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3.0和2.0的區別
usb3.0和2.0的區別
USB 3.0 是最新的USB 規范,該規范由Intel等大公司發起。那你知道usb3.0和2.0的區別么?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你分享usb3.0和2.0的區別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什么是USB 3.0?
USB 3.0 是最新的USB 規范,該規范由Intel等大公司發起。目前,USB 2.0 已 經得到了PC廠商普遍認可,接口更成為了硬件廠商接口必備,看看家里常用的主板就清楚了。隨著硬件設備的不斷發展進步,更高的傳輸速度和更大的帶寬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
USB 3.0 是如何做到這么快的?USB 3.0之所以有”超速”的表現,完全得益于技術的改進。相比目前的USB 2.0 接口,USB 3.0 增加了更多并行模式的物理總線。USB 3.0再增加了4 條線路,用于接收和傳輸信號。因此不管是線纜內還是接口上,總共有8 條線路。此外,在信號傳輸的方法上仍然采用主機控制的方式,不過改為了異步傳輸。USB3.0 利用了雙向數據傳輸模式,而不再是USB 2.0 時代的半雙工模式。簡單說,數據只需要著一個方向流動就可以了,簡化了等待引起的時間消耗。
usb3.0傳輸速率達USB 2.0十倍
USB 2.0的速率為480 Mbps,而USB 3.0則可達到4.8 Gbps。當然,很多設備不需要如此高的速率,但硬盤和讀卡器等設備對速度的要求還是很高的。
與USB 2.0相比,USB 3.0將更加節能。此外,USB 3.0是向下兼容的,支持USB 2.0設備。
USB 3.0 具有與舊版相兼容標準,支持通用 I/O 的接口,并將進行優化以降低能耗,同時改善計算機、消費者產品和移動產品領域的協議效率的產品,支持快速同步移動能力,能夠同時支持光學和數字組件規范,并具傳統USB 技術易用性和隨插即用的特性,目標是推出比目前傳輸速度快 10 倍以上的產品,27GB的HD-DVD可以在70秒內下載完成。
USB 3.0的市場需求總結:超過10倍的速度提升;為所有平臺提供更出色的功耗控制;接口和線纜向下兼容USB 2.0;與USB 2.0相同的程序與設備類型;支持設備虛擬化。
此外,USB 3.0 采用與有線 USB 相同的架構,除對 USB 3.0 規格進行優化以實現更低的能耗和更高的協議效率之外, USB 3.0 的埠和線纜能夠實現向后兼容,以及支持未來的光纖傳輸,是一個十分聰明的設計。Patrick Gelsinger 指出,數字時代需要高速的性能和可靠的互聯來實現日常生活中龐大數據量的傳輸,USB 3.0 可以很好地應對這一挑戰,并繼續提供用戶已習慣并繼續期待的 USB 易用性體驗。
Intel成立USB 3.0 推廣組,并希望 USB 設計學會( USB-IF )將作為 USB 3.0規格的行業協會,USB 3.0 初步將采用離散硅設計,預期完整的 USB 3.0 規格可望于2008年上半年推出。
Mini USB 3.0有接口將分為A、B兩種公口(Plug),而母口(Receptacle)將有B和AB兩種,從形狀上來看,AB母口可兼容A和B兩種公口,同時可以看到,3.0版公口的針腳是9針,而2.0則是5針。 為了向下兼容2.0版,USB 3.0采用了9針腳設計,其中四個針腳和USB 2.0的形狀、定義均完全相同,而另外5根是專門為USB 3.0準備的 USB3.0支持銅和光兩種線纜,使用光纖連接之后,速度可以達到USB 2.0的20倍甚至30倍。
可能感興趣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