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實施方案范例
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實施方案范例
居民健康檔案的建立是關系到轄區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一個關鍵環節,同時還要實行健康檔案實施方案,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實施方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實施方案篇1
一、背景
根據省政府農村新五件實事內容,“農民健康工程項目”為其重要實事之一。該項目的目標是,力爭到2010年建立適應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廣大農村居民健康需求的新型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立農村公共衛生政府投入的保障機制,確保廣大農村居民享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200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中發[2009]6號)頒布,更明確提出了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促進了城鄉居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均等化進程。我區以國家、省、市相關文件、方案為依據,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結合地區實際,制訂了楚州區《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細則—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實施方案》,以指導我區的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工作的開展。
二、目標指標
1、統一居民健康檔案的格式,健康檔案主要信息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問題及衛生服務記錄等;為重點人群建立健康檔案,60歲以上老人2010年城市≥85%、農村≥55%,2011年城市≥90%、農村≥60%。2011年其他人群建檔率≥40%。
2、以縣(市、區)為單位,健康檔案計算機動態管理率≥80%;35歲以上居民、殘疾人、慢性病人的健康檔案內容每年至少更新一次,60歲以上老人每年至少更新4次。
三、對策措施
1、建立組織
我區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工作由區政府牽頭、區衛生局組織、區疾控中心具體實施。并層層成立組織機構,完善居民健康檔案管理網絡。
各鄉鎮要按照區工作方案要求,建立組織管理制度,制定工作計劃,形成工作小結。
2、充分利用健康體檢、臨床資料,結合主動上門服務,逐步為社區居民建立動態的健康檔案,并開展有針對性的健康干預。
(1)各鄉鎮要負責為轄區居民建立家庭健康檔案、居民健康檔案、60歲以上老人健康檔案,具體建立檔案及隨訪工作由各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承擔,各鄉鎮防保所須動態掌握各村具體統計數字及隨訪情況,同時對檔案管理工作進行質控。
(2)建檔對象及要求:對60歲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檔案,建檔率達90%,每年有4次的隨訪更新;對婦女、兒童建立健康管理卡,具體管理要求根據區婦幼保健院要求,鄉鎮婦保、兒保責任醫生做好管理和統計;對于慢病病人按具體病種要求建立健康檔案,建檔率達90%,規范管理率達90%;以上人群以外的居民也要積極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居民所在家庭也要建立家庭健康檔案,實現一戶一檔規范管理,每年至少有一次信息更新,每兩年對他們進行一次體檢;以上所有人群總體建檔率達總人口數的50%。
(3)檔案管理:60歲以上老人檔案、婦幼檔案可單獨存放,也可與普通居民健康檔案一起同家庭健康檔案整合,實現一戶一檔管理,檔案按村組順序編號存放。死亡、失訪檔案單獨存放。逐步實現健康檔案的計算機動態管理,管理率達80%。
(4)隨訪內容:除定期體檢內容及就醫記錄外,隨訪要突出對管理對象健康知識的宣教,膳食、運動、生活方式的指導,促進良好生活方式的建立。隨訪記錄真實、規范、完整,各類健康服務、檢查單據及時歸檔。
(5)鄉鎮慢防醫生按社區健康檔案季度報表、慢病管理季度報表格式要求,匯總各村的建檔、隨訪更新情況,次季度首月5日前上報匯總結果到區疾控中心。
