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健康教育計劃
個體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個方面;是教育實現循環經濟的必備條件;是構建和諧社會的要素;是科學發展觀的體現。個體教育與群體教育的均衡發展是教育應對各種挑戰的必然。 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個體健康教育計劃,希望對你有幫助!
個體健康教育計劃篇1
我國傳統的健康教育屬于大眾化傳播的范疇,這種模式指導下的實踐對過去以傳染病為主的疾病譜是成功的,但大眾健康教育往往重在提供各類流行病學研究數據,向人們指出某些疾病的發展趨勢,可是大部分聽眾并不愿意或不甘心將自己與統計數字直接“對號入座”,他們更加關心的是“我會怎么樣”。如何將面向大眾的健康教育個體化、精細化,使之更具針對性和實用性,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我衛生院根據縣衛生局要求,結合大興鎮的實際情況,決定開展個體化健康教育活動,旨在針對特定的病人開展特殊的健康教育方式和內容,制定如下個體化健康教育方案。
一.成立組織
為開展好轄區內的個體化健康教育活動,我中心成立了個體化健康教育的領導小組并負責實施。
組 長:X
副組長:XX
成 員:XXXXXX等(各村衛生室健康教育負責人)
二.實施情況
為開展本次活動,我衛生院組織醫生提前學習了針對個體開展健康教育活動的方法和知識。個體化健康教育作為一項新的健康教育方式在我院是剛剛起步,我院打算在今年選擇合適的人群和時間落實好本次活動。
三.具體內容
高血壓病知識的宣教1.高血壓病相關知識教育干預:
針對中青年人對知識易理解、接受快的特點,綜合采用多種教育形式和方法,包括:口頭講述,優點是隨機易傳授;選擇小冊子、書籍、發送短信等書面教育;多媒體、網上宣傳;定期組織健康教育講座形式向病人及家屬解釋引起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危害性及治療的重要性等相關疾病知識。
2.心理干預:
高血壓病作為一種身心疾病,社會、環境、心理應激因素及不良生活方式對疾病的發生、發展、轉歸及預后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中青年人群常擔當一定的社會角色,其中有部分病人因角色適應困難伴有焦慮而引起血壓升高,因此心理干預對中青年高血壓病人尤為重要,我們經常與病人交流,與其共同探討情緒不穩定原因,指導病人學會心理調節,保持情緒穩定,心境平和,避免情緒波動和過度緊張,鼓勵病人多聽一些輕松的音樂及做一些放松訓練。
3.糾正不良習慣,建立科學的生活方式:
有研究證明,生活方式和行為對高血壓發病率的相互作用分別為20%和80%,不良生活方式是患者在多年的生活中形成的習慣行為,非他人干預難以改變。中青年在社會環境因素及個人行為因素作用下,長期超負荷工作,應酬多,生活缺乏規律。我們對病人強調糾正生活中的不健康行為的重要性,促使病人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倡低鹽、低脂飲食、多在家進餐,避免暴飲暴食,控制每日總熱量;鼓勵適量運動,根據病人身體狀況及愛好制訂合適的個體運動方案:如散步、慢跑、打乒乓球、打網球等,每周運動3~5次,使體重指數保持在20~24之間;戒煙,避免煙中尼古丁等有害物質對高血壓和身體的不良影響,如立即戒煙有困難者,可每天減少1支,直至戒煙;節制飲酒,過度飲酒往往降低抗高血壓藥物的效果,會增加腦卒中危險,注意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睡眠。
4.服藥依從性干預;
目前高血壓的控制對策主要是藥物治療,我們告訴病人高血壓病是一種慢性疾病,病程進展緩慢,病情易波動,且目前無根治方法。讓他們知道血壓控制好壞與心、腦、腎等并發癥的發生率呈線形關系,只有有效控制血壓,才能從根本上防止或減少心腦血管病的并發癥,并以周圍熟知人的事例來說服他們,讓他們建立長期或終身用藥治療的觀念。并針對中青年高血壓病人普遍文化程度高,接受理解能力強,工作忙,易忘服藥等特點,一方面提供詳細的相關藥物知識,選擇副作用低、長效控釋片;另一方面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提高家庭支持,經常保持聯系,督促提醒按時正確服藥。
5.動態血壓監測:
血壓監測是高血壓病人護理中的關鍵點,及時教會病人及家屬血壓監測方法,分段動態監測血壓變化,將血壓值描繪成曲線圖,以判斷血壓控制情況,并為選擇藥物提供重要依據。有研究認為,病人在家里進行正確的血壓測量,更有助于遵醫依從性的提高。
糖尿病知識的宣教
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要注意針對個性化教育,做到因人施教。如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可讓其自主學習,再由醫生解答疑難問題;對接受能力低的患者,要反復宣教,使其掌握;對極少數接受能力障礙的患者,要注重對其家屬的宣傳教育。同時要注意患者的反應,雙向化施教,教育要堅持持續化,還需要必要的考察辦法,如引導患者復述、提問,進行知識問卷考察,以確保健康教育有效。
