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旅游攻略
在崇左市這片美麗而神奇的土地上,有500多處山水風光、人文古跡、珍稀動物、名貴古樹、原始生態等多種類型的旅游資源。小編為大家準備了崇州旅游小攻略,一起來看看吧!
崇左市景點精選
德天瀑布
德天瀑布位于廣西南寧地區邊陲大新縣,在中越邊境交界處,歸春河上游,瀑布寬100米,高40米,氣勢磅礴、銀瀑飛瀉、三級跌落,蔚為壯觀。若與緊鄰的越南板約瀑布相連,堪稱為世界第二大跨國瀑布。
瀑布上游,河水時急時緩,時分時合,迂回曲折,于參天古木間,花草掩映,百鳥低徊,江水忽遇斷崖,飛瀉而下。恰似一巨大銀練,高懸于峽谷之上。站在瀑布之下,水氣蒸騰,上接云漢,其滾滾洪流,折而復聚,飛瀉而下,連沖三關。濤聲回蕩于山間,聲若巨雷,數里可聞,仰望瀑頂,群峰若浮動,巨瀑如海傾,水沫飛濺,如萬斛明珠,若遇晴日,彩虹橫跨瀑布,為雄奇的瀑布增加了幾分嬌媚。其魄力,其氣勢,其風采,震魂攝魄,搖動心旌。
德天瀑布雄奇瑰麗,變幻多姿,碧水長流,永不涸歇。瀑布四季景色不同,春天凌草泛青,山花吐艷,瀑布四周被鑲起五彩繽紛的花邊;秋天梯田鋪金,層林盡染,高掛的銀簾霧氣沖天;冬天瓊珠閃閃,玉液潺瀑,山風把細流吹得飄飄灑灑;夏天激流如龍,排山倒海,似萬馬奔騰而來。
憑祥友誼關
憑祥友誼關是我國九大名關之一。關樓左側是左弼山城墻,右側是右輔山城墻,尤如巨蟒分聯兩山之麓,氣勢磅礴。友誼關位于廣西憑祥市西南端,322國道終端穿過友誼關拱城門,與越南公路相接,是通往越南的重要陸路通道和國家一類口岸,距憑祥市區18公里。早在漢朝這里就已經設關,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最初叫雍雞關,后改名界首關、友誼關,大南關,明朝設鎮南關。1953年1月,經當時的政務院批準,改稱睦南關。1965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改名為友誼關。1995年2月,經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命名為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6年05月25日,連城要塞遺址和友誼關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樓閣兩部分組成,通高22米。底座建筑面積為365.7平方米,長23米,底寬15.9米,平均高度為10米。公路從隧道形單拱城門通過,拱門上方用漢白玉雕刻的“友誼關”三個剛勁有力的大字,是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的陳毅元帥題寫的關名。關樓底座上原來只建有一層木結構回廊,重建時改用鋼混結構,并加了兩層回廊,每層回廊平均為80平方米。回廊的四周是拱形大窗,窗欞裝飾了各式圖案,外墻為墨綠色石米貼面,顯得莊嚴、古樸。
回廊第一層以圖片形式陳列著鎮南關大捷、鎮南關起義和紅旗插上鎮南關的歷史。第二層是中越高級領導人會晤室。五六十年代,-總理曾兩次在這里親切會晤越南人民的領袖胡志明主席。第三層是中國九大名關展覽廳。
龍州起義紀念館
龍州起義紀念館,原名中國紅軍第八軍革命紀念館,成立于1985年2月1日。2001年,在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紀念館遷建于縣城東區“鐘毓”坡,總占地面積7.69公頃,建筑面積5436平方米,座落在紀念廣場的南端,2004年8月19日落成,并更名為龍州起義紀念館。館內收藏著龍州起義時期和中國紅軍第八軍許許多多珍貴的革命文物和歷史資料。《赤色龍州》專題陳列共分21個部分,展線長680多米,陳列立體文物400多件,平面文物圖片、圖表800多張,內容豐富翔實,全面反映了龍州起義、紅八軍反帝、反封建的光輝戰斗歷程和左江各族人民為奪取民主革命勝利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的偉大業績。在陳列形式上打破傳統的陳列手法,利用文物、圖片資料、場景等多種表現形式,提高了陳列的整體效果,是人們接受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場所及旅游觀光的好地方。
花山風景區
花山風景區,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也是世界著名的風景區,她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地區西南部的寧明和龍州兩境內,以古代壯族的大批巖畫為主要景觀,分布于2800多平方里范圍之內,大壁畫有64處,最集中的是花山和明江兩處。花山風景區風光分布在地域上具有連續性條帶狀的特點,200里沿江風光帶左江古崖壁畫為主體;500里公路沿線山水田園帶以穿行于石灰巖峰、峰林洼地、河谷之間的風光為內容;100里南疆邊關風光帶以憑祥的友誼關、大新德天大瀑布等景觀為重點。花山,壯語叫“岜萊”,漢語譯為“花花綠綠的石山”,位于廣西崇左市寧明東南約15公里處花山屯北明江的東岸(耀達村對面)。花山海拔為345米,巖畫寬為172米,高約50米,共有111組,圖象有1900余個,面積8800多平方米。包括人、馬、狗、刀、劍、銅鼓和羊角鈕鐘等,畫面人像皆半蹲式,造型古樸粗獷。最大高達3米,最小也有30厘米。
石景林·園博園