3、建立特困殘疾人、低保家庭、五保戶等的登記,具體人員、戶按居民健康檔案、家庭健康檔案同樣建檔。檔案單獨存放。每年上門隨訪檢查2次以上。
四、進度安排
1、1-2月份,全面啟動居民健康檔案的管理工作,制定工作計劃,召開村醫會議,安排布署各項工作。
2、日常對居民開展健康管理,對未建立檔案的群眾建立健康檔案,對于死亡的或失訪的居民進行分類,單獨放置。并做好動態管理,數據的更新,完成每季度的報表。
3、7月份,完成半年工作小結。
4、12月份,完成全年工作總結。
五、考核評估
區衛生局每季度對項目工作實施情況進行一次考核,對項目各項指標進行評價??己藝栏癜凑铡冻輩^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考核細則》進行。考核結果直接與經費掛鉤。
六、經費兌現
參照《楚州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績效考核實施方案》,兌現發放工作經費。
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實施方案篇2
居民健康檔案是醫療衛生機構為居民提供服務過程中的規范記錄,是以居民健康為中心、貫穿整個生命過程、涵蓋各種健康相關因素的系統化記錄文件和居民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體現形式,為做好居民健康檔案的建立工作,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目標
(一)總目標
逐步建立統一、科學的健康檔案管理信息網絡和規范的檔案管理制度,為居民提供連續、綜合、適宜、經濟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二)年度目標
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率達到85%以上,并逐步實施電子檔案管理;健康檔案合格率達到90%以上;健康檔案使用率達到95%以上;健康檔案真實率達到98%以上。
二、范圍和內容
在全轄區范圍開始實施,主要內容如下:
(一)依照2011年版居民健康檔案管理服務規范
嚴格按照《衛生部關于規范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的指導意見》、《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中《居民健康檔案管理服務規范》和省、市、縣《建立城鄉居民健康檔案實施方案》的要求,統一規范服務對象、居民健康檔案內容、建檔方式、服務流程、檔案保管和使用等。
(二)檔案管理適宜技術培訓
1、培訓對象:各村衛生室人員和公共衛生專職人員培訓率分別達到70%、90%以上,以提高技術水平。
2、培訓內容: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和使用規范、要求、技術,建立檔案必須的醫學知識和技能,檔案管理信息化技術等、計算機基礎知識等。
3、居民健康檔案內容
內容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健康體檢、重點人群管理記錄和其他醫療衛生服務記錄。
(1)個人基本情況包括姓名、性別等基礎信息和家族史、既往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體檢包括一般健康檢查、生活行為方式、健康狀況及其疾病用藥情況、健康評價等。
(3)重點人群管理記錄包括0-3歲兒童保健、孕產婦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患者管理等各類重點人群的隨訪和管理記錄。
(4)其他醫療衛生服務記錄包括上述記錄之外的其他接診記錄、住院記錄、轉診記錄、會診記錄等。
4、檔案建立方式
(1)轄區居民接受服務時,由首診醫生負責為其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并根據其主要健康問題和衛生服務需要填寫相應記錄。
(2)通過入戶服務(調查)、疾病篩查、健康體檢等多種方式,由責任醫護人員分期、分批在居民家中或工作現場為轄區內重點人群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并根據其主要健康問題和衛生服務需要填寫相應記錄;0-3歲兒童健康管理和預防接種服務專項檔案由兒童保健科室醫務人員在新生兒訪視時建立;孕產婦保健服務專項檔案則由婦產科或婦女保健科醫護人員在早孕診斷確認后建立。
5、居民健康檔案的使用
(1)已建檔居民到我衛生院,在調取其檔案后,由接診醫生根據復診情況,及時填寫、更新和補充相應記錄內容。
(2)入戶醫療衛生服務時,應事先查閱服務對象的健康檔案并攜帶相應表單,在服務過程中記錄、補充相應內容,農村到衛生院及時錄入檔案。
(3)需要轉診、會診的服務對象,由接診醫生填寫轉診、會診記錄。
(4)所有的服務記錄由責任醫生統一匯總。
6、居民健康檔案建檔要求