1.飲食指導
飲食治療是糖尿病治療的最基本的措施,堅持控制飲食,可以減輕胰島B細胞的負擔,有效控制血糖。具體可根據患者的標準體重、營養狀況、勞動強度及病情輕重等計算每天總熱量。熱量分配可按早餐1/5、中餐2/5、晚餐2/5合理分配。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要占50%,提倡食用粗制米、面、雜糧,限制食用葡萄糖、蔗糖、蜜糖及其制品。蛋白質(0.8~1.2)g/kg〃d,占總熱量15%~20%。蛋白質來源應至少有1/3是動物蛋白,以保證必氨基酸的供給。脂肪為(0.6~1.0)g/kg〃d,脂肪占總熱量30%以下。食用纖維素食品每日不少于40g,可延緩食物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高峰,改善血糖、血脂代謝紊亂,促進腸蠕動,防止便秘,可適當多用。避免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如肥肉、動物內臟)及堅果類食物,烹飪得當,少用油鹽、煎炸方式。
2.運動指導
國內外的研究表明:適當的運動可促進血中葡萄糖的分解、改善血液循環、幫助肌肉保持彈性,同時減輕胰島素或降糖藥的劑量、減少副作用發生,達到控制體重、保持良好狀態的目的。安排運動要循序漸進,注意運動前的準備及運動后的整理,運動前后要注意足部護理,外出運動時告訴他人或身邊攜帶有關姓名、疾病等資料卡,以防發生意外。患者如有嚴重心腎合并癥、高血壓、活動性結核、酮癥酸中毒、微血管病變等時,避免應用此療法。
3.用藥指導
指導患者正確服用降糖藥及注射胰島素。①對于口服降糖藥者,詳細介紹各類型降糖藥的藥理知識,使其掌握藥物的作用、用法、服藥時間與飲食的關系、注意事項、不良反應,以及出現不良反應時采取的對策。②講解胰島素治療的適應癥、優點,讓正在使用胰島素者現身說法,使患者消除顧慮,走出“注射胰島素會成癮”的誤區。手把手地教患者注射胰島素,準確無誤執行胰島素的注射時間、劑量及部位。嚴格要求患者按時就餐,并密切觀察有無低血糖表現,如出現饑餓、心悸、頭暈、出汗、無力等應立即讓患者口服含糖食物或靜脈注射葡萄糖,并及時報告醫生。注射部位應以多部位輪流注射,注射點分散,同時注意皮下注射深淺度,利于患者出院后的康復;
4.血糖監測指導
教育患者自我監測的重要性,有條件者備血糖儀,教會患者使用血糖儀測血糖。血糖監測的時段主要為空腹、餐后2h和夜間血糖。不同時間測定的血糖值,對指導飲食、用藥、和胰島素治療方面有重要意義。除測血糖外,還要定期復查血脂、糖化血紅蛋白、24h尿微量蛋白、血壓、體重、眼底檢查等項目,并交代各項檢查的意義和重要性。;
5. 心理護理
醫護人員態度要熱情,優質服務,把患者當親人,主動誠懇地解釋患者的病情,介紹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增加患者自我調解能力。同時鼓勵患者之間多交流經驗,親屬多子以支持,使患者學有榜樣,治有信心使其保持良好心態,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質量。
以上是我衛生院準備在今年開展的針對高血壓和糖尿病的個體化健康教育活動方案,并計劃在今年開展基于以上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作為對大眾健康教育方式的補充和延續,我衛生院將會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注重個體化健康教育,大的發揮。
個體健康教育計劃篇2
為進一步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本站對轄區內重點人群青少年、孕產期婦女、老年人、殘疾人、0-6歲兒童家長、慢性病人,農民工健康存在的問題,根據情況實行個體化健康教育,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一、組織管理
設立個體化健康教育工作服務范疇,進一步完善制度制定個體化健康教育計劃,明確分工,嚴格把關,以提高工作效率。各科室相互協調,積極配合開展健康教育工作,制作個體化健康教育登記表,認真記錄指導內容,嚴格按照個體化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執行,做好健康教育傳播人,綜合提高轄區內各人群健康知曉率,提高健康行為形成率。
二、開展門診就診病人個體化健康教育
針對門診就診人群,門診醫生進行一對一解答健康教育問題,為居民及就診的患者發放處方及高血壓,糖尿病,腫瘤,心腦血管等疾病的宣傳單。預防慢病,降低發病率,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增加防病知識,提供科學生活方式及干預措施,提高生命質量。
三、開展慢性病隨訪個體化健康教育
針對高血壓、糖尿病慢性疾病定期隨訪,提供免費咨詢解答,如用藥情況、日常飲食、健康生活方式的正確指導,發放健康教育宣傳單,減少慢性病的并發癥。
四、開產后方式個體化健康教育
針對產褥期婦女講解母乳喂養的益處,及產褥期婦女個人的衛生進行健康教育指導工作,傳播健康常識,并做好定期訪視計劃。
