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英烈手抄報內容資料
清明祭英烈手抄報內容資料(精選)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清明祭英烈手抄報內容資料(精選),以供大家參考!
清明祭英烈手抄報
清明節的習俗和來歷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這天是如何由來又有哪些習俗,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由于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系。
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志,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的好時候。
清明節的習俗也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插柳等一系列體育風俗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
清明節文明掃墓的倡議書
全縣廣大干部群眾:
祭祀先人,寄托哀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每逢“清明”傳統祭祀時日,人們多以栽下一棵樹木、獻上一束鮮花、制作一個網頁、朗讀一篇祭文等多種文明祭祀的方式緬懷故人,表達哀思。但也仍然存在著街頭畫圈燒紙、潑散祭品等一些不文明、不衛生、不安全的祭祀行為,既污染環境、影響市容,又妨礙公共安全。為積極引導城鄉廣大干部群眾革除舊俗陋習,勤儉過節、文明祭掃,在此,我們向全縣廣大干部群眾發出倡議:
一、廣大干部群眾要積極采取文明祭祀方式,提升清明傳統節日的現代意義,傳承傳統節日中滲透的禮儀文化精髓,樹立文明祭祀新風,破除隨意隨地焚燒紙錢等陳規陋習,以種植紀念樹、清掃墓碑、書寫追憶文章、召開家庭追思會等文明、環保、健康、安全的方式寄托哀思,緬懷故人。
二、自覺保護環境,不在縣城任何街道路口、公用巷道、廣場等場所燒紙,嚴禁在小區樹林、草坪或建筑物下燒紙,以防火災發生。
三、廣大干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做“勤儉過節,文明祭掃”的先行者、帶頭人,以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身邊的群眾文明祭祀。
四、遵守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崇尚尊老傳統美德,樹立厚養薄葬的新觀念。提倡對在世老人盡孝心,多關心老人,使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人逝去時,從儉辦喪事,文明祭祀。
五、清明節是國家法定節假日,這一天祭祀人流車輛將更加集中,請廣大居民群眾及早安排祭祀活動,避免在高峰時段造成人流、車流擁堵,過一個平安勤儉、文明和諧的清明節。
讓我們共同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用勤儉過節、文明祭掃的實際行動,愛護家園環境,倡導祭祀新風。
清明節祭英烈活動寄語
1、如果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的今天!
2、緬懷先人是對自己的鼓舞。
3、我熱愛他們,我贊揚他們,我崇敬他們。
4、清明時節,楊柳依依,思念故人,笑對明天。
5、今年的清明,我要活出生命,活出精彩,活出屬于我的人生!
6、向烈士們致敬!你們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中華民族的象征。
7、清明時節雨紛紛墓前親人念故人清明時節天晴亮短信亦可悼故人。
8、又是一年清明節。清明節既是祭祀掃墓的日子,又是踏青的好時節。
9、清天明空彩云飛,夜落春雨似茶香,思情無涯風飄絮,我心依舊蕩秋千。
10、清明時節雨紛紛,懷念先人正時分,文明風俗吹遍遍,海葬樹葬為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