石景林·園博園位于崇左市城南新區,距離市政府行政中心附近約1公里,總面積約3000畝。石景林景區于1988年開發建設,1991年正式對外開放,園博園于2015年底正式對外開放。2016年底,石景林—園博園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崇左石景林景區屬于1988年被國務院批準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也是廣西花山風景名勝區的一個重要景區。石景林景區屬喀斯特巖溶地貌,具有“皺、透、漏、瘦”的巖石特點。由于長年的雨蝕、風化、形成天然的盆景式石林,故為石景林。因為具有峰叢林立、險峻秀麗、溶洞眾多、千姿百態的奇峰異石奇觀,故被八方游客和專家學者譽為“全國少有,廣西第一”的美稱。目前已發掘出“三妹沉思”﹙玉女沉思﹚、“八戒探花”、“一帆風順”、“雙獅迎賓”、“玉兔下凡”、“象鼻山”、“仁者壽”、“鴛鴦藤”、“飛來石”、“羅漢洞”、“仙人洞”等眾多經典。
明仕田園風光
明仕田園風光距縣城53公里,為國家一級景點。方圓20公里的景區山清水秀,山環水繞,素有小桂林之稱。這里翠竹繞岸,農舍點綴,獨木橋橫,稻穗搖曳,農夫荷鋤,牧童戲水,風光俊朗清逸,極富南國田園氣息。美麗的山峰,明鏡似的小河,劃入天際的扁舟,滿灑的翠竹,綠油油的稻田,鄉土風味十足的水車、水渠與獨木橋,讓您泛舟河上,感受竹叢山峰藍天白云倒影如鏡,再襯以小橋流水,百鳥啼鳴,以及村舍中的雞鳴狗吠,是一處難求的令人迷醉的田園風光。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南海有一條妖龍,因羨慕桂林山水之美景,便變作人形,到桂林游覽,返回時,它施了妖法,將桂林的一段迷人山水縮小,藏入袋中,然后乘云南歸,欲帶回南海。誰知它的這一舉動,被玉皇大帝知道了,玉皇大帝便派出雷公,用大斧將妖龍劈死妖龍死后,它口袋里的那段山水便掉下來,剛好落到明仕的地面上,所以,明仕的山水景色和桂林的一樣美。明仕的山光水色的確迷人。
憑祥紅木文博城景區
廣西憑祥紅木文博城以“友誼和諧、傳承發展”為建城宗旨,體現科技、文化、生態的設計理念,突出傳承和發展紅木文化的主題。文博城將紅木交易、會展、收藏鑒賞、紅木文化傳承和旅游有機融合為一體,是全國乃至全球目前規模最大、配套設施最完善的紅木文化旅游景區。景點分布:憑祥紅木文博城環境優美、古色古香、綠樹成蔭、布局科學合理,紅木家具及工藝品齊全、管理規范,是旅游、休閑、紅木購物的絕佳去處。景區內有中國紅木第一城門樓、紅木文化長廊、紅木精品展館、盛世寶鼎、友誼橋、紅木藝術園、沉香閣、標本園、千年紅木等。
派陽山森林公園
廣西派陽山森林公園于2015年6月16日經廣西林業廳批復設立,于2016年12月30日評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公園位于廣西崇左市寧明縣境內,林地權屬為廣西國有派陽山林場所有,公園林地總面積1341.84hm2,森林覆蓋率92.7%,用地權屬、界線清楚,風景資源質量、區域環境質量和旅游開發利用條件良好,符合二級森林公園風景資源質量等級標準;公園距離廣西首府南寧市200公里,寧明縣城25公里,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公園內森林風景資源豐富,景觀可觀賞性較強,旅游資源特色鮮明,具有較高的生態保護價值和旅游開發價值。林場現正在積極開展派陽山森林公園籌劃建設工作,擬將公園規劃分山水休閑體驗區、森林生態恢復區、山谷避暑度假區、八角林地游憩區、桐棉松林觀光區、溪谷親水探險區、林業科普展示區七個區域進行建設。
扶綏金雞巖
金雞巖位于扶綏縣城西北隅,坐落在渾圓厚重雄偉的筆架山腰間,瀕臨左江,與扶綏中學隔江相望,北極攙著扶綏海螺集團,南端攜著扶南東亞糖業,前方俯瞰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扶綏縣城,且胸懷著普渡四面八方各族黎民百姓。這里呈現“草經冬而不萎,花非春也常開”,“飲客為酒多陶醉,留連景色忘路歸”的意境。是人們游山玩水,休閑避暑、攀巖觀光、朝拜旅游的勝地。金雞巖為明代遺址。相傳金雞娘娘于此修道成正果,故名“金雞巖”。它的神奇毓秀,吸引著古今眾多的騷人墨客,名流巨子,專家學者,著名人士,香客游人紛紛慕名而來。明代著名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曾在此洞留下“三誤三返”游跡;清代名人劉宅俊在懸崖巖壁上刻鐫著剛勁有力、熠熠生輝的“雞巖帆影”題詞。
國際·如意島生態景區
國際•如意島景區由6公里天然水域湖泊組成,于2016年被評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距離廣西南寧約1小時車程,由于景區境內屬喀斯特內陸山脈,丘陵起伏,在湖區形成自然的“如意島”形態,湖區內石林林立、景致優美、有巖洞無數、曲徑通幽、沉香潭等素有“山水畫廓”和“世外桃源”之美譽,景區種植近3萬畝鮮花,繁花似鏡。國際•如意島生態景區擇址廣西善水寶地—新和鎮,是集團發力創建一個以花卉、芳香產業,打造百億級的休閑旅游、花卉、芳香、婚慶產業鏈首發鉅作。溫潤千年浩渺風景,情系人文關懷和休閑健康,秉承精致完美營造理念,筑就耀德最具完整價值體系現代生態農業產業景區。該項目還將建成為中國首個具有世界品牌的花卉交易市場。
崇左旅游最佳季節
廣西位于我國的南部邊疆,緯度較低,屬亞熱帶氣候,地形略呈現盆地狀,全年多雨,氣候溫暖而濕潤,夏秋兩季最適合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