(1)真實性:健康檔案是由各種原始資料組成,要真實地反映居民的健康狀況,如實記載居民的病情變化、治療經過、康復狀況等詳盡資料。
(2)科學性:居民健康檔案作為醫學信息資料,應按照醫學科學的通用規范進行記錄,各種圖表制作、文字描述、計量單位使用要符合有關規定,做到準確無誤。
(3)完整性:居民健康檔案記錄的內容必須完整,應該包括個人、家庭和社區三個部分。
(4)連續性:完整、科學的居民健康檔案反映了衛生院、家庭和個人衛生服務和健康狀況,要不斷更新和充實健康、疾病狀況信息,保持健康檔案的連續性。
(5)可用性: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是以門診為重點的醫療衛生服務,健康檔案使用頻率較高,健康檔案應在公共衛生服務、復診、轉診等醫療衛生服務中具有使用和參考價值
7、健康檔案管理
(1)制定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
(2)保證健康檔案完整、安全。
(3)健康檔案應及時更新,保持資料的連續性。
(4)檔案的建立要遵循自愿與引導相結合的原則,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保護服務對象的個人隱私。
(5)遵照國家有關專項技術規范要求記錄相關內容,記錄內容應齊全完整、真實準確、書寫規范,基礎內容無缺失。
(6)居民健康檔案為社會公共信息資源,應長期保存,拒不執行并造成檔案流失、損毀的,依法追究責任。
三、制定年度考核內容和方案。
1、督導考核主要內容:建檔數量和質量、檔案更新與管理、服務效果、居民滿意程度等。
2、主要評價指標
1)建檔率=建檔人數/轄區內常住居民數×100%
2)檔案合格率=合格檔案份數/抽查檔案總份數×100%
3)檔案使用率=抽查檔案中有動態記錄的檔案份數/抽查檔案總份數×100%(有動態記錄的檔案是指一年內健康檔案記錄有符合各類服務規范要求的有關醫療衛生服務記錄)
4)檔案真實率=抽查檔案中內容真實的檔案份數/抽查檔案總份數×100%(真實可以通過電話詢問、邏輯判斷等)
5)檔案管理情況。
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實施方案篇3
一、項目目標
(一)總目標
根據全縣要求,中心基本建立統一、科學、規范的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制度,逐步實現居民健康檔案管理信息化。以健康檔案為載體,為居民提供連續、綜合、適宜、經濟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并建立居民電子健康檔案。
(二)年度目標
2013年紙質檔案及電子檔案分別達到100%。
二、項目范圍和內容
(一)范圍:轄區所屬社區及行政村。
(二)內容:
1、制定居民健康檔案管理規范
嚴格執行衛生部制定的居民健康檔案管理規范,結合我縣相關文件規定。統一規范服務對象、居民健康檔案內容、建檔方式、服務流程、檔案保管和使用等。新建立的居民健康檔案必須符合衛生部制定的《居民健康檔案管理規范》要求和省衛生廳頒布的規定。應在1年內逐步更新,使其達到新的要求和規定。
2、健康檔案管理適宜技術培訓
(1)培訓對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技術人員、社區服務站醫生及鄉村醫生。以提高技術水平,向城鄉居民提供優質的建立健康檔案服務。
(2)培訓內容: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和使用規范、要求、技術,建立健康檔案必須的醫學知識和技能,檔案管理信息化技術等。主要教學資料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衛生部《居民健康檔案管理規范》、《病歷管理規范》,國家和省、市、縣衛生行政部門頒發的各種規定、計算機基礎知識等。
3、建立居民健康檔案
(1)居民健康檔案內容
居民健康檔案內容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健康體檢、重點人群管理記錄和其他醫療衛生服務記錄。
?、賯€人基本情況包括姓名、性別等基礎信息和家族史、既往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②健康體檢包括一般健康檢查、生活行為方式、健康狀況及其疾病用藥情況、健康評價等。
③重點人群管理記錄包括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要求的0—3歲兒童保健、孕產婦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患者管理等各類重點人群的隨訪和管理記錄。
④其他醫療衛生服務記錄包括上述記錄之外的其他接診記錄、住院記錄、轉診記錄、會診記錄等。
(2)居民健康檔案的建立方式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村衛生室等基層醫療機構負責向轄區內居民提供建立健康檔案服務。
