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生兒皮下壞疽
新生兒皮下壞疽是什么病?怎么才能預防新生兒皮下壞疽?家有新生兒的爸爸媽媽們一定不可大意,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準備的什么是新生兒皮下壞疽,希望大家喜歡!
什么是新生兒皮下壞疽
新生兒皮下壞疽又名新生兒皮下急性蜂窩織炎,是新生兒時期特有的一種皮下感染,好發于新生兒容易受壓的背部或腰骶部,偶發枕部、肩、腿和會陰部。
冬季以及北方寒冷地區發病率比較高,由此可見這種疾病與氣候有關。新生兒的皮膚薄嫩,免疫功能不全,皮膚在冬季容易受壓潮,如果清潔不到位,細菌就會從皮
還有就是如果新生兒經常仰臥,受壓部位也很容易造成淤血;平時更換衣物與尿布時也會造成皮膚磨損;大小便沒有及時處理干凈等,都會造成感染。膚受損處侵入,引起感染。
新生兒皮下壞疽發病急,病變擴展迅速,如不及時進行積極治療,會并發敗血癥、支氣管炎和肺膿腫等,故死亡率較高。
新生兒皮下壞疽是怎么回事
新生兒皮下壞疽是由于長期仰臥,導致局部皮膚與被服摩擦受損,使得細菌侵入。這種感染的細菌多半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偶爾會有綠膿桿菌、草綠色鏈球菌等。
新生兒皮膚防御能力以及對炎癥的反應都比較弱,淋巴結屏障功能也不夠完善,加上新生兒皮膚又比較嬌嫩,輕微的一些摩擦就會受損,使得細菌非常容易侵入,進而發生皮下壞疽。
并且新生兒皮下壞疽來勢兇猛,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引發其他的一些并發癥,死亡率較高。這就要求爸爸媽媽們做好預防工作,平時在照顧寶寶上要細心、耐心,讓寶寶能夠健康成長。
新生兒皮下壞疽癥狀有哪些
新生兒皮下壞疽一般會在寶寶出生后的6-10天發病,多發于身體受壓部位,如背部、臀部等。開始時表現為發熱、哭鬧不停、拒絕喂奶等,局部皮膚會出現發白、硬腫的現象,繼而迅速擴散。
當硬腫的皮膚變軟并呈現暗紅色,則表示皮下組織以及出現液化積膿,有破損后會流出膿液。晚期皮膚會呈現紫黑色,并壞死脫落。這時候患兒會出現全身感染的中毒癥狀,極有可能引發敗血癥。
新生兒皮下壞疽的特點主要有:
1、發病很快,并在數小時之內就會擴展,致皮膚和皮下的血管內形成血栓,皮膚壞死。
2、寶寶會出現高熱現象,體溫甚至會高達40℃,并伴隨有哭鬧、拒接喂食或者是嘔吐、腹瀉的現象。
3、并發壞血癥時,除發熱外,還會出現嗜睡、呼吸困難、腹脹等癥狀,皮膚有可能出現黃疸、血斑。
4、病情嚴重時,會出現中毒性休克,會因呼吸和腎功能衰竭導致死亡。
看了“什么是新生兒皮下壞疽”的人還看了:
2.新生兒最好的喂養方式是什么 新生兒最好是采取什么方法喂養
3.什么是新生兒產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