題。通遼是少數民族欠發達地區,發展是根本。在千方百計穩增長的同時,突出抓好“三大產業集群”建設,強化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實現經濟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要銜接好國家、自治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指標體系,科學編制“十三五”規劃,謀劃實施一批重大項目、重大工程,為建設長遠發展、更高水平的小康做足功課。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僅要做大蛋糕,還要分好蛋糕,要讓群眾有獲得感。要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實事求是、可持續地辦好民生實事,提高基本公共服務質量和水平,讓各族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通遼的農村牧區人口比重高達55%,貧困人口還有23.2萬人,全面小康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牧區、特別是在貧困地區。我們要以南部四個國貧旗為重點,加快發展“四點一帶”綠色產業帶,加快推進“三到村、三到戶”精準扶貧和“金融扶貧富民”工程,堅定不移地實施好農村牧區“十個全覆蓋”工程,努力讓農村牧區與全市一起達小康。
第二,落實“全面深化改革”戰略部署,激發經濟社會發展活力和動能。
新一輪的改革,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全面。具體到通遼市,我們要按照中央、自治區黨委的統一部署,統籌協調推進“五位一體”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每項改革措施都有明確目標任務、實施路徑、時間進度和可檢驗的成果形式,實現同頻共振、良性互動。
統籌推進并不是平均用力,必須抓住經濟和生態體制改革這個“牛鼻子”,針對影響通遼發展的最現實、最緊迫的問題,重點推進扎魯特旗和霍林郭勒市一體化發展、區域微型電網等重要改革事項,打造通遼改革品牌,以此牽引和帶動其他領域改革。改革首先要勇于削自己的權、革自己的命。要堅決打好簡政放權這個改革的“當頭炮”,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乘法”。
第三,落實“全面依法治國”戰略部署,讓政府工作始終在法治軌道上運行。
現在已經較好地解決了“有法可依”的問題,主要矛盾是增強法律實施的實效性問題。政府一定要率先垂范,一要認真落實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確保決策科學合理、合法有效。二要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加快推進綜合執法。三要重點推進財政預決算、公共資源配置、重大項目建設批準和實施、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等領域的政府信息公開,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四要加強權力運行監督,完善糾錯問責機制,讓一切違法違規的行為都受到追究,一切執法不嚴不公的現象都得到糾正。
領導干部作為依法治國的“關鍵少數”,必須牢固樹立對憲法和法律的信仰,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想問題、做決策、干工作,帶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
第四,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部署,提升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
政府系統落實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一要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決落實“五個必須”“五個決不允許”的要求。二要持續深入改進作風,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國務院“約法三章”“四個一律”精神,嚴肅整治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不作為、亂作為、懶政怠政、失職瀆職等行為,形成務實重行、真抓實干的新常態。三要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特別是黨組(黨委)書記要認真履行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做到“心懷敬畏管住自己,手握戒尺管好別人”,帶動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態環境。四要以“釘釘子”的精神,緊緊圍繞市委工作部署以及《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81個重大項目、33個重點工作行動計劃抓落實,推動重大決策落地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