①轄區居民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接受服務時,由首診醫生負責為其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并根據其主要健康問題和衛生服務需要填寫相應記錄。
?、谕ㄟ^入戶服務(調查)、疾病篩查、健康體檢等多種方式,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責任醫護人員分期、分批在居民家中或工作現場為轄區內重點人群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并根據其主
要健康問題和衛生服務需要填寫相應記錄;0—3歲兒童健康管理和預防接種服務專項檔案由兒童保健醫務人員在新生兒訪視時建立;孕產婦保健服務專項檔案則由婦產科或婦女保健醫護人員在早孕診斷確認后建立。
?、墼卺t療衛生服務提供過程中建立的健康檔案相關記錄表單,裝入居民健康檔案袋統一存放。
(3)居民健康檔案的使用
?、僖呀n居民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復診時,在調取其健康檔案后,由接診醫生根據復診情況,及時填寫、更新和補充相應記錄內容。
?、谌霊翎t療衛生服務時,應事先查閱服務對象的健康檔案并攜帶相應表單,在服務過程中記錄、補充相應內容。
?、坌枰D診、會診的服務對象,由接診醫生填寫轉診、會診記錄。
?、芩械姆沼涗浻韶熑吾t生統一匯總、及時歸檔。
(4)健康檔案管理
居民健康檔案參照《醫療病歷管理辦法》管理,重點要求如下:
?、僦行慕⒕用窠】禉n案服務專(兼)職管理人員,接受過本項目組織的培訓,并成績合格。應制定本單位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
?、诮】禉n案管理要具有必需的檔案庫房,配備檔案裝具,按照防盜、防光、防高溫、防火、防潮、防塵、防鼠、防蟲等要求妥善保管健康檔案,指定專(兼)職人員負責健康案管理工作,保證健康檔案完整、安全。
③使用多途徑的信息采集方式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檔案應及時更新,保持資料的連續性。
④健康檔案的建立要遵循自愿與引導相結合的原則,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保護服務對象的個人隱私。
?、菥用窠】禉n案統一編碼,采用l6位編碼制,以國家統一的行政區劃編碼為基礎,以鄉鎮和街道為范圍,村(居)委會為單位,編制居民健康檔案唯一編碼。同時將建檔居民的身份證號作為統一的身份識別碼。
?、拮裾諊矣嘘P專項技術規范要求記錄相關內容,記錄內容應齊全完整、真實準確、書寫規范,基礎內容無缺失。
⑦健康檔案管理和服務人員在使用、管理、考核等工作中有權使用健康檔案,其它機構或個人需要使用健康檔案時,必須向中心提出書面申請,經批準并經本人或其監護人同意后,方可使用。
⑧居民健康檔案為社會公共信息資源,應長期保存,不得流失、損毀,違者依法追究責任。
4、逐步實現居民健康檔案管理信息化管理
(1)主要任務:健康檔案實行信息網絡化管理,提高居民健康檔案信息管理水平和質量。
(2)基本規劃:利用現有資源及時把新建立的紙質居民健康檔案錄入計算機網絡平臺,并及時更新檔案。
三、項目組織與管理
1、中心負責項目實施的領導與管理,負責制定實施方案。
2、分管負責人負責項目實施,包括制定實施計劃、開展人員培訓、技術指導、績效考核、信息管理等。
3、中心、服務站、村衛生室負責為其直接服務人口建立居民健康檔案,中心負責轄區內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建檔工作的指導與管理。
四、項目實施監督與考核
(一)中心負責轄區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健康教育的經常性督導檢查、效果評價。 縣婦幼保健所負責中心的督導檢查、效果評價每年不少于2次??己私Y果與評優和經費安排掛鉤。
(二)督導考核主要內容:項目實施計劃制定、組織管理、人員培訓、經費到位和使用、建檔數量和質量、檔案更新與管理、服務效果、居民滿意程度等。
(三)主要評價指標
1、健康檔案建檔率=建檔人數/轄區內常住居民數×1O0%
2、健康檔案合格率=填寫合格檔案份數/抽查檔案總份數×1O0%
3、健康檔案使用率=抽查檔案中有動態記錄的檔案份數/抽查檔案總份數×100%(有動態記錄的檔案是指一年內健康檔案記錄有符合各類服務規范要求的有關醫療衛生服務記錄)
4、健康檔案真實率=抽查檔案中內容真實的檔案份數/抽查檔案總份數x 100%(真實可以通過電話詢問、邏輯判斷等)
5、健康檔案管理情況。
看過“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實施方案”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