五、開展預防接種個體化健康教育
針對前來接種疫苗的兒童及居民進行健康教育指導,講解接種疫苗的益處,及接種后注意事項,宣傳接種疫苗好處,提高兒童抗病能力。
個體健康教育計劃篇3
健康教育工作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為了更好的貫徹落實《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辦法》相關工作要求,進一步完善我社區衛生衛生服務中心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體系,在轄區內普及健康知識,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制定了2013年健康教育工作計劃,內容如下:
一、主要工作任務
依照健康教育工作規范要求,做好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各項工作任務。圍繞甲型流感、艾滋病、結核病、腫瘤、肝炎等重大傳染病和慢性病,結合各種衛生日主題開展宣傳活動。特別是積極開展“世界結核病日”、“世界衛生日”、“全國預防接種日”、“防治碘缺乏病日”、“世界無煙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種衛生主題日宣傳活動。繼續做好針對農民工、外出打工和進城務工人員的艾滋病防治項目傳播材料的播放工作.根據《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開展群眾性的健康安全和防范教育,提高群眾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加強健康教育網絡信息建設,促進健康教育網絡信息規范化。加強健康教育檔案規范化管理。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 健全組織機構,完善健教工作網絡
完善的健康教育網絡是開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組織保證和有效措施,2013年我們將結合本社區實際情況,調整充實健康教育志愿者隊伍,加強健康教育志愿者培訓;組織人員積極參加市、區、疾控部門組織的各類培訓,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者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論水平;將健康教育工作列入中心工作計劃,把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二)、加大經費投入
計劃2013年購置新的照相機、電腦、打印機等設備,印制健康教育宣傳材料,保障健康教育工作順利開展。
(三)、 計劃開展的健康教育活動
1、舉辦健康教育講座
每月定期開展健康教育講座,全年不少于12次。依據居民需求、季節多發病安排講座內容,按照季節變化增加手足口、流感等流行性傳染病的內容。選擇臨床經驗相對豐富、表達能力較強的醫生作為主講人。每次講座前認真組織、安排、通知,在講座后接受咨詢、發放相關健康教育材料,盡可能將健康知識傳遞給更多的居民。(后附健康教育講座安排表)
2、開展公眾健康咨詢活動
利用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世界衛生日、全國碘缺乏病日、世界無煙日、全國高血壓日、世界精神衛生日、世界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種健康主題日和轄區重點健康問題,開展健康咨詢活動,并根據主題發放宣傳資料。
3、向居民播放健康教育光盤
在輸液室設電視及DVD,每周定期播放健康教育光盤,光盤內容以居民的需要為原則,做好播放記錄、播放小結等。
4、開展居民喜聞樂見的活動
計劃上半年、下半年各開展一次居民喜歡的健康知識競賽,專干提前認真組織,設計試題、配備獎品,讓居民在娛樂的同時學習到日常所需的健康知識。
5、辦好健康教育宣傳欄
按季度定期對中心的3個健康教育宣傳欄更換內容。將季節多發病、常見病及居民感興趣的健康常識列入其中,豐富多彩的宣傳健康知識。
6、發揮取閱架的作用
中心大廳設健康教育取閱架,每月定期整理,將居民需要的健康教育材料擺放其中,供居民免費索取。
(四)、健康教育效果評估
對轄區1%的人口科學規范的進行一次健康知識知曉、技能掌握、行為形成情況和健康需求等內容的健康教育效果評估。健康教育專干主要負責設計調查方案、調查問卷、評估總結等工作。
(五)、健康教育覆蓋
計劃于2013開展的健康教育講座、公眾健康咨詢活動、健康知識競賽、播放健康教育光盤、發放健康教育材料等工作的受教育人數覆蓋轄區人口的70%以上,爭取讓更多的居民學習到需要的健康知識,從根本上提高居民自身的健康知識水平和保健能力,促進人們養成良好的衛生行為習慣。
看過“個體健康教育計劃”的人還看了:
個體健康教育計劃





上一篇:村衛生室健康教育活動記錄總結
下一篇: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總結范例